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个人经历:从研究所到研究院的变更及担任常务副院长

个人经历:从研究所到研究院的变更及担任常务副院长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家计委一把手来丹东检查进度时,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陪同下,听了我代表研究所所做的限时30分钟的对本项目进展情况的汇报,计委领导表示非常满意,并希望我所继续努力,加快进度,按时鉴定,完成任务。于是,我回到研究所任常务副所长。之后,我一手操办了将研究所变更为研究院的全部事宜,并担任常务副院长。

个人经历:从研究所到研究院的变更及担任常务副院长

1983年,组织上派我到省委党校学习半年。回所后,我先后担任科研计划科科长和所长办公室主任,负责全研究所的人事教育、科研计划、物质分配和财务供销等管理工作。20世纪80年代,我每年从国家科委,省市科委、经委为研究所申请近60万元科研经费。在此期间,国家计委拨款400万给我所,启动柞丝绸染整试验车间的项目。国家计委一把手来丹东检查进度时,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陪同下,听了我代表研究所所做的限时30分钟的对本项目进展情况的汇报,计委领导表示非常满意,并希望我所继续努力,加快进度,按时鉴定,完成任务。在这个染整项目进入鉴定准备阶段时,所长特责成我为该项目撰写鉴定报告。

1989年,我被调到丹东丝绸公司任外贸办主任,主要任务是为公司争取进出口权及“三来一补”等工作。在此之前,柞蚕丝、柞蚕绸等产品一直统一归辽宁省丝绸进出口公司出口。丹东是柞蚕原料、丝绸、服装的集中产区,有六个丝绸厂,而且科研单位、丝绸学校、丝绸质检单位等配套齐全,出口交货值达5个亿。后来,经贸委批准了我公司的丝绸进出口权。(www.daowen.com)

1992年,丹东丝纺局派我到丹东丝绸二厂当厂长。该厂当时已连续亏损4年,有4000多名职工(退休职工占1/3),是个老大难单位。我到厂后,先是成立了销售公司,加大了推销产品的力度。丝绸产品主要靠出口,计划经济时期,出口靠外贸。在向市场经济转型之初,工厂一时也找不到外商;内销又受到南方和本地众多私营企业冲击,难度很大;加上工厂外债多,成天有要债的、法院来扣车的,弄得我焦头烂额。后来,我想出一个办法,就是划小核算单位,全厂划分成六个分厂。债务由总厂背,分厂轻装上阵,负责生产。我向市领导汇报时,称这个做法为“大船搁浅,舢板逃生”。后来,市委书记在电视讲话中也引用了我的说法。当时,丹东丝纺局效仿我的方法,对丹东绢绸厂进行了划小核算单位的改造。我的想法是3—5年后,等各分厂的日子好过了,再回头来救总厂,这样总厂也会转危为安了。但总厂当时扛着债务,日子还是很难过的,市政府允诺给二厂投入的启动资金也不给了,所以我决定退出二厂。当时,好几个单位要我。东北国际投资公司请我去,且待遇优厚。同时,丝绸研究所所长亲自来我家,让我哪儿也不要去,还是回研究所。我感觉回原单位是轻车熟路,很乐意。于是,我回到研究所任常务副所长。之后,我一手操办了将研究所变更为研究院的全部事宜,并担任常务副院长。在此期间,我加入了国家第八个“五年计划”丝绸行业专家评审组中的蚕业专业和制丝专业两个评审组,还被辽宁省纺织工业厅聘为丝绸专业高级职称评定的评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