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是老同志给我一些选题,因为我不熟悉业务。记得开始是一套“制丝工人读物”,后来又有了“丝织工人读物”。以后就开始自己组稿、策划选题,《丝织学》是浙江丝绸工学院、苏州丝绸工学院合编的。我和两个工学院的老师一起工作,组织他们开审稿会,听他们意见,就跟他们慢慢熟悉了。后来只要我一去学校,老师们就互相告知:“赶快找范森去,她挺积极的。”
我们那时候有出版联络员,苏州丝绸工学院的联络员是盛卫东。盛老师挺热情地说:“老范,你就待在招待所别动,老师们都会来找你,你哪儿都别去,否则找不着你。”老师们来了以后,我们就谈呀,聊呀,他们告诉我有些什么想法。后来,浙江丝绸工学院的作者出了不少书,像浙江丝绸工学院区秋明老师的《小花纹织物设计》、沈干老师的《丝织物设计》,浙江丝绸工学院花色品种研究室编写的《被面纹织设计》。我边干边学,有些东西我也不懂的,但是不懂也有好处,因为不懂就很容易发现问题,就得问老师。老师说,这是最简单的问题。我说:“你讲给我听。”他讲给我听,我也学会了。跟着老师学呗。老师和我关系都很好的,社领导还有意见,说:“你怎么老是站在作者的角度呢?”我说:“我不站在作者的角度怎么办?总得为他们考虑是不是?他们也挺不容易的,要找资料,要写,要改,我就光提要求。”做书的过程中,要思考这本书给谁看,读者对象是谁,是工人、技术人员还是管理人员,慢慢地思路也打开了。
我出的书有各种类别,有的是学术性的,有的是教材,有的是通俗读物,还有一个比例分配问题。开始出版社是有个整体计划的,从社会需求来说,对出版哪些读物是有要求的。我们列计划、报选题,也得从各个方面考虑:一个是根据社里要求,另一个是看看作者有什么稿件是我可以拿过来的。有些作者可以不在你这儿出,到别的出版社去出。所以我每年总是要出去调研,调研一两次,去组稿,主要是去浙江、江苏这两个地方,还有东北,组一些东北柞蚕丝方面的稿件。(www.daowen.com)
有一本《柞蚕丝的织造》最后没弄成,作者写了半天不写了。《柞蚕茧制丝技术》和《柞蚕丝绸染整技术》这两本有关柞蚕丝的书,得到了当时仍在辽宁省丝绸公司的孙燕谋经理的大力支持。因为丝绸专业在纺织业中是个小专业,棉纺是个大专业,所以社里把好多精力都放在棉纺上,出的几本丝绸的书,印量又不大,最后没办法,我就和孙经理说,得到了孙经理的大力支持。
孙经理资助的最早的一本可能就是缪良云编著的《中国历代丝绸纹样》,这本书最后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因为这本书是彩色的,成本挺高,社里都不敢出。后来我就和中国丝绸公司商量,中国丝绸公司便拨了10万块钱给出版社,这本书才得以出版了。像这种申请经费的事情也经常是我自己出面,我和中国丝绸公司的孙燕谋(当时他已到中国丝绸公司)说:“我们社里感到这些书印量小,成本又高,是不是你们公司给我们补贴一下?”前前后后,丝绸公司补贴了出版社不少钱,几十万补贴,每年都可以出版两种丝绸图书。我每年也把丝绸图书出了哪些以及销售情况报个清单给公司,他们研究以后就会拨点经费给我们。正是孙燕谋在中国丝绸公司的时候拨款给我们出版社的,不然丝绸图书真的出版不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