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况
1.建设背景及管理机构
青铜峡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是中国在黄河上最早一批开工建设的水利水电工程之一,建成于1967年12月,设计装机容量27.2万千瓦,是一个集灌溉、发电和防洪的大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水电工程长期运行后,在水库上游形成大面积滩涂和湿地湖泊。
自治区人民政府于1988年12月成立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水库库区管理委员会,下设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水库库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多年来由于地界未划定、土地权属不清、管理的侧重点不同、机构不顺等种种问题,滩涂湿地得不到有效管理。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鸟岛及较大滩涂被一些企业及个体农户划分,他们抽干湖水、开垦农田、砍伐树木、放牧牛羊,导致库区湿地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湖泊55%以上干涸,滩涂大部分被垦为农田。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员会于2000—2001年,通过一年的实地调查、研究和考证,形成报告上报自治区人民政府。2002年6月14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决定建立青铜峡库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形成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91号)》,自治区环境保护局于2003年5月成立保护区筹建办公室。2007年9月,经自治区编办批准,成立青铜峡库区湿地保护建设管理局,为吴忠市直属正处级事业单位,由吴忠市人民政府委托青铜峡市人民政府代管。管理局核定全额预算事业编制20名,在编人数18人。核定处级领导职数4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3名;科级领导职数7名,其中:正科级3名,副科级4名,专业技术人员3名。
保护区有8个检查站和保护站,分别为鸟岛入口检查站、小西河检查站、烽火墩检查站、龙首检查站、老码头保护站、西河桥保护站、中河保护站、渠口保护站。
2.位置与面积
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自治区卫宁平原的西北部,黄河上游下段的中宁县和青铜峡市之间,是由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经数十年的淤积形成的原生湿地生态系统。地理位置:东经105°48′49.8″—105°58′58.8″,北纬37°34′11.7″—37°47′50″;保护区北边界为青铜峡水利枢纽大坝,向东西两边山脊延伸。西边界从广武乡旋风槽村向南经三趟墩、二趟墩、渠口农场至石空镇黄庄;南界以华夏特钢330千伏线路为界从河西穿越黄河至河东;东界以长鸣干渠、白新路等为界,从宁安镇向北经鸣沙镇、白马乡至牛首山,牛首山以山脊分水岭为界。保护区总面积13 748.83公顷。
(二)自然环境
1.地形地貌
保护区为黄河河滩,地处黄河大峡谷,东侧为黄河和牛首山山脉,西侧为贺兰山余脉。保护区内沿主河道有防洪堤,环湖有防水埂。保护区是由黄河大量泥沙沉积而成的河漫滩地,地势平缓,顺水流方向南高北低,保护区湿地内有沼泽、湖泊、滩涂地、防洪堤坝、鱼池及引水渠等。保护区中部为中心湖、西湖,最南为上滩。分布着大小湖泊和沼泽。
2.气候
保护区属典型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0.5℃,极端最低气温-24.4℃,极端最高气温37.4℃。无霜期165—180天,日照时数2 967.8小时,日温差13—15℃。年平均降水量190.7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925毫米,为降水量的9倍,库区12月底冰封,3月初开河,最大冰厚度为72厘米。
(三)自然资源
1.土壤
青铜峡库区湿地的土壤主要有5个土类7个亚类,主要有粗骨土、石质土、灰钙土、灌淤土、新积土等。因河水矿化度较高,部分区域低洼地以盐土为主,土壤盐碱化程度较重,土壤pH为8.5左右。
2.水资源
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水资源丰富,有地表水,地下水和过境黄河水资源。青铜峡库区湿地主要依靠黄河水侧压补给,湿地功能的维持与发展主要依存于黄河水资源。
3.野生动物资源
保护区原系青铜峡水库经多年泥沙淤积而成,土地低洼,低洼积成湿地后,给水生生物,特别是挺水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境,并为鱼、鸟提供了食物链中最基础而丰富的饵料资源,在候鸟迁徙时期鸟类最多时可达数十余万只。湿地水资源丰富,生物分布类型多样,是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最为复杂的湿地综合生态系统。
自然保护区有脊椎动物5纲33目74科176属266种,其中:鱼纲5目9科17属35属42种,两栖纲1目2科3属3种,爬行纲3目4科5属5种,鸟纲18目47科110属187种(亚种),哺乳纲6目12科24属30种。以鸟类占绝对优势,哺乳类次之,两栖类最少。属于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有10种,分别是北方铜鱼、黑鹳、中华秋沙鸭、金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大鸨、小鸨、遗鸥、斑嘴鹈鹕等。属于国家II级保护动物的有大鼻吻、似鲇高原鳅、白琵鹭、大天鹅、小天鹅、蓑羽鹤、灰鹤、白额雁、角、鸿雁、花脸鸭、遗鸥、鸳鸯、雀鹰、鸢、草原鹞、游隼、红隼、红脚隼、纵纹腹小鸮、长耳鸮、短耳鸮、贺兰山岩鹨、贺兰山红尾鸲、荒漠猫、兔狲、豹猫、猞猁、赤狐、沙狐等30种。
4.植物资源
青铜峡库区保护区植物资源划分为6个植被型组8个植被型24个群系和25个群丛,共有植物资源61科181属287种。优势科以菊科、禾本科、藜科、莎草科为主,其中:禾本科含36种,菊科含31种,豆科有29种,藜科26种。植被类型由草甸、草原、沼泽、水生植被等构成,主要水生植物有芦苇、狭叶香蒲、长苞香蒲等,主要湿生植物为柽柳。
5.昆虫资源
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昆虫有13目98科242属302种,优势类群是鞘翅目,有26科75属98种。
6.水生生物资源
鱼类:42种,隶属于5目9科35属,主要有北方铜鱼、达里湖高原鳅、瓦氏雅罗鱼、大鼻吻、赤眼鳟、黄河鲤鱼、鲇鱼、鲫鱼、草鱼、白鲢等为主。其中:鲫鱼、草鱼、白鲢等均为人工养殖。
浮游植物有6门19科33属,其中:硅藻18属、绿藻8属、蓝藻3属、甲藻门1属、裸藻门1属、黄藻门2属。硅藻占种属的53%。
浮游动物共有47种,其中:原生动物9种,占19.1%;轮虫20种,占42.6%;枝角类10种,占21.3%;桡足类8种,占17.0%。
底栖动物共计41种,属于3门6纲。其中以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种类最多,共23种,昆虫纲的摇蚊科种类达10种;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次之,为7种;环节动物寡毛纲3种、蛭纲2种;软体动物门6种,其中:瓣鳃纲1种,腹足纲5种。
爬行类:爬行类有中华鳖,大鲵有分布,但少见,为国家I类保护动物。
(四)保护对象
库区内典型的自然湿地类型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濒危、珍贵、稀有动植物物种;低山山脉和湿地组成的自然生态综合体。
(五)基础设施建设
2012年10月,国家投资2 988万元,建设了管理局办公楼面积1 500平方米、科研中心500平方米、病虫害防治检疫站300平方米、保护站500平方米、宣教中心300平方米、保护站2个1 000平方米;检查哨卡4处,200平方米;鸟类救护站300平方米,保护点3处240平方米,辅助建筑面积120平方米,并配套相应办公设备。建设了输电线路36千米、巡护道路169千米、围栏80千米、瞭望塔2座、管护码头2座;建设界桩、标牌及配套保护、巡护等工具、设备。
2016年,使用中央财政湿地补贴资金1 910万元,建设1座综合桥、节制闸3座,水道疏浚5.3万立方米。实施退耕还湿1 273.33公顷,其中:耕地638.42公顷,鱼塘634.91公顷。
2017年,使用中央财政湿地补助资金2 000万元,实施退耕还湿1 333.33公顷,均为耕地。开挖西缘河,清挖土方23.79万立方米,疏通水系长6.7千米,建设桥涵2座。
2018年,使用中央财政湿地补助资金2 000万元。实施退耕还湿1 333.33公顷,其中:退出耕地1 053.93公顷,退出鱼池279.41公顷。建设河道5.72千米,开挖土方22.87万立方米。建设谷坊式溢流堰4座。建设鸟类监控点4处等。
2019年,使用中央财政湿地补助资金2 000万元。主要实施退耕还湿1 333.87公顷;指挥中心安装大屏显示系统、设备集中控制系统等。
建设综合监控设施一套、安装生态语音视频监测设备一套、建设砂石巡护道路23千米、防火通道1550米。
(六)科学研究
2014年,完成了“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掌握保护区成立以来,尤其是在地方政府和青铜峡库区湿地保护管理局的共同努力下,对保护区采取了围栏、恢复湿地、退耕还湿等措施,保护区动植物资源变化情况。
为了进一步掌握保护区资源、水环境和地形地貌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管理局于2017年开展新一轮的保护区科学考察工作,同时开展地形图测量和水系及湿地恢复专项规划,规划原则是以湿地水环境的自然恢复为主,人为干预为辅,充分考虑行洪排涝、突发事故等水安全需求,通过补充湿地生态用水、农业退水面源污染控制以及对退化湿地的全面恢复和治理,使丧失的湿地面积及功能得到恢复,建设良好的水生态体系,同时通过青铜峡库区湿地的净化作用,有效降低氮、磷等营养物质,保持黄河水质达到功能水体的要求,提升区域的总体价值。
(七)建设成效
通过一系列项目的实施,特别是“退耕还湿”工程的实施,保护区机构建设和管理制度健全,基础设施得到了加强,职工工作、生活环境得到改善,理论业务素质明显提高,保护区生态环境得以改善、水生动植物恢复,保护区的动植物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科研监测工作有了良好开端,宣传教育工作成效显著,周边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增强,社区共管工作走入常态化。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对保护区动植物资源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形成了详细的科学考察报告,掌握了保护区的本底资源,在管理成效方面主要保护对象得到保护,与当地社区关系良好,积极帮助周边群众发展生产,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生产条件,尤其是退耕还湿和牛场的搬迁等工作,使他们减少对保护区的依赖性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二、沙湖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一)历史沿革
1997年1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1997〕7号文件批准,沙湖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2015年12月,经自治区编办《关于调整自治区林业厅部分所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事项的通知》(宁编办发〔2015〕383号)文件精神,同意撤销自治区沙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自治区农垦管理局湿地资源管理站),将其职责并入自治区湿地保护中心,保留自治区沙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牌子。
(二)管理机构
沙湖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机构为自治区湿地保护中心(沙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直属预算事业单位,事业编15人、聘用编制1名,处级领导职数1正2副,科级领导职数3正3副。湿地保护中心设置综合科、保护科和调查监测科3个科室,负责沙湖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三)自然地理概况
1.位置与面积
沙湖自然保护区位于宁夏首府银川市以北56千米,平罗县西南19千米的国营前进农场境内。海拔1 093—1 102米,东西长约6千米,南北宽约7千米。东以第三排水沟东侧八一支渠为界,西至第二农场渠东一支渠,北起姚汝路,南与贺兰县洪广镇接壤。保护区总面积4 366.62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 750.48公顷,占总面积的40.09%;缓冲区面积569.86公顷,占总面积的13.05%;实验区面积2 046.28公顷,占总面积的46.86%。
2.地形地貌
沙湖自然保护区位于银川平原的中北部,地处贺兰山和鄂尔多斯高原之间的陷落地堑中部,地貌单元属银川平原湖滩地“西大滩碟形洼”,其中心部分为湖泊,湖南岸为流动沙丘,湖东面主要为沼泽、盐碱洼地,西、北主要为退耕林草地。保护区西邻贺兰山洪积平原,地势西高东低,洪积平原前缘是低洼地区,略向北倾,比降为1/5 700,由于地势低洼,坡度平缓,地下水位高而蒸发量大,土壤沼泽化、浅育化和盐渍化现象普遍。
3.气候特点
沙湖自然保护区多年平均气温9.5℃,极端最高气温可达37℃,极端最低气温为-27.6℃,无霜期160—180天。湖面自当年11月下旬结冰,次年3月解冻,冰厚约20厘米。沙湖自然保护区多年平均降水量174.7毫米,蒸发量2041.7毫米,空气相对湿度55.2%,实际日照数约3 000小时。其大风天气主要集中发生在3—5月,以西北风为主,一般可达七级左右,多年平均风速为2.1米/秒。
(四)自然资源
1.水资源
沙湖自然保护区的水源,主要来自降水、渠道补水和地下水。由于沙湖自然保护区位于西大滩封闭碟形洼地中,地下水位较高,地下水埋深小于1.8米的土地占总面积的61.9%。地下水主要通过引黄渠系渗漏及灌溉入渗、大气降水入渗、侧向径流和洪水散失等方式进行补给。沙湖生态补水主要以东一支渠、八一渠补充黄河水为主,年均补充约3 000万立方米,主要发挥维持湖泊水位、净化水质等功能。
2.土壤(www.daowen.com)
沙湖自然保护区土壤是在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地带性土壤,成土母质由第四纪洪积冲积物组成,部分地表覆盖着厚厚的流动沙丘,可分为有风沙土、白僵土、盐土和湖土等四大类。风沙土主要分布在沙湖南部,白僵土分布在沙湖的东部和北部,湖土主要分布于湖面四周,生长草甸植被。盐土主要分布在草甸植被周围和渗漏严重的渠道两侧。
3.植物资源
沙湖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维管植物48科124属162种(含亚种及变种),引进的栽培植物10科11属13种。野生维管植物中,蕨类植物1科1属1种,裸子植物2科5属6种,被子植物45科118属155种。沙湖植物区系成分相对复杂,植被类型较为多样,主要有盐生植被、沙生植被、水生植被和落叶阔叶林等多种植被类型,所分布植物包括药用植物、蜜源植物、食用植物、饲用植物以及保护和美化环境植物资源等,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沙湖自然保护区有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种,分别为沙冬青、野大豆和沙芦草。
4.野生动物资源
沙湖自然保护区共有脊椎动物5纲30目66科136属201种,其中:哺乳类5目10科23属28种,占脊椎动物总种数的13.93%;鸟类18目40科82属138种,占脊椎动物总种数的68.87%;爬行类2目5科7属10种,占脊椎动物总种数的4.98%;两栖类1目2科2属2种,占脊椎动物总种数的1.00%;鱼类4目8科22属23种,占脊椎动物总种数的11.22%。
保护区有国家I级和II级重点保护鸟类32种,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6种,为青头潜鸭、中华秋沙鸭、黑鹳、大鸨、金雕和白尾海雕;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26种,为角、鸳鸯、花脸鸭、斑头秋沙鸭、灰鹤、白琵鹭、大天鹅、小天鹅、苍鹰、雀鹰、松雀鹰、黑鸢、大、白尾鹞、游隼、燕隼、红隼、红脚隼、雕鸮、纵纹腹小鸮、红角鸮、领角鸮、长耳鸮、短耳鸮、贺兰山岩鹨、贺兰山红尾鸲;国家II级重点保护哺乳动物4种,为赤狐、沙狐、猞猁和兔狲。
此外,宁夏沙湖自然保护区现有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保护鸟类和哺乳动物分别为20种和2种,中日候鸟协定保护鸟类69种,中澳候鸟协定保护鸟类22种,国家“三有”鸟类和哺乳动物分别为105种和21种。
5.景观资源
湖泊景观:沙湖自然保护区中,沙湖水域宽阔,湖面生长着簇状和片状的芦苇,湖泊中有丰富的水草、鱼虾资源,哺育着种类丰富、数量众多的鸟类,极具生态体验、科普教育和科学研究价值。
沙地景观:沙湖自然保护区的沙地主要位于沙湖南部,构成了典型的荒漠景观资源。沙丘呈垄状排列,跌宕起伏,点缀各式植物,与湖泊景观形成强烈对比。
生物景观:沙湖自然保护区的生物景观最具有特色的是芦苇和鸟类。湖面辽阔,芦苇景观以其空间分布和生长特点独具一格。不同形状的芦苇群丛自然组合,将湖面分割成间断空间,景观层次丰富,游船在曲折幽深的苇荡中穿行,激起游客无限的兴趣。沙湖分布有众多鸟类,特别是春初秋末鸟类迁徙期百万只鸟停留此处,是人与鸟类和谐相处的旅游胜地。
人文景观:沙湖自然保护区还兼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包括国际沙雕园、湿地博物馆等。
(五)保护对象
宁夏沙湖自然保护区属于干旱荒漠化湿地生态类型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干旱荒漠化区域内典型的自然湿地类型的生态系统及原始本底;沙漠生态系统及其自然综合体;濒危、珍贵、稀有动植物物种;沙湖自然保护区其他保护对象,还包括湿地水体,以及干旱荒漠地区湖泊(水)、沙漠、野生动物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综合自然景观资源。
(六)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宁夏沙湖自然保护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先后制定了《沙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自然保护区保护利用管理的职责、权利、义务规定》《沙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效能工作职责》《沙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工作人员守则》《沙湖管理处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办法与细则》等管理制度,实现了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有机结合。
1.资源保护
沙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委托沙湖旅游公司组织100余名人员,开展资源巡护、环境保护等工作,且多年无火险和盗猎现象发生。随着保护区各项资源保护、环境治理等措施的实施,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2.科研与监测
2007年,沙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开展了保护区及周边湿地资源调查,结合保护区湿地资源的实际情况,确定保护监测的工作重点;2010年,沙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积极参与沙湖及周边湿地资源调查工作,摸清了沙湖及周边区域湿地资源,为开展湿地保护利用奠定了基础;2012年,沙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委托宁夏农业勘察设计院开展沙湖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编制《宁夏沙湖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重点对功能分区等进行优化;2018年,保护区管理处组织开展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划调整工作,编制了《宁夏沙湖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调整区域科学考察报告》和《宁夏沙湖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18—2027)》。2012年和2014年,分别参与完成和出版《宁夏沙湖湿地鸟类》和《天堂沙湖鸟:沙湖鸟类鉴赏》两部专著,为沙湖乃至中国西北地区鸟类研究、监测提供重要资料参考。
3.宣教工作
沙湖自然保护区重视宣教场馆建设,现有多手段展示鸟类科普知识的鸟类博物馆,开展观鸟活动场所的鸟岛,展现沙湖湿地生态系统的湿地博物馆,发扬农垦精神的宁夏农垦博物馆等。在不断加大宣教科普设施建设同时,宁夏沙湖自然保护区利用现有科普宣教设施,结合特定的主题宣传日活动,每年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开展多样化的湿地知识宣教,生态环境保护科普等活动。
4.社区协调
保护区周边为前进农场10队和11队,相关职工多在保护区从事资源保护、旅游服务等工作。宁夏沙湖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关系良好,并为社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诸多条件。
三、党家岔湿地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一)概况
1920年12月16日,发生了8.5级的“海原大地震”,西吉县西南的苏堡乡是极震区之一,沿西吉县滥泥河河谷因地震造成巨大、数量极多的滑坡,产生的大小不等的滑坡体,将河流分段阻截,形成了一系列串珠状的堰塞湖,成为半干旱黄土高原上独特地震景观。专家在1965年考察时,最大的党家岔堰塞湖长达5千米,宽约250米,平均水深为12米,蓄水量为1 120万立方米。
2000年12月1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宁政发〔2000〕32号文件)批准建立“西吉县党家岔自治区级湿地保护区”。2006年,自治区编办(宁编办发〔2006〕23号)批准设立党家岔湿地保护区管理机构,2006年4月16日,西吉县委办公室印发《关于印发西吉县党家岔湿地保护区管理处机构编制方案的通知》(西党办发〔2006〕64号),批准成立党家岔湿地保护区管理处,级别为正科级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5人,专门负责管理党家岔湿地保护区。2017年7月连同人员和职能合并到西吉火石寨国家级地质森林公园管理处。
党家岔自治区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西吉县震湖乡,保护区总面积4 102.06公顷,核心区面积463.41公顷,缓冲区面积2 175.57公顷,实验区1 463.08公顷。保护区范围涉及震湖乡党岔、蒙集、东岔、红庄、龙川、陈岔、立眉、和平、河滩、苏堡、孟湾、堡玉、王坪等13个行政村,截至2020年,保护区内共有居民3 033户10 357人。党家岔湿地保护区震湖核心水域及其周边小湖为1920年海原大地震山体滑坡形成的堰塞湖,水域面积为253.5公顷。
党家岔湿地保护区自成立以来一直未完成总规和科考报告的编制上报工作,保护区边界沿用最初划定的边界进行管理,也无上级业务部门正规批复的保护地功能区界范围和边界线。2018年,按照生态环境部等国家七部委《关于联合开展“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精神,在自治区环保厅的支持下,聘请宁夏天拓经纬测绘公司对党家岔湿地保护区进行确界立标和功能区划分工作。
(二)自然环境
保护区地处西吉县西南部滥泥河上游,属黄土丘陵区,其地貌可列为强烈切割的黄土丘陵类型。区内沟壑纵横,沟谷切割深度和密度都很大,形成了以峁为主、梁峁并存的黄土丘陵,海拔1 826—2 116米,相对高差150—200米。区内主要分布有四大类型土壤,即黑垆土、黄绵土、灰褐土、潮土。气候为中温带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类型,属于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具有典型的中纬度大陆性季风气候的特点,空气干燥,降水偏少偏迟,且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年均气温5.4℃,绝对高温32.6℃,年均日照数为2 322.3小时,年平均降水量350—400毫米,且时空分布不均,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9%。堰塞湖水属于高硬度的苦咸水,人畜无法饮用,也不宜于农田灌溉。
(三)自然资源
党家岔湿地自然保护区是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驿站,是鹭类、鸭类及白骨顶的繁育地,该保护区鸟类数量每年达5万—8万只。保护区地域虽小,但湖泊、沼泽的水生生物和陆生动植物呈现物种多样性相对较为丰富,是一处黄土高原湿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物种“基因库”和资源库。特别的是党家岔震湖中出产色彩斑斓的鲫鱼——西吉彩鲫,被认为是鲤科鲫属鲫的一个亚种(变种),现已建立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予以专门保护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四)保护对象
党家岔湿地保护区是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内典型的内陆湿地生态系统,主要保护对象为地震滑坡形成的堰塞湖自然景观和濒危珍稀动植物。
(五)湿地保护与修复
2010年以来,先后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完成了党家岔堰塞湖南北两山的铁丝网围栏建设4 000米;栽植柽柳等灌木60公顷,使党家岔湿地保护区植被生态、生物多样性得到初步恢复。建成管护站1处,瞭望塔1座,埋置界碑30座、界桩404座,设置功能区标志牌20座、警示牌15座、宣传指示牌11座,购置办公桌椅、文件柜6套,计算机、打印机、摄影摄像器材7台,购置科研监测设备22台(套)。完成各年度巡护、监测工作任务。已具备初步保护、监测能力。
在“绿盾2017”和“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清理整治专项行动中,梳理党家岔湿地保护区各类问题278处(其中:2017遥感监测下发人类活动点位269处,2018遥感监测疑似重点问题新增5处,自查新增4处)。“绿盾2017”回头看和“绿盾2018”清理整治专项行动中整治(或拆除)震湖码头、蒙湾机砖厂、博怡塑业有限公司等20处工矿企业和其他违法违规人类活动点位并完成销号,并完成了对震湖码头和临时砂石场地的全面生态修复工作。
(六)管理成效
保护区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对自然保护区内的资源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做了明确的规定。采取了恢复湿地生态、加大动态巡查巡护,严禁滥捕滥捞,同时实施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禁牧、环境整治、生态移民等措施,使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逐年恢复,水体质量趋于好转,水生动植物种逐年恢复和丰富,候鸟迁徙种群增多,保护区湿地保护成效显著。
积极开展了以湿地资源、生物多样性、地震遗址遗迹保护等工作。2006年7月,党家岔地震滑坡堰塞湖遗址被中国地震局命名为“国家级典型地震遗址”,2006年8月,被固原市委、固原市科技局、固原市科协确立为“科普教育基地”。在科普宣传教育工作上,接待了一大批中国地质界的专家学者前来考察;开展了向中小学生开展以生态、地质和野生动物保护为主的宣传教育活动。
四、石峡沟泥盆系地质剖面自然保护点
(一)概况
石峡沟泥盆系地质剖面省级自然保护点位于牛首山西麓的中宁县与青铜峡市交界处,行政区划隶属于中宁县白马乡跃进村。依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建立中宁县泥盆系地质剖面自然保护点的批复》(宁政函〔1990〕14号)、《关于申请建立宁夏中宁县石峡沟泥盆系地质剖面自然保护点的报告》(宁地发〔1989〕74号)文件,石峡沟泥盆系地质剖面自然保护点范围为自沟口向东(上游)1.4千米,沿主沟向南北西侧各约350米以内。
2018年8月,经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资源调查监测院勘测定界,石峡沟泥盆系地质剖面省级自然保护点范围确定由12个拐点坐标圈定,圈定面积98.47公顷。西界为石峡沟主沟内中宁组顶出露位置向西150米,东界为石峡沟主沟内石峡沟组底出露位置向东150米,南北以石峡沟主沟中心线沿南北方向各外推350米为界限。
(二)保护对象
该保护点保护对象:石峡沟泥盆系中、上统地质剖面及其中赋存的鱼类、两栖类、介形类、植物等化石。
(三)管理权属
1990年2月28日,自治区人民政府下达《关于建立中宁县石峡沟泥盆系地质剖面自然保护点的批复》(宁政函〔1990〕14号),同意中宁县石峡沟泥盆系地质剖面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点,级别划分属于省级。同年在石峡沟沟口树立了保护碑。
2005年,经中宁县文物部门申报,中卫市人民政府下发〔2005〕125号文件,将“石峡沟桨鳞鱼化石区”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10月27日,自治区行政区划调整,将中宁县新田村和跃进村划归青铜峡市峡口镇管辖,石峡沟泥盆系地质剖面自然保护点调整为由青铜峡市人民政府管理,中宁县人民政府配合。
2018年12月,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青铜峡市峡口镇新田村、跃进村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宁政函〔2018〕138号)文件精神,将青铜峡市峡口镇新田村、跃进村移交中宁县管理,石峡沟泥盆系地质剖面自然保护点全部划入中宁县行政区域。
石峡沟泥盆系地质剖面自然保护点自设立以来,一直未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无人员编制。2019年以来,由中宁县自然资源局代管。
(四)自然资源
石峡沟泥盆系地质剖面是我国乃至亚洲地区陆相泥盆系地层出露完整、良好的剖面。该区泥盆系地层发育齐全,沉积相带清晰,构造运动标志明显,动植物化石丰富,盛产鱼类化石,其中无颌类、沟鳞鱼、桨鳞鱼、中华鱼等在我国西北甚至亚洲大陆还是首次发现,也是世界各地桨鳞鱼群中属种最多的产地,而在宁夏石峡沟发现的鱼石螈(“潘氏中国螈”)是全球第十种泥盆纪四足动物,是鱼石螈类化石在亚洲的首次发现,代表了四足动物起源研究的最新进展,不仅将亚洲地区四足动物的化石记录提前了近1亿年,而且扩大了泥盆纪四足动物的古地理分布区域。该地质剖面在研究地层、古生物、古地理、古板块构造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被国内外地质学家公认为是“中国北方陆相泥盆系典型发育的地方”。
(五)保护成效
石峡沟地质遗迹保护点建立之初,修复了通往保护区的简易道路,设立了保护标示碑,保护工作由原中宁县矿产资源管理局监管;2003年机构改革,保护工作职能转移至新成立的国土资源局。为了加强遗迹保护工作,在国土资源局下属地籍管理站增挂中宁县地质遗迹保护站牌子,负责地质遗迹保护区管理及保护工作。
2018年9月,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国土资源厅组织青铜峡市人民政府、中宁县人民政府及两县环保、国土等部门召开石峡沟泥盆系地质剖面自然保护点协调会,明确该保护区由青铜峡市人民政府管理,中宁县人民政府配合。筹措资金40万元,对地质遗迹保护点及周边进行清理整顿,共拆除临时瓜棚9处,清退压砂瓜地10.06公顷,设置保护围栏1 260米,保护区乱象得到了有效整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