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湖南农业的发展与优化:机械技术带来大幅增长

湖南农业的发展与优化:机械技术带来大幅增长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湖南一直是农业劳动力的输出大省,然而,随着机械技术等劳动替代型技术不断推广,湖南的农业生产总值获得大幅增长。在保持粮食生产稳定的基础上,湖南的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3480元,增长10.7%。种植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湖南可以利用自身多山的优势,大力发展林业,畜牧业以及渔业也有待进一步发展。

湖南农业的发展与优化:机械技术带来大幅增长

1.总体分析

从实证分析的得分值看,21世纪前十年,湖南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较为乐观,年度间呈现出递增的趋势,且递增幅度较大,“十二五”期间,幅度依然保持好的势头,尤其从2012年湖南省农业可持续水平大为好转,得分值达0.361,与2011年得分值0.284相比,提高幅度达27.2%,这说明现阶段湖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势头较好,2012年,全省各地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狠抓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努力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全年农业总体经济形势运行较好。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004.2亿元,比上年增长3.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440元,扣除价格因素影响,比上年实际增长11.5%。2013年,全省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三农”工作决策部署,按照“强基础、保供给、促增收、增活力”目标,克服价格波动、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切实抓好粮食、生猪等大宗农产品生产,不断扩大农业开发规模,扎实推进农业调结构、转方式,全省农业农村经济保持平稳发展。2014年,国家以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进一步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湖南各级深入贯彻中央文件精神,全面部署春季农业生产,落实粮食生产补贴,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着力推动农业增产增收。

2.农业经济发展方面的分析

农业经济发展方面的得分值几年间分别为0.145、0.353、0.401、0450、0.512、0.569、0.672、0.710和1.233,这几年农业经济发展方面都优于其他各个子系统,从各指标值的权重看,农业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粮食单产人均粮食占有量和亩均农业机械总动力这4项指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权重较大,在因子载荷矩阵中占有较大的分值。改革开放以来,湖南一直是农业劳动力的输出大省,然而,随着机械技术等劳动替代型技术不断推广,湖南的农业生产总值获得大幅增长。1978—2011年,湖南农业生产总值增长54.4倍,农业增长37.1倍,林业增长75.6倍,牧业增长112.6倍,渔业增长363.3倍。所以湖南农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趋势较好,得分值自然就高。

3.结构优化方面的分析

结构优化方面得分值几年均为正,分别为0.012、0.174、0.321、0.453、0.518、0.575、0.656、0.649和0.901。依照此速度,结构优化方面的大部分指标与目标预测指标值可基本上同步。从各指标值的权重看,非农产业劳动力占农业劳动力比重、农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权重均较大,在因子载荷矩阵中占有较大的分值。2004—2012年,湖南省粮食总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实现九连增。在保持粮食生产稳定的基础上,湖南的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1978—2011年,湖南种植业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从77%下降到53%;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5%增长到32%。2011年棉花产量比上年增长4.1%,油料产量增长10.3%,茶叶产量增长12.8%,水果产量增长10.2%,蔬菜产量增长6.9%,烤烟产量增长9.8%。全省2012年的生产总值22154.2亿元,比2011年同比增长11.3%。从三次产业的增长速度看: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04.2亿元,增长3%;第二产业增加值10506.4亿元,增长12.8%;第三产业增加值8643.6亿元,增长12.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3480元,增长10.7%。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3.6∶47.4∶39,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第二、三产业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第一产业,其中尤以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最为迅速。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04.1亿元,比上年增长3%。其中,种植业产值2651.7亿元,增长2%;林业产值260亿元,增长5%;畜牧业产值1488.6亿元,增长4.7%;渔业产值279.9亿元,增长5.5%。将湖南农业产业与全国2012年的农业产业结构相比较,可以看出湖南的种植业产值比重与全国产业结构持平,但具体来看,林业产值比重比全国水平高出了2倍,畜牧业产值比全国畜牧业的比重略低,渔业比重不足全国的1/4。种植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湖南可以利用自身多山的优势,大力发展林业,畜牧业以及渔业也有待进一步发展。湖南省农业产值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6.03%,其中农业种植业方面达到了6.32%,林业达到了8.33%,牧业和渔业占据的比重较少,渔业只有3.7%,农业内部各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国家农业产业的比重,为农业结构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决策依据。

4.农村社会方面的分析

湖南农村社会方面得分值不高,但年度间呈递增趋势,几年间分别为:-0.287、0.023、0.231、0.335、0.401、0.446、0.467、0.509、0.993,依照此发展趋势,湖南农村社会未来几年起色并不大,因此近几年湖南省一定要加大农村社会建设的力度。

首先表现在农村教育方面,长期以来,经费短缺一直是困扰我国教育的普遍问题。农村教育特别是湖南等经济欠发达的典型地区的农村教育,教育经费供应和需求的矛盾尤为突出。在这些地区,工业基础薄弱,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农民收入很低,财政普遍困难,由此形成的相对落后的经济环境很难为农村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国家财政拨付给广大农村地区的教育经费只能保障教师基本工资和维持日常教育教学低水平运转。在农村地区,由县级政府为主筹措的教师的政策性津贴和校舍建设资金普遍没有着落或严重短缺。国家教育经费的不足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现实,但问题是这些有限的教育投资、投向也不公平,存在一定的城乡、地区差距和投入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从城乡差距来看,在确定新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之前,城市推行九年义务教育,费用由政府承担得多一些,而农村推行的九年义务教育,费用由政府承担得少一些。2008年至2014年期间,湖南城乡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差距在50元左右,2007年全面启动新的保障机制时,在拨款政策上仍然保留了30元的差距。在全国的许多地方,城市中、小学校已经用上了塑胶跑道,但是一些农村的学校却因为要完成“双基”达标而负债累累。

其次在农村社会保障方面,湖南省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比如以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等为例,按照新的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的政策来看,实行财政补贴政策,其中中央财政补基础养老金,最低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55元。地方财政补30元,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可以看出农民养老保险金一年就是850元左右,按照现有的物价水平,850元基本起不到很大的保障作用。从合作医疗来看,新农合基金实行农民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2005年筹资标准为30元/人/年,财政补助20元,农民个人负担10元,2006年提高到50元/人/年。2008年进一步增至80元/人/年,其中,中央财政补助40元/人/年,地方财政补助30元/人/年。2009年筹资标准将提高到100元/人/年,财政补助提高到80元/人/年,参合农民个人缴费标准由现在的10元提高到20元/人/年。截至目前,全省新农合筹集资金共计66.22亿元,但按照2013年全省参合总人数4618.19万来计算,人均为140元左右。相对现有的医疗服务价格水平,140元/人的保障水平是比较低的。同时部分县市区过于担心基金透支风险,把起付线、报销比例、封顶线等控制得较紧,以至年终基金结余过多,影响农民受益。同时,患重大疾病的群众在本县域范围内医疗机构无法确诊治疗而转诊省、市大医院就医,自付费用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医疗费用负担过重的问题。

5.农业生态方面的分析(www.daowen.com)

湖南农业生态方面得分值较低,且年度递增幅度不大,几年间得分值分别为:-0.144、0.106、0.093、0.130、0.124、0.116、0.170、0.185、0.317。此得分值表明,湖南农业生态状况不理想,近年来,一是工业“三废”对农业环境的污染较为严重。2013年全省废水排放总量为26.8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9.6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35.8%;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17.2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64.2%。二是重金属对耕地污染。根据农业部组织的全国大中城市郊区、工矿企业周边区和污水灌区农产品产地安全状况普查监测结果统计分析,湖南“三区”产地受到镉、砷、锌、铜、铅等重金属污染。其中工矿企业周边区产地污染最为严重,大中城市郊区和污水灌区也有很大一部分受到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污染点位超标率更高。三是农业面源污染。根据全省农业面源污染定位监测结果,全省农田灌溉水(地表水)样品超标率为31.48%,总磷超标率为20.37%,CODgr超标率为16.67%。地下水样品监测超标率为64.81%,主要超标物质为氨氮(NH3-N)和亚硝酸盐,氨氮超标率为64.81%,亚硝酸盐超标率为7.41%。总体来看,湖南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环洞庭湖区富营养化程度已达到中度。四是农村废弃物污染。据初步估算,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日排放量约240万吨,处理率10%左右,农村生活垃圾日产生量约3.5万吨,综合利用率和处理率仅30%左右。五是规模养殖粪便污染。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畜禽排放粪便带来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特别是一些生产者为提高畜禽生产性能,大量使用微量元素、抗生素及其他药物和添加剂,增加了污染物种类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性。六是农药使用的污染。大量使用农药,造成生态环境危害,农产品中禁限用高度农药残留问题持续存在,除草剂超量使用、弃剩农药和农药包装物随意丢弃、持久性农药长期残留、防治对象对农药抗性增加等各种问题,造成对土壤、水体和空气环境污染。农田使用农药后昆虫遭受杀灭,导致种群衰亡,生物多样性减少,水生资源养护力度不够。水工建设、工业排污、挖沙等对渔业资源产生巨大影响;渔船数量和捕捞强度难以控制,给资源养护造成一定的压力。涉渔工程补偿难,给渔民的捕捞生产带来一定影响,矛盾也较为突出,但相关渔业资源与生态补偿标准仍未统一,措施不完善,难以准确评估工程对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涉渔工程监管仍有较大难度。资源养护工作仍然繁重,特别是洞庭湖矮围养鱼、水府庙库区网箱整治、天然水域捕捞强度、江豚保护等问题,牵涉的部门众多,甚至有一些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给渔业资源养护和管理带来工作难度。

6.农业科技方面的分析

湖南农业科技方面得分值较高,几年间分别为:0.052、0.156、0.283、0.305、0.361、0.475、0.591、0.595、0.946,尤其是进入“十二五”时期以来湖南农业科技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科技含量逐步提高,由粗放农业提升为科技农业。随着农田基本建设的发展,农业机械化事业和化肥工业的发展,湖南省的农业生产物质条件不断改善,农业已经转移到了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农业科研、教学、推广网络初具规模。目前全省拥有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各级各类农业科研教育机构100多个,农技推广体系基本健全。近十多年来,在农业方面,研究开发科技成果达1400多项,先后有1000多项荣获国家和部省级科技进步奖。尤其是杂交优势的开发利用卓有成效,杂交棉、杂交玉米、杂交小麦、杂交鲫鲤、杂交猪、杂交高粱、杂交蔬菜等开发利用、推广,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农业机械化的应用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科技进步,对未来湖南农业的发展,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虽然湖南的农业科技水平得分较高,这反映了湖南农业生产已经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但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距离。作为杂交水稻故乡,水稻科技不断创新,确保了湖南水稻产量稳居全国第一位。生猪养殖是湖南的传统优势产业,湖南致力变革传统生猪养殖方式,建设优质安全外销生猪基地县、养猪小区等,促使分散养殖向规模养殖转变,同时为提升生猪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湖南加大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全省建成161个大型种猪场,引进世界各地的优良种猪进行品种改良。

首先,湖南的农业科技贡献率为52%,发达国家是70%—80%。目前,国际上农业生产已进入了高科技时代,遥感技术、物理、化学、电脑生物工程等正深入利用,良种普及率几乎100%,而湖南在这些方面还处在小区域的试验阶段。目前,湖南已建和在建的农业现代化试验示范园有:马坡岭农业高科技园园区、望城农业高科技园园区等。其中,马坡岭农业高科技园作为一个农业园,入园企业已达32家,拥有以袁隆平院士为首的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他们掌握了国际上生物领域领先技术,以这些专家作为技术支撑,园区逐步推进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

其次,科学技术和科技人才是经济增长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科技发展主要由科研经费的投入和人才决定。反映湖南农业科研强度的具体指标:科研人员相对数值仅为2,科研经费投入和科技人才不足的问题长期困扰着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如此,近些年来许多农业科研人员和农技推广人员由于湖南农村物质条件和文化条件差,纷纷离开本土,流向较发达的地区去寻找新的发展机会。这种趋势还在加剧,这对湖南农业的发展和进步将产生极不利的影响。

再次,湖南农业劳动力素质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达到65.3%,达到基本实现阶段阶段,但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距离。湖南省的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到20世纪末,已经基本实现了“普九”的历史性目标,但水平还是比较低的,还需要一个长时期的巩固、完善和提高的过程。高中阶段教育在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比例大体是6∶4。我省是一个人口大省,教育的整体状况是,教育需求很旺盛,但是政府财政支撑能力不强。要建设教育强省,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尤其是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水平,任务艰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和竞争力,归根到底取决于农民的能力和水平,他们是参与市场竞争的基础和主体。发达国家的农民文化水平都很高,如美国的农场主大多是各州立大学农学院的毕业生。西欧国家的农民除了文化水平外还要经过专业培训并考试及格领到“绿色证书”后,才能成为正式农民。而湖南虽然基础教育基础较为坚实,但应试教育氛围浓厚,素质教育停留在表面层次,用行内的话说是,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普遍对科学技能不重视,学生综合素质不理想。

7.农业外部环境方面的分析

湖南农业外部环境方面得分值较差,几年间分别为:-0.501、-0.046、0.156、0.214、0.258、0.298、0.365、0.371、0.803。这里所说的农业发展外部环境,是指从农业经营者的角度出发,来考察农业经营过程所面对的各种客观条件。在市场原则基本确立的情况下,影响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因素,可以分为内部发展机制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笔者认为,所谓内部发展机制,其核心和本质大致上可理解为激发农业经营者动力的利益机制;而外部环境则是农业发展过程中与农业经营相关的各种外部因素。当然,农业发展的本质因素是其内部动力机制问题,而另一方面,对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的全面认识和整体把握不能不说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

这里主要分析湖南农村资金的大量外流和贷款难的问题,这直接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成为劳动力的输出大省,大量农民外出打工,但其挣得的钱又通过农村金融机构回流到东部等发达地区;邮政储蓄成为农村资金流失的“黑洞”,邮政储蓄业务只收取储蓄存款,而不能发放贷款,从而成为农村资金最大的汇集出口,2001年至2013年,湖南省邮政储蓄共有存款8689亿元,其中来自农村的存款占了较大的成分;农业银行多存少贷,农村信用社既存也贷,其他商业银行在农村基本没有机构。以上多种因素造成了农村资金大量外流与乡镇企业和农民贷款难并存的状况。农业生产的弱质性、农户贷款抵押品及贷款担保人的缺乏,造成了农民贷款难的局面;部分农村中小企业自身条件差、资本金不足、信誉状况不好等诸多难以满足金融机构信贷标准使得农村中小企业也面临贷款难的局面;而缺乏好项目以及农村信用环境不完善和现行担保抵押法律政策不完善等原因,则造成了农村金融机构难贷款的局面,从而使贷款难与难贷款现象并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