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知识交流机制与创新型经济圈创新网络的关系,需要借鉴第五章创新网络的相关内容,第五章第三节内容构建了经济圈的创新网络,其中图5.4和图5.5分别是经济圈创新网络的网络组织模式和经济圈创新网络内的产业发展形式,它们构成了创新型经济圈创新网络的结构,在经济圈的创新网络中流动的主要内容是知识,知识交流机制是创新网络内的主要行为机制。分析创新型经济圈创新网络内的知识流动,需要结合经济圈创新网络的结构,从两个方面展开分析。
第一,知识在经济圈内的聚集与扩散。知识是重要的创新资源,所以区域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也会作用于经济圈内知识的流动路径。核心城市是经济圈内经济实力最强,发展最为成熟的地区,所以经济圈内的新知识绝大多数产生在核心城市内,不仅如此,核心城市以外的知识资源出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也会向经济圈的核心城市流动,核心城市不仅聚集了较多的物质资源、人才,还积聚了大量的知识资源,知识资源的聚集促进了核心城市内创新的发展和创新网络的形成,进一步地带动了核心城市经济的发展。经济圈的发展是一个整体,所以核心城市得到发展的同时,需要向腹地城市扩散自身的优势资源,带动腹地城市的发展,扩散效应也会作用于知识的流动,促进知识向经济圈内腹地城市扩散,推动腹地城市创新的发展和创新网络的形成,并且通过扩散效应的作用,腹地城市的创新网络与核心城市的创新网络相结合,促进了经济圈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发展,推动了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进程。
第二,知识在经济圈内不同的创新主体之间流动。不同的创新主体包括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和中介机构,它们是创新网络的结点。在本书的第四章中详细分析了每一个创新主体及其与创新型经济圈的关联机制。如图5.4所示,经济圈内每一个城市都具有不同的创新主体,创新主体的类型是相同的,区别是创新的能力和互动的程度。核心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创新实力较强,它的创新主体创新的能力也最强,互动的程度最频繁,所以知识的流动量最大,并且知识流动的频率最高。与核心城市相比,腹地城市城市发展水平较低,创新实力较弱,所以在其内部,不论是知识的流动量还是知识的流动频率都不如核心城市知识的流动。知识不仅在经济圈城市内部流动,而且需要在经济圈的城市之间流动,这是经济圈创新网络形成的关键,其中核心城市与腹地城市创新主体之间知识的交流是经济圈内知识交流的主要形式,腹地城市之间也存在知识的交流,但是知识交流的量和知识交流的速度都不如核心城市与腹地城市之间的知识交流。通过知识在经济圈核心城市和腹地城市内部及其它们之间的流动,经济圈创新网络形成、运行和发展,创新进一步地促进了经济圈的一体化发展。
2.知识交流与产业发展
从知识交流的角度对地区之间产业的整合、发展及其融合进行研究,新知识的交流包括知识的聚集和扩散,产业的知识也是一个聚集和扩散的过程。同一类型产业内的知识需要进行交流促进创新的产生,同时不同产业内部的知识也需要得到交流,地区之间不同产业之间的融合也需要通过产业内知识的交流来实现。产业内知识的交流能够激发新的思想,推动新方法的应用从而促进产业的融合。知识的共享促进并强化了同一地区不同产业之间以及不同地区产业之间知识的相互交流。产业的融合是产业创新的表现形式,需要通过创新来推动,而知识的共享促进了创新,所以知识的共享对产业的融合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知识无法流动的情况下,不同的产业端口是闭合的,各个产业之间边界比较清晰,不同的产业是分立的,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是间接的,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所以,产业之间或者同一产业的不同产业链之间没有合作。由于不同的产业也可以视为知识的集合体,所以经济圈内同一地区产业的合作以及不同地区产业的合作需要通过知识的共享机制来实现,知识的共享可以把分立或是分割的产业联系起来以实现产业的合作与融合。在这个过程中,同一地区内不同的产业以及不同地区内的产业拥有的知识不同,这种异质的知识在同一地区内的不同产业间以及不同地区的产业之间得到共享,通过知识交流和共享的途径促进了经济圈内产业的融合,产业的融合促进了经济圈产业的一体化发展,而产业的发展直接推动了经济圈社会、经济的一体化发展进程,促进了创新型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
以上从知识交流机制的角度对创新型经济圈的创新网络进行了分析,知识交流机制伴随着知识的创造、知识的转移、创新的产生和创新的产业化,网络的发展就是知识流不断运动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新知识得到创造、创新产生并得到应用。在创新型经济圈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它本身是一个不断运行的有机整体,其中,区位条件是创新型经济圈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基础,创新网络是创新型经济圈的结构,创新主体是创新网络的结点,知识交流机制是创新型经济圈的主要行为机制,它的运行直接决定了创新网络内创新的形成和发展。综上所述,这四个方面都是创新型经济圈的重要构成因素,所以在分析中国创新型经济圈及其构建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四方面的因素,基于对这四个方面因素的权衡,提出中国创新型经济圈形成和发展的政策建议。
【注释】
[1]竹内弘高,野中郁次郎.知识创造的螺旋—知识管理理论与案例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10
[2]Szulanski,G.Exploring internal stickiness:Impediments to the transfer of best practice within the firm.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special issue,1996(17):27~44
[3]竹内弘高,野中郁次郎.知识创造的螺旋—知识管理理论与案例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2
[4]竹内弘高,野中郁次郎.知识创造的螺旋—知识管理理论与案例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3
[5]竹内弘高,野中郁次郎.知识创造的螺旋—知识管理理论与案例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4
[6]阎维洁,齐晶晶.知识创造到技术创新转换的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11):129~133(www.daowen.com)
[7]竹内弘高,野中郁次郎.知识创造的螺旋—知识管理理论与案例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95
[8]自组织:该理论是系统科学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以自然界中的自组织现象为研究对象,探讨自组织系统的内在属性,研究其产生及其演化的一般规律。所谓自组织系统就是它的有序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即有序度的增长是由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自发形成的。在本书中,意指区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协调,促进区域创新网络的稳定发展。
[9]长三角经济圈的四个圈层:第一个圈是上海市区600平方公里;第二个圈是6300平方公里的上海市全境;第三个圈是包括苏锡常嘉的1.5万平方公里;第四个圈是9万平方公里长江三角洲全境。
[10]康弗斯(Converse,1949)给出了“城市断裂点”的概念和公式,他认为城市断裂点可以预测潜在的城市增长点的具体区位,从而可以达到引导区域发展的目标。经济圈也是一个区域性的概念,所不同的是它的内部层级分明,并且地区、城市之间的经济、社会、文化联系密切,“城市断裂点”的概念也符合经济圈内地区、城市之间的发展现状。
[11]Converse,P.D.New Laws of Retail Gravitation.Journal of Marketing,1949,14(10):379~384.
[12]齐晶晶,何自力.创新型经济圈及其实现途径.改革,2010(1):79~85
[13]R Huggins,A Johnston,R Steffenson.Universities,knowledge networks and regional policy.Cambridge Regions Econ Soc,2008,1(2):321~340
[14]何传启,张凤.知识创新——竞争新焦点.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164
[15]葛黎华.心智模型及企业的知识创造:[博士学位本书].天津:南开大学,2009
[16]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许泽民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81
[17]何传启,张凤.知识创新——竞争新焦点.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164~171
[18]司托克斯.基础科学与技术创新.周春彦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57~59
[19]何传启,张凤,知识创新——竞争新焦点,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16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