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相关政府部门应通过调研结合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做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优先发展关系国计民生,具有战略地位或总产值过100亿元、增加值过30亿元的粮食、生猪、草食动物、水产品、优质水果、蔬菜、农产品加工等7大产业;鼓励发展资源优势强、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产业;适度发展具备一定生产规模、市场供求基本平衡的产业。
第一,种植业方面。在稳定播种面积的基础上,主攻单产和品质,突出抓好优质稻产业开发,在适宜区域推广超级稻,适度发展鲜食玉米、马铃薯、红薯等旱粮,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改革稻田耕作制度,推广生态、高效、安全、保优、节本、增效综合配套技术。加强生产、收购、存、加工环节的衔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促进一体化经营,加快实现优质粮食产业化。保持自然条件好、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区位优势明显、有产业化经营基础的产粮大县,由现在优质粮食产业工程41个县、1个农场扩大到60个县(农场,下同),同时建设9个大型商品粮基地,在适宜区适度发展旱杂粮。
第二,林业方面。林业的功能和效益由偏重生态效益向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型并重的方向转变,大幅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提高林业的碳汇水平。建设百万亩绿色森林食品基地,打响湖南省林产品的绿色品牌。加快竹木加工业基地建设,打造四省边际林产品重要集散地。发展林产品加工业是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和林业经济效益的根本手段。规范野生动植物驯养繁殖,促进野生动植物经营加工产业发展。发展野生动植驯养繁殖既可以促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又可以提高林业经济效益。一是充分利用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开展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技术研究,带动野生动物经营加工业发展。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优质珍贵树种资源,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绿化苗木。南方红豆杉、白豆杉、银杏、香樟等在湖南省有天然分布,筛选一批乡土特色树种进行繁殖利用,是实现苗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充分利用国家经济林良种繁育中心的有利条件,加快经济林苗木基地、省级阔叶树采种基地、杉松良种基地、生态公益林造林苗木基地建设。
第三,畜牧业方面。通过调整优化,使畜牧业从耗粮型向节粮型转变,从高消耗、高成本向低成本高效益转变,实现畜牧饲养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最大化。主攻良种繁育、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养殖、疫病防治、质量监督与检测、加工销售等六大体系建设,加强养殖小区粪污综合处理,提高产业化水平。重点建设有生产基础、加工优势、外销出口条件和区位优势明显的35个外销生猪基地县(市、区、场)。(www.daowen.com)
第四,渔业方面。稳步发展常规、大宗水产养殖,扩大名特优水产养殖,并注重创新养殖模式。主攻单产和质量,重点抓好水产品质量安全,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建设安全优质特种水产品生产示范基地,推进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扩大市场份额。继续提高水面利用率,重点发展名优水产,力争水产品总量达到220万吨,其中名优水产品产量132万吨。在洞庭湖区建设商品鱼基地,丘陵地区发展山塘养殖,大水面发展增殖养殖,大中城市郊区发展休闲渔业,建设7个名优水产品生产基地。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作物布局
湖南省应通过财政投入部分资金,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的基本建设,尤其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水利基础设施和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农产业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积极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模式,节水节能、强化高峰期农业用水管理,建立机制和推进配套步伐。改善中低产田的基础调整,对贫困地区生产条件落后的地方,加大投资力度,积极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在粮食生产大县建设高标准粮田50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000万亩,农田基础设施配套率达到80%以上,同时通过多种综合措施,力争全省耕地地力普遍提高一个等级。进一步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土地种植产出率,加大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力度,逐步扩大购机补贴实施范围和补贴机具种类,补贴面扩大到每个县市区。同时以现代低碳农业建设为突破口,立足我省农业物种丰富、土壤类型多样、种植制度复杂等特点,进行整体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在稳定粮田面积、保证粮食高产稳产的同时,不断提升高效农作物和园艺产业、现代养殖业在农业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加快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农产品生产区域建设,扩大标准化生产规模,注重品牌战略,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构建具有我省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