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经济圈内知识的聚集与传播

经济圈内知识的聚集与传播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知识属于创新资源,所以它的流动路径是在经济圈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的作用下形成的,对经济圈内知识的聚集和扩散进行分析需要在遵循区域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作用的前提下,结合经济圈的特点进行分析。上文对经济圈内城市空间的作用“流”进行了说明,接下来对城市间支配物质和非物质流动的一对作用力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经济圈内知识的聚集与传播

经济圈是一种经济区域,是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的经济地域单元组合而成,这些经济地域单元是大都市区的空间联合体,是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地域空间组织形式。一般的经济圈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拥有一个或者多个核心城市,当今大型的经济圈一般都是多核心结构;核心城市人口密度远远高于腹地,人口高度聚集于此;经济圈内每个城市都具有自身的功能和特点,众多的城市组合发挥功能构成了经济圈整体功能的完整性,所以经济圈具有多种城市的职能,并且是这些职能的复合体;经济圈是带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的空间组织形式,所以它是创造新知识、产生新思想、形成新技术的源地;经济圈一般沿着交通轴线、河流海岸线呈带状发展,它是具有完善的区域性基础设施的空间组织形式。知识属于创新资源,所以它的流动路径是在经济圈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的作用下形成的,对经济圈内知识的聚集和扩散进行分析需要在遵循区域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作用的前提下,结合经济圈的特点进行分析。

1.区域的空间作用力

经济圈内城市之间具有较强的经济和社会的联系,空间的相互作用也比较强。空间的相互作用理论不是在一个城市或地区的范围内研究,它是关注于地区之间、城市之间的经济和社会联系。地区和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方式有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就是资源和要素的流动,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由外围向极点聚集。在增长极的吸引下,腹地及其外部区域的财富,包括资金和资源,不断流向核心区域,这主要是表现为可以物化的资源方面。第二种类型就是新知识、新思想、新技术等的流动,这一点是本书研究的重点。本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创新型经济圈,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通过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带动创新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圈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

经济圈内地区间(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就是各种“流”的相互作用,它们之间作用力的大小决定于各种要素的流量的大小。这种流量主要包括资源流量、人才流量、知识流量和信息流量,知识流量是影响创新的决定性因素,知识在城市之间的流动及其流量的大小也是本书知识交流机制研究的范畴之一。正如康弗斯(Converse,1949)所提出的概念“断裂点”[10]可以引导区域的发展[11]。大量的实践经验表明,在断裂点的附近,各种“流”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非常强烈,这个断裂点也是区域新的增长点的产生处。

上文对经济圈内城市空间的作用“流”进行了说明,接下来对城市间支配物质和非物质流动的一对作用力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城市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一般有集聚和辐射两种类型,它们对经济圈经济的整体发展产生了推动、调节以及管理的作用,这些作用的空间效应主要有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是一对作用力相反,互相交织的作用力,它们是推动经济圈内核心城市和腹地发展的重要的作用力。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认为,地区差距决定着要素流动走向,要素流动又决定着地区差距的变化,在要素流动过程中,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发挥作用,使得地区差距变大或是变小。经济圈内的城市是人口、产业和各种资源聚集的基本单元,其中核心城市不断地吸引着周边地区的资源、要素、知识等向其聚集,随着这种聚集效应的发挥,核心城市成为了先进技术、先进文化、众多人才的集中地。经济圈内聚集效应所形成的集聚能力,是城市经济增长最主要的空间效应。核心城市聚集效应的发挥,也伴随着扩散效应的发挥。核心城市聚集了大量的物质和非物质要素,这些要素也需要向周边地区扩散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扩散效应的发挥是为了更好的聚集,扩散效应的大小和强度,取决于核心区域聚集效应和聚集能力的大小,通过扩散效应的发挥,核心区域的实力进一步加强。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是区域空间与产业演化过程中的两种基本力量,区域发展初期,聚集效应占主要地位,发展到一定阶段,扩散效应就会相应得到增强,并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由于空间结构演变的过程是一个增长极发展、点轴发展到网络发展的动态过程,所以聚集效应与扩散效应也是交错发展、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发展过程。这一对作用力交织在一起,使得区域竞争力在这对矛盾中消长。

2.知识的聚集和扩散[12](www.daowen.com)

接下来具体的对经济圈内知识的聚集和扩散路径进行分析。图6.8对经济圈内知识的流动途径进行了说明,经济圈内有一个或多个核心城市,在此地区内其它城市是它们的腹地,由于核心城市具有良好的区位、经济、政治和文化等优势,多种原因使得这些城市率先发展起来,技术进步、高效的生产活动,以及生产的创新等都集中在这些城市。同时这些核心城市的发展与创新也有很大的关系,由于现今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所以它们对创新有着潜在的需求。创新首先在核心城市大量的出现,创新增强了核心城市的竞争能力。核心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向周边地区扩散新知识、新技术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在向腹地扩散的过程中核心城市进一步增强了自身的实力。

新知识的流动寻求能够获取最大收益的途径,核心城市具有优良的软条件和硬条件(软条件是指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和经济政策,硬条件是指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健全的基础设施、较多的科研机构以及发展较为成熟的产业集群),所以较之于经济圈内的腹地,知识会优先流向综合经济实力较强的核心城市。在这些地区,新知识会使创新的实现更加便利,而由创新产业化带来的经济利益更容易获得并且其收益更大。如图6.8所示:知识会首先聚集于核心城市,在经济圈内,腹地会是知识聚集的次优选择。同时,核心城市所产生的新知识也会向其腹地扩散,一般的,它的扩散路径是按照距离扩散,距离核心城市最近的城市得到新知识的扩散越多。如图6.8所示,一部分城市在这些核心城市的辐射范围内,腹地3则代表了另外一种类型的城市,该城市的部分地区在经济圈内,部分地区在经济圈的外部,在经济圈内部的地区与核心城市的互动会更加频繁。核心城市不仅向经济圈内的腹地扩散新知识,而且它的扩散范围也可能达到经济圈的外部,除此之外,腹地所获得的知识也会向经济圈的外部扩散。虽然经济圈的涵义强调其内部的互动影响,但在创新网络的构建过程中,知识的交流是无边界的,它可以从经济圈的内部获得,也可以从其外部获得,Huggins,Johnston和Steffenson(2008)也认为,一些公司并不能在相似的区域内获得新知识。一些高度创新的公司常常与全球网络相连接,暗示着不相似的区域可以跨边界传递复杂的知识,在适当的地方提供相似的知识交流和网络结构[13]

通过对经济圈内知识流动的途径分析可知,地区内知识的聚集和扩散与物质资源聚集与扩散的途径是相同的,这是因为创新的发展也是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所以非物质资源的会首先流向能够获取最大利益的地区。清晰了经济圈内知识的流动途径,为下文分析知识交流机制与创新型经济圈的关系作出了铺垫。

图6.8 经济圈内知识的聚集和扩散

资料来源:作者自己绘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