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社会存在决定意识形态的观点

社会存在决定意识形态的观点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理论上,这种观点被称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存在决定论”。“社会存在决定论”认为,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存在决定意识形态的观点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生产关系的总和。”在马克思看来,人之所以成为人,并不在于他的自然属性,而在于其社会属性。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能够制造工具,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的历史是从生产活动开始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也是使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人类的生产活动是社会的实践活动。人们在生产中必然要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这种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决定着人的本质和人性,决定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面貌。列宁也提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不是等同的,这正如一般存在和一般意识不是等同的一样。人们是作为有意识的生物互相交往的,但由此绝不能得出结论说,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是等同的。”在列宁看来,道德和人类社会并不是同时发生的,而是在人类脱离了动物界并开始社会生活之后才发生的,它是随着生产实践和社会关系的发展而逐步产生和演变的。在理论上,这种观点被称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存在决定论”。

“社会存在决定论”认为,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道德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萌芽到形成的曲折发展的历史过程。在其发展初期,道德尚未从一般意识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意识形态,尚与原始氏族、部落的风俗习惯融合在一起。随着生产和交往的发展、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道德就从一般意识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意识形态,从最初的风俗习惯发展为道德规范体系。

总之,道德的起源和产生由以下条件因素组成:

(一)生产实践活动是人类道德产生的历史前提

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生产活动,最基本的存在是社会存在。人的实践活动之所以与动物的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归根到底,在于人的实践活动并非出自本能的驱使,而是根源于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人类的实践活动,不仅创造了道德主体,也创造出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然而,人作为道德主体,并不是一下子形成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极其漫长、极其艰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正是劳动或生产实践从物种方面把人从动物中进化出来,使人能够直立行走,并借助劳动发明,产生了思维和语言,为人成为道德的主体创造了自然条件。同时,劳动或生产实践还使早期人类群居生活的本能逐渐得到改善。表面上,人的劳动过程是人的智力、体力与大自然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过程,但在本质上却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往,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关系。在原始社会,由于环境的恶劣和个体力量的单薄,决定了劳动必须在群体中进行,个体只有依靠群体的力量才能与大自然相抗争,因而在劳动过程中,必然要求人们结成某种关系,并产生出协调这种关系的道德规范,这就为人作为道德主体创造了社会条件。

(二)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www.daowen.com)

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道德体现的是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只有当人脱离了动物界,并将其合群性的本能上升为交往的关系,且成为迫切需要,道德才有可能发生。只有人类才能结成社会关系,才需要认识和反映这种关系的道德规范来协调这种社会关系。如果一个人长期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孤岛上,他不与任何人发生关系,那么对他来说,他的行为就不存在什么道德问题,既不能表现为善,也不能表现为恶。因此,只有在形成了人与人、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地方才能产生道德。

(三)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仅仅有社会分工和劳动实践,仅仅有社会关系,并不必然产生道德。只有自觉意识到这种社会关系的存在,并且意识到如何去调节这种关系,人们才可能主动去建立这种社会关系。未经意识到的道德是不能称为真正的道德的,因为道德毕竟是人类主体精神的自律。

从自我意识发生来看,当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社会关系对处于“婴幼儿”形态的“他”来讲,属于一种他律性的东西。只有当他逐渐长大,通过其自身的实践活动,与他人和社会形成各种关系(包括道德关系),并意识到这些关系对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他才可能从无自我意识到有自我意识以至到自我意识相对成熟的阶段。因此,社会道德在婴幼儿身上的内在化,必须依靠婴幼儿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否则道德就不可能从他律走向自律,也不可能在个体身上发生。从这个角度讲,没有人的自我意识,也就没有对社会关系的道德自觉,也就不可能产生什么道德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