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中央要求“技术归队“,我爱人想回原子能研究所,在房山的,叫401所。但他回不了401所,因为他原来在原子能研究所人事部,也没搞物理研究,做的是技术人员的档案管理,所以对于二机部来说,他也不算是技术人才,只能仍留在干校。辽宁省丝绸公司孙燕谋经理(无锡人)和我是老乡,在丹东五龙背的时候我们就认识了,他给我介绍了纺织工业出版社(现中国纺织出版社,以下简称“纺织出版社”)和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纺织研究院”),这两个单位都要人,两边都同意我们去。但是纺织研究院说现在没有住房,得自己解决住的。纺织出版社说现在暂时没有房子住,老王(我爱人)可以先到纺织出版社,那时候纺织出版社位于白堆子(甘家口)。出版社领导说:“房子到11月份才能完工,到那时照顾你们,可以分给你们房子,但是有个条件,你们得两个人都到出版社。”我本来想上纺织研究院,他去纺织出版社,这样一来,就只好两个人都到出版社了。1979年11月份,我俩就从庞各庄搬到位于中纺里的宿舍,到出版社上班了,从中纺里到白堆子,坐车就得个把小时,挺远的,他骑车上班,骑车也得一个半小时。
(右一)在苏州丝绸工学院召开的《丝绸学》修订复审会议上发言,1990年,苏州
第五届纺织出版社工作会议在青岛召开,(右一)与丝绸专家周本立、王庄穆、陆锦昌(从左一至左三)合影,1990年,青岛
出版社1953年就成立了,最早的时候为纺织工业部计划司下属的编译处。1972年,同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合并,称“纺织工业出版社”。1978年,与轻工业出版社分开,称“纺织工业出版社”。1993年,改名为“中国纺织出版社”。那时候也就十几个人,一年就是出点教材、翻译书什么的。到1981年的时候,出版社搬到纺织工业部里面,待了三年,1984年搬到光华路办公,1989年又搬到东直门办公。东直门的房子算是出版社盖的,部里出的钱,这回有了自己的一个办公地方。出版社原来都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都是这儿挤一挤,那儿挤一挤。所以我那时说,出版社三年一搬家,现在又搬家了,因为规模大了嘛,叫“中国纺织出版社”。东直门的地方租给人家了,在百子湾那边买了一层新的办公室,把所有的图书和杂志的办公室都搬到了一起。现在还办了《中国服饰》《昕薇》等好多杂志。(www.daowen.com)
1979年,我刚调到出版社,开始是一点门儿都没有,因为我没接触过编辑工作。出版社领导就说:“你不是学绢纺的吗?绢纺就是丝嘛。”所以把丝这一摊全叫我负责,我是叫苦连天。我说我学的绢纺,与毛纺和棉纺基本是一样的,仅原料不同,而纺纱工序多,缫丝我根本没有学过,我也不太懂得缫丝,缫丝和纺是不一样的呀。出版社领导说:“你就边干边学吧。”孙传己是我的老师,他带我,一点点教我看稿子,找资料,那时候真的是有点吃力。当时四十岁了转行,这个弯转得挺大的。我到出版社后,出了《绢纺学》《绢纺织》,本来应该还有一本《绢纺生产》的,后来嘉兴绢纺厂搞来搞去,书稿都成了,结果没能成书。后来我组稿、编辑、出版了缫丝、丝织,还有美术一类的图书。没办法,边干边学呗,那时候真苦。
我编的第一本书是1980年出的,是自己独立发的稿,叫《簇绒生产入门》,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那时,我看了稿子以后,一遍一遍地改,改完了,孙传己老师看后说不行,还得拿回来再改,来回改。我在出版社编辑的书总共有125种,其中有72种与丝绸有关,占了一大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