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37年7月出生于四川省井研县农村,新中国成立后才就读于正规小学。小学毕业考中学,虽然考了县里第一名,但由于家庭贫寒无法上学,只好到离家一百多公里的乐山五通桥中学读书,靠叔父的资助,坚持读完了中学。
由于纺织工业学校有全额助学金,我便于1954年考了四川省纺织工业学校棉织专业。因四川要发展丝绸产业,毕业后全班又改学丝绸专业。1957年我们20多人被派到苏州新苏丝织厂和振亚绸厂实习半年,1958年到杭州都锦生丝织厂学习织造技术。实习的两年多时间里,我们不仅学习了丝织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且到各工种跟师学艺,达到顶岗上机的水平,为后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60年回四川后,我被分配到了轻工厅轻工研究所,负责全省科研技改项目的管理,我重点分管情报工作,还参加了中科院举办的全国第一期情报培训班。(www.daowen.com)
后来轻工和纺织分开了,独立出一个纺织厅,我留在了纺织厅研究所从事情报工作,没有承担具体的科研任务。1963年我调到科研室后,才开始接触科研项目。“文革”中,科技人员都被下放到车间劳动,顺便搞些研究,我先是搞了一个“蓖麻和柞蚕纤维的研究”,建立了一个织绸研究实验室。
1976年纺织工业部安排了关于蜀锦的“传统工艺的开发与研究”项目。英国人李约瑟写了一部《中国科学技术史》,周总理指示:为什么中国人的科技史要让一个外国人写,中国人为什么不自己写自己的科技史呢?他要求各个部委组织专家写科技史。四川省在全国而言学术能力并不雄厚,所以在部里没有四川人员参与科技史的编写,只是给了四川这个项目,由万德惠担任课题组组长,肖晓华、王菊芳两位同志协助我负责蜀锦品种、工艺和织物组织部分的研究。蜀锦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诸葛亮集》里提到:“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这说明蜀锦在三国时已成蜀国支柱产业。有专家研究称,当时蜀锦产业可以说已占到蜀国国民生产总值的40%到60%,并设有专门的作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