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日本成为天津贸易之主

日本成为天津贸易之主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03年日本在天津的进口贸易总值中已占到30%,超过英国居首位。在日本与天津的贸易当中,纺织品始终占有重要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在天津进出口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居各国之首。根据统计,1936年日本与天津的贸易额比20世纪初年增长了82倍。第三则是一战后的几次世界经济危机,特别是1929年始于美国的世界经济萧条,更是严重打击了日本的经济,致使日本的对外贸易深受重创。

日本成为天津贸易之主

随着日租界的设立,日本商品开始直接由日本商人输入,不久便获得飞速发展,1904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商品更是蜂拥而入,力压各国占据第一位。这是日本产业方面的显著进步,也是一般工商业者奋斗的结果。然而,日本商人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更进一步地对中国的国情以及居民嗜好性情、风俗习惯等等进行细微调查,扩大原来货物的销路”,因此“日本商人将来仍然具有发展的余地,有着极其有希望的前途”。(日本驻津总领馆汇编的各年份的天津贸易年报,对日本在天津的贸易有着详细的数据统计和情况分析,以下引文多出自这些年报)随着中国输往日本的棉花持续增加,日本贸易商社的数量也在增加。1892年至1902年的10年间,“日本商行的数量从4家增加到21家”。这一时期,“日本经营的货物主要是棉纱、棉布、海产物、杂货类的进口以及毛类、皮类、废骨类的出口等,继之是土木建筑业、运输业、玻璃、肥皂、汽水等制造业以及照相、绸缎、药材、台球等各种杂业。除了重要货物的进出口外,主要是应对在留日本人的相互需要”。“(庚子)事变后,很多无资本的投机商人因贪图所谓的一攫千金之暴利,欺瞒清国商人或者采取奸猾的手段偷偷办理进出口通关手续,致使我国人的信用坠落,造成营业困难。”1903年日本在天津的进口贸易总值中已占到30%,超过英国居首位。

天津对外直接开战后,进出口贸易获得空前进步,特别是日本的进口额加倍,“英国与香港合在一起也赶不上日本”。这是因为:“日本距天津与各个外国相比最近,向天津开始了定期航线以后,通商贸易变得便利,以及在甲午、庚子、日俄各次战役以后,日本人特别地用力于华北的贸易所致。”从历年天津进出口总额可以看出,出口日本的货物所占之比重在逐年增长。1908年天津对日出口所占比例还不到总出口的3%,到1912年已经增加到12%。二次革命时期,日本进口到天津的商品,2/3以上由日本人直接卖给华籍商人。这也就是说到了辛亥革命时期,天津对日贸易的主导权已由中国人转移到日本人手中。

在日本与天津的贸易当中,纺织品始终占有重要地位。早在甲午战争后,由于日本棉纱的产量大增,供给超过需求,便开始寻求海外销路。最初是向上海出口,但因没有打开销路,遂转向天津。可以说,“这就是日本棉纱向华北输入的开端”。日俄战争时,由于日本棉布价格大涨,致使日本向天津出口的棉纱大为减少,“1904年以来,日本洋标布输入减少,现在几乎在天津市场上被人们忘却”。不过,日本商人却是以天津日租界为基地,利用种种特权,对华北各地丰富的资源大肆掠夺,日本在天津经营棉花出口的洋行有30家左右,其中80%设在日租界,较大的有三井、三菱、东棉、三昌、冈崎、日信等洋行。自1911年以来,天津就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对外输出棉花的重要口岸,其中绝大多数是运往日本,而且数量逐年上升。到1935年日本已经占到天津出口棉花总额的60%。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国同天津的贸易也大为减少,法、德两国几乎没有一艘货船来贸易,甚至“一战期间天津的洋货进口贸易一直处于萎缩状态”。直到1920年以后,“天津洋货的进口值才逐渐恢复,并超过了战前的水平”。而日本却乘机巩固地盘,将大宗斜纹布、标布及棉纱输入天津,倾销华北市场,其数量超过了任何国家。日本向天津进口的染料在1917年占到天津进口染料的一半,天津进口的化学用品、电料、纸张也几乎都是日货。从贸易额上来看,1916年日本的进口贸易,占天津进出口贸易额的20%,1917年达到了67.26%,英国却只有3.43%。正如1917年的海关贸易报告所言:“其中以日本贸易占大半。进口货仍为本埠畅销,故时甫开河,货物之输入,颇形蓬勃。……布匹来源,几全由日本。日本布匹,不第能维持昂价,且较前数年,大有蒸蒸日上之势。”1919年日本所占比重达到65.62%,远远超过英国,占据第一位。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在天津的外商中占有最优势地位的是日、英、德三国,到战后则是日、英、美三国竞争,而日本的势力最大,在1917—1919年的天津进出口总额中占到60%以上,超过英国。这一时期,从日本输入天津的主要商品则是布匹、棉纱、砂糖、纸张、烟草木材等,而由天津港出口日本的商品主要是榨油用种籽、牛骨、花生、豆饼、棉花、羊毛、猪毛等农产品及工业原料,后逐渐发展成为“两白、两黑”即棉盐、煤铁。

天津和各国直接贸易额比较(单位:海关两)

资料来源:天津商会周报第255号附录《天津概观》,1921年,第9页。(www.daowen.com)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在天津进出口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居各国之首。1921年日本所占的比重为40.82%,1933—1935年间降为28.2%。进口比重1928年为43.3%,1930年为45.1%,1936年日本及其属地所占的比重为39.43%。出口比重在1928年为35.6%,1931年达到38.2%,1936年日本及其属地合计所占的比重为28.21%。除了出口比重不及美国外,在进口和进出口总值中均居首位。1932年天津的对外贸易总和为167,425,000海关两,约占全国对外贸易的10.76%,约为上海的1/5~1/4,为青岛的2倍,是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贸易港。日本在天津对外贸易中,其进口贸易约占40%,出口贸易也约占40%。不过1929年因受排日运动的冲击,曾激减至25.2%。根据统计,1936年日本与天津的贸易额比20世纪初年增长了82倍。这一时期,日本占进出口贸易额比重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英、美、德等国拼命追赶,特别是美国发展成为唯一能同日本竞争天津对外贸易控制权的国家。1933—1935年美国占天津进口比重26.78%,接近日本的28.2%。二是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加速对中国进行侵略,特别是强占山东半岛,制造济南惨案,发动九一八事变等,激起了中国人民强烈的反日情绪,多次举行反日运动和抵制日货运动。第三则是一战后的几次世界经济危机,特别是1929年始于美国的世界经济萧条,更是严重打击了日本的经济,致使日本的对外贸易深受重创。这一时期,从日本进口天津的主要商品为棉丝、棉布类、砂糖类、印刷用纸及新闻用纸、麦粉、自行车及零部件、橡胶轮胎、化学制品及药品等,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铁制品等商品明显增多,而天津出口日本的主要商品还是棉花、鸡蛋、亚麻、骨粉、兽皮、麸子、山羊毛等初级产品。

从上述几个时期天津对日贸易的变化可以看出,天津从日本进口的主要商品是棉布、砂糖、纸张、木材等工业制成品,特别是进入30年代,棉纺织品、铁制品等工业品有了显著增加,而天津出口日本的商品则主要是棉花、棉籽、骨粉、花生等初级农产品,因此除了个别年份外,天津对日本的贸易逆差非常严重,不但使外商获得了巨额利润,还严重冲击了中国的民族工业

1909—1936年天津对日贸易额(单位:海关两)

续表

资料来源:1909—1913年的数据来自日本外务省通商局编《天津贸易概览》;1922年的数据来自于外务省通商局编《在天津总领事馆管辖区域内事情》,1924年3月;其余来自于姚洪卓主编《近代天津对外贸易(1861—1948)》附录,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