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浚航道,保障船舶航行畅通,一直是海河工程局的主要任务之一。海河经过塞支强干、建导流坝,特别是几经裁弯之后,水深情形虽有好转,可通行一些较大船舶,但淤积依然十分严重。在长期的人工清淤治理过程中,人们逐步掌握了海河“上冲下淤”“下淤上冲”的规律,即上游来水较大时,天津市区港池是处于冲刷状态,港池的水较深,大沽沙航道则淤积较重;当上游来水较小时,各支流挟带的泥沙,首先在市区港池内沉积,大沽沙航道则淤积较轻。海河疏浚主要有以下三个地带。
一、天津市区港池疏浚:市区港池的疏浚一直是航道维护的关键,上游来水所挟带的泥沙,一般首先在港池沉积,而且随挖随淤,河道的维护量则较小。1902年海河工程局购置了“北河”号挖泥船和一、二号吹泥船,用于疏浚海河及天津港,这是用机械船疏浚海河之始,当年即疏浚土方33,980立方米。从1902年开始,海河工程局先后投入“北河”“新河”“燕云”“西河”“高林”等挖、吹泥船对海河进行疏浚。1917—1926年,受洪水冲刷的影响,加上海河工程局的努力浚挖,海河航道通航情况较好。1930年,驶入市区码头的轮船为1,460艘(计1,453,096总吨),是驶入塘沽码头的船只96艘(计124,987总吨)的15.2倍,吨数为11.6倍。至1933年,吃水4米的船只皆可进出天津港。至抗日战争爆发前,海河航道的水深一直维持在4.9米左右,航行基本畅通。1937—1948年,海河工程局在海河中共挖泥385.9万立方米。总之,海河的疏浚,对天津的航运乃至天津市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转头地疏浚:转头地一般是指将河岸向陆上凹进去一段,使河面变宽,供船舶调头的地方。海河市区航道十分狭窄,大型船舶转头必须在特设地点进行。1905年后专门辟出了上、下转头地。
上转头地位于英法租界交界处附近的英国码头(今营口道海河一端),初由英国工部局建造并养护。旧时,货船从大沽口进津,通常是到海关验关后,再转头到紫竹林关下卸货。为了船只转头方便,英租界的工部局在海关前修建了一个转头船位。1919年由港务当局管理,长106.7米的大船可在上转头地转头。上转头地的疏浚,为航船进出天津港提供了便利条件。1913年海河工程局在英租界下端(今大光明桥一带)向轮船招商局租得河岸213.36米,作为下转头地。自1917年起驶入天津市区的3000吨级海轮可转头自如,航行非常便利。
海河下转头地(今大光明桥一带)(www.daowen.com)
三、大沽沙航道疏浚:海河东流至渤海,由于水面骤宽及潮水顶托,流速变慢,海河所带泥沙逐渐下沉,形成一个带状浅水区,称之为大沽沙(又叫大沽坝),位于大沽炮台以外11.27公里处。由于河流和海洋的共同作用,在大沽沙上形成天然航道,称之为大沽沙航道。大沽沙航道长约4100米,宽约45.7米,水深3.05米,南北两侧是水深仅有0.6~0.9米的浅滩。大沽沙航道是各种海上船舶进出海河的必经之地,是天津水路的咽喉要道。由于大沽沙面积大,坡度小,在海洋潮汐、河流动力的作用下,这段航道时淤时通,是船舶进出海河最困难的地段,成了一道“门槛”,时常有三四十艘轮船同时困在大沽沙之外,等待潮水以便通过,由此而造成的损失,每年大约有四五十万两白银之多。
1923年停泊在海河工程局前海河码头的“中华”号挖泥船
从光绪二十六年(1900)起,海河工程局即开始搜集资料,准备在大沽沙开挖一条可供船舶正常航行的航道。1914年3月18日,专为疏浚大沽沙而建造的挖泥船“中华”号到达,开始在大沽沙航道进行疏浚。到1916年夏天,吃水5.18米的船只皆可通过大沽沙航道。1921年,根据“中华”号经验设计的耙吸挖泥船“快利”号到达天津。“快利”号能自航,自带泥舱,安装一个鹰嘴式的耙头,用外套罩着的喷水嘴冲散泥沙,再用泥泵吸起,装入船体内的泥舱,泥沙沉淀后的清水则由舱口溢出,而泥沙则通过舱底活门泄于深海。“快利”参加大沽沙航道的疏浚工作后,效果很好,至1924年春,浚深航道达3米。到1936年,大沽沙航道水深一般维持在大沽基准-2.44米左右。海河工程局在整治大沽沙航道过程中虽然遭遇了许多困难和失败,但是对大沽沙航道疏浚不辍,消除了航道淤塞对天津口岸发展的威胁,适应了船舶航行的需要,为天津港的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海河工程局第一艘自航耙吸挖泥船“快利”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