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蚕丝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比桑蚕丝要坚硬、结实,但也有缺点:容易生成水印,即被汗水浸湿,或淋到雨以后,容易生成印痕,不好看。但是柞蚕绸有五大优势,清初孙廷铨在《山蚕说》上说得十分准确,他的话我能背出:“色不加染,黯而有章,一也;浣濯虽敝,不易色,二也;日御之,上者十岁而不败,三也;与韦衣处,不已华,与纨縠处,不已野,四也;出门不二服,吉凶可从焉,五也。”所以人们说,老百姓用柞蚕丝做的被面可以盖一辈子,柞蚕丝绸的衣服穿十几年也不坏。
1691年,在山东省内,柞茧放养技术由诸城传到栖霞,不久又从青州传到了牟平。1698年,诸城人刘棨将柞蚕放养及织绸技术传到了陕西宁羌州(今宁强县)。后经多人的传播和提倡,陕西的柞蚕丝绸业于清代初具规模。河南与山东相邻,清康熙时期起,山东人常带蚕种到河南与当地人合伙放养。河南的柞蚕业发展很快,也很稳定,至今仍是我国柞蚕的主产地之一。从清代雍正时期起,“闯关东”的山东农民不断将柞蚕带到辽宁放养,由于辽东柞树资源丰富,这里的柞蚕放养业发展相当迅速,产茧量在清末民初居全国之首。例如,1911年,仅运往山东烟台缫丝的辽宁蚕茧就达24.4万担。贵州、四川是清代乾隆初年开始从山东购种并学习柞蚕饲养、制丝、织绸技术的。鸦片战争后,我国形成了辽宁、山东、河南、贵州四大蚕区,1921年柞蚕茧产量最高,为197万担(98500吨)。
柞蚕丝绸业以山东昌邑县柳疃镇最为发达,其次为烟台及周边地区(以缫丝为主)。清末民初,柳疃及周围村庄有织机约2万架,一日织绸约4200匹。织绸和从事丝绸贸易的人不下10万,年出口绸约60万匹,总值约400万元。当时出口柞蚕丝称为“灰丝”,柞蚕丝绸称为“山东绸”,均是我国出口货物的大宗。1931年后,由于战乱及丝绸质量下降,柞蚕丝产量及出口量锐减。(www.daowen.com)
1949年以后,政府提倡大力发展柞蚕业,但是该产业没有达到历史的最高水平。后来水果行业发展了,不少较平缓的山坡的柞树都被砍了,人们开始种苹果树了,因为苹果的单位面积效益比柞蚕高。老百姓喜欢吃蚕蛹,蚕蛹很保健,现在部分蚕茧是拿来取蛹吃的,厂家就把茧皮做成丝棉被。但是总体来讲,辽宁、河南的柞蚕业还行,山东的是下降得比较厉害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