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90年代初为生态农业研究与实践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在许涤新、叶谦吉的倡导下,召开了多次“生态农业”研讨会,一些农业科技人员开始以户村为单位进行试点,探索和实践生态农业的理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生态农业”的试点,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触及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各个领域。中国的生态农业除了更强调和突出生态学原理指导外,还很好地继承了中国自古以来就独有的正确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哲理观念,使西方可持续发展学者十分崇尚和羡慕。在这个阶段,理论工作者对生态农业的概念、内涵、特征、本质、运行机理和运行模式等进行了全面而又深入的探讨、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中国的生态农业同国际农业可持续发展是趋同的,中国的生态农业运动在中国推行20多年,已有较完整的纲领、试点网络、专家与专业技术人员和大批参与的农民队伍,为中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后为可持续农业研究阶段。作为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标志,是1992年国家计委等部门联合参与编制的《中国21世纪人类与环境发展白皮书》,书中出于对世界未来发展走向的充分把握和对中国国情的深刻分析,在国内国际总体发展趋势的大背景下提出了可持续农业概念。1992年6月中国政府在巴西里约世界首脑会议上庄严签署了环境与发展宣言。1994年3月制定和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从我国具体国情和人口、环境与发展总体联系出发,提出了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和行动方案;强调指出: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和优先领域;中国农业和农村要摆脱困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21世纪议程》的编制和推进,表明中国发展战略思想的转变,标志着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实践进入了新的阶段。同年,中国在北京举办了“国际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研讨会”,明确提出中国农业发展必须走“现代集约持续农业”之路。1996年,中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就如何迎接中国农业可持续性的挑战,提出了三项建议:一是制定一项长期的农业发展战略;二是保证农业研究与开发的投资;三是调整农业研究方向,重点放在经济与环境效益俱佳的技术研究上。1998年,农业部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农业行动计划》,提出了在农业领域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纲领。
1999—2000年,中国科学院组织数十人采用国家发布的统计资料,经过1.7亿次的有效运算,对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总计208个要素、48个指标群、16年模型组、5大系统作了逐级递增的分类排序,在中国首次全面、定量地进行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总评估。2002年9月,第二届国际可持续农业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题为“发展可持续农业,为人类提供更多的食物、能源和工业原料”;会议交流了1997年以来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和经验,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6年3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列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确立了新农村建设的14项重点工程:强调了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性。
2.国内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湖南省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生态农业”的试点,并提出相应的理论,开始触及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但是作为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标志,是1992年由国家计委等部门联合参与编制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湖南省学者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湖南省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认识,表述方法多种,但概括起来有三种比较典型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在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维护环境的同时,实行农村体制改革和技术革新,以生产足够的食物与纤维来满足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促进农业的全面发展。第二种观点认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把产量、质量、效益与环境综合起来安排农业生产的农业模式,它从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项学科来评价农业系统是否持续、协调地发展。第三种观点认为,持续农业是以科技和知识化的劳动投入为主,物质资源投入为辅,能兼顾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并使三者得以协调持续发展的农业。(www.daowen.com)
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国内学者有一个共识:湖南省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在高产、优质、高效的前提下,以科技为基础,以持续增长的生产率、持续提高的土壤肥力、持续协调的农业生态环境,以及持续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为目标,实现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征:(1)农业发展的持续性(强调发展的必要性,认为发展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2)农业发展的高效性(强调经济发展的质量,注重集约的内涵的发展)。(3)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性(强调农业的发展要以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为前提)。
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1)积极增加粮食生产,既要考虑自力更生和自给自足的基本原则,又要考虑适当调剂和储备,稳定粮食供应,以确保食物安全。(2)促进农村综合发展,开展多种经营,扩大农业劳动力就业机会和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状况。(3)持续合理利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维护、改善生态环境和农村风貌。
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内容:(1)协调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间的关系。(2)依靠科技进步,研究资源与环境中可持续的发展要素。(3)观念与制度的创新。(4)社会公平。(5)研究科教兴农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6)着重对农村生态环境监测、评价和农业自然资源资产化进行研究等。
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1)生态农业模式。(2)高技术农业模式。(3)集约型可持续发展模式。许多学者认为集约型可持续农业技术模式适合于人多地少、资源稀缺的地区,尤宜于在湖南省推广。
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国内学者把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分为描述性指标和评估性指标两大类。描述性指标用来表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大系统任一时刻的状态与发展趋势,如经济水平、农民生活质量、资源、环境质量等以及人口增长率、产值增长率、资源利用变化率、环境质量退化趋势等。评估性指标是四大系统相互联系与协调程度的指标,即社会、资源、经济、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程度,也就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程度可用评估性指标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