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前面对农村城镇化的本质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一方面,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推进城镇化进程,农业的不可持续发展则会阻碍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与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城镇化进程本身也有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与农业发展不相协调的城镇化进程则会阻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二者表现为一种相互促进、相互牵制的依存关系。
1.城镇化离不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城镇化不等于消灭三农。在城镇化过程中,有人认为:既然实行城镇化,就意味着要消灭农村、消灭农民、消灭农业,把农村都“化”为城市,农民“化”为市民,农业“化”为非农产业,从而使全国步入城镇化,再步入现代化。这种思想和观点在基层群众和干部中还拥有较大的市场。实际上,这种观点和思想不仅违背了自然规律,也违背了社会规律。因为社会生产力无论发展到什么样的水平,农业始终是人类食品生产最直接、最经济、最重要的产业。只要人类离不开绿色食品,就离不开大地—水—生物—空气组成的生态圈。而能提供这四种自然要素的地区是农村,农村的产业是农业,从事农业的主体是农民。事实证明,在我国GDP的增长中,农村经济部门的贡献一般还要高于城市经济部门。据计算,在整个“八五”期间(1991—1995),我国国民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1.8%,其中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为8.2%,而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仅为3.6%;同样,在“九五”时期,虽然城市经济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不断增大,但农村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仍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农村各部门创造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保持在50%以上。即使在经济发展水平很高、城市化开始较早的国家或地区,农业也没消失,相反却更加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以《农民的终结》一书闻名中外的欧洲法国农村社会学家H.孟得拉斯,在该书20年后再版时指出:“乡村居民始终是那么众多,或几乎是这样,而且正像我们看到的,乡村社会获得了惊人的复兴。”就是当代经济最发达的美国,政府还一再增加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目的是使该国农业发展始终处于世界农业发展的最前沿。
第二,农业可持续发展对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但不会阻碍城镇化进程,反而会有利于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首先,农业持续发展,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经济繁荣,这给当地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而农村非农产业的加速发展却是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城镇发展的先决条件。特别是在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低的情况下,通过大力发展农村乡镇企业来带动小城镇发展,应视为农村城镇化的一条有效途径。其次,农业持续发展,可为城市产业的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产品及原料,并为城市产业的升级提供基本条件。另外,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有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与之配套,这就要求其他产业也要协调发展,为此,国家会站在宏观角度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并指导和协调农业与非农产业间的发展关系,避免了各产业间盲目发展所导致的效率损失,间接地推进了城镇化进程。
我国的实际情况也证明:高的农业增长率恰恰与快的城镇化推进速度相对应,而低的农业增长率却与慢的城镇化推进速度相一致(见表7-1),这充分说明农业发展对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
表7-1 我国城镇化率的变化与农业增长率的关系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年份资料计算。
第三,农业对城市产业发展的要素贡献。城镇化离不开农业,城市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部门的要素贡献。农业对城市产业发展的要素贡献表现为:
一是劳动力贡献。城市产业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特别是城市产业中技术含量要求不高的制造业和低素质要求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不仅所需劳动力数量大,而且所需劳动力素质更适合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所以,在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以后,大量闲置的农业劳动力为了寻找就业机会和获得更高的就业收入,将纷纷转向非农产业,涌向城市,使城市产业的发展得到无限的劳动力供给。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或非农地区转移必然导致城镇化的发展,这是被世界各国经验反复证明了的。就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在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城市化的模式是可以选择的,而城市化趋势则是无法抗拒的。(www.daowen.com)
二是产品贡献。农业发展、生产效率提高,可以生产大量的农产品。这些农产品不仅可以满足不断增加的城市人口生存的需要,而且可以为城市产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原材料,从而促进城市产业发展和城镇化水平提高。
三是资金贡献。从世界城市化进程看,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城市化之初都是建立在农业基础之上的。区别仅仅在于,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农业对城市产业资金贡献的大小不同。在中国,这种贡献表现得更为明显。如我国农业曾经被迫通过统购统销政策和工农产品“剪刀差”向其他产业贡献了巨额资金,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四是市场贡献。任何国家在城市化之初,农业人口都占有绝大部分比重。即使到现在,我国农业人口仍占63.9%(2014年)。庞大的农村人口,构成了城市某些产业生产产品的消费市场,促进和带动城市产业不断发展,进而促进城市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五是资源贡献。这种贡献突出地体现在土地资源上。土地本是农业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但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没有土地,城市犹如海市蜃楼、空中楼阁。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进步和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得国家有机会和能力对农业进行结构调整,并在此基础上协调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平衡发展,自然会给城市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基本的生存基础——土地。昔日的田野、平川,变成了今日的高楼大厦、城市,早已不是天方夜谭,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
2.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农村城镇化推动
农村城镇化与农村、农业的现代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有助于解决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进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既能维护农村人口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动态平衡,又能保证小城镇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农业人口与农业环境、农业资源的永续良性循环。
第一,农村城镇化水平提高,可扩大农产品消费市场,刺激农业生产能力上升。各国经验表明,加速城镇化进程,不仅可以使城镇人口增多、城镇规模扩大,而且还可以形成一个农产品的巨大消费市场。城镇人口数量增加,必然会增加农产品消费数量。同时,随着转移人口就业的稳定和收入的提高,其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种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农产品质量或数量需求的上升,则会促使与之紧密相关的农业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出、提升农产品的质量与档次,从而不断提升农业生产能力。
第二,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可吸纳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率,使农业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在当时的制度背景下,乡镇企业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浪潮的推进,城镇化显得格外重要。加速城镇化建设,可以分流一部分剩余农村劳动力,缓解大城市的就业压力。相比大城市而言,小城镇在生产、生活、消费等方面更适合于农民,成为农民进城的理想选择。农民从传统的农业中走出来,到第二、第三产业就业,既可以繁荣小城镇经济,又可以增加其收入。农业生产能力要提高,土地必须达到一定规模,即适度规模,这就要求农民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引起的收益增量,恰好等于追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引起的成本增量,这样,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才能达到最大化。城镇化转移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使部分土地空闲出来,大面积的连片土地形成规模,便于开展规模经营。而开展适度规模经营的主体,可以是自愿承包的有志农民,也可以是向社会招聘的各类人才。适度规模经营可以极大地推进农业化和绿色农业的持续发展。
第三,农村城镇化进程将促使农业部门改善生产性功能,发展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农业部门一直承担着食物等生产性功能,被当作单一的生产体系来对待。在城镇化滞后的状态下,过多的农村人口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土地被滥垦,农业资源面临枯竭的危机。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业资源得到保护,生态环境得到关注,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农业部门的生产性功能也将逐步转向融生产、生活与生态为一体的多重复性功能,有利于实现农业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城镇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作用机理的正常发挥,是建立在城镇化与农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的。在城镇化过程中,如果忽略了城镇发展应与农业发展相协调,必然导致城镇发展阻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也必将阻碍城镇化进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