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1840—1891),道光皇帝第七子,封醇亲王,历任御前大臣等职。1861年11月慈禧发动祺祥政变,奕帮助他的哥哥恭亲王奕为慈禧夺取政权出了大力。慈禧当政后对他眷顾异常。奕一家先后出了两个皇帝,一是他儿子载湉,做了三十四年光绪皇帝,一是孙子溥仪,做了三年宣统皇帝。
1885年,奕总理海军衙门事务,节制沿海水师。转年5月,奕奉慈禧之命巡阅北洋海军,先后到天津、大沽、旅顺、威海、烟台等处,观看海军操练,视察炮台、船坞及水师学堂等。沿途他吟诗纪游,得诗五十首,题为《航海吟草》。
奕巡阅的第一站便是天津。在天津,他登上了天津城外郭的围墙,巡视武备学堂,赴海光寺御书楼行礼,并下榻于海光寺后楼。离开天津准备去大沽海口时,在海河登船,但乘船的码头已不是旧日的三岔河口,而是紫竹林租界的紫竹林码头了。
1860年天津开辟为通商口岸,天津城南的紫竹林沿海河西岸一带被英、法、美三国划为租界。西方列强在紫竹林占据的沿河地带,河阔水深,便于大型轮船进出停靠,具有建设码头、仓栈、发展港口和航运的条件。紫竹林一带,沿河筑港,各国来津船只多停泊于此,洋行争相建造仓库、码头。初期多为砖木结构,后发展为混凝土结构,专供停靠轮船之用,这里统称“紫竹林码头”。
来到紫竹林租界和紫竹林码头,看到这里的面貌,奕颇有感慨,写下七言律诗一首,题为《自紫竹林码头,偕李相国、善都统同乘快马轮船六十里,换海晏轮船赴大沽一律》,诗云:“一区楼阁拟欧洲,寄迹浑如缩地游。人杂华洋屯古渡,船如鹰隼掠高秋。柳营旌旆难兄继,芳甸町畦上将留。欲起九原英魄告,要知贝锦等蜉蝣。”
诗中提到他在紫竹林租界的所见所闻和他在紫竹林码头登船的感受:紫竹林租界内的高楼台阁,是依照欧洲建筑风格建造的。这里是欧洲的缩影,游览这高楼大厦和租界内的风物人情,就仿佛置身欧洲一样。在古时的渡口处,今天叫作紫竹林码头,中国人和外国人纷纷集聚在那里欢送,观者数万,武备学堂的某国洋教官,吹着西洋乐器欢送,还有洋人在旁边照相。(www.daowen.com)
诗中还说,船的速度之快,直如深秋时强健的鹰隼在空中上下飞掠一般。看到海河两岸的农田和军营中飘动的旌旗,使人想起了提督周盛传,今日其兄周盛波又接替其弟未竞事业了,必将以辉煌的业绩告慰英魂。
原任湖南提督的周盛传调任天津,久驻新城、小站一带,率军开垦了大片土地,做了不少修桥补路的善政,在任期间,无不尽心竭力。奕在诗中感叹,尽管周盛传努力屯垦,力争改变天津农业的面貌,可是竟然在朝廷中遭受小人的诽谤诬告。他期盼今之兵士勇于前进,建功立业,以告慰英魂。
轮船沿海河航道行至葛沽,奕又作《葛沽即日》云:“柳岸茅檐若画图,水田绿接麦田铺。倚门野老萧闲甚,记得当年荡析无。”
(章用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