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于1938年,老家在江苏省靖江市。那里是老解放区的新四军驻地,所以我有机会上学。1957年进大学学习,读的是华东纺织工学院纺织工程系丝织专业,1961年被分配到北京印染厂丝绸车间,那会儿丝绸厂和印染厂是合在一起的。1964年9月,丝绸厂和印染厂分开了,我分到了北京丝绸厂。
北京丝绸厂在新街口,是由一个小棉织厂改造起来的。一开始我们用的是1511棉织机,技术员、老师傅将其机身加长,进行部件改造,最后改成能织美丽绸之类丝织品的机子。提花机是铁木织机,很简陋的。但是北京就这一家丝绸厂,所以生意还是挺红火的。北京的纺织品公司、百货大楼和北京主要商场的有关丝绸产品,都靠本厂供应。生产原料中真丝主要是从南方购进的,基本上是四川和江浙的,四川来的比较多。本厂也有一个缫丝车间,但是比较简单。人造丝基本上是保定化纤厂和丹东化纤厂供应的,偶然也用南京化纤厂的。主要就这两种原料。
北京丝绸厂员工多的时候有七八百人。我先是技术员、工段长,后来做过检验科的副科长、技术科的副科长和计划科的副科长,从事工艺管理、质量管理和生产计划管理,还搞过机械制图。你还别说,人家纺织品公司要什么产品我们就能生产什么。素织物美丽绸用于出口,其他的都是提花的。北京这个市场主要靠我们,我们有线绨被面、软缎被面、尼龙被面,还有织锦被面、古香被面,反正被面种类很全。我们的线绨被面比别的厂生产的要长一点,所以在北方特别受欢迎,其他花色品种也适合北方。
还有一个产品叫“冷月锦”,它是个提花织物,也是出口的。华北地区山西、天津、河北——就是我们这一圈吧——组织产品质量评比,都是实物质量评比,我们获得了两次第一。大家都是国营企业,经常组织这种竞赛活动,包括操作竞赛等,基本上在华北地区我们是最好的,但跟苏、杭不太好比。我们当时还做了一些产品,如花软缎、缎背绉、宋锦、降落伞绸等,其中缎背绉产品获得了北京市优质产品奖。(www.daowen.com)
有一个旅游纪念品做得比较成功,是真丝印花方巾(头巾),采用故宫的角楼、颐和园等景点作为装饰图案。在20世纪80年代旅游业还不发达的时候,我们搞的这个旅游纪念品很受欢迎。在开往八达岭的火车上卖,卖5块钱一条。这个旅游产品搞得还是比较不错的,后来被评为北京市的优质产品。无论从花色品种,还是从销路、思路来讲,在当时,我们都是很超前的。
20世纪60年代在老厂的时候,我们还做了一些属于特种工艺的产品,比如说降落伞绸。南京有一个降落伞厂(对外叫某机械厂),是个专门做降落伞的厂,我们为他们供应降落伞绸。降落伞绸要求比较高,要做透气量实验之类的。我们还有喇叭绸,有为人民大会堂迎宾厅做的金银丝专织的壁锦。另外,我们还搞了一个转移印花法,把照相技术应用到印花上,先印纸,再把图案从纸上转移到布上,等于说是干法转移印花,不用水。后来还做过三原色印花产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