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翼之是中国近代思想家郑观应的五弟,也是郑观应“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思想的实践者。
郑翼之是天津太古洋行买办。所谓买办,乃是外国洋行、银行的中国商务代理人;而所谓洋行,乃是中国人对外国在本地经营进出口贸易的公司之总称。中国之买办由来已久,远在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葡萄牙人占用澳门为卸货地点,广东十三行商人,登船看货交易,实为洋行买办的前身。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英人占据香港,广州十三行商人移居香港,成立九八行,买办开始形成。香港皇仁书院开办后,造就了许多精通英语、谙熟洋务的人才,洋行买办由此诞生。由此可见,中国的买办制度,起源于最早和西方建立了贸易关系的广东。
郑翼之(www.daowen.com)
1840年鸦片战争后,买办制度渐行于上海。当时上海洋行林立,善于做买卖的浙江商人中,不少人当上了买办。天津自咸丰十年(1860)开埠,同治二年(1863),洋轮直达天津,洋商日益增多,一些广东籍和宁波籍的买办随之而来。这些买办因籍贯的不同,分为广东帮和宁波帮,后来在天津的买办行列中又出现了以当地人为主的“北帮”。
天津的买办阶层,约形成于19世纪80年代以后,早期买办有怡和洋行正、副买办梁炎卿、陈祝龄,太古洋行买办郑翼之,仁记洋行买办陈子珍,德商礼和洋行买办冯商盘等。外国银行买办有:华俄道胜银行罗道生,德华银行阎兆桢等。最初梁炎卿、陈祝龄、罗道生三人财力最大,郑翼之后来居上,超过了陈祝龄和罗道生,与梁炎卿成为广东帮的两大买办。宁波帮的华俄道胜银行买办王铭槐兴起后,连同汇丰银行买办、安徽人吴调卿,形成号称天津的“太古郑”“怡和梁”“道胜王”“汇丰吴”四大买办。19世纪末20世纪初,天津买办达到鼎盛时期。本文主要就“太古郑”郑翼之实践其兄郑观应“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思想,一步步发家之经历做一叙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