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938年10月7日出生的,我父亲是经商的,那时候开了一个商店。原来我家在上海郊区崇明县,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念小学三年级时,全家搬到了虹口区居住。
我是1962年从华东纺织工学院染整工程专业毕业的,这个学校后来改叫中国纺织大学,现在叫东华大学。我们是最后一年的四年制本科。毕业以后就被统一分配到位于北京的纺织工业部的纺织科学研究院,在毛纺研究室工作。毛纺研究室有三个组:毛纺组、毛织组、毛印染组。我在毛印染组搞科研项目,主要当技术员,大学生刚毕业就是技术员,我在这个单位待了七年左右。
“文革”开始以后,精简机构,1969年研究院撤销,人员都下放了。那时候我离开北京,到了湖北安陆五七棉纺织厂。纺织工业部的“五七干校”有两个农场、一个工厂。我先在农场里待了几个月,然后就调到工厂里去了,在车间。当时主要还是以下放锻炼为主,什么都干。棉纺织厂对我来讲,专业也不是很对口的,厂里面没有印染。后来建了一个针织工厂,里面有印染车间,我就去筹建那个印染车间。从设备安装一直到技术人员培训,我负责制定生产工艺和质量管理。厂建成以后,工艺技术和产品质检由我负责。
1977年“五七干校”开始陆陆续续解散了,有很少一部分人留在了湖北。纺织工业部下面有两院,一个是设计院,另一个是研究院,有许多人都回去了。我当时不想回北方去,生活习惯不太适应,就调到了苏州。1978年9月底,我调到了苏州丝绸工学院染化系。当时我们丝绸工学院主要有三个系,一个染化系,一个丝绸系,还有一个机电系,后来又成立了一个美术与服装系。(www.daowen.com)
我在研究院工作时打下了较好的科研基础,比如怎么选题,怎么制定方案,怎么实施措施,怎么完成任务。这一套基本功,我在研究院的这几年,都锻炼出来了。在研究院,一个小课题让你自己负责,独立搞,从查资料、制定方案开始。所以那个时候,在六年多的时间里我搞了三个项目不到一点,主要是跟羊毛有关的,是毛涤的一些产品。20世纪60年代化纤还比较少,涤纶染不了深色,我就研究了涤纶深染色技术,然后又研究腈纶纤维的染色。1958年以后,国家大量发展化纤,工业化生产的化纤产量慢慢地多了,腈纶这一块的染色(主要做毛线、腈纶衫)也有问题。
我在研究院的时候,基本上是搞了涤纶的染色、腈纶的染色这两个项目。后来第三个项目呢,是“毛织物的起毛”这个技术以及设备与工艺,这个搞到一半,“文革”开始了,研究工作也就停顿下来了。在“五七干校”我也搞了几个课题,结合了我抓的工艺和质量方面的一些问题,基本上都是结合生产实践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