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向企业管理人员展示各种研究成果,希望他们能把一部分研究成果应用到产品开发中。我不但希望他们能在工作中应用这些理念,还希望他们能和我分享将这些理念应用到实践中的故事。
在一次座谈中,我向银行管理人员推荐了一些方法,以便让消费者多储蓄,而不是鼓励他们工资一到手就马上花光。我分析了机会成本(“今天买了汽车,将来我需要将钱用在别的地方,该怎么办”),以及我们都会遇到的困难。我提出了一些方法,让银行方面用来具体陈述眼前花费与为明天存钱这两件事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样讲解可以帮助客户改善财务决策。
不过很遗憾,银行经理对我说的并不太热心。我想打动他们,忽然记起了马克·吐温的一篇文章——《傻子国外旅行记》。马克·吐温在文章中盛赞德国的火炉,同时感叹美国人居然还在用烧木头的硕大火炉,而且需要专人一天到晚地照料:
地球某一地区的宝贵的创新产品,别的地方很久也学不去,真令人莫名惊诧又感觉不可思议。这种现象并非局限于某个社区,某个国家——宇宙间比比皆是。事实上,人类不单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引进宝贵的创新产品——有时候他们甚至拒不引进。
以德国火炉为例,它像一座巨大的白瓷纪念碑坐落于房间一隅,高高耸立,直顶天花板,庄严,冷漠,使人想到死亡和坟墓,德语地区以外,你还能在哪里找到这种火炉?我敢肯定,在非德语地区根本见不到。但是毫无疑问,它是迄今为止人类发明的最好的火炉,使用最方便,而且最实惠。(www.daowen.com)
按照马克·吐温的说法,美国人瞧不起德国火炉是因为他们自己设计不出更好的火炉。同样,我面对的是一张张漠然的面孔,就像风平浪静的海面。我给银行经理们出了一个好点子——不是含糊的意向,而是有实实在在的数据支持的主张。银行经理们背靠座椅不置可否,根本不考虑它的可行性。我不禁怀疑,他们对此缺乏热情是不是因为这个主意是我的,而不是他们想出来的。事实果真如此。我是否应该设法让这些经理认为主意是他们的,或者起码有一部分是他们的?这样是否就能让他们有兴趣尝试一下?
眼前的情景让我想起了不久前联邦快递的一则广告。一群穿着衬衣打着领带的雇员坐在会议室的桌子周围,着装更加正式的老板宣布开会的议题是节约成本。一个表情忧郁的鬈发雇员提议:“我们应该与联邦快递设立一个网上结算账户,这样可以节约10%的运费。”其他雇员鸦雀无声地盯着他们的老板,看他如何表态。老板默默地听着,双手交叉地抱在胸前,一脸沉思状。过了一会儿,他做了个强调的手势,把手像刀一样从空中劈下——接着,把忧郁雇员的原话重复了一遍。屋里顿时响起一片谄媚的附和赞扬声。忧郁雇员争辩说建议是他提出的。“可是你说的时候没有这样。”老板一边回答,一边又做出了刚才那个强调的手势。
在我看来,这则愚蠢的广告表明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人们会如何对待自己和别人的意见。怎样才能使人们想出一个主意,至少要让他们认为这个主意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的,从而认可它的价值?这个问题到底有多重要?
人们对自己创意的偏爱现象难逃商界人士的法眼,而且就像其他重要的业务运作一样,这种现象也有一个非正式的术语:“孩子是自己的好”法则。这一法则的中心就是:“如果不是我(我们)发明的,那就没有什么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