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郑”郑翼之发家之后,与梁炎卿、陈子珍、罗道生等买办一起积极投入地方公益事业。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天津海关道唐绍仪首倡捐建广东会馆,郑翼之、梁炎卿、凌润苔、陈子珍、周寿臣等44人以及粤人在津商号积极响应,筹集巨款,据《创建广东会馆记》记载:郑翼之捐款3000两,梁炎卿捐款6000两,唐绍仪、陈子珍捐款4000两,梁菘生捐款3500两,蔡述堂、黄云溪、徐雨之捐款3000两……不到一个月输入捐者达40人,连同广帮商号及唐山各厂同乡,共捐10万7千两,在这样短的时间里,集得如此巨额捐款,可见当时广帮实力的雄厚。经费筹足后,随即购置城内鼓楼南运署旧址土地23.351亩,公推梁炎卿为主办人,徐玉麟为主事,自当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破土动工,历时4年,共用白银9万多两,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正月十四日落成,并举办落成典礼。郑翼之出席了落成典礼。
该建筑融合我国北方和南方两种建筑风格,独具特色,是当时天津最大的建筑物。其采用磨砖对缝的砖木结构,按我国传统四合院式平面布局,具有广东潮州地区建筑风格。在轴线前方辟一广场,筑有青砖砌成的大照壁一面,照壁之南,号称“南园”,为同乡在此疗养医治之所;东院则作为广业公司招待客人的地方。直对照壁是一座高大的门厅,檐下正中高悬“岭海珠辉”的匾额。山门上端加高,砌成潮州房屋常见的五阶梯状,又称“五岳朝天”。门厅两门为朱红色,门旁雄踞石狮一对,正门上方巨石横额镌刻着“广东会馆”四个笔力浑厚的颜体大字。厅内是宽敞的一组四合院,民宅风格,正堂和东西厢房有前廊和后厦,原木色,少彩绘,色调和谐明快,结构严谨。通过正堂东西两侧的穿廊过道及小天井,就到了广东会馆的主体建筑——歌舞台。
歌舞台,人们通常称其为“戏楼”,占广东会馆建筑面积的2/3。它座南朝北,台面为伸出式的舞台,台下可容观众4500人,舞台正北面和两廊楼上设有15个包厢座,能容2300人左右。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戏台没有一根柱子,东、西、北三个方向的观众都可以从各自的方向观看。台深8米,宽9米,符合中国传统舞台的规制。整个戏楼和戏台为清一色的木结构、木装修。戏台前正中悬一横匾,上刻“薰风南来”四个潇洒雄劲的大字。戏台正中的吊悬伞顶,用数以千计的变形斗拱堆砌。接榫凹凸不平,似螺旋花纹,向上堆迭组合,形状好像扣着的一个9米直径的大盆,构成“鸡笼式”藻井,上面涂着金漆绿,光彩夺目。“鸡笼藻井”不仅工艺精美,还设计得十分科学,穹顶起到了拢音的作用,不用扩音器却能把声音传到戏楼的各个角落。台前的横楣都雕成狮子滚绣球及云纹飘带的浮雕式图案,它的两端为圆锥形立体木雕。在舞台的天幕正中,镶嵌着大幅“天官赐福”的圆形彩绘木雕。与彩绘木雕左右相接的,小“出将”“入相”两扇木门。顶上长达36米的两棵主柁,在整个舞台上起着栋梁的作用,承受着整个屋顶柁梁的巨大重量。据说,这两棵巨大的木材是从海南岛上采伐的参天松树,不远万里运来的。此建筑物见证着广东帮买办的全盛时期。(www.daowen.com)
广东会馆曾留下孙中山、黄兴等人的足迹,以及梅兰芳、谭富英、尚小云、孙菊仙等戏剧名家的身影,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1962年广东会馆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年,郑翼之不但积极响应建筑广东会馆并带头捐款,而且积极参加广东会馆的各项活动。1912年1月,他参加在该会馆召开的庆祝民国成立大会。同年8月24日,孙中山先生在赴北京途中乘坐轮船抵达天津,同盟会会员廖醒魂约集广东同乡郑翼之等,在广东会馆召开欢迎大会,到会者800余人,孙中山作了演讲。同年9月23日上午11点,孙中山先生乘坐马车赴广东会馆,出席由广东同乡会召开的欢迎会,郑翼之出席了这次欢迎会。
郑翼之的儿子郑宗荫、郑慈荫也积极出资支持天津耀华学校的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