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探究制浆造纸技术:信州大学纤维学部留学生师从嶋崎昭典教授

探究制浆造纸技术:信州大学纤维学部留学生师从嶋崎昭典教授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大学就读于苏州丝绸工学院,是1973年入学的,学的是制丝专业。1960年苏州丝绸工学院才成立,当中又停顿过一段时间,一直到“文革”开始。1980年1月份,我被派到了日本。当时在日本开设丝绸学科的大学,主要是信州大学、京都工艺纤维大学和东京农工大学这几所学校。嶋崎昭典是搞丝绸工程管理的,在日本做得比较好。在信州大学纤维学部的两年公派留学中,我师从嶋崎昭典教授,从系统工程管理及概率论数理统计基础开始学起。

探究制浆造纸技术:信州大学纤维学部留学生师从嶋崎昭典教授

我1948年出生于广西桂林,2岁就到南宁,一直在南宁长大的。我父辈都在广州。父亲原来是广西化工厅的干部,广西成立化工学院后,他在那里任院长。我学的跟他的专业没什么关系,因为我们那个时候正好赶上“文革”,所以父亲所做的专业方面的事情,我们基本上不了解。

大学就读于苏州丝绸工学院,是1973年入学的,学的是制丝专业。这是一所很有历史学校,到现在经历了很多变动。它的前身是1903年办的上海私立女子蚕业学堂,曾经分成蚕桑专科学校和丝绸学校这两块,我们是属于丝绸这一块。1960年苏州丝绸工学院才成立,当中又停顿过一段时间,一直到“文革”开始。“文革”以后,学院开始重新招生,就是以苏州丝绸工学院的名义招生的。当时招的是“工农兵学员”,1972年是第一批,我1973年入学是第二批。

1977年毕业以后,我留校做一些助教的工作。1978年10月,国家教委开始选送出国留学生,我被推荐参加全国出国留学生的考试。日语考试通过了以后,1979年初,我到大连外国语学院进修了半年日语,主要是口语训练,还有一些基础日语学习。

1980年1月份,我被派到了日本。我们这期去的是两年,到日本的信州大学,这是一个在长野县的大学,规模也是比较大的,当时按照日本大学的排名大概也是排在第十几位的。这个学校实际上是日本当时仅有的几所研究丝绸的大学之一,它的前身也有悠久的历史,是20世纪40年代末那段时间建立起来一所大学。这个大学一开始就有从事蚕桑丝绸方面的教学和研究的学部,叫信州大学纤维学部,有栽桑、养蚕、制丝、丝织、染整、蚕丝系统等学科,很齐全。当时在日本开设丝绸学科的大学,主要是信州大学、京都工艺纤维大学和东京农工大学这几所学校。其他还有一些,比如说九州那边主要是搞蚕桑的,福井、东京也还有一些其他学校。

苏州丝绸工学院有一个副院长叫张复昇,他是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到日本留学的,他对那边的情况比较了解,他认为我们国家丝绸工业发展很快,但是在软系统方面,就是管理这方面的研究比较落后。当时主要都是在生产,搞产品,对于工程系统管理方面的问题关注较少,我们老校长当时就关注到了。(www.daowen.com)

我在日本的导师曾任日本蚕丝学会会长,叫嶋崎昭典,他在我们国家丝绸界是大家都知道的日本蚕丝学界有名学者,并且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与我国交流最早的丝绸学科的教授之一。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纺织工业部副部长陈维稷访问日本的时候,专门请嶋崎昭典先生到东京会面。当时就是我们张院长推荐嶋崎先生的。嶋崎昭典是搞丝绸工程管理的,在日本做得比较好。他的博士论文在研究定粒缫丝、定纤缫丝系统工程管理这方面的研究很出色,他曾在大学里面担任过评议员。这位教授对咱们中国非常友好,并且在日本威望非常高,学问做得非常好。在信州大学纤维学部的两年公派留学中,我师从嶋崎昭典教授,从系统工程管理及概率论数理统计基础开始学起。

(左一)和嶋崎教授在一起,2011年,日本

在制丝工程中,制丝车间里会发生丝条故障。丝条出现了故障以后,就需要人工去处理,这些丝故障多的话会影响生产。丝故障少的话,工人看台数可以增加,缫丝也能顺利进行,这样生产效率就会很高。但是丝故障总是免不了的,那么到底是怎样一个丝故障状态是适宜的,我们应该有多少人来进行一组缫丝机的挡车管理呢?以前都是凭经验决定。后来我们建立了一些理论模型,把工人处理的能力和丝故障发生的概率之间的关系表达为一个科学的模型。根据这个模型,我们可以确定在车速开到多大,丝故障发生达到某个程度时,需要多少工人才最合理。人太多,闲在那里不行;人太少的话又影响生产效率,影响生丝质量。那么合适的人工配置应该是怎么样的呢?我们通过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给出了答案,并在日本蚕丝学会杂志上发了3篇文章,在学会上也做了好几次研究报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