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于1941年,籍贯安徽,在四川出生长大,从我的名字可以看得出来。父母在抗战时期,从安徽经湖南再到四川。父亲王道容生于1899年,贫农。家族选派他到日本去留学四年学蚕桑专业,毕业后在日本工作了两年。回国以后就一直从事蚕业教育,先到南充的蚕桑学校,后来到乐山中央技专。父亲1942年调到成都的四川大学蚕桑系当系主任,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又调到重庆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蚕桑系担任系主任。西南农学院的蚕桑系是由乐山技专,还有云南、贵州和四川等的多个院校的蚕桑系合并组建的。1957年反右派斗争开始后,父亲被打成“右派分子”。1958年沈阳农学院新增蚕学专业,我父母就调到了那里,直到1966年退休。
1960年我在沈阳高中毕业,高考时受父亲“右派分子”的影响,连农学院都没考上,给我弄到一个农学专科去了。1960年年末,父亲“摘帽”了,希望有一个孩子将来接班搞蚕,我母亲向院长提出申请把我转到农学院,我就是这时候转到沈阳农学院学蚕的。1964年我从蚕学专业毕业之后被分配到辽宁蚕科所。1993年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搬迁到大连,成立了大连生物技术研究所,我就跟过来了。
当时科研和学校是一个班子,两套人马,我在学校教桑蚕养蚕学,教到1969年。后来转到科研,先搞育种(柞蚕),后搞人工饲料,主要是这两块。(www.daowen.com)
1971年我到育种室主持“人工引变”课题,选用柞蚕“三里丝”做诱变材料。“三里丝”品种的特点是茧层厚、丝量多(丝长有1500米,故叫“三里丝”),但缺点是龄期长、体弱多病,选它做诱变材料就是试图通过核物理处理,改善龄期长、易发病的缺点,而茧层厚、丝量多的优点能保存下来。我们选用镭—铍中子源以及放射性同位素钴60及磷32分别照射柞蚕卵,将同位素注射到5龄蚕体内。这种人工诱变在那个时代还是比较先进的,处理后的幼虫有缺足的,有的蛹缺一个“小马甲”,羽化出来的蛾有些没有翅膀,但这些形态上的变异都不遗传。之后发现有些个体龄期大大缩短了,后来又在龄期上选择早早就做茧,而茧层厚的特点没有变,并可一代代遗传下来的蚕卵,那批材料叫三117,用放射性同位素磷32处理的计量是117居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