创新与产业结构多样化是伦敦的城市发展保持全球领先地位的关键。伦敦是老牌的全球金融中心,金融产业是伦敦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凭借制度创新、企业创新、金融产品创新、先进的金融监管措施等,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同时,近年来,创意产业的迅速崛起为伦敦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推动了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创意产业每年为伦敦市带来近210亿英镑的产值以及40万个就业岗位,排名仅次于金融服务业,成为带动伦敦市经济发展、提升伦敦城市竞争力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1.金融产业
伦敦吸引了庞大的跨国金融机构:伦敦金融城集聚了近180家外国证券公司,几乎一半的国际股权交易额在此进行,还管理着28290亿英镑的全球资产。在伦敦股票交易所上市的外国公司的数量(453家)超过世界上任何其他的交易所;全球外汇收入的三分之一在伦敦交易,而纽约只有16%,东京仅占9%,新加坡仅有6%。伦敦金融城承揽了全球36%业务量的场外衍生金融产品;近500家外国银行在伦敦金融城营业,经营着全球20%的国际银行业务;伦敦金融城拥有全球最大的黄金交易市场,同时是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属交易市场;伦敦金融城是世界保险和再保险中心,其中世界航空保险业务的31%和水险业务的20%都集中在这个市场。
伦敦金融行业创新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制度创新;第二阶段由20世纪90年代至今,主要是以市场为主导的企业自我创新。通过这两个阶段的金融创新,伦敦原有的金融中心地位得以巩固和加强。2013年1月,由Z/YEN 智库发布的世界金融中心指数显示,伦敦以总分807分的成绩领先纽约、香港,继续保持世界第一金融中心地位。
(1)制度创新
近三十年来,英国进行了两次重大金融改革,这两次金融政策的创新,奠定了伦敦金融业繁荣的坚实基础,揭开了伦敦金融创新的序幕,被称为金融“大爆炸”。
1986年,英国以金融自由化为特征,进行了第一次金融“大爆炸”,对内打破金融垄断、放松管制,对外开放金融市场、鼓励竞争。这种巨大变革带来的金融市场自由化导致接下来几年英国本土证券公司接连丧失控制权,纷纷被国外公司收购,然而这种制度创新所带来的长期收益是巨大的,开放的市场环境吸引更多的金融公司进驻伦敦,伦敦本土公司也在随后的竞争中发展壮大。
1997年,英国以混业监管为核心,进行了第二次金融“大爆炸”。通过此举,英格兰银行将金融监管职能分离出来,只专注于制定货币政策;金融监管机构(FSA)也更为独立,可以不受政府更迭的影响。随后英国出台《2000年金融服务和市场法》,并制定一系列细则,取代了之前一系列的金融法律、法规,统一了监管标准,大大提高了金融监管效率。至此,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行统一金融监管的国家。
(2)企业自我创新
两次金融“大爆炸”给伦敦金融行业带来了开放的竞争环境和有效的监管体系。在此基础上,伦敦金融行业采用优势聚集的发展战略,在2.9平方公里的金融城内汇聚了大量的金融机构,75%的世界500强企业在金融城设立了分公司或办事处,约500家各国银行在此经营,全球20家顶尖保险公司也都在这里有自己的分公司。
庞大的金融产业吸引了大批人才在伦敦就业。据统计,在伦敦从事金融行业的人员共有357900人,占伦敦全部就业人口的8%,与之配套的从事会计、管理咨询、法律服务的专职人员共有305700人,占伦敦全部就业人口的7%(见图7.1)。金融机构与各高校进行合作,运用技术孵化器、私募和风险基金咨询、业务实习、委托培养、联合推介等诸多形式,已形成较为有效的面向全球的金融业“产学研一体化”系统,有力地推动了金融产业建设。
(3)金融产品创新
图7.1 伦敦金融及相关行业就业人数
资料来源:http://www.thecityuk.com。
伦敦十分注重金融产品创新,根据不同时期金融业发展的需要,推出不同的适应市场的金融产品。比如,首次公募债券的发行、欧洲债券和多种金融衍生品与掉期业务的诞生、国际存托凭证的发明等。金融“大爆炸”之后,随着现代科技的运用,伦敦不断掀起金融产品创新的浪潮,2005年泛欧证交所衍生产品交易的98%由伦敦完成,可以充分说明伦敦金融产品创新的程度。更为重要的是,伦敦攫取了场外衍生品的主要份额,由1995年的27%升至2010年的46%,交易总额约是场内交易总额的4—5倍。
各类金融机构、大批金融人才、高新技术以及充足资本的聚集,打通了伦敦的金融产业链,优质金融产品得以开发并迅速投入市场,使得伦敦金融衍生品市场迅速扩大并持续繁荣,多项金融业务均占据世界主要份额,如表7.1所示。
表7.1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金融市场份额(%)
续表(www.daowen.com)
资料来源:http://www.thecityuk.com。
2.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其凭借独特的产业价值取向、广泛的覆盖领域和快速的成长方式,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和现代产业发展的新亮点。伦敦的创意产业是最具竞争力的支柱产业,是伦敦新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英国文化传媒体育部将创意产业定义为源于个人创造力、技能与才华的活动,这些活动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利用,可以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创意产业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品古玩、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与录像、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软件与计算机服务、电视与广播。1997年至今,英国整体经济增长了70%,创意产业增长了90%多,其发展速度远高于总体经济。伦敦的创意产业总值占英国创意产业总值的比重非常大,在2000年就达到了24.68%。2001年伦敦的创意产业人均产值约为2500英镑,几乎相当于英国的两倍。2010年,伦敦创意产业从业人数为65.8万人。当前英国全部约1100家独立电视制作公司中,近700家(包括几乎所有的大公司)都位于伦敦。伦敦还拥有全国85%以上的时尚设计师,40%以上的出版业从业人员。更为重要的是,伦敦已经成为全球的创意中心,被认为是全球三大广告中心城市之一,三分之二的国际广告公司的欧洲总部都设在伦敦。
(1)伦敦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路线
英国政府自1994年就开始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将其列为国策之一,并通过成立文化创意产业出口推广咨询小组和创意产业工作小组,促进英国创意产业的发展。1999年,伦敦设立文化战略委员会,负责规划、协调和发展伦敦的各类文化机构,负责并实施伦敦的发展战略;2003年,伦敦出台第一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伦敦:文化资本——市长文化战略草案》,该草案旨在巩固伦敦现有创意文化基础,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把伦敦建设成世界级文化中心的目标;2008年,伦敦出台第二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文化大都市——伦敦市长2009—2012年的文化重点》,这份战略草案在2003年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文化创意产业的群众化和品牌化,并借助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契机,将伦敦的创意文化向全世界推广。伦敦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扶持情况如表7.2所示。
表7.2 伦敦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扶持
(2)伦敦创意产业发展的特点
伦敦发展创意产业的目的是支持文化和艺术的延续与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带动经济的增长。伦敦的创意集群区由艺术家自我摸索转变而成,从文化集群区演变而来,互动协作性和灵活性好。艺术家选择他们认为合适的发展方式进行变革,在各自发展的过程中,艺术家以自身的经历作为参考经验。因此,他们清楚在集群区内如何让企业之间更好地合作与互动,达到集群区的真正发展目的。
伦敦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一个工作室都有基于自身特点考虑的独特发展模式、管理体系和资金渠道。艺术工作室作为创意产业集群的分子,对于创意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伦敦创意产业具有三个发展特征:第一,由艺术家们自发创建的艺术工作室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转变成有组织的艺术大厦,这种自然转变过程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第二,通过为公众提供培训项目和空间,工作室与外界进行良好的互动,同时吸引了多种资金支持,扩大了工作室的知名度;第三,工作室的多种经营身份和经营形式降低了发展风险,迎合了艺术家们的多种需求,并以此来支持当代艺术的实践发展。工作室组织在关注当地文化的同时,更加注重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协调,帮助企业之间建立起内部网络关系,从而达到信息共享、节约成本和增加收益的目的。
(3)伦敦创意文化产业运作模式分析
伦敦创意产业实际发展中,文化创意企业发挥了主要作用,并且多为中小型企业。同时,伦敦政府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这与其政策体系的互动性、全面性和持续性密不可分[2]。政府、市民、大学等人才培养机构以及服务中介机构通力合作[3],最终使得文化创意产业市场化,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如图7.2所示。
图7.2 伦敦文化创意产业运作模式
伦敦的文化创意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并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包括伦敦西区文化艺术聚集区、伦敦SOHO 传媒产业聚集区、伦敦东部霍克斯顿区等。创意文化的发展吸引了一大批人才汇集伦敦,并形成了独特的创意阶层。文化创意阶层分为创意核心群(creative core)和创意专业群(creative professionals),前者直接从事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活动,包括艺术设计、建筑师、演员、作家等,后者则包括从事高科技、金融、法律等其他知识密集型的专职人员。跨领域、跨专业的合作使得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有效地融合,在拓展了文化创意产业市场的同时也促进了其他产业的发展。
同时,伦敦特别重视企业创新在构建创新型城市中所起的作用,重点扶持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发展。作为创意伦敦计划的一部分,2005年3月,伦敦市发展局设立了“创意之都基金”,为伦敦创意产业中有才华的企业家或商人提供原始资本投入和商业支持以激发他们的创意潜力,基金原资产净值达500万英镑,加上私人投资相配套,其资产达到了1亿英镑。伦敦市还通过对创意产业从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给予企业财政支持、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出口鼓励等措施来促进伦敦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之所以在伦敦得到蓬勃发展,除了城市拥有的丰富文化内涵与创造力、伦敦市政府对创意产业的高度重视外,相关机构提供的具体支持服务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机构被统称为“第三部门”,主要由伦敦市发展局、英国当代艺术中心、Something Else公司、国王学院等机构组成。它们建立起了“学校-研究所-企业”之间的有效创新平台和运行机制来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不仅促进文化创意稳定发展,还复制成功经验,不断扩散其区域、本国及国际的影响力,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推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外,文化产业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伦敦市积极营造创新文化氛围,鼓励市民广泛参与,通过教育培训推介支持公民的创意生活,不仅给广大市民提供接触文化创新的机会,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伦敦市以原有文化为基础,吸收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和思想,积极开展各类民间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在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相互间的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