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湖南农业现代化的模式选择

湖南农业现代化的模式选择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农业现代化首先应该是农业生产的机械化,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加大对农业机械技术的改进,而且将科技成果应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同时,通过农户组织和农业协会组织等,对土地进行集中经营,农业的规模化生产也为农业机械化创造了条件。

湖南农业现代化的模式选择

1.发达国家和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模式及启示

(1)美国模式

美国地广人稀,劳动力资源稀缺,人均土地资源丰富,凭借发达的工业,大力发展以农业机械代替人力和畜力,通过扩大生产经营面积来提高农产品产量,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为主的农业现代化模式。美国的机械相对价格较低,而劳动力相对价格较高,所以农场主不得不用机械代替人畜力。美国农业现代化首先应该是农业生产的机械化,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加大对农业机械技术的改进,而且将科技成果应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因此,美国不仅农机具数量居世界前列,其机械的性能也不断提高,能够使农业机械生产适应精细作业要求。其次,美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还表现为对农业教育的投入、农业科学研究和推广,重视农业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并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业集约化、产业化生产、生产专业化、服务社会化,实现政府扶持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2)西欧模式

西欧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模式是重视现代工业装备农业,不断加强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广与普及,以机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以生物技术提高土地生产率。例如英国德国、法国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把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和技术现代化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实现农业机械化、园林化、水利化、电气化,实现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共同提高。另外,英国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借鉴,首先,在立法方面,1947年英国实施了第一部农业法,并且在此之后,多次颁布了鼓励农业发展的法令,运用法律手段支持农业发展。其次,还制定了一系列农业价格政策,对国内生产的各类农产品都制定了最低保证价格政策。当市场上农产品价格低于其最低保证价格时,政府会补贴市场价格与最低保证价格的差额。第三,英国政府釆取措施鼓励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鼓励农场向规模化发展。第四,对自然条件较差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较差的地区提供补贴。第五,对农民改良农田、购买农田、购买农机具、购买农场建筑物等都可以提供贷款

(3)日本模式

日本耕地面积较少,劳动力资源较丰富。在耕地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日本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节约资源,并且根据各地自然差异较大的状况,因地制宜,在优先发展农业生物技术以及水利技术的基础上培育出有利于发挥地区优势的农作物品种,走出了一条资源节约型和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日本现代农业发展早期,由于土地等自然资源稀少,日本在传统农业耕作方法的基础上,创造出以多投入劳动力使多余人口充分就业和多投入肥料优化土地的集约型土地经营方法,大力推进土地改良、良种化、化肥化等技术,提高土地生产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大量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领域,开始全面实行农业机械化生产。为顺应日本国情,政府加强对小型农业机械的研发和生产,为日本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基础。同时,通过农户组织和农业协会组织等,对土地进行集中经营,农业的规模化生产也为农业机械化创造了条件。但是,随着农业化肥化和机械化的高速发展,自然环境和生态都遭到严重的破坏。所以,日本开始注重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环境的保护,强调土地利用的外在性价值,发展环境保护型农业。日本农业现代化主张以农产品合理轮作和有机物还田为发展基础,限制利用人工合成化学制品,大力开发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等技术,并扩大其应用,将提高农业生产率与环境保护和资源永续利用紧密结合起来。

(4)台湾模式

我国台湾地区农业的基本状况是人多地少。由于人均耕地少,农民基本实行土地节约型农业,实行高度劳动集约型、资本集约型和技术集约型农业生产,农业生产集约程度基本达到农无闲年、地无闲田的地步。1965年开始,台湾经济快速发展,非农部门能够容纳吸收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减轻了农业部门负担,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也转变为劳动节约型,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深化,而耕地实行粗放式利用。1980年台湾耕地复种指数急速下降,只有154.4,到1994年其耕地复种指数降为118.7。目前,台湾农业实行资本集约型和技术集约型经营模式。资本集约型农业是指在耕地面积一定的情况下,投入更多的生产资料,拥有更多的农业机械设备,实现农业生产经营高度机械化。技术集约型农业也是在耕地面积一定前提下,主要依靠先进农业科技来提高土地产出率,促进农产品不断增收。台湾实行废税与统税相结合的农业税制改革模式,也即在废除农业税的同时实现工商业税制的统一,而且对适用于农业的各种税有一定优惠政策。台湾农业税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值得中国大陆地区借鉴。

发达国家和地区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完备,农业机械化水平与生产力水平较高,农业技术发展迅速,土地产出率较高,农业发展走上了产业化、组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道路。总结和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现代农业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启示:

第一,基于区域农业资源禀赋选择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中国的人地关系与日本比较接近,从总体条件看,这些地区发展现代农业不能走美国式的土地与资本密集型的发展道路,而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走日本式的技术与劳动密集型的道路。同时,我国地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自然环境多样,既有地势平坦的平川,也有地形复杂的山地。各地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选择农业发展模式,在能够实行规模经营的地方,通过有效地转移劳动力来集中土地,推行机械化生产,实现规模经营;而在地形较复杂且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方,可以采取集约经营的方式,通过拓宽农业发展的深度、广度来发展现代农业。

第二,农业技术进步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从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看,无论是突破劳动力资源的限制、土地资源的限制,还是突破资源与环境的限制,最终都是依靠技术进步。农业现代化归根到底是农业科技化,没有现代科技成果的不断开发和应用,就没有农业机械化、化学化和现代生物技术的推广。运用科学技术来改造传统农业,其基本内容就是促进科学技术与农业经济的各个生产要素相互结合,从各个方面为科学技术向农业领域渗透和转移创造条件,通过农业科技资源的重新调配、组合、凝聚,从而创造出更新的、更高层次的农业生产力,把农业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www.daowen.com)

第三,基于市场机制提升现代农业的竞争力。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市场体系。发达国家一般具有较完善的市场体系。农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国际化程度较高。农业生产直接面对着国内外市场,农产品的商品率很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大大提高,农业技术和品种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农业发展处于一种开放式状态。这与传统农业的自给性、分散性、封闭性和重复性等特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目前,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市场化程度都比较高,农产品商品率一般在90%以上,有的商品率接近100%。同时,发达国家还实现全国统一、开放的农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发达的金融市场,确保了农业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第四,政府行为对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积极作用。在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一直都起着非常重要的支持作用。美国政府颁布法律、制定政策,全方位地规范和引导农业健康发展。日本分散的小农经济能迅速纳入现代化的轨道,也主要是依靠政府的全面干预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法国政府完善农地制度和市场体系,对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综合发达国家的经验,政府可以在法律法规等制度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补贴、财政与金融支持、农业技术研发与推广、农业经营者教育培训等各方面对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帮助和支持。

第五,充分重视农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发达国家十分注重对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培育,通过财政和金融信贷等不断对合作经济组织进行扶持。美国和法国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把各个分散经营的农场组合起来,把小范围的经营和整个社会的大市场联系起来,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抵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并代表农民的利益不断开拓农产品市场,或者参与国际、国内市场谈判和规则制定。日本农业协会通过合作经营的方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难题。目前我国农村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生产方式,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而且也增加了农户的经营风险,使农户在国内外市场上处于竞争的弱势地位,不利于农业的稳定发展。因此,必须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行业协会、农民技术协会等,提髙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的社会化,增强农民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与风险。

2.湖南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具体模式

由于湖南农业资源禀赋特征明显,要顺利推进农业现代化,不能照搬发达地区或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模式,而只能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并结合本省农业资禀察赋优势,发展具有湖南特色的现代化农业。湖南三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而且,自然资源分布不均、人文环境存在明显差异,所以,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各地区应根据区域内农业生产资源禀赋优势,探讨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现代化模式,具体模式如下:

第一,市场化引导的农业现代化模式。主要适用于长株潭地区。选择市场化引导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是一种外向型农业,主要是面向国际国内市场,通过国际分工来实现农业再生产。市场化引导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立足于国际市场,通过与国际市场生产要素和最终产品的广泛交流,完成农业再生产活动。经济运行体制的国际化、生产系统的高效化、产业结构的外向化以及经济管理体制的全球化等特征使得农业生产结构、组织结构、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都与国际规范标准并齐。长株潭地区是湖南省改革开发的先导区,经济发展较快,而且交通便利,能与国际市场建立良好的联系。长株潭地区已经具备相关的经济、技术、区位和资源条件,决定了其农业现代化应走市场化引导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第二,产业化引导的农业现代化模式。主要适用于湘南地区。产业化引导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是以农户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组织或者中介组织,通过系列化和社会化手段,通过产供销、种养加和农工商一体化经营模式,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联结为产业链,以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为目的的机制。经过多年发展,湘南地区农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农业产业化程度逐步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程度得到显著提高,围绕农业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也得到逐步完善。为更好地推进农业现代化,湘南地区应将农业产业一体化与城乡一体化结合起来发展。农业产业一体化是指农业的专业化、社会化和市场化。城乡一体化则是指城乡之间相互联系,城乡劳动力发挥各自优势,实现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从而带动城乡全面发展。农业产业一体化与城乡一体化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农业产业一体化发展能够带动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农业产业一体化发展空间,加快了农业产业一体化发展速度。

第三,生态化导向农业现代化模式。主要适用于大湘西地区。生态的多样性决定了发展特色农业是大湘西地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最佳选择。生态化导向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是指利用区域农业资源禀赋优势,通过现代化物质手段,生产具有绿色或无公害特点的高价值、优品质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以及加工产品。这种现代农业化发展模式具有地域性、优质性以及较强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的特点。

湖南的大湘西地区主要包括邵阳市、怀化市、湘西自治州和张家界等四个部分,这些地区人均占有耕地高于长株潭地区和湘南地区,大湘西地区拥有大面积的天然林场、牧场和草地,并且湖南省的少数民族几乎全部在该区域,这就为大湘西地区走生态特色农业发展道路提供了天然基础。同时,大湘西地区具有自然资源优势、物种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大湘西地区的农业生产主要以传统方式为主,现代化的无机能源投入较少。工业发展相对更加滞后,工业污染相对较小。

【注释】

[1]李航:《论创新农业担保体制与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湖南省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第3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