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企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企业机制和管理思想都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缺乏主动出击市场的动力和积极性。实际调查结果表明,企业外部资源利用低,企业与供应商的合作还没有形成战略伙伴等具有战略联盟的关系,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以我为主的山头主义思想仍然在许多企业存在,在我国跨地区、跨国界的全球供应链为数不多。
许多国有企业虽然很有一定的市场竞争能力,但是在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方式上,仍然习惯于按照计划经济模式办事,没有进行科学的协商决策和合作对策研究,缺乏市场竞争的科学意识。
由于国有企业特殊的委托——代理模式,委托代理的激励成本远大于市场自由竞争的激励成本,代理问题中的败德行为相当严重。
国有企业委托人的典型特征是委托人的双重身份、双重角色(既是委托人又是代理人),代理人问题比其他类常规代理人问题更复杂。
企业合作关系中短期行为也普遍存在。由于委托代理人问题的特殊性,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短期行为。企业的协商过程带有很强的非经济因素和个人偏好行为。(www.daowen.com)
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棘轮效应”(Ratchet Effect)的存在,企业在合作竞争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此外,我国目前市场资源的结构配置机制并不符合规范的帕累托配置模型,资源配置的效率低,交易成本较高,委托代理实现过程中由于信息非对称性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都让人十分棘手。
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供应链模式是供应链企业合作方式与委托代理实现的未来发展方向,但是我国许多企业没有充分利用EDI/Internet等先进的信息通信手段,企业与企业之间信息传递工具落后。与此同时,在利用Internet/Intranet进行商务活动过程中,缺乏科学的合作对策与委托实现机制,法律体系不健全,信用体系不完善。1998年,发生了海南某公司和香港某公司我国首例电子商务诈骗案,充分说明了在进行全球供应链活动中我国企业进行合作对策与委托实现机制研究的重要性。
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供应链管理思想在我国企业中应用受到的阻力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而企业改革的深入又迫切需要改变现有的企业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因此,完善供应链管理思想运作方法,解决我国企业在实施供应链管理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企业合作对策与委托代理实现机制问题是关系到供应链管理模式能否在我国得到很好实施的关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