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退耕还林助推宁夏木本油料产业发展

退耕还林助推宁夏木本油料产业发展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宁夏各地企业、集体和个人依托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等工程,积极发展核桃种植,面积有较大增加。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和2015年《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的意见》,为宁夏生态修复区和生态脆弱区种植发展文冠果产业提供了良好机遇。固原市结合“四个一”工程,亦出台了支持发展文冠果等木本油料的政策。

退耕还林助推宁夏木本油料产业发展

一、核桃

宁夏从南到北均有核桃栽植,种植历史已有300多年。惠农区、灵武市、沙坡头区、隆德县、原州区、彭阳县均有现存活的百年以上核桃古树,其中彭阳县红河乡常沟村一株古核桃树,据调查树龄350年,树冠完整,树高18米,干周4.3米,被称为“旱塬核桃王”,被载入《中国树木奇观》(2010年)一书中。

核桃在宁夏结果少、产量低、经济效益差,2000年前一直没有大的发展,仅在农村的房前屋后点缀种植,作为生态、景观树种利用。1998年,宁夏核桃种植面积仅259.2公顷。

2002年,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宁夏将其作为生态经济林树种,引进中林1号、5号,晋龙1号、2号核桃等品种。在南部山区的彭阳县、隆德县等进行了种植,到2010年核桃种植面积为1 361公顷,其中:彭阳县种植面积1 133公顷,隆德县种植面积218公顷,西吉县种植面积10公顷。

2008年,由银川绿洲德林核桃苗木有限公司引进日本清香、香玲、新疆新温185号、新疆2号、辽核1号、辽核5号、上宋6号等13个优良核桃品种,建立面积为2.67公顷的核桃品种资源圃。其管理规范精细,7年生核桃平均亩产210千克。该公司主持的“核桃新品种引进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项目”,于2014年由自治区科技厅组织鉴定,获自治区科技成果登记(登记号:2014080),为宁夏核桃发展提供了借鉴。

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4〕68号),宁夏各地企业、集体和个人依托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等工程,积极发展核桃种植,面积有较大增加。

截至2020年,宁夏核桃种植面积为2 149公顷,其中:大武口区12公顷、惠农区5公顷、西夏区107公顷、灵武市60公顷、彭阳县1 400公顷、隆德县113公顷、沙坡头区133公顷、中宁县100公顷、红寺堡区133公顷、青铜峡市86公顷,其他县(区)均有零星种植。核桃种植尚未形成一定的经济效益。

二、油用牡丹

“油用牡丹”是指牡丹种群中比较耐干旱、耐瘠薄、耐高寒,产籽量大、油品质量优的部分品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的规定,卫生部于2011年3月22日发布了《关于批准元宝枫籽油和牡丹籽油作为新资源食品的公告》(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9号),全国各地开始积极发展油用牡丹。

宁夏的油用牡丹栽培始于2013年,由山东省菏泽市尧舜牡丹产业公司在宁夏隆德县神林乡建立了以紫斑和凤丹牡丹为主的“尧舜牡丹产业园”,种植面积13公顷。2014年,自治区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特色优势作物品种引选育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由宁夏大学牵头,重点开展了中部干旱带油用牡丹种植现状调查、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与试种工作。初步筛选了2个适宜中部干旱带种植的油用牡丹品种——紫斑牡丹和凤丹牡丹。同时由企业参与,在银川市的滨河新区、永宁县、吴忠市的同心县、红寺堡区、利通区、固原市的原州区、彭阳县、隆德县、西吉县、泾源县、中卫市的海原县、中宁县和沙坡头区等地进行多点试验和种植。

经过种植调整,截至2020年,宁夏油用牡丹种植面积588.5公顷,其中:银川滨河新区种植面积33.3公顷、永宁县40公顷、贺兰县20公顷、惠农区5公顷、利通区14公顷、同心县15.6公顷、原州区167公顷、彭阳县200公顷、隆德县13公顷、泾源县26.6公顷、西吉县54公顷。

经过多年观察试验表明,在有灌溉水源条件下,宁夏各地种植的油用牡丹植株均可成活和结果,种植后2—3年开花结果。但其产量低,5—8年生牡丹树,亩产仅为50—80千克,种子品质差,出油率仅为12%—15%,经济效益不显著。

作为生态树种,油用牡丹其根系发达,耐旱、耐贫瘠,存活时间长(达50年左右),可与防风固沙、生态修复工程相结合,在防治水土流失、治理沙化土地中,可优化调整树种结构,使之发挥好的生态经济和观赏效益。(www.daowen.com)

三、文冠果

宁夏的贺兰山六盘山自然保护区均有自然分布的文冠果,但数量较少。1967年宁夏农科所引种试种文冠果,1985年宁夏农林科学院在宁夏南部山区分8个点试种文冠果,由于管理不善,保存数量不多,目前在彭阳、同心等地还存活着树龄在30多年以上的文冠大树。

2002年,宁夏林业研究所开展了“文冠果引种栽培及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在同心县马高庄乡张家岔村、预旺镇土峰村、张家塬乡等地对文冠果试种,结果表明,文冠果具有成活率高、耐寒、耐旱能力强,长势正常、繁花似锦、结果不多等特点。

2013年,自治区科技厅主持的“生态经济植物——文冠果优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项目,在文冠果优新品种选育、种苗繁育以及高效栽培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2014年,自治区林业厅批复宁夏林业研究院承担实施中央财政推广项目——“文冠果优新品种种苗繁育及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同年在兴庆区防沙林场、同心县高庄乡、红寺堡区、中卫市香山林场、灵武白芨滩林场、吴忠市孙家滩、大武口区、彭阳县、隆德县等不同立地条件和气候区,对文冠果进行了示范栽培,试点总面积为30.6公顷。以上示范区域,除同心降水量只有200毫米左右,且无法灌溉的区域成活率在20%—40%,其余有灌溉条件或降水量350毫米以上区域成活率均在75%—85%,通过实验证明文冠果在宁夏是可以种植。项目繁育种苗40万株;建立以滴灌为主的丰产栽培技术示范基地3.34公顷;项目辐射带动文冠果栽培面积66.67公顷,培训技术人员100人次。

2015年,自治区林业局批准由贺兰县金山林场承担实施“文冠果良种筛选及丰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栽培技术示范面积40公顷,主要推广文冠果花期授粉技术、防止落果技术、丰产栽培集成配套技术。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和2015年《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的意见》,为宁夏生态修复区和生态脆弱区种植发展文冠果产业提供了良好机遇。同心县、红寺堡区陆续出台了《生态移民迁出区文冠果种植实施意见》,把发展文冠果作为生态经济林和脱贫富民的产业。固原市结合“四个一”工程,亦出台了支持发展文冠果等木本油料的政策。

经过多年试验、观察结果表明,在有一定补水的条件下,6年生文冠果亩产种子15千克左右,亩收入300元左右。

文冠果作为兼具生态经济和观赏效益的生态经济林树种,在宁夏年降水量350毫米以上地区和有补水条件的中部干旱地区,作为生态经济树种有一定发展前景。

截至2020年,宁夏依托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工程等,在同心县、红寺堡区和南部山区种植文冠果面积达到18 419.92公顷,其他县(区)亦有零星栽植。

表6-8-1 2020年宁夏文冠果种植面积一览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