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发展是满足农民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推动社会进步和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而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又是什么呢?资源、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是传统发展模式中农村经济增长的必备要素和动力源泉。在当代伴随人口规模膨胀、消费压力剧增、资源供给日益短缺、环境污染加剧的情况下,经济发展应当依靠什么?如何发展?本书认为,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成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成为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
早在1912年,以技术创新理论而闻名的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Schumpeter)就认识到,静态均衡、完全竞争等正统经济学假设不适用于解释经济的发展。他认为经济的根本现象是发展而不是均衡;认为创新(要素新组合)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企业家是实施创新活动的主体,信用则是企业家以要素新组合的预期收益为担保的支付手段。从而在经济学史中,形成了著名的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后来,他用此理论解释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周期,认为创新是产业演变、经济周期发生的根源,在他看来,创新之所以引发经济波动,是因为“新的组合不是像人们依据一般的概率原理所期望的那样,从时间上均匀分布的……而是如果一旦出现,那就会成群地不连续出现”。熊彼特认为那些根本性的创新,要冲破一定的壁垒才能完成,一旦这一壁垒被冲垮,则后继的创新将接踵而来,形成创新群。
熊彼特认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特征是技术创新,他的创新理论所要表明的不仅是技术变动使生产函数发生改变的技术关系,而且是把竞争与垄断作为技术变动的发动机。由此看来,熊彼特有关技术创新带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反过来又促进技术创新的这些早期的精辟论断,既成为资本主义产业革命的理论支柱,也为我们当今研究科技生产力、研究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最早的理论基础。
另外,以罗默、卢卡斯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学派的技术进步论也为农业科技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新经济增长学派采用实证的思考方式,注重经济微观及个量的技术分析;采用一般均衡、竞争性均衡、边际分析等研究方法,重点研究技术进步,知识更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该学派由于从生产力增长要素的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并且以技术进步作为现代经济增长的突破口,因而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逐渐占据了西方经济学流派的统治地位。罗默关于新增长理论建立了一个著名的模型,称之为“收益递增型增长模型”,他认为,以特殊的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二者作为经济增长的综合要素时,它们不仅可能形成收益的内部递增,而且能使传统的资本和劳力等要素也产生递增效益,从而牵动整个经济的规模效益递增,保证了长期的经济发展,罗默模型运用于农业发展的主要思路为:
Qi=F(ki,k,xi)(www.daowen.com)
Qi:农业的产出水平;F:所有产业的连续可微分函数;ki:农业的专业化知识;k:所有产业均可应用的一般知识;xi:农业物质资本和劳动等追加要素的总和。
罗默模型十分强调专业化知识、创新性知识在经济增长中的革命性作用,并从实证分析出发证明了科技能力(创新性知识以及掌握此类科学技术的人力资本)不仅可以克服资本的边际效益递减,而且可以在不扩大外延投入的情况下,保持经济的增长。对于农业它还有更加现实的意义。即通过直接引进新技术,不但可以节约农业本身的开发费用,同时间接地增大了资本积累;另外,通过引进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知识,可缩小不发达国家或地区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差距。
农业作为一种弱质产业,长期沿用传统的耕垦方式,生态效率低下,由于人地矛盾突出,对土地过度耕作的结果是大量物质转移出农田生态系统。迫于粮食压力,农业又不得不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等“负效”较大的技术手段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产,最终不仅造成农产品品质下降,而且使水土质量恶化,给生态系统带来诸如农药残留、化肥污染等不利影响。农业技术创新不仅指技术体系本身的创新,更主要的是把科技成果引入生产过程所导致的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并使它转化为能在市场上销售的商品或工艺的全过程,而农业技术进步则强调一种内在式的农村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论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农业技术创新,可以提高单产,以保证食物安全和其他农产品的充分供给;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以保证农民收入增加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增长;可优化环境、保护生态和节约资源,以协调农业的现实与长远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