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丝绸科技艺术七千年——历代织绣珍品研究》是黄能馥和陈娟娟两人编的一本书,一算出版成本,可能要50万,20世纪90年代,50万不得了。社里说不行,没钱,别出了,反正丝绸又是小行业。我就和作者商量,黄老师也说:“老范,我不为难你了,我到别的出版社出。”我想想不对呀,我说纺织出版社出丝绸书是正经对口的,到别的出版社,他们不一定懂得这些专业知识啊!我不肯把稿件还给他,说:“我帮你争取。”后来我给黄老师提了一个建议,说我看到他们中央工艺美院有一套工艺美术丛书,是工艺美术设计专业的一套书,内部搞的,老师自己一条线,做印刷、发行,量挺大的,我就看上这一套书了。我和黄老师说,你这一套给我去出版,黄老师说这一套不好办,他说牵涉到发行,牵涉到好些事情,老师都不愿意放弃这一块。后来呢,工艺美院的教务主任崔栋良老师,搞了一个工艺美术自考的教材,是和北京市教委合作的。崔老师告诉我:“这一套销路挺好的,要不你拿去。”黄老师也帮我争取,就这样,我争取到了这套工艺美术自学考试的稿件,他说这一套书保证能赚钱,赚下来的钱就可以补贴出这一本《中国丝绸科技艺术七千年——历代织绣珍品研究》了。
(后排)和《中国丝绸科技艺术七千年——历代织绣珍品研究》作者黄能馥(前排左)合影,2004年,地点不详
这一套书原名叫“北京市工艺美术自考教材”,是自学考试指定教材,发行量挺大的。工艺美术和纺织的关系好像不是太大,但是实际上工艺美术在纺织、丝绸方面用得还挺多的,被面设计、面料的图案、花纹什么的都得靠工艺美术,都要用得上的。但是社里从没有发行过工艺美术这方面的图书,我们很少出版这类图书。第一次印,北京市教委让印1万册,社里都不敢,那是1996年,万一销不出去怎么办呢?没想到,这一套书出来,其中一本《素描》没几个月全都卖光了,又重印,到现在还在重印呢。这一套书,开始是以北京市教委的名义出版的,后来大家就说,你要指定北京市的话,外地就感觉这是北京市的,不是全国的,销售会受到影响,后来就改成“工艺美术专业教材”,读者面扩大了,只要是学工美的读者,都需要这套书。这套书印了多少次,我都数不清楚了,总发行量大概达到十几万册吧。年年都要印,有时候一年重印两次。
我出《中国丝绸科技艺术七千年——历代织绣珍品研究》这本书时社里还不太同意,因为没这么多资金,后来社里申请科学出版基金,我和爱人王文浩费了好大劲,准备申报材料等,终于获得了2万元出版基金,促成了该书的出版。(www.daowen.com)
过去出版社出书,作者自己是不掏钱的,出版社都是国家的,部里要出书,就每年拨钱给社里,越到后面,社里就越要考虑成本和开支。到最后,部里都不给钱了,作者自己要拿钱了。像丝绸专业,总共才多少人,所以选题不多。后来选题的面放宽了,就不单做丝绸稿件了,工艺美术这方面的稿件也算接近的,再有就是杂的选题了,还有医药方面的,“检验结果”什么的,反正能出版的就帮作者出版。好些作者和我关系特别好,说:“我们就是冲着你来的(把稿件给你)。”
崔栋良老师总说:“老范,我就是要跟你打交道,给你出,要不我到别的出版社出。”真的是这样的,他在河南、河北都出过,他著的《图案》《平面设计》《色彩》等都是工美基础教材。他给我稿件,我看了以后给他提意见,他说:“我到别的出版社,一个字都没给我改就出了,你们出版社怎么要那么抠字眼呢?”我说:“崔老师,这个是教材,我看不懂,等于学生也看不懂,你给我讲讲。”他就讲给我听,我说:“你一讲我就知道了,我懂了,我帮你改。”最后他服了,说:“老范,你改得好,人家不敢给我改的。”他是教授,谁敢动他的文章?人家拿去以后就给他照原样出,错的也就是错的了。
还有一本讲透视的书,作者家在中山公园那边吧,叫什么胡同。为了弄懂透视的原理,我和老王特意跑到作者家去请教他。他给我们讲了好多好多,讲完了以后,公交车也没了,我们两人只能走回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