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创新型经济圈的构建需要在前六章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圈发展的现状、出现的问题,并借鉴国外的经验,展开进行分析。创新型经济圈的构建最主要的就是其创新机制的形成,对经济圈内创新机制的研究就是在一定的创新环境下,创新系统内各个创新主体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学习过程,通过知识交流机制的作用使经济圈创新机制运行有序,并且通过创新的发展可以推动各个经济利益主体获得最大的收益,从而带动创新网络所覆盖地区经济的发展。
图7.1表明了创新型经济圈形成的路径。经济圈是由大城市群演变而来的,但是它比起一般的区域和城市群有其自身的特点,经济圈内地理位置优越,本身经济基础较好,有很强的根植性,具有一个或者多个核心城市,多个腹地城市,核心城市的经济实力远远高于腹地城市,并且核心城市在经济圈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主导的作用,核心城市与腹地城市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层面上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经济圈发展的目标是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并通过自身的发展带动更广阔的区域的发展。这样的基础更有利于创新型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以长三角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为具体的研究对象,构建中国的创新型经济圈。
1.中国创新型经济圈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区位条件。
对于创新型经济圈,它的区位条件主要包括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本书从三个方面分析我国经济圈的区位条件。
首先,我国三大经济圈的地理位置。我国经济圈的地理位置一般都比较优越,长三角经济圈地处长江入海的地方,特别是核心城市上海位置得天独厚,地处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长江三角洲前缘,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北界长江入海口,长江与东海在此连接。上海正当我国南北弧形海岸线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地理位置优越,是一个良好的江海港口。环渤海经济圈是东北、华北和西北的交汇点,是我国北方进入东北亚和太平洋的门户,其中核心城市北京是我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珠三角经济圈地处珠江口,辽阔海域连接南海及太平洋,其中深圳是我国最早发展起来的沿海城市。所以,我国发展水平较高的三大经济圈地理位置比较优越,具有率先发展起来的优势。
其次,我国三大经济圈的创新资源。对创新资源的分析可以从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信息和知识资源、资本要素、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方面进行分析。长三角经济圈汇集了产业、金融、贸易、教育、科技、文化等雄厚的实力。两省一市教育发达,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并且拥有自有的创新文化,此地的平均创新综合指数远远高于全国的其他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已经形成了发达便捷的交通优势,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科技教育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密集的骨干城市群等五大优势。其中京津地区是中国科研实力最强的地区。珠三角经济圈是中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南部的经济和金融中心。所以我国三大经济圈的创新资源比较丰富,但是,根据比较分析,我国经济圈创新资源过度集中于核心城市,腹地城市与核心城市发展的差距比较大,所以需要对创新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特别需要对经济圈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进行合理的引导。
最后,我国三大经济圈的创新环境。对创新型经济圈创新环境的分析需要从四个层面进行分析,分别是地理层面的网络环境、组织层面的网络环境、文化层面的网络环境和知识层面的网络环境。地理层面的网络环境与经济圈的地理环境相同。组织层面的网络环境与经济圈的创新主体相关,我国经济圈的创新主体主要包括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以及中介机构,核心城市创新的发展水平比较高,所以产学研一体化程度较高,城市内相关的创新主体互动程度较高,但是腹地城市与核心城市发展水平差距比较大,它们的创新水平也比较低,城市内部相关的创新主体互动程度也不高。特别是经济圈内部城市之间相关创新主体的互动程度更低。文化层面的网络环境和知识层面的创新环境也是对创新软环境的分析,对创新软环境的分析要重视对创新氛围的培养,我国经济圈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但是创新文化却比较薄弱,所以经济圈需要更加开放式的发展,不仅经济圈内部各个城市之间要进行思想的交流,而且要与经济圈外部进行往来、联系与互动,接触优秀的思想,产生更多的新观念、新知识和新想法。知识层面的创新环境就是知识交流机制作用的环境,也是对创新网络的研究,我国经济圈还未形成成熟的创新系统,产学研一体化程度不强,进一步发展各个创新主体就知识进行互动的网络,是我国经济圈向创新型经济圈发展的重点。
2.中国创新型经济圈形成的组织基础是创新主体
中国创新型经济圈的构建需要重视区域内部各个创新主体的发展。第一,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圈经济发展的主体,就我国三大经济圈来讲,长三角经济圈产业门类齐全,轻重工业发达,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特别的它的传统工业发达,而且高新技术产业也比较突出。近年,大融合的态势已经发端。苏浙沪三地的项目已经涉及交通、旅游、会展、人才等多个领域的合作。并在由浅入深地探讨产业规划、政策规划、金融服务等高层次的合作联动。环渤海经济圈是中国的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但是由于本区域国有经济比重较大,企业负担重,制造业发展战略举棋不定,经济圈内产业定位不清,缺乏合理分工和协作,严重拖拽了整体产业提升的进程。珠三角经济圈产业主要由加工贸易引导,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近年来,该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重化工业进程持续加快,产业高级化趋势明显。并且,该地区产业外移由扇状向放射状发展。从这几个方面可以看出,我国三大经济圈产业发展各具特色,但是产业创新水平比较低,创新未能成为推动我国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二,大学、科研机构。长三角经济圈创新能力比较强,两省一市教育发达,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环渤海经济圈人才和技术高度集中于核心城市,其中,北京有高校52所,其中重点高校23所,占全国重点高校总数的1/4。天津市2009年度参加科技和人文社会科学统计的高校有18所,高等院校中共有自然科学教学与科研人员18844人,研究与发展全时人员6159.5人年。而腹地城市大学、科研机构数量较少,并且北京、天津大学、科研机构拥有的科研经费也比较多,所以相对的创新的成果和产业化的水平也比较高。珠三角经济圈的技术创新能力在总体上看比较薄弱。与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相比,珠三角地区的创新资源,如科研院所、高端人才、教育水平、大型骨干企业等处于相对劣势,但是,按照《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要求,2012年珠三角R&D投入占GDP的比重要达到2.5%,R&D投入总额将达到1000亿元左右,R&D投入年均增长20%以上[http://www.southcn.com/jsfw/zt/kxfzcxgd/gn/content/2010-03/30/content_10612121.htm《珠三角创新圈,广东战略性路径选择》]。为了不形成“创新性浪费”,需要通过协同创新,共享资源、才能提高创新的效率。(www.daowen.com)
第三,政府部门。政府部门是制度创新提供的主体,也是创新的主要推动力量。对于长三角经济圈,国家出台了具体支持它一体化的举措,《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关于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两个配套文件出台,从政策上给予大力扶持。环渤海经济圈各级地方政府对资源的控制力比较强,在它的建设中,通过各级政府高层会议、合作论坛等方式提供了协调、合作的平台,对改变“诸侯割据”,加强区域间的协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珠三角经济圈出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珠三角经济圈本身具有很高的开放性,通过珠三角经济圈整体的创新活动、多样化的创新技术联盟、发达的公共技术平台以及先进的科技园区,与全球创新网络全方位对接,将更大规模地吸引全球高端创新资源参与珠三角建设,加快建立开放型的创新体系,全面提升珠三角创新活动的国际化水平。
3.中国创新型经济圈形成的基本作用机制是知识交流机制
我国经济圈向创新型经济圈的发展,在创新系统内起作用的基本机制就是知识交流机制,知识交流机制包括新知识的产生、新知识的扩散和创新的产业化过程,其中新知识的产生是知识创造的过程,它是创新形成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也是创新形成的前提基础,创新的产业化过程能够把相应的创新转化为经济利益,是创新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我国创新指数最高的经济圈是长三角经济圈,由于它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自有的创新文化,所以创新水平最高。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大学、科研院所等基本的创新主体以及人才、科研经费等创新的资源,教育资源的丰富促进了知识的创造,自有的创新文化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氛围促进了知识的扩散和创新的产生,长三角经济圈发达的产业也可以进一步地促进创新的产业化发展。知识交流机制作用于长三角经济圈促进它向创新型经济圈的发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经济圈内地区之间的交流、合作与协调发展。
珠三角经济圈相对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创新水平较弱。但是,从现实条件分析,与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由多个省份和直辖市组成的情况相比,珠三角不存在跨省的行政门槛,且已与我国香港、澳门地区建立高层与民间互动合作的机制,具有地缘优势,推动区域协同创新的阻力相对小很多,这是构建珠三角创新型经济圈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由于珠三角经济圈开放程度比较高,所以不仅在珠三角经济圈的内部可以有效的进行知识的交流,而且珠三角经济圈可以加入全球创新的网络,进行新知识和新信息的交流和沟通。
4.中国创新型经济圈形成的基本结构是创新网络。
区位条件是我国创新型经济圈形成的基本条件,我国创新型经济圈形成的组织基础是相关的创新主体,而创新主体的基本行为机制是知识交流机制,区域创新网络是经济圈内一切创新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结构,创新主体是创新网络的结点,知识是创新网络内部流动的主要载体。从我国经济圈发展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与国外发达经济圈相比较我国经济圈整体发展水平不高,而且经济圈内部地区之间差距悬殊,特别是核心城市发展水平远远高于一些腹地城市(见表7.5),这严重影响了经济圈内城市之间相关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并且阻碍了创新资源的合理流动,经济圈内区域无法得到协调发展,创新网络就无法形成,创新机制不能在区域内发挥有效的作用,创新型经济圈就无法形成。
我国创新型经济圈的构建需要在整个区域的范围内形成创新网络,需要重视以下两点:第一,经济圈内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促进创新资源在经济圈内各个城市之间进行合理的聚集与扩散,各个城市的创新主体以新知识和新信息为内容,以创新为目的,进行频繁的交流与互动,促进城市内部与城市之间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发展。第二,不仅要发展经济圈本地区的创新网络,还要全面的嵌入全球的创新网络中去,这就要具有很高的开放性,通过经济圈整体的创新活动、多样化的创新技术联盟、发达的公共技术平台以及先进的科技园区,与全球创新网络全方位对接,将更大规模地吸引全球高端创新资源参与经济圈的建设,加快建立开放型的创新体系,全面提升我国经济圈创新活动的国际化水平。
图7.1 中国创新型经济圈的形成机制
资料来源:作者自己绘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