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之重任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之重任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之重任

一、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

(一)概况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宁夏西北部,贺兰山山脉东坡的北段和中段,地跨银川市永宁县、西夏区、贺兰县,石嘴山市平罗县、大武口区、惠农区,北起麻黄沟,南至三关口,西到分水岭,东至沿山脚下。地理坐标为东经105°49′—106°41′,北纬38°19′—39°22′。南北长170千米,东西宽20—40千米,保护区总面积为193538.3公顷,其中:核心区86 367.68公顷,缓冲区43 321.09公顷,实验区63 849.53公顷。

贺兰山的管理机构始建于1950年。1982年7月1日,自治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天然林保护暂行办法》中,确定贺兰山区划一定面积为自然保护区,1987年经自治区编办批准,在原贺兰山林管局的基础上,改建为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是宁夏林业草原局直属全额拨款正处级事业单位,13个内设机构,分别为办公室、计划财务科、科研科、林政资源保护科、宣传教育科、森林防火科、榆树沟管理站、马莲口管理站、苏峪口管理站、大水沟管理站、汝箕沟管理站、石嘴山管理站、红果子管理站。截至2020年4月,有在职人员254人,其中:事业编制人员123人,控制编制人员14人,合同制人员117人;退休人员88人。

(二)自然环境

1.地质地貌

贺兰山是一座地质历史较年轻的山体,地层除青白口系、志留系、泥盆系外,发育比较齐全。它是一条较典型的拉张或剪切拉张型断块山地。贺兰山在地貌形态上呈现东仰西倾,东坡山势陡峻,断崖林立,山体险峻,而西坡山势相对较缓。根据地貌特征,可将山体分为3段:古拉本(西坡)—汝箕沟(东坡)以北为北段,北缘与乌兰布和沙漠相邻,多为剥蚀低山,山势平缓,分化强烈,山丘有覆沙现象;古拉本—汝箕沟以南至黄渠沟(西坡)—甘沟(东坡)为中段,是贺兰山的主体,主峰及3 000米以上的山脊均分布于此,这里山体庞大、地势陡峻,峰峦起伏,峭岩危耸,沟谷下切很深;中段以南为南段,南北长约80千米,东西宽10—20千米,以海拔1 500米左右的低缓山丘为主。

2.气候特点

贺兰山地处西北内陆地区,屹立于干旱的草原和荒漠之中,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区。冬季受蒙古冷高压控制,寒冷而漫长,夏季炎热而短暂,春季气温回升快,大风及沙尘天气频繁,秋季凉爽,无霜期短,具有显著的山地气候特征,随海拔梯度的上升,水、热气候条件有显著的差异。年平均气温随着海拔升高明显降低,但年降水量是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东麓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别为9.0℃和190毫米;高山气象站(海拔2 902米)的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别为-0.8℃和429.8毫米,而主峰(海拔3 556米)年均温为-2.8℃,年降水量可达500毫米。

(三)自然资源

贺兰山是中国西部重要的气候和植被分界线,处于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华北平原的交界处,是中国八大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的阿拉善-鄂尔多斯中心的核心区域,也是我国唯一位于北方的生物多样性中心。

1.土壤

贺兰山随海拔高度的升高,其水热条件发生规律性的更替,而相应所发育的土壤也各不相同。主要有9个土类15个亚类31个土属。主要有高山、亚高山草甸土、灰褐土、栗钙土、棕钙土、灰钙土、新积土、石质土、粗骨土、灰漠土等。

2.水文

贺兰山东麓水系属黄河水系,东麓有大小沟道67条,多数沟道为季节性河流,植被较好的沟道长流水径流深可达20毫米。流域面积大于50平方千米的沟道有13条,大武口沟是贺兰山区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积57 450平方千米。沿山的所有沟道出口海拔高程在1 300米以上,受地形地貌及气候影响,沟道水流具有暴涨暴落特性。大气降水除部分以地表径流流出山区外,部分补给了基岩的地下水,赋存于风化裂隙带内或渗入层状裂隙带。地下水受大气降水的渗入补给,经短途运移,以侵蚀下降泉和接触泉的形式出露于地表,并沿沟谷流至山前洪积扇顶部即转入地下。

3.森林资源

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土地总面积193 538.3公顷,森林资源有以下特点:森林资源少,植被覆盖率低;森林资源分布不均,中部多,南北部少;阴坡半阴坡多,阳坡少;分水岭及其邻近部位多,沟口部位少;垂直分布特征明显。其中:有林地面积18 635.3公顷,疏林地面积7 829.3公顷,灌木林地面积8 973.7公顷,森林覆盖率14.3%。保护区内的森林为天然次生林,针叶林比重大,组成天然次生林的树种主要是青海云杉油松、山杨、灰榆、杜松等,其中以青海云杉分布面积最大。灌木树种主要有紫丁香、黄刺玫、绣线菊、蒙古扁桃、荒漠锦鸡儿、狭叶锦鸡儿、水栒子、内蒙野丁香、班子麻黄、木贼麻黄、四合木、刺旋花、红砂、木本猪毛菜等。

4.植物资源

贺兰山自然条件和植物区系组成复杂多样,形成了山地丰富多样的植被类型。根据《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2011年出版),共分为11个植被型,69个群系,有野生维管植物84科329属647种,17个变种,其中:国家II级保护植物有斑子麻黄、沙冬青、野大豆、蒙古扁桃、四合木、黑果枸杞甘草、沙芦草和革苞菊等9种。

5.野生动物资源

贺兰山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于古北界中亚亚界蒙新区西部荒漠亚区和东部草原亚区的过渡地带。根据《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2011年12月出版)显示,共有脊椎动物5纲24目56科140属218种,其中:鱼纲1目2科2属2种,两栖纲1目2科2属3种,爬行纲2目6科10属14种,鸟纲14目31科81属143种,哺乳纲6目15科45属56种。昆虫有18目165科700属1 025种。

保护区内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脊椎动物有53种,其中:I级保护动物有黑鹳、白尾海雕、胡兀鹫、秃鹫、猎隼、金雕、大鸨、蒙原羚、高山麝、雪豹、荒漠猫、牦牛等12种;II级保护动物有马鹿、斑羚、鹅喉羚、盘羊、岩羊、兔狲、猞猁、石貂、狼、赤狐、沙狐、豹猫、高山兀鹫、贺兰山红尾鸲、贺兰山岩鹨、北朱雀、红交嘴雀、蓝马鸡、苍鹰、短趾雕、雀鹰、松雀鹰、蓑羽鹤、雕鸮、长耳鸮、纵纹腹小鸮、黄爪隼、红隼、游隼、燕隼、鸢、蜂鹰、大、红沙蟒、蒙古百灵、黑尾地鸦、领角鸮、贺兰山鼠兔等41种。

6.景观资源

贺兰山及东麓景观资源十分丰富,是宁夏东线的黄金旅游线路。有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贺兰山岩画、滚钟口风景区、西夏陵、拜寺口双塔等,还有中国各个时期的长城遗址,有古老神奇的冰川地貌,完整的原始森林垂直分布景观、雄伟险秀的山麓地貌,珍稀特有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等诸多景观交织辉映,构成了贺兰山东麓景观资源的精粹。

(四)保护对象

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如下。

1.干旱山地自然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

2.珍贵稀有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特别是珍贵稀有树种和马鹿、岩羊、马麝等珍稀濒危动物及其栖息地;

3.以青海云杉为主的水源涵养林,以及体现森林植被呈垂直带谱分布的典型自然地段;

4.不同自然地带的典型自然景观。

(五)基础设施建设

保护区在保护管理理念和管护能力方面有了较大提高,建立了日常巡护管理制度、管理站工作制度、护林防火制度等,使保护区的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保护区1996—2020年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实施六期工程,总计投资7 124万元。建设防火营房建筑面积为600平方米,配置相应的消防、灭火设备。对办公楼进行了维修,更新办公设备。2019年,建成红果子、汝箕沟二处科研监测宣教中心。

2014年以来,建成了覆盖全境森林防火视频监控预警系统,总投资8 200余万元。该系统的总调度室设在管理局机关森林防火指挥中心,下设监控分中心6处、视频监控室28处、视频监控云台58座、监控摄像头292个,局站点三级监测网络体系初具规模。对实现保护区火情、火险的及时发现和处置,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同时完善和提升了网络平台,包括数据传输、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等。

(六)科学研究

1983—1985年,由自治区林业厅牵头,与宁夏农业区划委员会、自治区环保局共同主持,组织了东北林业大学、西北农学院、宁夏农学院、宁夏农林科学院、宁夏气象局、宁夏文物所等单位的专家,对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第一次综合科学考察,考察涉及地质地貌、气象土壤、水文植被、森林资源、野果野菜、野生动物等15个专业,获得了一大批有价值的标本与基础数据,于1990年出版《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

2007—2010年,由自治区林业局、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共同组织,联合了全国9个科研单位、大学及有关部门30多名专家和科研人员,对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第二次综合科学考察,考察涉及地质地貌、气象水文、植物资源、森林资源、脊椎动物资源、昆虫资源、大型真菌、社会经济和保护区功能区划等13个方面。摸清了保护区内各类自然资源、野生动植物等资源。在科考中科学设置动植物监测样线、固定样地等,对野生动植物(主要是岩羊、马鹿、赤狐、植物群落等)实施了动态监测。2009年建立了贺兰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并开展了重要动植物类群、植被、水文、土壤、气象、生物等各领域的研究和长期固定监测,使保护区的科研工作迈入了专业化、高水平的研究层次。2010—2012年,出版了《贺兰山第二次综合科学考察系列丛书》1套8册,2017年出版了《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专著1部。2018年出版了《贺兰山常见动物野外识别手册》《贺兰山常见植物识别手册》。2019年出版了《贺兰山林业昆虫生态图志》。

(七)保护建设成效

通过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保护管理体系,引入先进设施和现代化保护管理技术,使保护区的保护管理能力不断增强,有效地保护了贺兰山的森林资源,确保贺兰山保护区的生态安全,也为保护区开展科研监测、宣传教育以及本底资源调查等夯实了基础。

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取得了70年无一般森林火灾发生的可喜成绩,自然保护区的各项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和科学化的轨道,森林植被不断增加,陆生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多。保护区于1995年加入中国人生物圈网络,2005年被确立为全国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教育基地,2006年10月被国家林业局列为首批国家级示范自然保护区。

1998年,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先进单位”称号;2001年、2007年被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森林防火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5年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全国创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称号;2019年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先进集体”称号。

二、宁夏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一)概况

六盘山雄踞宁夏南部,镶嵌于秦岭山脉和祁连山脉之间,处于华北地台与祁连山地地槽之间的一个过渡带,是一座南北走向的狭长石质山地,山体主要由两列平行的山脉构成,地理位置特殊。六盘山是中国最年轻的山脉之一,主峰位于和尚辅以南的米缸山,海拔2 942米,山势高峻,相对高800—1 000米。山顶浑圆,山坡陡峻呈阶状,山地两侧及前山丘陵海拔1 700—2 000米,地表受流水切割十分破碎。

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水源涵养林生态系统类型。总面积26 863.78公顷,其中:核心区5 424.48公顷,缓冲区9 750.83公顷,实验区11 688.48公顷。

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批准建立于1988年,管理机构为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宁夏固原市六盘山林业局和宁夏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三块牌子、一套班子。内设办公室、纪检监察室、规划财务科、森林资源管理科、营林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管理办公室、天然林资源保护办公室8个科室,下设木材检疫检查站、森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林业科学研究所、六盘山林业局离退休职工服务所、林木良种繁育中心、六盘山林业局专业扑火队6个事业机构和15个国有林场。职工编制549人,2020年有职工531人。

(二)自然环境

六盘山处东亚季风区边缘,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冬季受干冷的蒙古高压控制,形成四季分明,年温差和日温差较大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速。按全国气候区划属暖温带半湿润区。年日照时数在2 100—2 400小时;年平均气温5.8℃;最热月(7月)平均温度17.4℃;最冷月(1月)均温-7.0℃;极端最高温30℃;极端最低温-26℃。≥10℃积温1 846.6℃,无霜期90—130天。

六盘山森林植被茂密,形成了一个多雨中心,境内降水显著地高于周围地区。年平均降水量676毫米,集中在夏秋季,6—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2.2%;年平均蒸发量1426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68%。最大降水区位于二龙河一带,年降水量在820毫米以上。年径流深100—300毫米,平均每平方千米产水20.5万立方米,年径流总量为2.9亿立方米。山间溪流众多,有长流水沟60余条。东麓属泾河水系,清水河水系;西麓属渭河水系,分别向北、南注入黄河,为宁夏水源最丰富的地区。气候环境相对湿润温暖,是大自然赋予大西北干旱地区的绿色瑰宝。六盘山生物资源丰富,植被繁茂,水资源富集,是宁夏唯一水资源可外调的地区,被称为“种质资源基因库”和“天然水塔”。

(三)自然资源

1.土壤

六盘山土壤类型带有明显的山地特征,且随着海拔的升高和气候条件的差异,土壤类型呈较规律的垂直分布。林区划分6个土壤类型:亚高山草甸土、灰褐土、新积土、红土、潮土和粗骨土。其中以灰褐土的面积最大,占土壤总面积的94.44%。

2.森林资源

森林是六盘山生态系统的主体。根据历史考察和出土古木考证,历史上六盘山曾经存在过以云杉、油松、华山松等为优势的古森林,由于受自然气候,特别是近代人类活动的影响,原生类型已不存在,现存的天然林均属次生类型;且以白桦的比重最大。根据201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统计,现有森林面积76 170公顷,其中:有林地44 137公顷,疏林地385公顷,灌木林18 375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1.20%。除天然林外,保护区内尚有宜林地7 843公顷,是发展人工造林的重要基地。

3.植被与植物资源

六盘山地处温带草原区的南部森林草原地带、地带性植被类型为草甸草原和落叶阔叶林。其基本特征表现在植物种类丰富,地理成分复杂,区系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六盘山植被分为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竹类灌丛、落叶阔叶灌丛、草原、草甸7个植被型,35个群系和107个群丛。

六盘山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植物110科422属1 072种。其中:蕨类植物11科18属31种;裸子植物3科6属9种;被子植物96科398属1 032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资源植物有150种。主要造林树种及经济植物有65种。山杨、白桦、红桦、辽东栎、少脉椴、华山松是组成六盘山次生林的优势建群树种。

六盘山国家重点保护II级植物:黄花杓兰、毛杓兰、紫点杓兰、七叶一枝花、桃儿七、软枣猕猴桃、水曲柳、四叶重楼、榆中贝母、毛披碱草、紫芒披碱草等11种;特有植物3种,即:六盘山棘豆、四花早熟禾、紫穗鹅观草等。

4.野生动物资源

六盘山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有脊椎动物297种,隶属26目69科。其中:哺乳类6目16科47种、鸟类17目46科237种、爬行类2目4科8种、两栖类1目3科5种。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金钱豹、林麝、金雕、黑鹳、胡兀鹫、青头潜鸭、黄嘴白鹭、豺等8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白尾鹞、红腹锦鸡、鸳鸯、花脸鸭、雀鹰、红隼、燕隼、大、黑鸢、大石鸡、勺鸡、鹮嘴鹬、雕鸮、纵纹腹小鸮、画眉、斑背噪鹛、橙翅噪鹛、红肋绣眼鸟、北朱雀、红交嘴雀、蓝、毛冠鹿、豹猫、黄喉貂、豹猫、赤狐、狼等51种;记录到宁夏新分布鸟类:黄臀鹎、白头鹎、斑背噪鹛、灰翅鸫、棕腹柳莺、橙斑翅柳莺、灰喉柳莺、冕柳莺、比氏鹟莺、画眉、普通鸸、锈胸蓝[姬]翁鸟、棕胸岩鹨、长尾雀、蓝、大鹰鹃等。

5.昆虫资源

通过对六盘山保护区昆虫的整理,在实地考察及查阅六盘山昆虫所有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整理出20目197科1 004属1 792种昆虫。

(四)保护对象

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林和珍稀濒危动植物;具有特殊研究价值、保护意义的名胜古迹。

(五)基础设施建设

自成立保护区管理机构以来,建设分为三个阶段三期工程:1994—1996年一期工程;2003—2005年二期工程;2009—2011年三期工程。六盘山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国家财政投入基本建设经费2 885万元,形成固定资产净值2 736.02万元。多年来保护区通过多种渠道和多种方式筹集资金1 500万元,进行基本设施建设。保护区现有办公、食宿、展厅、文体活动等管理用房15 000平方米;林区与林场、护林点道路294千米;2001年建立了森林植物园,收集挂牌植物千余种,是中国西部重要的森林科普基地和教学实习基地;2012年建立了(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监测站一处,面积400平方米;有业务用车46辆;程控电话50部;100%的林场已经建立了新的办公用房。2018年,自治区财政投入专项资金1 000万元,用于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建设,先后共建成瞭望塔18座;森林防火设施1 000套;森林防火监控终端1套,监控前端设施34套;保护区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为保护区工作的正常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六)旅游开发利用

六盘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旅游资源丰富,风景名胜众多,有老龙潭、二龙河、鬼门关、凉殿峡、野荷谷、白云山六大景区70多个景点。由于该区域是历史上中原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汇处,文化底蕴深厚,也是红军长征、古丝绸之路,形成了独特而富有地域特色的自然、历史、民族旅游资源。周边的泾源县、隆德县、彭阳县依托六盘山旅游区丰富的旅游资源,融合六盘山生态景观、红色文化,发展旅游业,年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过亿元。

(七)科学考察

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85年由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宁夏农学院、宁夏农林科学院等单位参加,进行了第一次综合科学考察,共提交了14个专业、30余项专题报告,获得大量实物标本、基础数据资料,于1988年出版了《六盘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

为进一步查清自然保护区内森林植被恢复、建造与群落演变过程,2012年8月,由六盘山林业局组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等单位参加,组成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队,对保护区自然环境、森林生物多样性与生物量、土壤水文、动植物以及威胁因素等进行了第二次科学考察,为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资源更新提出建议。其成果于2013年出版了《六盘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

2019年,由六盘山自然保护区负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组织完成了六盘山第三次生物多样性调查。经过大量的调查,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调查表明,六盘山植物种类由第二次科考的788种增加到1 180种,发现了宁夏新记录植物6种;野生脊椎动物有297种,隶属26目69科143属;昆虫资源有20目197科1 792种,使六盘山成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基因库”。

2018年以来,联合复旦大学、中国猫盟,在阿拉善“SEE塞上江南”公益组织的赞助下,采购一批先进监测仪器,安装红外相机200余台,对保护区的野生动植物进行全方面、多维度、广覆盖的综合调查,为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2008—2020年分别出版了《六盘山植物图志》《六盘山主要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六盘山无脊椎动物》《六盘山鸟类图谱》《六盘山植物》《落叶松叶蜂研究》《六盘山森林生物多样性与生态效应》等8部图书。

(八)科学试验

六盘山保护区建设了华北落叶松种子园、华北落叶松母树林、华北落叶松子代测定林、油松母树林、华山松种质资源保护库。通过对种子园、母树林、试验林、子代测定林等管理和利用,使林木良种选育空间进一步扩大,提高良种基地供种率和良种使用率。保护区充分挖掘六盘山独特的林木种质资源优势,已有50余种野生林木资源经引种驯化,繁育成为园林绿化中的“六盘山特色树种”。如华山松、水曲柳、白桦、红桦、辽东栎、中国黄花柳、春榆、黄芦木、土庄绣线菊、水栒子、陕甘花楸、美蔷薇、稠李、茶条槭、牛奶子、金银木、金花忍冬、香荚蒾、天目琼花、暴马丁香等。科研人员还先后进行了落叶松容器苗造林、野生观赏植物的培育和推广应用,落叶松林分培育措施等多项试验,取得良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同时,保护区还积极开展了成熟林的抚育管理、次生灌木林的改造、人工林的抚育间伐(密度)、针阔叶林的合理混交方式、水源涵养作用等方面的研究。

(九)保护建设成效

1958之前,六盘山林区森林覆盖率仅为27%,活立木蓄积总量不足120万立方米;建立了专门管理机构后,对六盘山国有林区实行最严格的保护,2009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7.8%,活立木蓄积总量达到202万立方米。特别是近十年来,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退化林分改造等工程,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61.2%,活立木蓄积总量达到452.1万立方米。

1996年,六盘山林业局沿川木材检查站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文明执法示范单位” 称号;2004年、2013年、2019年六盘山自然保护区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森林防火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三、宁夏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一)概况

1.地理位置

宁夏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生态脆弱的宁夏中部干旱带,位于吴忠市同心县和红寺堡区行政界限内,地理坐标:北纬37°11′—37°25′,东经106°04′—106°24′。保护区主要由大罗山、小罗山两个山体组成,其最高峰“好汉疙瘩”海拔为2 624.5米。保护区总面积为33 710.00公顷,实验区面积15 278公顷,缓冲区面积8 787公顷,核心区面积9 645公顷。

2.历史沿革

1950年11月9日,宁夏省人民政府设立罗山林务管理所,执行罗山林区保育管理工作,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正式开始管理罗山。1952年,正式建立罗山森林经营管理所。1954年,交由同心县代管,配备了森林警察。1958年,建立罗山林场,由宁夏农业厅负责管理。1966年,划归林建师管理,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林业建设兵团第三师三团三连。1972年,又交回由同心县管理,改名为罗山森林经营所革命委员会;1973年,恢复罗山林管所名称,按照林场经营模式开始了罗山区域的经营管理活动;

1982年成立“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8 900公顷。1987年,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林管所改名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罗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所。2001年,自治区政府将小罗山划归保护区管理,面积扩大至33 710公顷。2002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将罗山保护区划归原自治区林业局管理,更名为宁夏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2008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将宁夏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更名为宁夏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属宁夏林业和草原局直属正处级全额拨款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3.管理机构

宁夏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机关下设办公室、计划财务科、林政资源保护科、防火科、科研科、宣传教育科等6个职能科(室)和新庄集、沙泉、红城水、施家塘等4个管理站。管理站下设22个护林点,其中:新庄集管理站下设洪沟滩、好汉峰、蒋庄子、毛牛洼、北铁庄子、熊家塘、朱庄子、马渠等8个护林点;红城水管理站下设双庙、石窑洞、红庙、东风、江家湾子等5个护林点;沙泉管理站下设火龙沟、龚家岭、谭庄子等3个护林点;施家塘管理站下设姚家水、上马泉、旧寺堡、马家台、小口子、赵家庙等6个护林点。

4.管理队伍

2020年管理局有工作人员126人,在编在岗78人,控制编2人,聘用管护人员46人;配备正处级领导干部2名,副处级领导干部2名,正副科级干部23名。有高级工程师6人,中级职称9人,初级职称7人,技术员1人。

(二)自然环境

1.地质地貌

罗山在地质上横跨两个一级构造单元,以牛首山-固原大断裂为界,以西属祁连褶皱系,以东属中朝准地台。地貌上,罗山属于中生代,主要构造特征为南北向复式背斜构造,因受贺兰山、蜗牛山褶曲带与陇西旋卷结构的影响形成南北偏西的大、小罗山山系,绵延30余千米,由于异起的构造向盆地不断下降,山系不断升高,直延至下生代,目前仍在微弱运动。保护区以山地地形为主,高差大,海拔高度1 560.0—2 624.5米。

2.气候特点

保护区属于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区,地处东亚季风区边缘。全年气候特点:冷暖干湿四季分明,春暖迟,夏热短,秋凉早,冬寒长。与周边地区比,具有雨量较多、气候多变的特点。年平均气温8.8℃,极端最高气温38℃;极端最低气温-29℃,≥10℃的活动积温3 100℃,无霜期130—150天。多年平均降水285.95毫米,海拔2 000米以上降水较多,达400毫米左右。降雨多集中在7、8、9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年平均蒸发量2 467.3毫米,是降水量的8.6倍。年平均相对湿度49%。

(三)自然资源

1.水文

罗山地表水资源较为贫乏,主要依靠天然降水由山体内的森林植被进行蓄水。保护区内泉眼比较多,流量较大的有30余处,日均流量约926.8吨。其中:日均流量超过100吨的有6条水沟,50—100吨的水沟有5条。此外,还有10余处日流量不到2吨的水沟。地下水主要埋藏在潜水层,类型主要是裂隙、缝隙水,地下水补给模数小于10万米3/(年·千米2)。

2.土壤

根据大、小罗山植被类型、海拔高度、地形地貌、成土母质等因素可划分为钙层土、干旱土、初育土、半淋溶土、盐碱土5个土纲。土壤的分布与海拔梯度、植被等因素密切相关,在海拔梯度按照由高到低,植被类型由森林、灌木、荒漠草原植被类型转换过程中,土壤类型依次有(亚类)暗灰褐土、灰褐土、石灰性灰褐土、灰钙土、淡灰钙土、粗骨土、新积土、风沙土、黑垆土,其中灰褐土、灰钙土为保护区主要土类。

3.森林资源

根据2020年森林资源更新调查结果显示,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33 757.26公顷,按林地类型分,有林地面积为1 973.68公顷,疏林地面积322.5公顷,灌木林地面积4 140.04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7 539.29公顷,宜林荒山荒地19 670.42公顷,苗圃地11.93公顷,林业生产辅助用地52.15公顷。森林面积达6 113.71公顷,森林覆盖率达18.13%。

4.植物资源

经过系统调查,罗山国家级保护区目前记录到野生维管植物有70科230属418种。其中:蕨类植物3科3层3种;裸子植物3科5属7种;被子植物64科222属408种。其中属于国家II级保护植物有5种,即:蒙古扁桃、沙芦草(蒙古冰草)、甘草、黄花杓兰和黑紫披碱草。

5.野生动物资源

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查明有脊椎动物4纲25目67科142属221种(含165亚种)。其中:两栖纲1目2科2属2种,爬行纲2目5科8属12种,鸟纲16目46科101属171种,哺乳纲6目14科31属36种。保护区分布的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金雕、斑嘴鹈鹕、秃鹫、草原雕、乌雕、猎隼、大鸨、荒漠猫8种;II级重点保护动物:角、鹗、鸢、苍鹰、雀鹰、松雀鹰、花脸鸭、贺兰山红尾鸲、大、普通、白尾鹞、游隼、燕隼、红脚隼、红隼、红交嘴雀、西红脚隼、灰鹤、蓑羽鹤、雕鸮、纵纹腹小鸮、东方角鸮、长耳鸮、短耳鸮、大勺鹬、北朱雀、红喉歌鸲、蒙古百灵、云雀、红沙蟒、石貂、兔狲、豹猫、猞猁、狼、沙狐、赤狐和鹅喉羚等38种。

6.昆虫资源

保护区无脊椎动物1008种,其中昆虫纲有973种,隶属于21目170科640属,优势目昆虫有7个,分别是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膜翅目、半翅目、同翅目和直翅目,7科数占总科数的82.36%,物种数占总种数的89.72%;蛛形纲1目14科35种。宁夏新增记录种18种,宁夏斑翅蜂虻、端尖斑翅蜂虻2种昆虫的发现,使罗山保护区进入世界模式标本产地行列。

7.森林旅游资源

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两类。自然景观包括山体景观和动物景观、植物景观、气象景观、地质景观;人文景观包括云青寺等寺庙、移民旧址等。

(四)主要保护对象

珍稀濒危植物、动物及以青海云杉、油松为代表的荒漠区域典型森林生态系统。

干旱风沙区水源涵养林及其自然综合生态体及森林、森林草原、温性草原、荒漠草原集中分布的典型自然景观。

(五)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二期建设项目,中德财政合作项目,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监测体系建设及林业改革发展保护区补助资金建设项目,保护及监测设施建设项目等工程的陆续完成,保护区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提升。

2002年以来,先后新建了施家塘、沙泉、红城水管理站(新庄集管理站沿用原管理所驻地)。对部分护林点进行了搬迁、改建;逐步建设和完善了巡护道路、保护围网、宣教信息中心、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防火视频监控系统等基础设施。截至目前,建设管理局机关办公用房1 669平方米、科研宣教及防火指挥中心1 686平方米、管理站用房1 756平方米、护林点用房1 722.1平方米、防火巡护道路130.4千米、保护性围栏118千米、大型宣传牌13个、界碑界桩等标识270块、防火蓄水池8处、气象观测站1处。

2018年以来,中央及自治区财政投入专项资金2 000万元,用于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建设,2018年以来,中央及自治区财政投入专项资金2 000余万元,用于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建设,先后共建成保护区资源数据库1套、巡护系统1套、红外相机管理系统1套、本底资源调查系统1套、生态因子监测系统1套、病虫害监测系统1套、远程视频会议系统1套、二维、三维地理信息开发平台1套;建设森林草原防火视频监测点24处、道路卡口监控点4处、管理局智能化监测管理中心1处、管理站监控中心4处、护林点监控室17处、无人机2架。

经过多年建设,保护区已实现外围巡护道路全面贯通,各重点沟道巡护道路直达林区,外围围网基本连通,重点区域哨卡、瞭望塔均布设完成,覆盖森林资源富集区域和防火重点区域的视频监控体系已初步建成。保护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保护区的资源保护创造了良好条件。

(六)科学研究

罗山自然保护区在1982年由自治区林业厅组织专家进行了7个专业自然资源考察;1986年,对罗山水资源与森林植被演替的关系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专项调查;1997年以来,宁夏大学徐秀梅教授等学者长期在大罗山区域开展了植被多样性的研究;2000年7月,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院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对保护区进行了补充调查;2006—2016年,由宁夏大学农学院、生命科学院组织有关专家对罗山保护区进行了长期系统的科学调查研究,内容涉及地质地貌、野生动植物、植被、森林、水文、苔藓、真菌、鹅喉羚极小种群保护、青海云杉、辽东栎种群变化、山泉自然化等专题研究。先后采集制作植物标本近1 000份、脊椎动物标本55件、昆虫标本2.5万头。发现宁夏新记录植物物物种2种、新记录昆虫56种,新记录脊椎动物物种2种;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8部。其中:“宁夏大罗山植被恢复研究”获宁夏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宁夏罗山植物、昆虫及植被恢复研究”获宁夏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随着各项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保护区森林资源监测体系、野生动物监测体系、水文监测体系基本建成,系统性科研成果先后面世。完成了宁夏大罗山植被多样性演替研究、宁夏罗山区域森林水环境、自然保护区综合性科学考察、困难立地植被恢复等科学研究项目;在保护区开展专项研究及系统调查期间,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等有关院所的专家先后带领科研人员进入保护区开展有关森林与气候、植物资源多样性、地质水文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同时,保护区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与新西兰梅西大学开展鸟类迁徙过境路线考察。利用中德合作北方荒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在林业、生态保护、荒漠化治理、自然保护区管理、GIS等众多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和保护区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先后完成了保护区森林植被动态演替研究,山泉自然化与植被恢复,青海云杉、华北紫丁香遗传多样性研究、乡土树种“簇团状”沟道种植增加沟道植被技术等课题研究。

(七)保护建设成效

经过多年的系统管理,保护区内各类自然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和稳步增长,森林质量、林下更新、荒漠草原物种丰富度、盖度均呈现了明显增长态势,浅山阳坡,低山区水分条件较好的沟道灌木树种呈现出明显下移,部分区域即将达到现行标准下的灌木林地标准。各个时期对罗山资源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森林覆盖率由“十五”时期(2006年)的9.61%,增长为“十二五”时期(2016年)的18.13%;林木总蓄积量由1962年的9.22万立方米,增加到2020年的20.27万立方米。

2012年,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林业系统先进集体” 称号,2018年12月,获“自治区第八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称号。

四、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一)概况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前身为始建于1953年的灵武县白芨滩防沙林场。1986年,被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4月由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银川市人民政府直属正处级事业单位(公益一类),由银川市人民政府委托灵武市人民政府代管,接受自治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内设9个科室,下设甜水河、大泉、长流水、白芨滩、北沙窝、马鞍山、横山、羊肠湾等8个管理站,核定处级领导职数1正4副,科级领导职数17正17副,2020年有干部职工317人。

自然保护区位于毛乌素沙地南缘和宁夏灵武市境内引黄灌区东部的荒漠区域,先后于2005年、2013年进行两次功能区划调整,现总面积72 956.93公顷,其中:核心区31 426.47公顷、缓冲区18 482.76公顷、实验区23 047.70公顷。

(二)自然环境

保护区位于灵武市东部荒漠区,为鄂尔多斯台地西南角,北部与毛乌素沙地相接,南部与黄土丘陵区相连,西部毗邻宁夏黄河平原。保护区南部以沙地丘陵为主,北部以低山丘陵荒漠为主,最高海拔1 650米。属于中温带干旱气候区,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征,气候特点是干燥、降水量少而集中、蒸发量大,冬季长、夏季热短,温差大、日照长、光能充足,冬春季风沙多,无霜期短。多年平均气温为10.4℃,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 717小时,平均年降水量为209.67毫米,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多集中在7、8、9月。该区域水资源补给主要是大气降水,局部地区地下水储量相对较为丰富;地表水很少,属于宁夏严重缺水区。土壤类型可服务2个土纲2个亚纲2个土类4个亚类;主要土壤类型是灰钙土、淡灰钙土、盐化灰钙土和风沙土,其地带性土壤为灰钙土,土壤质地为轻壤和中壤,有机质含量低。

(三)自然资源

1.植物资源

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荒漠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是集荒漠草原、荒漠和荒漠草原向荒漠过渡三带为一体,三带合一的特点造就了保护区多样的植被类型、复杂的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其地带性植被是荒漠草原,有大面积的天然柠条和猫头刺、藏青锦鸡儿群落,是中国天然柠条群落和猫头刺、藏青锦鸡儿群落集中分布面积最大的区域,还分布着小面积的天然杠柳群落、黑沙蒿群落、旱生芦苇群落等。共同构成荒漠植被体系和生态系统,具有极高的生态保护价值。其荒漠生态系统的典型性与原始性;植被类型的多样性与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的复杂性;生态系统某些组分的稀有性、生态演替的自然性、植被类型的多带性与过渡性、系统的脆弱性等,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保护区的植被分为4个植被型组5个植被型8个植被亚型20个群系组33个群系;共有维管植物55科172属311种,分布着国家重点保护植物5种,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种(发菜),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种,即沙芦草、沙冬青、甘草、斑子麻黄等。

2.野生动物资源

保护区共有野生脊椎动物4纲25目56科129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2种,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3种:大鸨、秃鹫、猎隼;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19种:黑颈、鸳鸯、小天鹅、白琵鹭、白尾鹞、短趾雕、雀鹰、苍鹰、大、猎隼、红隼、红脚隼、雕鸮、纵纹腹小鸮、长耳鸮、赤狐、沙狐、荒漠猫、兔狲等;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有7种,列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有10种。

(四)森林资源

截至2020年,白芨滩自然保护区林地面积为7.296万公顷,其中:乔木林林地面积2 452.07公顷、疏林地面积246.32公顷、灌木林地39 454.95公顷、未成林造林地9 312.56公顷、无立木林地2 248.52公顷、宜林地13 693.60公顷、苗圃地121.94公顷、林业辅助用地374.20公顷。非林地(牧草地、湿地、未利用地、建设用地等)5 051.71公顷。

白芨滩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资源以人工林为主,面积达4.2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长流水管护区、大泉管护区、白茇滩管护区和马鞍山管护区。在毛乌素沙地的流动沙地上,经人工固沙造林形成的以柠条、沙拐枣、花棒、沙柳等灌木为主的沙地灌丛植被,以及以沙枣、白榆、小叶杨等乔木树种为主的沙地乔木林,主要以防风固沙目的为主。

另外在长流水管理站、大泉管理站、白芨滩管理站、马鞍山管护站、办公区、职工生活区、农田、道路周边等,营造了以果品生产、农田防护、道路绿化、环境美化为主所栽植培育的经果林、农田防护林、景观林、道路绿化林等,面积为2 200公顷。

(四)主要保护对象

1.荒漠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

2.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珍稀濒危植物——沙冬青等;

3.野生固沙经济植物柠条、花棒等;

4.不同自然地带典型自然景观。

(五)基础设施建设

2000年以来,组织实施了自然保护区一期、二期、三期工程建设,持续完善了办公用房、管理站点、管护用房、防火物资库、消防通道、巡护林道、通道哨卡等基础建设。建设了瞭望塔、生物围栏、林区围栏、生物防火带、隔离带、泵站等设施,设置了保护区界桩、界牌、指示标牌和警示牌,购置了防火巡护车、防火指挥车、巡护摩托车、消防车、野外防火工具设备及办公设施设备,为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已经建成了全国防沙治沙展览馆、科研监测中心、宣教中心、访客中心等,正在组织实施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及生物多样性数据库等项目。

(六)旅游开发利用

2014年12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建设国家沙漠公园。保护区依托国家沙漠公园、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国防沙治沙展览馆、全国治沙英雄“国”字号品牌,着力培育以“沙漠、森林体验”为主体的生态旅游资源,注册成立了白芨滩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积极筹办了国际沙漠旅游节等活动,为发展生态旅游奠定了基础。2016年举办了“沙漠徒步探险”活动,2017年7月举办了“中国·宁夏(灵武)国际热气球节”。

(七)科学研究

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98—1999年,由自治区林业厅组织,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宁夏林业勘察设计院、宁夏环保局、灵武林业局等单位的专家参与,对保护区自然地理、动植物资源、生物多样性等进行了第一次科学考察,于1999年编辑出版了《宁夏白芨滩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

2009—2010年,由自治区林业局组织、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宁夏林业勘察设计院、宁夏白芨滩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参加,进行了第二次科学考察,2010年编辑完成了《宁夏白芨滩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2014年由宁夏白芨滩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组织,由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为主组成科考队伍,开展了第三次科学考察。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动植物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对保护区管理机构、管理水平和管理成就进行了分析评价。2018年出版了《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一书。保护区管理局还先后与宁夏农林科学院合作开展“宁夏中部干旱带沙生灌木梭梭育苗及造林实验研究项目”,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与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作实施“沙地造林节水渗灌项目”,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与宁夏大学联合对沙冬青进行了试验性培育与栽培,获得了成功,为挽救这一稀有的沙漠常绿重点保护植物摸索出了一定的经验。

(八)保护建设成效

1.保护区多年来累计完成人工治沙造林4.2万公顷,形成了一条南北长62千米、东西宽20—30千米不等的绿色屏障,稳固了肆虐扩展的移动沙丘,有效阻止了毛乌素沙地南移和西扩,对灵武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很大保护作用。

2.通过对天然林的保护和人工植被建设,为发展赢得了环境容量,有效保护了荒漠脆弱的生态系统,维护了生物多样性,是天然的实验室,对于研究荒漠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3.独特的环境、天然的资源、防沙治沙经验等,对开展科普和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荒漠化防治、造林、植被保护、苗木培育、沙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成绩,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协调发展做出了良好示范,成为全国环境治理和防沙治沙的典范。

4.通过科学技术交流、项目合作、参观学习等方式,活跃了保护区对外沟通交流,提高了保护区知名度,促进了经济、社会、文化、技术、人才等流通,为传播当地文化、增加收入、促进和谐稳定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5.2000年以来,先后有80多个国家的政要、专家来治沙现场参观考察。习近平总书记、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也曾到白芨滩视察防沙治沙工作。2005年以来,白芨滩自然保护区先后被国家林业局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国有林场场长教育培训基地”“宁夏回族自治区外宾考察基地”“自治区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自治区首批行政机关公务员特色实践教育基地”等。

6.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被全国绿化委员会、人事部、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称号;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自然保护先进集体”称号;2009年被自治区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区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单位”称号;2011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称号;2012年被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授予“全区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13年被全国绿化委员会、人事部、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称号;2016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集体”称号;2017年被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自治区文明单位”称号。

五、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一)概况

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前身为始建于1979年的盐池机械化林场。2003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006年2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布山西五鹿山等22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的通知》(国办发〔2006〕9号),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荒漠草原-湿地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位于宁夏盐池县中北部,与陕西省定边县、内蒙古鄂托克前旗相邻。

自然保护区总面积84 00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30 700公顷,缓冲区面积21 920公顷,实验区面积31 380公顷。隶属于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为正处级全额拨款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管理局下辖哈巴湖、城南、骆驼井、柳杨堡、高沙窝、二道湖六个管理站和堡子台、东门两个分场,设19个管护点。2020年有在职职工112人,聘用社区巡护人员82人,天保巡护员37人,生态巡护员89人。

(二)自然环境

保护区地处黄土高原向鄂尔多斯台地过渡、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温性草原向荒漠草原过渡、农区向牧区过渡的交错地带。其地处鄂尔多斯台地西缘,主体位于鄂尔多斯缓坡丘陵区,海拔1 300—1 622米,主要地貌类型为缓坡丘陵、平坦洼地、起伏沙地。处于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征,气候干燥,雨量少而集中,蒸发强烈。年平均降水量282.3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80%。年均蒸发量2 249.9毫米,是全年降水量的7.97倍。保护区年均气温8.6℃,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3.1℃,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9℃,气温年较差在32.3℃。年均日照时数2 860.5小时,平均无霜期149天,绝对无霜期123天。全年主风向为西北风,风大沙多,年平均风速2.8米/秒,大风日数12.1天。灾害天气主要有干旱、霜冻、冰雹、大风、沙暴、干热风等。

(三)自然资源

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过渡地带特征明显,动植物地理区系成分复杂,物种多样性丰富,在半干旱荒漠草原区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尤其是具有荒漠草原地区特殊气候条件和极端严酷环境下形成的耐旱、耐寒、耐辐射、耐盐碱等生物学特性的动植物基因资源,是一处不可多得的野生物种基因库,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1.水文、土壤

保护区境内无大河流,均为内陆冲沟水系。冲沟皆发源于盐池县中北部南北走向分水岭和东西走向分水岭两侧,南北走向分水岭东侧河沟多为季节性河流,一般较长较宽,流量较大,南北走向分水岭西侧和东西走向分水岭河沟很少,较短较窄,流量较小。一般沟长5—8千米,皆流入湖泊、沼泽或洼地形成大片湖泊沼泽湿地,是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的主要栖息地和繁殖地,也是鸟类迁徙的重要驿站。

自然保护区土壤主要有灰钙土、棕钙土、黄绵土、风沙土、潮土、盐土、新积土等,以灰钙土为主,广泛分布于保护区鄂尔多斯缓坡丘陵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的黄土梁上。

2.植物资源

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主要为自然植被和栽培植被2大类。自然植被划分为灌丛、灌草丛、草原、荒漠、草甸和水生植被6个植被型9个植被亚型16个群系组和32个群系。栽培植被划分为1个植被型3个植被亚型4个群系组10个群系。

保护区内植物资源丰富,共有植物99科321属615种。其中:野生维管植物54科178属376种,包括蕨类植物1科1属2种,裸子植物1科1属4种,双子叶植物42科135属280种,单子叶植物10科41属90种。野生植物中有国家I级重点保护植物发菜;II级重点保护植物有甘草、沙芦草等2种;有中国特有植物油蒿、大籽蒿、地构叶、紊蒿、知母、百花蒿、阿拉善碱蓬、中国马先蒿等。(www.daowen.com)

3.野生动物资源

保护区有野生脊椎动物24目53科182种,其中:鱼类2目3科10种,两栖类1目2科2种,爬行类1目3科6种,鸟类15目33科133种,哺乳类5目12科31种。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有黑鹳、金雕、草原雕、大鸨、小鸨、白尾海雕、猎隼、斑嘴鹈鹕、遗鸥、青头潜鸭、荒漠猫等11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有大天鹅、小天鹅、斑头秋沙鸭、鸳鸯、白琵鹭、鸿雁、白额雁、大、鹗、白尾鹞、红隼、黄爪隼、灰鹤、蓑羽鹤、雕鸮、纵纹腹小鸮、长耳鸮、红角鸮、赤狐、沙狐、石貂等28种;自治区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1种,其中:两栖类1种,鸟类24种,哺乳类6种;属于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98种。

4.昆虫资源

保护区内有昆虫纲昆虫167科590属878种,有蛛形纲昆虫12科20属30种,共计908种。保护区昆虫中害虫多于益虫,蜘蛛种类较少。其中:害虫133科809种,占昆虫种总数的89.1%。

5.湿地资源

保护区内有湿地斑块36块,湿地总面积9 353.41公顷,主要划分为河流、湖泊、沼泽、人工4类。其中:季节性河流湿地108.93公顷、湖泊湿地466.78公顷、沼泽湿地8 648.53公顷;人工湿地129.17公顷。在半干旱荒漠草原区,有限的湿地资源更显得弥足珍贵,是野生动物的主要栖息地和繁殖地,也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

(四)主要保护对象

主要保护对象如下。

1.荒漠草原-湿地自然生态系统;

2.黄土高原向鄂尔多斯台地、干草原向荒漠草原、半干旱区向旱区、农区向牧区过渡的四大交错带及其自然生态综合体;

3.落叶灌丛、草甸、干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湿地植被等典型的自然景观;

4.生物多样性以及珍稀动植物资源;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毛乌素沙地丰富地下水。

(五)科学研究

保护区管理局建立了科研中心1座,包括实验室、化学分析室、计算机房、科技资料室、科研流动站及仪器设备、贮藏室等。

2002年以来,保护区管理局会同自治区林业厅(局)、自治区环保局、宁夏林业勘察设计院、北京林业大学、宁夏大学、宁夏动物园等单位的专家对哈巴湖自然保护区开展了系统的科学考察工作,先后完成了2003年版和2008年版《宁夏哈巴湖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2013—2014年,会同南开大学对保护区植物、鸟类、昆虫和水生生物进行了考察,完成了2016年版《宁夏哈巴湖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

先后与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宁夏大学、宁夏银川市动物园、宁夏湿地管理办公室等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科学研究项目,包括全国荒漠化定位监测(宁夏盐池)和退耕还林效益监测项目(2002年)、全球环境基金(GEF)——联合国粮农组织(EAO)干旱土地退化评估(2008年)、珍稀濒危物种野外救护与繁育项目(2011年)、半干旱荒漠草原区沙地适地适树造林技术推广示范项目(2013年)、森林病虫害调查等资源监测(2013年)、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研究(2014年)、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数据库扩展等研究课题(2014—2019年)。同时,进行了多项林业科技示范推广项目和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生态示范项目。

先后出版了《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手册——植物图册》《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手册——动物图册》《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志》等6本图书。

(六)旅游资源

自然保护区内有国家林业局批准建设的宁夏花马寺国家森林公园,公园内山、沙、水交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星罗棋布,辽阔的草原,古朴的长城,浩瀚的沙海绿洲,旖旎的田园景色,构成了独特的旅游资源。花马寺国家森林公园,包括三个景区:哈巴湖景区是一个以生态多样、大漠奇秀、森林茂密、湖泊秀丽为主要特色,建设有“哈巴湖自然博物馆”“自驾车营地”“观光采摘园”等;花马寺景区以湖水宽阔、林木繁茂、古寺庄严、交通便捷著称。建设有管理服务中心、农事体验、湿地休闲、民俗文化等设施;骆驼井景区地处宁夏、内蒙古交界地带。大漠浩瀚、沙丘连绵,雄宏壮丽的地貌景观适宜开展沙漠徒步探险、汽车越野穿沙等活动。花马寺国家森林公园是集生态、科普、休闲、消夏避暑为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七)建设成效

保护区管理局先后完成了管理局办公大楼、职工住宅、6个保护区管理站、19个管护点、2个生态定位监测站、1个野生动物救护站以及巡护步道、界碑、界标的建设,同时配备了一定的办公和巡护设备。通过保护站点、监测点等基础建设项目的实施,为保护、科研与公众教育起到了很好的硬件支持,也有效地促进了保护区及其周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恢复,为野生动植物创造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和生存条件,最大限度地遏制了北边沙漠向南推进,促进保护区资源环境与社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职工工作、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科研监测有了良好开端,宣传教育工作成效显著。特别是湿地补偿项目开展以来,和谐了与周边社区的关系,社区共建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哈巴湖国家级保护区管理局2012年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斯巴鲁生态保护先进单位”称号,2016年被全国绿化委、人社部、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称号,2017年被人社部、全国绿化委、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称号。

六、宁夏中卫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一)历史沿革

1982年中卫县人民政府决定建立“中卫县沙坡头沙漠植被自然保护区”(卫政发〔1982〕156号)。

1984年7月12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批复成立中卫县沙坡头自然保护区管理所(宁政办函〔1984〕78号),为自治区城乡建设厅所属的县团级事业单位,编制15人。

1989年3月,自治区编办印发《关于“沙坡头自然保护区管理所”增挂“沙坡头治沙研究技术中心”牌子的通知》(宁编办发〔1989〕8号)文件,批准沙坡头自然保护区管理所增挂宁夏沙坡头治沙研究技术中心牌子。

1994年4月5日,国务院以(国函〔1994〕26号)文件确定沙坡头自然保护区晋升为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96年11月19日,自治区编办下发《关于“自治区环境保护研究所(环境监测中心站)”和“宁夏沙坡头自然保护区管理所”划归自治区环境保护局管理的通知》(宁编办发〔1996〕18号),将保护区管理所划归自治区环境保护局管理。

1999年12月17日,自治区编办下发《关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沙坡头自然保护区管理所更名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沙坡头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的通知》(宁编办发〔1999〕36号)批准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沙坡头自然保护区管理所更名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2006年5月31日,自治区编办下发《自治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印发自治区中卫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机构编制方案的通知》(宁编办发〔2006〕299号)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更名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内设办公室、管理技术科,核定全额预算事业编制15名,领导职数1正2副,科级领导职数2正2副。

2009年12月7日,国家环保部下发《关于调整天津古海岸与湿地等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关事项的通知》(环函〔2009〕301号),进一步明确了保护区的范围和功能区。调整后保护区总面积14 043.09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3 956.76公顷,缓冲区面积5 414.12公顷,实验区面积4 672.21公顷。

2018年11月13日,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宁夏沙坡头南华山火石寨青铜峡库区4处自然保护区勘界结果的通知》(宁政发〔2018〕48号),同意了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勘界结果。勘界后保护区范围为104°49′25″—105°09′24″E,37°25′58″—37°37′24″N之间。保护区总面14 044.34公顷,比2009年国务院批准的面积增加1.25公顷。

2019年5月14日,自治区编办下发《关于自治区本级机构改革涉及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调整事项的通知》(宁编办发〔2019〕12号),将原属环境保护厅管辖的宁夏中卫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宁夏沙坡头治沙研究中心)及11名全额预算事业编制、10名聘用人员编制、1正2副处级领导职数。4正4副科级领导职数,划入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二)自然环境

宁夏中卫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卫市沙坡头区西北部的腾格里沙漠东南缘,东起二道沙沟南护林房,西至头道墩,北接腾格里沙漠,沙坡头段向北延伸1 000—2 000米,沿“三北”防护林二期工程基线向东北延伸至定北墩外围300—500米,南临黄河,长约38千米,宽约5千米,海拔1 300—1 500米。保护区总面积14 044.34公顷,核心区面积3 962.15公顷,缓冲区面积5 448.49公顷,实验区面积4 633.70公顷。

保护区地处的中卫市沙坡头区位于北祁连山走廊过渡带的东段,是一个多构造体系复合地区,地质构造比较复杂,主要有卫宁北山东西向构造带、北西向构造带等。保护区内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主要地貌类型有风沙地貌、流水地貌和丘陵台地地貌。受植被多寡、人工干扰程度和局地风场变化影响,风沙地貌类型较多,以人工固定平沙地、格状沙丘、沙垄-蜂窝状沙丘和固定平沙地为主,主要分布在保护区东部和中部的大部分地区。流水地貌主要分布在保护区小湖、腾格里湖和长流水—孟家湾区域。丘陵台地主要分布在长流水—孟家湾地区。

保护区是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属中国季风区西缘。冬季受内蒙古高压控制,夏季处在东南风西行末梢,气候干燥。主要气候特征为四季分明、春暖快、夏热短、秋凉早、冬寒长。近10年间平均日照时数为2 975.6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182.68毫米,多集中在7、8、9月份。年平均气温为10.05℃,年平均蒸发量为2 051.52毫米,空气绝对湿度为5.67克/米3。年平均风速2.34米/秒,年最大平均风速为10.5米/秒,常年盛行西北风和偏东风,年平均大风日数为12.43天,年平均沙尘暴日数为1.39天。

(三)自然资源

1.土壤

保护区的土壤类型划分为5纲5亚纲6类11亚类18属35种。土壤类型较为复杂,分布有6个土类,以风沙土为主,另外还有灰钙土、新积土、湖土、草甸盐土、灌淤土等分布。

2.水文

保护区地处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地表水主要有过境的黄河水、大气降水径流和泉水湖泊。区域内常年河流较少,仅在保护区西部的长流水为泉水出露形成河流,年径流量小。保护区西南侧边界为黄河干流,是保护区地下水的重要补给来源。保护区内的湖泊、坑塘众多。较大湖泊有腾格里湖、高墩湖、马场湖、小湖和千岛湖,总面积约为548.31公顷。坑塘则主要为人工鱼塘、灌溉储水池塘和低洼地积水,总面积约为275.08公顷。地下水的主要来源:沙地凝结水、黄河及大气降水补给及部分渠系渗入补给。地下水地层岩性为第四系岩性,以砂砾石为主,地下水为单一潜水,潜水含水层厚80—120米,西薄东厚,水质较好。

3.植物资源

保护区共有种子植物共有84科260属485种,其中:裸子植物4科7属16种,被子植物80科253属469种。其中国家II级重点保护植物5种:沙冬青、半日花、斑子麻黄、蒙古扁桃和甘草,还有中国特有植物百花蒿,阿拉善地区特有植物阿拉善碱蓬、宽叶水柏枝等。

4.野生动物资源

保护区野生脊椎动物有5纲27目66科230种,其中鱼类3目5科18种,两栖类1目2科3种,爬行类2目4科7种,鸟类15目43科178种,哺乳类6目12科24种。其中有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黑鹳、金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大鸨和荒漠猫6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23种:小苇开鸟、白琵鹭、鸢、白尾鹞、毛脚、大、鹗、大天鹅、红隼、灰背隼、长耳鸮、短耳鸮、纵纹腹小鸮、雕鸮、黑浮鸥、蓑羽鹤、灰鹤、猞猁、鹅喉羚、岩羊、贺兰山岩鹨、白腰杓鹬、赤狐。

5.昆虫资源

保护区分布昆虫有16目173科812种,主要的昆虫种类为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膜翅目、半翅目等。其中鞘翅目最多,为217种,占总种数的26.72%;其次为鳞翅目,占24.88%。保护内昆虫以瓢虫、步甲、虎甲、姬蜂、草蛉、蜻蜓等为最常见。荒漠天然植被害虫的天敌虽然其种类不多,但种群数量很大,对虫害的发生和暴发起着很重要的抑制作用。

6.森林资源

保护区内有2个林场,中卫市林场和兰铁中卫固沙林场。保护区林地面积为5 745.29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40.91%,国有林地5 555.9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39.56%;集体林地189.39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1.35%。这些人工林形成了坚固的防护林体系,阻止了腾格里沙漠的前移,保障了包兰铁路和银兰公路畅通无阻,保证了中卫市沙坡头区工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主要保护对象

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自然沙漠景观和自然荒漠植被;人工林生态系统;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古长城和烽燧等历史遗迹。

(五)旅游资源

保护区内的沙坡头旅游景区是世界知名旅游景区,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黄河北岸。该景区集沙、山、河、园于一体,是多种旅游资源的综合体,包括腾格里沙漠、沙坡头、黄河、长河落日、羊皮筏子、沙坡头治沙工程等众多的自然、历史、人文旅游资源。悠久的黄河文化、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现代治沙科研成果交相辉映,融为一体,被称为“世界垄断性旅游资源”。沙坡头旅游区是国家级5A级景区,是中卫市乃至宁夏的旅游名片。沙坡头旅游区分为黄河区和沙漠区,主要景点是沙漠鸣钟(鸣沙坡)和沙漠自然景观。

(六)基础设施建设

宁夏中卫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通过多种渠道和多种方式筹集资金进行了基本的设施设备建设,保护区管理局在中卫市城区有办公楼1处,建立管护站2处,购置巡护及执法车辆2辆,埋置300块界碑,设置功能区界桩270块、功能区标示碑24块和瞭望塔1座。建立永久警示牌3处和解说碑2处,建立社区宣传栏17个。配置了常用科研实验仪器设备,建立了1套从各保护站、点到管理局的视频监控系统,为保护管理工作开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七)科学研究

1986—1990年,在自治区建设厅、科委、环保局和农业区划办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联合兰州大学、宁夏农学院、自治区农业厅勘察设计院等区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先后对保护区植物、植被、森林、动物、昆虫、土地和社会经济等多个学科进行了全面调查,系统地取得了保护区的资源本底资料。编写了《沙坡头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名录》《沙坡头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资源调查报告与保护区规划》《宁夏沙坡头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名录》《宁夏沙坡头自然保护区植物考察报告及其规划意见》《沙坡头自然保护区植物生态考察报告》《宁夏沙坡头自然保护区土壤调查报告》《宁夏中卫沙坡头自然保护区植被调查报告》《沙坡头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调查报告》等。

1998—1999年,完成了生物资源消长的调查,并编写了《宁夏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消长的可持续性研究》,2001年9月获国家环境保护科技成果。

2002—2004年,对保护区进行的二期综合科学考察,分析研究了保护区近20年来荒漠景观、生物多样性及资源环境主要特征的变化、物种面临的威胁以及物种多样性和数量动态变化原因,提出了科学地保护物种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对策。2008年,为进行保护区范围与功能区调整对调整区域进行了综合科学考察,编写了《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调整科学考察报告》,为进一步制定保护区总体规划和管理计划提供了科学依据。2005年,出版了《宁夏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

2002—2004年,进行了第二次科学考察,于2010年出版了《宁夏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期综合科学考察》;对保护区的自然资源的变化有了深入的了解,为保护区管理与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2012—2015年,与兰州大学联合开展了《干旱沙漠自然保护区生态稳定性评估与社会服务功能研究》。研究了干旱沙漠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演变,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水分变化,结果表明近50年来存在暖干化气候趋势。

2017年,重点对鸟类、哺乳动物和昆虫资源进行调查。编制了《宁夏中卫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及昆虫资源专题调查研究报告》

2017年5月—2018年11月,再次组织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兰州大学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成立科考队,对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状况和威胁因素等进行了综合考察。该次考察发现保护区的动植物种类和生物多样性整体呈上升趋势,植物由第一次科考的403种上升为485种,野生脊椎动物由215种上升为230种;人工固沙植被区的“生物土壤结皮”大量出现,形成了由藻类、地衣、苔藓等隐花植物和土壤微生物、非生物体胶结组成的保护层,促进了固沙植被区土壤的形成;并对保护区的保护管理进行了全面评价,先后提交了《保护区自然地理专项调查报告》《保护区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专项调查报告》《保护区威胁因素专项调查报告》。2020年10月出版了《宁夏中卫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三期综合科学考察报告》。

多年来管理局技术人员在《宁夏农学院学报》《兰州大学学报》《动物学研究》《西北植物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了《宁夏沙坡头陆生脊椎动物演替初探》《沙坡头地区鼠类的密度及其危害》《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昆虫初步调查》《沙坡头地区人工生态系统中的夏季鸟类》《宁夏沙坡头自然保护区气候变化脆弱性评价》《植物空间异质性对鸟类结构的影响》等学术论文30篇。

先后出版了《干旱沙漠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估技术》《干旱沙漠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影响研究》《干旱沙漠自然保护区社会服务功能研究》三部专业著作。

(八)保护管理成效

保护区自1984年建立以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强化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设环境管理工作,杜绝一切不合理的人为开发活动。先后制定了《沙坡头自然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关于严禁在沙坡头自然保护区狩猎的规定》《宁夏中卫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管理制度汇编》等规章制度。同时,管理局与区内外各单位配合协作,规范管理,保护区自然生态呈现恢复、发展趋势,主要保护对象稳定,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主要有三个方面。

1.保护区植被面积增加,植物种类增多。三十年多来,随着植被面积增加,植物种类也增加了。1986—2018年,植物种类由403种增加到485种,增加了82种,植被盖度达65%,从而使地面层风速显著降低,风沙活动减弱,流沙上原来没有的植物业已出现,动物、昆虫种类明显增强,这些动物、植物和环境共同养成了一个固定的沙地生态环境。

2.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增加。保护区马场湖、高墩湖、小湖等湖泊湿地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和丰富食物;保护区植被增加为兽类提供了栖息地及食物。保护区执法和巡护力度的加强,严打偷猎现象,鸟类和哺乳类动物数量增加。1986—2018年,鸟类从100种增加到178种,增加了78种,哺乳类动物从19种增加到24种,增加了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从14种增加到30种,增加了16种。

3.治沙成果显著,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在横穿腾格里沙漠的包兰铁路及201省道两侧,实行封沙育林草、人工灌溉造林、扎草方格等措施,在北部沙漠边缘建起了55千米的防风固沙林带,控制了沙害侵袭,保证了铁路、公路的畅通无阻。成功地抵御了腾格里沙漠的南侵,通过在保护区营造乔木林5.2万亩,不断完善了防风固沙体系,有效地控制了流沙,减少和降低了风沙危害,改善了沙区生态环境。保护了良田及人民的生产生活安全。尤其中卫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沙尘暴数量次数逐年减少,在西北荒漠中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

七、宁夏火石寨丹霞地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一)概况

火石寨丹霞地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西吉县北部的火石寨乡境内,东、南、西三面分别与西吉县的白崖乡、新营乡和城郊乡接壤,北侧与海原县的李俊乡、杨明乡毗邻,总面积10 362.86公顷,核心区面积2 640.94公顷,缓冲区面积2 116.09公顷,实验区面积5 605.83公顷。保护区内涉及火石寨乡的蝉窑、白庄、石山、沙岗子等7个行政村(行政管理权属为火石寨乡人民政府);扫竹岭、月亮山2个国有林场。

(二)管理机构及沿革

2002年12月16日,自治区人民政府102次常务会议批准建立火石寨丹霞地貌区级自然保护区,自治区编办(宁编办发〔2006〕23号)批准设立火石寨保护区管理机构,挂牌西吉县火石寨丹霞地貌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为财政全额拨款正科级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5人,隶属于西吉县人民政府。2013年12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公布山西灵空山等23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的通知》(国办发〔2013〕111号),批准火石寨丹霞地貌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17年7月15日,西吉县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关于调整西吉县火石寨国家级地质森林公园管理处机构编制事项的通知》(西编发〔2017〕47号)文件,将西吉县党家岔湿地保护区(震湖)管理处并入西吉县火石寨国家级地质森林公园管理处,原党家岔湿地保护区管理处5名全额预算事业编制人员同时并入。西吉火石寨国家级地质森林公园管理处属西吉县人民政府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人员编制20名,2020年有人员17名。

(三)自然环境

火石寨丹霞地貌自然保护区地处月亮山一带,北邻南华山,南侧与六盘山逶迤相连。最高峰黄圈山2 494.8米,平均海拔2 200米,为岭谷相间地形,沟谷相对高差一般在300米左右,最低处海拔1 800米。保护区所在地是黄土高原上的基岩山地,其地质基础是零星出露的中元古代变质岩系和火山岩层。元古代晚期至古生代,该区域经历了板块的拼贴、断裂、海侵、海退及一系列火山活动,发育了火山岩侵入体,在这种特殊地层上,由内外营力共同作用下形成地貌类型。在火石寨,其地层基础为白垩系和古近系的红色砾岩、砂岩及砂砾岩,由于构造运动的间歇性抬升和地震等内营力作用,使地层断块整体性抬升,加之重力崩塌、滑坡、侵蚀、溶蚀等外营力综合作用,形成了陡崖深谷以及方山、丹峰、赤壁、丹崖、洞穴、石柱等地质奇特景观。在火石寨丹霞地貌分布面积达6 000公顷,受人为干扰小,基本保持自然状态。

火石寨自然保护区大陆性气候特征比较明显,同时还具有山地气候特征,表现为冬寒长、夏热短、温差大、冬春季节风多;春季气温回升快,秋季降温早,雨量较少,光照充足,无霜期短。多年平均降水量400—450毫米;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 349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53%,多年平均气温5.5℃,无霜期125天左右。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干旱、暴雨、霜冻、冰雹等。

火石寨自然保护区为黄河一级支流清水河与二级支流葫芦河的源头区域,以大气降水及其产生的地表径流为补给水源,无长流水,均为季节河。由于地形陡峻,保护区内水土流失情况较为严重。

保护区属于灰褐土区,其土壤类型及其性质和特征,随着海拔高度、坡向、坡度、尤其是植被分布有着很密切的对应关系。一般来说,在阴坡乔灌木林下和阳坡草甸草原植被条件下,多发育山地灰褐土;河谷阶地黄土母质上发育黑垆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发育粗骨土等。

(四)保护对象

火石寨丹霞地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黄土高原独特的丹霞地貌及其地质遗迹和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黄土高原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区山地森林灌丛草甸生态系统;包括大型丹霞地貌群,云台山石窟群、石寺山石窟群、大石城石窟群、蝉佛寺石窟群等地质遗迹和人文遗址。

(五)景区景点

火石寨国家地质(森林)公园是宁夏唯一同时拥有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的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胜地。由于山体岩石呈现暗红色,尤其在绿树的掩映下,如同一团团燃烧的火焰,故而被人称为火石寨。每当春夏时节,漫山遍野花草丛生,色彩斑斓,蜂恋蝶舞,生机盎然。在稀疏的林木间,还生长着一簇簇箭竹,为北方山水增添几分南国姿色。在火石寨方圆百里之内,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兀立山峰,其中著名的有扫竹岭、石寺山、照壁山等,尤以天然石城最为奇特。走进火石寨,一座座丹峰赤壁迎面而来,造型独特,美轮美奂,景区面积100平方千米,属典型的“丹霞地貌”特征。奇山、异石、茂树、岩洞、石窟堪称景区五绝。景区由云台山、石寺山、大石城三大板块组成,有情鸟峰、棋盘梁、禅佛寺、板石窟、云台山、石寺山、大石城等八大景点和历代开凿的石窟群30多孔。

保护区内有草本植物140种,乔灌木31种,饲用植物130多种,药用植物100余种,蜜源植物30余种,观赏植物50余种,纺织植物30余种。国家I级保护动物2种,国家II级保护动物7种,自治区级保护动物20种。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物种多样,植被繁茂,丹霞地貌和景观森林在这里完美结合,造就了最奇异最多彩的自然景观。

(六)基础设施建设

保护区先后建成了工作用房380平方米,建立了沙岗、干石窑、王家垴、扫帚岭、武家庄5个管护站,建成了巡护道路、护林防火瞭望塔、防护围栏等基础设施。开通了水、电、路、通信等,配置了管护用车、对讲机、GPS、小型气象仪器和生态监测设备等,使保护区具备了监测、科研、保护等方面的基础能力。同时建设了建筑格独具特色的景区大门、游客服务中心,在云台山、石寺山、禅窖等景区修建了40千米的旅游步道,建成了火石寨地质博物馆,这是宁夏唯一的地质地貌类型专业博物馆。

(七)科学研究

2002—2003年,由自治区环境保护厅组织了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宁夏农林科学院等区内外相关单位的专家,对火石寨地区的地质地貌、气象土壤、动植物、社会经济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考察。2003年完成了《宁夏火石寨丹霞地貌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比较详细地对火石寨丹霞地貌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评价。

2010—2011年,自治区环境保护厅主持,组织宁夏农业勘察设计院、宁夏大学宁夏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点实验室和火石寨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等,对火石寨丹霞地貌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补充考察,对其保护价值和地位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显示:火石寨自然保护区拥有高品位的地质地貌景观,是青藏高原边缘及黄土高原周边山地物种传播廊道上的重要节点;是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地带的典型山地,且兼具原始性与次生性,兼有森林、草原、灌丛、草甸等植被类型(组),同时还是辽东栎、华西箭竹等分布的北界;不仅在区域层面上具有地带性的生态表征,而且因起伏的地形和丹霞地貌的特殊地表环境,还营造出多样化的小生境,造就了生物群落和物种的多样性,也使该区域成为中国北方地区研究气候变化生态响应的绝佳地点。2011年11月,编辑完成了《宁夏火石寨丹霞地貌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为保护区的建设和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八)保护成效

结合“绿盾2017”和“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完成了万方石料厂、大石城临时影视拍摄场景、马莲湾子废弃沙场、马莲湾子取土场、北门生态停车场、火石寨石山养殖场、小艾蒿湾应贵养殖场等重点整治区域生态修复及碎片化生态修复,总面积38.15公顷。

多年来,保护区积极开展以丹霞地貌地质遗迹、生物多样性保护、人与自然、保护与发展等方面的科普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接待了一大批中国地质保护的专家学者前来考察;集中向中小学生开展以生态、地质和野生动保护为主的宣传教育活动,近几年来,共免费接待中小学生开展科普教育团队305个,共计6万人次。同时,通过编写印发自然环境保护知识及实用技术知识资料、制作宣传图谱等方式,不断帮助社区村民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2008年被确立为自治区科普教育示范基地;2009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全国地质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同年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示范基地”。

八、宁夏南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一)历史沿革

自1960—1990年以来,海原县分别建立了灵光寺林场、五桥沟林场、拐洼林场、水冲寺林场、西华山林场和月亮山林场等国有林场。1993年10月,海原县在南华山区域内的水冲寺、五桥沟、灵光寺林场合并,成立了海原县南华山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指挥部,规划建设南华山水源涵养林工程。1998年7月,在南华山水源涵养林建设指挥部的基础上成立了海原县南华山水源涵养林总场。

2004年12月13日,自治区人民政府以《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宁夏海原县南华山区级自然保护区的批复》(宁政函〔2004〕150号)文件,批准为区级自然保护区。隶属海原县政府管辖,批准面积为20 100.50公顷。

2006年6月26日,海原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印发海原县南华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机构编制方案的通知》(海编发〔2006〕31号)文件,在海原县南华山水源涵养林总场的基础上组建海原县南华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为县人民政府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

2014年12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公布内蒙古毕拉河等21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的通知》国办发〔2014〕61号文,批准南华山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仍隶属海原县政府管辖。

2020年4月29日,自治区编办《关于调整海原县南华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隶属关系等事项的通知》(宁编办发〔2020〕51号)文件,将海原县南华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更名为宁夏南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并移交给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管辖,属正科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二)概况

宁夏南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宁夏中卫市海原县境内,距离海原县城7千米。南华山自然保护区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类别”;依据该自然保护区内自然生态系统特点,该自然保护区为“森林-灌丛-草原复合型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为20 121.0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6 182.78公顷,缓冲区面积5 236.87公顷,实验区面积8 701.35公顷。

南华山保护区管理处下设办公室、科研科、生产科、森防科、财务科5个室站,基层有五桥沟管理站、灵光寺管理站、水冲寺管理站、关门山管理站、马万山管理站、华山管理站等6个管理站,山门、关门山、平岘顶3个防火检查站,大南沟1个护林点。南华山全额预算事业编制57名,科级领导职数1正2副,2020年有在编人员54人(含2名控编聘用人员)。

(三)自然环境

地质地貌:南华山为六盘山余脉,是宁夏南部六盘山、月亮山、南华山、西华山弧形山地的一部分,为侵蚀构造中山体地貌。山体呈西北—东南走向,山体内部冲沟切割强烈,断层岩壁较为发育;沟系呈放射状,羽状展布;山体呈尖棱状、鱼脊状、齿状,有的经风化剥蚀呈浑圆状。山脊平坦,山岭陡峻,两侧为断崖,山麓发育洪积扇。区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最高峰马万山海拔2 954.6米,平均海拔2 600米,沟口海拔一般北麓2 000米,南麓2 200米,相对高差700—900米。

气候:南华山属中温带半干旱区山地气候,气温由山麓向山顶逐渐降低。具有无霜期短、云雾多、气温低的特点。最冷在1月,月平均气温为-9.8℃,最热月在7月,月平均气温为10.9℃,全年平均气温为0.8—7.9℃,年较差20.7℃。≥10℃有效积温1 638—2 400℃,平均无霜期为107—120天。年平均降水量为485.5毫米,地处宁夏400毫米降水线,比海原县城多128.1毫米,降水主要分布在植物生长季5—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77.15%。一般东部降水量较少,西南部降水量较多。

(四)自然资源

1.土壤

南华山由于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坡向、所接受的阳光、降水、相对湿度、植被类型的不同,形成了垂直地带性土壤——灰褐土和山麓为基带土壤——黑垆土为主的土类。此外,还有少量黄绵土、盐土。灰褐土一般分布在海拔2 000—2 955米,其下部与水平地带性土壤黑垆土衔接,形成土母质为红色、紫红色和杂色砂岩、灰绿色云母片岩的风化物,有轻度淋溶现象发生,剖面中下部质地较表层土黏,有石灰淀积。土层较薄,厚度15—40厘米。

黑垆土是南华山的基带性土壤,一般分布在海拔2 000米以下的山麓或低山丘陵区,成土母质多为第四纪黄土。最显著的特征是剖面中有比较深厚、暗灰色的有机质层和明显的石灰质假菌丝体,整个剖面质地比较均一。土壤比较肥沃。土层较厚,厚度30—60厘米。

2.水文

南华山山间河谷及山洪沟较多,但地表径流不大,多为间歇沟道,季节性变化大,遇到暴雨即发洪水,雨后基本干涸,部分降水渗入地下,以泉水的形式溢出;地下水受地质构造的影响,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重要补给来源。南华山山体内部冲沟切割强烈,沟谷水系呈放射状、羽状展布,分别属于清水河水系二级流域的西河流域和苋马河流域。南华山有大小冲沟近百条,分别汇入西河和苋马河,最后汇入清水河。

3.森林资源

南华山保护区属于原始森林破坏后,迹地上形成的次生林,天然乔木林仅有白桦林,面积210.00公顷,天然灌木林面积较大。保护区共有各类林地面积19 917.20公顷。其中:有林地(乔木林地)506公顷,疏林地14.52公顷,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6 099.88公顷,未成林地3 718.96公顷,无立木林地5 831.42公顷,其他林地3 746.42公顷。

4.植物资源

在中国植物区系地理分区中,南华山属于华北植物地区的黄土高原亚地区。与亚洲荒漠植物亚区的蒙古亚地区、青藏高原植物亚区的唐古特地区相近,西南又逐渐过渡到青藏高原植物亚区的横断山脉植物地区,南华山正处于四个地区(或亚区)的交接过渡地带,发育了以草原为基础、森林、灌丛为骨架的植被组合。主要植被包括寒温性针叶林、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灌丛、草原、草甸、沼泽等7个植被型20个群系21个群丛。

南华山有野生维管植物426种(含种以下单位),隶属58科203属。其中:蕨类植物2科2属4种,裸子植物2科5属6种,被子植物54科196属416种。有国家重点保护II级植物蒙古扁桃。

5.野生动物资源

南华山处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华北区的黄土高原亚区西部边缘。从动物区系成分上来看,华北区成分占有优势,华北区与蒙新区物种混杂程度大,带有明显的过渡特征。

南华山有脊椎动物有5纲26目57科126属173种(含116亚种)。其中:鱼纲2目3科8属9种,两栖纲1目2科2属3种,爬行纲2目5科6属10种(含1亚种),鸟纲15目33科80属115种(含80亚种),哺乳纲6目14科30属36种(含35亚种)。以鸟类占优势,哺乳类次之,两栖类最少。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4种,其中:属于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为金雕、秃鹫、草原雕、猎隼4种;II级重点保护动物20种,包括大天鹅、小天鹅、鸳鸯、苍鹰、雀鹰、松雀鹰、大、白尾鹞、燕隼、红隼、红脚隼、雕鸮、长耳鸮、纵纹腹小鸮、黄羊、岩羊等。

6.昆虫资源

有昆虫16目132科530种,主要由鞘翅目、鳞翅目、半翅目、双翅目、直翅目和膜翅目种类组成。其中:鞘翅目34科179种,鳞翅目26科156种,半翅目18科56种。

7.森林旅游资源

保护区旅游资源的类型和数量都比较丰富。南华山气势恢宏,既有绮丽的自然风光,又有丰富的森林景观资源,还有内涵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融科学性、观赏性、参与性于一体,主要旅游景区:灵光寺风景区,其位于南华山自然保护区西北段实验区,为海原县著名风景区,这里分布有原始次生林。菜园新石器文化遗址风景区,位于保护区的西北端外围,该遗址囊括了新石器时代遗存的基本元素,有居址,有墓葬。居址中房屋、场院、窖穴、灰坑、陶瓷齐备,年代距今5 000年左右,属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相当于中原仰韶文化晚期。

(五)主要保护对象

森林-灌丛-草原复合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林以及体现森林-草地植被地带性分布的典型自然地段;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环境。

(六)基础设施建设

保护区管理处暂时租用海原县财政局办公楼作为临时办公场所;管理站、管护点共有房屋建筑面积800平方米,物资储备库等附属用房面积155平方米,已经不能满足管理和管护的需求。保护区内现有管理站6个(均为早期的护林点改建而成),部分管理站生活与办公用房为一体。保护区现有林区巡护道路70千米,防火瞭望塔2座;解说牌2块,大型宣传牌2块,小型宣传牌60块;在周边设立固定样地60块;配有少量计算机等办公设备,对讲机、GPS、通信和科研设备等。

2020年10月,南华山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立项上报,拟投资2 558万元,在海原县城区建设综合服务用房1 188平方米、科研监测中心600平方米,以及防火物资储备库、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等600平方米。购置防火车辆、监测设备等。

(七)科学研究

2004年,由海原县政府组织,对海原县南华山区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第一次综合科学考察,分别对保护区的自然地理、动物、植物资源等方面进行了考察和研究总结,形成了《宁夏南华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于2005年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2007年为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邀请内蒙古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规划与管理研究中心、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等单位进行了第二次科学考察,形成了若干个专项调查报告,于2008年完成了《宁夏南华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2012—2013年,由宁夏大学西部生态研究中心暨宁夏退化生态恢复自治区重点实验室主持,联合了宁夏大学生命科学院、资源环境学院的教学科研人员参加,进行第三次科学考察。该次考察按照最新的地层研究成果,重新划分了南华山各地质时代的地层,补充了区域岩浆岩的发育特征;定量分析了南华山气候特征,系统梳理了南华山植被的时空变化特征,重新区划了保护区功能分区,对南华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资源、经济社会、保护管理等进行了全面的评价,进一步掌握近十年保护区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等变化情况。先后出版了《宁夏南华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宁夏南华山动植物图谱》等著作。

(八)保护建设成效

南华山自然保护区自成立以来,通过多年的保护和建设,植被恢复较快,林草生长茂盛,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一是生态效益明显提高。南华山作为海原县的绿色生态屏障,发挥着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改良土壤、减少自然灾害发生等重要生态效益,同时为野生动物、越冬迁飞的候鸟提供了优良的栖息环境。二是社会效益明显改善。南华山自然保护区内树木郁葱,自然环境优美,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氧吧,为海原县广大群众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游憩场所。三是经济效益日益提升。南华山是海原人民的自压水塔,山系周围有大小泉眼50余处,有流量泉眼18处,供给着其周边四乡二镇及县城18万人的饮水,日产水量2 709立方米。随着自然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强,水源涵养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将更加明显。

九、宁夏云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一)概况

云雾山保护区始建于1982年,经固原县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县级自然保护区;1985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省级保护区。自治区编委以宁编办发〔1985〕57号文件批复,成立了宁夏固原云雾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为科级事业单位,行政隶属自治区原畜牧局领导。2000年,机构合并后,隶属自治区农牧厅管辖。2013年6月,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8年机构改革后,转属于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管辖,管理机构为宁夏云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为自治区林草局直属的正处级事业单位。管理局内设资源保护科、科研宣教科、办公室、马场管理站4个职能科站。核定事业编制22人,控制编制3人。2020年有事业编制在岗人员18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员1人,专业技术人员13人(正高级职称2人,副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4人),工勤人员4人,控编人员1人。

保护区总面积6 766.25公顷,划分为核心区面积1 711.17公顷、缓冲区面积1 417.92公顷、实验区面积3 637.16公顷。

(二)自然环境

1.地质地貌

云雾山居黄土高原中北部,黄河流域上游,地处固原市原州区东北部的寨科乡。地理坐标:东经106°21′—106°27′,北纬36°10′—36°17′。是清水河与泾河的分水岭,海拔高程1 800—2 100米,最高峰2 148.4米,大部分在2 000米以下。山脉属南北走向。地质以石灰岩为主,其次是红砂岩,除个别山头岩石裸露外,一般山体浑圆,山坡平缓,黄土层覆盖深厚。地势南低北高,南坡平缓,北坡较陡。地貌为黄土覆盖的低山丘陵区。

2.气候

保护区处于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具有典型的半干旱气候特征,大陆性气候明显。特点是干燥,雨量少而集中,蒸发强烈,冬季寒长,夏季热短,温差大,日照长,光能丰富;冬春季风多,无霜期较短。年平均气温为5℃。≥0℃积温2 370—2 882℃,年日照时数为2 500小时,年平均无霜期137天,年平均降水量445毫米。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干旱、暴雨、霜冻、冰雹、干热风等。

(三)自然资源

1.水资源

保护区为严重缺水区,水资源补给主要靠大气降水,地表水很少,没有长流水,在核心区有11眼水泉,流量较小,水质较好。地下水储量相对较小,约为0.01米3/秒,埋藏深度在70—100米,若遇连续干旱年份,部分泉水将会出现干涸;逢雨水较好年份,泉水流量会相对增加。

2.土壤

土壤主要有山地灰褐土和黑垆土两类。山地灰褐土:主要分布在云雾山、尖山、堡子梁、蜗牛山等处及其山脚下,海拔高程1 999—2 148米,面积为1 015公顷,约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4.7%;黑垆土:主要分布在海拔高程1 999米以下的丘陵墚峁一带及农田区,其面积为5 751公顷,占总面积的85.3%。

3.植物资源

保护区地理位置特殊,属过渡地带类型。地貌类重为黄土覆盖的低山丘陵区,植被分为草原和灌丛2个植被型,有典型草原、草甸草原、荒漠草原、中生落叶灌丛和耐旱落叶灌丛,5个植被亚型11个群系42个群丛。共有种子植物64科201属313种。其中草本植物有140多种。保护区植被的建群种和优势种主要有本氏针茅、早熟禾、冰草、百里香、星毛委陵菜、茭蒿、冷蒿、香茅草等。在植物科属组成中菊科、禾本科、蔷薇科、豆科、唇形科的重要值占77%,其他科占23%。按生活型划分有草本植物140种,乔灌木31种。饲用植物130多种,约占植物总数70%;药用植物100余种,蜜源植物30余种,观赏植物50余种,纺织植物30余种。

4.野生动物资源

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比较丰富,有脊椎动物4纲20目48科82属113种,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有白尾海雕、玉带海雕、秃鹫、金雕、大鸨、草原雕、猎隼等7种;国家II级保护动物有兔狲、猞猁、豹猫、灰鹤、红隼、长耳鸮、雕鸮、赤狐、沙狐、狼等10种;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动物有环颈雉、艾鼬、白条锦蛇、风头百灵、虎鼬、灰斑鸠、蒙古百灵、石鸡、双斑锦蛇等9种。

5.昆虫资源

保护区有昆虫纲昆虫10目71科235属316种,蜘形纲2目15科39属60种。

(四)主要保护对象

1.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典型草原生态系统及包括植被、气候、土壤、野生动物、昆虫、微生物等在内的草原自然资源。

2.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典型草原生物多样性。

3.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典型草原自然生态“本底”。

4.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野生动、植物的天然基因库。

(五)基础设施建设

在固原市区建有管理局1处,占地面积2 599.7平方米,房屋资产总使用面积609.52平方米,其中:办公用房245.87平方米、业务附属用房363.65平方米。在保护区实验区建有管理站1处,总建筑面积971.02平方米,其中:防火物资库733.02平方米、科研宣教基地1 326平方米。建有防火路5.92千米、智慧监测平台1座、草原防火蓄水池1座、防火瞭望塔4座、防火宣传牌56块;配备灭火仪器设备900余台,配备业务用车4辆。建有生态展厅1处、实验室1处、六要素自动气象观测站1处、植被定位观测点5处、径流观测场2个、草原碳汇监测场1处;保护区沙盘模型1具,制作动植物、昆虫等标本1 000余份。

(六)科学研究

1983年,由固原县农业局主持,邀请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对云雾山草原自然保护区的地质地貌、植被、气象、土壤动物、昆虫、蜘蛛、社会经济、农业、畜牧、林业等进行了第一次综合科学考察。形成了17项专题报告,制作了大量的实物标本、图件,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基础资料。考察研究成果获得了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和自治区农业区划二等奖。

2010—2011年,在自治区农牧厅主持下,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牵头组织了由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宁夏农林科学院、宁夏草原工作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固原市有关单位组成的综合科学考察队,对云雾山草原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第二次综合科学考察。这次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内容涵盖了保护区自然地理环境、植物多样性、动物多样性、社会经济状况、旅游资源、自然保护区管理、自然保护区评价等,各项考察成果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有新的发现与突破,全面摸清自然保护区的资源动态状况,提交了“基础性生态监测研究”“专题性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报告、论文20余份。2013年出版了《宁夏云雾山草原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

保护区长期与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先后开展了40多项科学研究,其中: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科研论文百余篇。并坚持开展生态监测,积累了丰富的基础性研究资料,为宁夏率先在全国实行禁牧封育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将科研成果向周边地区推广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保护区连续多年承担了“狐狸野化放归自然控制鼠害试验研究”项目,共成功野化狐狸731只,分别投放到四川、内蒙古、陕西、宁夏等省区的草原和森林、控制鼠害面积达93万公顷,为我国生物灭鼠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积极贡献。2020年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确定为第二批国家林业和草原长期科研基地。

(七)保护建设成效

经过长期的有效保护,保护区草地生态系统步入了良性循环,植被盖度由保护前平均不足30%提高到现在的95%以上,单位面积产草量平均提高了4—5倍;植物由保护前的182种增加到313种,增加了1.72倍;土壤表面的侵蚀模数由每平方千米5 000吨减少到2 000吨;地表径流减少85.6%。保护区50平方千米内的侵蚀沟头停止了延伸,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方圆20千米范围内的降水量由保护前的410毫米增加到440.5毫米,已具备牧草种质资源基因库、科研试验示范、教学、野生动物栖息地和环境意识普及地等功能。成为了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乃至我国西部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样板;成为了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研究平台。先后共接待国内外专家学者173批1176人次,很好地发挥了保护区科研教学与试验示范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