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漕运与鱼米并肩的天津咸水沽

漕运与鱼米并肩的天津咸水沽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位于天津东南部、海河下游的咸水沽,系天津七十二沽之一。明代,咸水沽已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与漕运和鱼米并肩发展的是盐业生产,葛沽、咸水沽的“丰财”“厚财”两大盐场,均载于史册。得航运之便,清代的咸水沽已由“鱼盐武备之乡”发展成“文物声明之地”。河海转运枢纽,商业繁荣兴盛,得航运之便,富鱼盐之利——这便是历史上的咸水沽。

漕运与鱼米并肩的天津咸水沽

位于天津东南部、海河下游的咸水沽,系天津七十二沽之一。古代,每当潮汐时海水可至此地,故而水咸,当时居民多以海水煮盐为业,咸水沽由此得名。

北宋时,海河是宋、辽的界河,这里恰在海河南岸,为防辽,其附近建有军事设施,咸水沽设有墩台,也是戍守地点。《地理通释》云:“斥卤广数十里,宋时置戍守于此”,说的就是这里。不久则又由“戍守”发展出水稻的种植。文献记载,宋端拱二年(989),沧州节度使何承矩,多次向宋太宗上疏,建议在海滨地区兴修水利,屯田种稻,戍边防辽,得到太宗皇帝的允许,封他为“制置河北沿边屯田使”,调1.8万名士兵从事开垦,由此咸水沽地区得以开发。

元代建都大都(今北京),因运河河道淤塞,自至元八年(1271)起,北调之南粮由河运改为海运,每年由津转京的粮食多达三百余万担,海河上出现了“转粟春秋入,行舟日夜过”的景象。咸水沽地处海河尾闾要冲,于是便成为漕运线上的一大重镇。

明代,咸水沽已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万历二十七年(1599),右佥都御史汪应蛟奉命到天津沿海地区屯田种稻,调用海防官兵万人,辟十个围”,其中便有“咸水沽围”。与漕运和鱼米并肩发展的是盐业生产,葛沽、咸水沽的“丰财”“厚财”两大盐场,均载于史册。《中国历史地图集》明代舆图已经出现咸水沽地名。

航运之便,清代的咸水沽已由“鱼盐武备之乡”发展成“文物声明之地”。《清史稿·地理志》记有“八镇”,咸水沽即在其中。康熙《天津卫志》载:“咸水沽,在城东南六十里,命名以咸,而沽水甜淡。”即是说此地以“咸”命名,但人们喝的却是海河里的甜淡之水。道光年间的《津门保甲图说》之“东面一带村庄图说”中第四十四图说:“下郭家庄之对岸曰咸水沽……今按其村庐舍填集,街道延长,因以桥分为东西二图。图内庙一,西大街一,墩铺一,东界桥。绅衿九户,盐商二户,铺户五十三户,烟户一百七十四户,应役六户,佣作三十五户,负贩九十五户,船户一百三十九户,乞丐二户,僧道二户,共五百一十七户(大口一千六百六十四口;小口七百九十三口)。”第四十五图说:“桥下引河一道,下抵南乡,水势亦急。其东曰东大街,民舍较西街尤夥。图内庙三,街一,桥一,东界村街。绅衿一十五户,盐商五户,铺户三十六户,烟户一百二户,应役一十户,佣作八十四户,负贩七十三户,船户一百五十户,乞丐四户,僧道三户。共四百八十二户(大口一千四百五十口;小口八百二十九口)。”第四十六图说:“咸水沽之东街尽处,堤道形势如弓,曲而东下。图内无庙,东界老砖窑。绅衿一十户,铺户七户,烟户五十四户,佣作一十二户,共一百八户(大口三百三十三口;小口一百八十五口)。”从人口的构成及所从事的职业,可看出当时商品经济及鱼盐业之繁荣。(www.daowen.com)

咸水沽一带河道与环境的变化主要是因为第四次海河裁弯取直——这是最大的一次裁湾,“自赵北庄起至东泥沽止”,长3782米,自宣统三年(1911)春动工至1913年七月始完成通航。至此,临近咸水沽的海河河道由原来的弓形变成了一条直线,位于弓背处的咸水沽与海河脱离,镇西北只留下昔日的旧河道。与此同时,随着近代化发展,漕运衰退,盐业东移,古代的鱼盐之利渐为新型市场经济和工业文明所代替,经济的发展又带来了文化教育的兴旺,红学大家周汝昌便出生于咸水沽。

河海转运枢纽,商业繁荣兴盛,得航运之便,富鱼盐之利——这便是历史上的咸水沽。从地域文化及开放包容这一点上看,咸水沽也是天津发展变革的一个缩影。

(章用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