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上海自贸区建设的第三年,上海不但要总结自贸区发展的实践经验,更要进一步推动制度创新。通过深化改革,积极回应市场主体的需求。消除抑制市场主体发展的体制约束,释放市场主体活力,以增量带动存量,提高市场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1)进一步扩大开放效应,引领制度创新。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适应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的新变化。进一步与“一带一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等国家级发展战略形成联动,加快推进高端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在上海自贸区的开放与发展。用好自贸试验区平台,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积极拓展离岸保险、证券、基金等离岸金融业务。
(2)以浦东新区政府职能转变为突破口,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通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推进政府流程再造,使上海的投资和商业环境更加优化,贸易更加便利化。建立更加透明开放的市场准入制度,破除限制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的准入限制,使各类企业在新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下,能够实现更高效率的营运。通过全面推行负面清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使自贸区的权责清单制度与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逐步对接,进一步划定政府与市场、企业、社会之间的权责边界,形成权责清单动态调整和长效管理机制,为高标准的国际经贸谈判提供制度支持,适应全球化发展的形势。(www.daowen.com)
(3)进一步创新市场主体的监管方式,推动市场监管信息的共享。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以企业诚信为评价内容的监管体制。通过构建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全面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并将评价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布。通过建立监管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实现监管信息互联互通,为构建有效的市场风险预警体系和协同监管体系,实现事中事后综合监管提供保证。
(4)促进自贸区和科创中心联动发展。自贸区与科创中心的建设在推动上海提高城市能级,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方面互为补益,互为推进。作为上海发展的两个重要抓手,必须利用好自贸区和科创中心两个有利条件,促进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在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尽快取得突破。坚持对标国际、面向全球,利用自贸区和科创中心的叠加优势,汇聚全球资源和智慧,使上海成为创新资源的集聚地和全球技术、产品、标准、品牌的输出地,从国际标准规则的追随者转变为制定者。充分利用自贸区的制度优势、开放优势和国际化平台,依托科创中心的资源和产业集群优势,以改革开放释放创新活力,积极参与国际科技竞争,抢占科技创新的制高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