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知识交流机制的作用机理解析

知识交流机制的作用机理解析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知识交流机制的作用机理,首先对知识存在的形态进行分析,正如竹内弘高和野中郁次郎对知识的划分,他们认为知识本身包括形式知识和暗默知识。

知识交流机制的作用机理解析

研究知识交流机制的作用机理,首先对知识存在的形态进行分析,正如竹内弘高和野中郁次郎对知识的划分,他们认为知识本身包括形式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暗默知识(tacit knowledge)。形式知识是以文字、数字、声音等形式表示的知识,它是以数据、科学公式、视觉图形、声音磁带、产品说明书或手册等形式进行分享的。一个人的形式知识可以很方便地用形式或系统的方式传递给他人[3]。暗默知识属于看不见摸不着的知识、很难被表述出来。暗默知识具有高度个人化,难于形式化的特点。通过人与人之间交流来分享暗默知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暗默知识的代名词可能是主观直觉和预感,它深深地扎根在个人的行动和切身经验,以及他们所信奉的价值观情感之中[4]。竹内弘高和野中郁次郎对暗默知识进行了划分,第一是“技术”层面,包括非正式和难以明确的技能或手艺,另外包括一个重要的“认知”层面,它包括信念、领悟、理想、价值观、情感及心智模式[5],它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方式。由于新知识从产生、扩散以及创新产业化的每一个过程都伴随着对知识的交流,所以就需要基于知识存在的形态对知识交流机制发挥作用的每一个过程进行分析。

1.新知识的产生过程

知识创造的过程就是新知识的产生过程,竹内弘高和野中郁次郎对知识创造的一般机理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结合二者对知识创造的分析,可以对新知识产生的过程总结如下:

知识产生的场所一般在公共研究机构,公共研究机构主要包括由政府资助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它们不仅为企业创造基础知识,产生新方法、新仪器和有价值的技能,而且它们也会为政府或其它公共部门提出有力的政策建议,促进制度创新。除了由政府资助的公共研究机构,还有一些企业自身设立的科研机构能够担当企业的新技术开发工作和管理体系的创新工作。所以这个阶段的知识交流主要是研究部门之间的知识流动,而这种知识流动主要包括不同研究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例如学者访问、学术研讨会以及定期的商讨会议等,通过信息的交流可以促成它们之间的合作,从而促进了不同研究的结合,有利于科研成果和新知识的产生。

知识流动是从知识传递者到知识接受者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受三大类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是行使知识交流活动的主体,它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知识传递者和知识接受者;知识交流过程中流动的客体就是知识本身;知识交流的氛围,即知识流动的环境。知识只有被主体所拥有,才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从而通过这种作用的发挥影响知识传递者和知识接受者的行为方式。环境因素也会促进或是阻碍知识的流动。日本学者竹内弘高和野中郁次郎讨论了组织内知识的转化和创造的问题,提出了著名的SECI模型。根据他们的思路,每个行为主体所拥有的知识可以分为形式知识和暗默知识两种类型。根据知识的类型和转化的机制可以对知识的创造过程分析如下:

知识从传递者到接受者的转化过程中,形式知识和暗默知识之间相互作用,知识得到交流,交流的过程直接促进了知识的创造,主要有四种模式(见图6.1)。第一,模式一即共同化,从暗默知识到暗默知识是知识的共同化过程。由于暗默知识的特点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暗默知识之间的转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是一个通过共同的经历和体验的分享而建立默示知识的过程。这里主要强调的是知识交流过程中的共同经历和可以分享的共同体验。如6.1中所示,知识接受者通过体验、观察、模仿和多次的试验,逐步的领悟和理解了知识传递者隐形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暗默知识。例如,生活中的典型例子就是师傅带徒弟,很多手艺和技术是不能言明的,通过手把手的教学使得徒弟能够体会师傅手艺的精髓,这个过程不仅是师傅传递给徒弟大量暗默知识的过程,也是徒弟参与到共同化活动中的过程,这样的长期合作关系使得知识的接受方可以理解知识传递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惯例。从这里可以看出,这种不可言传的知识是不能够直接成为形式知识的,它们在组织内不能够得到直接的交流。需要强调的是,在这个交流过程中伴随着知识的流失或是变动,这主要是由于知识传递者和知识接受者并不是一个主体,他们之间存在着理解能力、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差别,同时他们的知识背景也可能是不同的,此外知识交流的环境可能促进也可能干扰这种暗默知识的交流,这就有可能造成两者对知识理解的差别。

图6.1 知识变换的四种模式

资料来源:竹内弘高,野中郁次郎.知识创造的螺旋—知识管理理论与案例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53

第二,模式二从暗默知识到形式知识,即知识的表出化过程。暗默知识是不可言传的,形式知识是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外在表现形式表现出来的,顾名思义,表出化的过程就是将暗默知识表达出来,使其转化为形式化知识的过程。这个模式对于知识创造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它的成败直接关系到知识创造的成败。表出化的过程需要知识传递者将暗默知识有效的传递给知识接受者,也就是说,将知识传递者的暗默知识表达出来,把其转化为形式知识,这个过程常常采用的形式是比喻、类比、并且通过演绎和归纳将其概念化以及通过假设和推理将其模型化等。这个过程常常被认为是一个概念化的过程,简单的就是将一个意象概念化,一般地通过语言来表达。由于暗默知识是不可言传的,它是不能够从外在上表达出来的,通过知识传递者和知识接受者之间的互动,使得意象化的知识通过书写、语言、数字、声音等形式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着知识传递者和知识接受者的知识背景、理解能力、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差别,所以知识转化的结果可能也是大为不同的。

第三,模式三是从形式知识到形式知识的联结化过程,这也是一个知识体系化的过程。形式知识是可以用言语、图象和声音等表达出来的知识,所以当它从知识传递者向知识接受者流动时,一般不会出现知识的缺失或是变动,它可以通过形式化的信息形式直接完成。具体的,它就是将不同形式的知识彼此结合,知识传递者和知识接受者通过会议、文件、电话交谈和信息网络等媒介的形式将各种形式知识联结在一起。通过对形式知识的增添、减少、结合、分类和整理等形式,重新对已经存在的知识进行构造,可以形成知识体系,产生新的知识。

第四,模式四是从形式知识到暗默知识的知识内在化过程,这个过程是使更新的形式知识表现为暗默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与“干中学”的学习形式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共同化、表出化、联结化三个过程的体验,当以共有的心智模式或技术诀窍的形式内化到知识接受者的暗默知识基础内时,这些体验就会成为有价值的资产形式。在知识内在化的过程中,若知识是以图标或言语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就会转化为手册、文件或是讲故事的形式,这样对于组织的知识创造是有多方面的好处的。也就是说知识接受者接受了这种外在化的知识表现形式,通过学习机制,掌握它、理解他,加之他个人的经历和体验从而将其内在化,通过这样的途径可以使得个体的暗默知识得到丰富。同时,这种外在化的知识表现形式可以很方便的传递给其他的知识接受者,从而有助于知识的分享,并且促进了个体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当然,内在化的发生可以在没有实际体验别人经历的情况下,譬如:通过阅读或是倾听某些人成功的经验和不成功的教训,可以形成个体自身的暗默知识。这种知识在流动中的转化是极为重要的,这个过程伴随着知识量的不断扩大,质的不断提升。这种模式正是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等组织之间交流和互动的重要的形式。

从知识传递者到知识接受者,知识交流的四种形式是一个不断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这个过程交织着形式知识和暗默知识的相互作用。这四种知识转换模式依次交替,就是知识螺旋上升的运动,由于组织本身不能创造知识,个人的暗默知识是组织知识创造的基础,所以这种运动是知识通过个体的相互作用在“组织层级上”不断放大的过程,也就是说,SECI过程本身具有两个维度,分别是本体论认识论。从本体论的角度它需要经过个体、团队和组织的三个层面,从认识论的角度,它需要形式知识和暗默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层面上,都具有形式知识和暗默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随着知识的螺旋上升,这种相互作用的层次也就得到了提升。由于个人的暗默知识是组织知识创造的基础,所以暗默知识在知识的螺旋运动中随着层级的不断提升,它是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随着暗默知识向形式知识的转化,它又进一步地得到清晰化。所以,从以上知识创造的四个过程及其对知识螺旋的介绍可以看出,第一,知识创造要重视暗默知识的作用,第二,要重视暗默知识向形式知识的转化,第三,要注重提升知识螺旋运动的层级,以便在更大的背景环境下,促使知识创造进一步得到发展,这一点对于创新型经济圈创新机制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2.新知识的扩散过程[6]

本节借助物理学中“场”的概念,分析知识创造与创新之间的转化及相互影响机制。由于本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经济圈,经济圈内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经济发展,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技术创新是促进创新产业化的基本途径,所以本节对创新的研究主要是技术创新,目的就是通过新知识的扩散促进知识创造向技术创新的转换。

(1)“场”的提出及内涵

经济学管理学领域内,“场”是一个借鉴了物理学概念的比较特殊、形象的名词。很多学者为了促使组织内部知识的利用、共享和创造新知识,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场”理论,并用来说明知识创造(生产)的机理以及知识转移的过程。目前较典型的理论有三种。其一,日本一桥大学教授伊丹敬之从组织管理模式入手,相对以往“科层制”管理模式提出“场管理”。他从研究人们的心理活动出发,其核心是以组织内部建立“场”,并通过发挥其作用来管理组织。这里“场”的含义是人们在共同参与、有意无意地相互观察、相互交流、相互了解、共同合作、共同体验的场所或无形的圈子。其二,情场理论是关于组织信息处理的理论。情场理论认为提高组织竞争能力的关键是交流、联系和创造,而“场”是一种自由交换意见的场所。情场理论是以创造生产有价值情报的“场”为目标的理论。其三,野中教授把“场”定义为“分享、创造及运用知识的动态的共有情境。‘场’为进行个别知识转换过程及知识螺旋运动提供能量、质量及场所[7]。”这个“场”的内含是丰富的,既包括物理的、虚拟的空间、也包括心灵的空间。既有组织内的,也有组织间的。

无论是哪一个理论,“场”强调的都是沟通。它包含了各主体之间以及其内部沟通的内容和方式等。如果视知识创造与创新为磁铁的两极,那么人力、资金和信息等不同的沟通渠道就像是磁力场中的一条条磁力线,而这些渠道的总和及相互影响就是磁铁两极所产生的场。这种“场”中,渠道就数量来说要远远少于磁力场,但是渠道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通过渠道的不断扩大、增多,使得渠道之间的相互影响越来越大,重叠的部分越来越多,知识创造与创新之间的场越来越坚实,那么就能使得它们二者之间的沟通越来越有效,科技能力也就能在越来越坚实的平台上不断提高。

“场”强调的是沟通。之所以借助于“场”的概念来分析知识创造与创新的关系,主要是因为它的形象性。用“场”来解释是受到创新网络模式的启发。网络模式的两类基本构成是作为结点的要素和各结点之间的联系。节点是各种知识创造主体和创新主体。联系是各主体之间种种交流,包括人员、资金、信息和知识等。这些联系不仅具有不同的性质,而且日益多元化、复杂化,相互之间的影响越来越密切。例如某一主体与甲主体间的人员流动,可能会影响到由它向乙主体的人员流动等等。

图6.2 创新的网络模式示意

资料来源:阎维洁,齐晶晶.知识创造到技术创新转换的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11):129~133

“场”的概念可以对此问题做出解释。物理学上所讲的“场”是由磁力线构成的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又确实存在的物质。如果把图6.2中的结点视为一个个磁铁,那么就可以得到简单示意图6.3。图中每一个小圆点代表一个知识创造或技术创新的主体。它周围的灰色区域代表这个要素所产生的“场”。这些“场”是能够沟通渠道的总和。每一个灰色区域都代表它其中的每一个主体在创新体系中所能形成的影响的范围及程度。在这个体系中,每个要素所处的位置不同,类型不同,大小不同,它们所产生的“场”的大小,类型也就不同。

2.“场”的类型及作用

“场”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根据具体内容及表现形式,可以将它分为几种。其一,“物理场”。它又可以分为正式场和非正式场两种。正式的物理场指有组织的、或官方的,可以实现面对面交流的场所,如会议、研究室等等。非正式的物理场,如硅谷的酒吧、日本企业流行的头脑风暴营等等。“物理场”最主要的作用是沟通各方面的信息,激发灵感。

图6.3 “场”

资料来源:阎维洁,齐晶晶.知识创造到技术创新转换的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11):129~133(www.daowen.com)

其二,虚拟场。它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技术,把世界各地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的相关人员和信息等连接起来。它可以被视为是物理场的一个补充与扩展。其三,人才场。它最主要的作用是人才流动,以及基于此的知识、技术流动。人才流动是一种渠道。除此之外,它还包含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内容。其四,实践场。它是在物理场、虚拟场中所形成的创新想法能够实现的场所或者条件,例如大学的实验室、图书馆、科研机构的工作场所等等。最后,资金场。它是知识创造、技术创新及其转换的资金来源场所。还有一些重要的因素,比如知识创造、技术创新所处的社会环境,市场需求的推动力、竞争的压力等等都会对转换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从上面的论述中不难得出结论,“场”是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出现的。从生产力的角度来看,“场”的存在并不是使知识创造、创新及其产生这些过程从无到有的发生,“场”的存在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作用。但是,它可以促进新知识与技术的扩散及其应用,实现在交流中加速知识创造与技术创新的目的。具体来讲,“场”这种制度安排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为转换提供交流思想,促使产生各种想法和灵感的场所。第二,为知识创造、创新铺设流动的平台。第三,增强人们参与知识创造、创新以及它们之间转换的积极性。

3.基于“场”的转换

知识创造与创新的转换交流根据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知识创造的主体——科学组织内的转换,创新的主体——技术组织内的转换以及科学组织与技术组织之间的转换三种类型。

科学组织内的转换。科学组织以高等学校、公共研究机构为主,其主要任务是进行科学研究、知识创造,包括探索未知世界、发现新事物以及新规律、用已有知识解释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等等。科学组织内从知识到技术的转换主要类型有:基础研究过程中的副产品、新知识的直接应用导致的技术创新、为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所进行的基础研究。科学组织内转换的动力大多来自于新的科学发现,和已有科学知识的新应用。科学组织处于远离市场的位置,其公共产品具有公共性质,所以其资金来源大多以政府资助、公共基金资助为主,以企业资助、风险基金等为辅。相应的,其转换的主要目标并不是追求经济利润。所以科学组织内科技转换的资金场是以政府资助和公共基金为主,其他资金为辅构成的资金场;人才场的构建主体是科学组织内部成员或协同其他科学组织的成员;实践场,除了包含知识创造、科学研究的实验室等实践场外,还包括一些技术组织所涉及的试验场所;虚拟场则相对复杂,包括正式的讨论会、发布会,非正式的聊天场所,以及通过网络等现代手段进行沟通的途径等。

技术组织内的转换。技术组织以企业内的研发机构为主,辅之以其他有助于创新的组织与参与者。技术组织的主要目的是设计新产品,并且通过新的技术以及新的生产方法和管理方法等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最终的目的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有优势、不断获得利润。技术组织内的科技转换主要有:将新的科学发现应用于产品或生产过程、利用知识创造的成果解决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或弥补产品本身所存在的缺陷,将新的管理方式应用于组织内部,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作为副产品的基础研究成果。技术组织以利润为重要目标,其组织本身及一切活动都具有很强的市场导向性。技术组织内科技转换的资金场就是以企业投资风险投资为主,政府资助等其他投资为辅构成的资金场;人才场由技术组织成员构成,而且需要不断从组织外吸收新的知识、了解市场新的需求才能维持这个场的存在;实践场相比科学组织内的“场”要简单一些,它主要包括技术组织内,以及车间、工作现场等;与科学组织相同的技术组织内科技转换的物理场和虚拟场基本上涉及这两个场中的每一个部分,毕竟信息是激发灵感必不可少的条件。

科学组织与技术组织间的转换,相比于科学组织内部或者技术组织内部科技转换,科学组织与技术组织间从知识创造到技术创新的转换则要复杂得多。一方面,这种转换涉及科学组织和技术组织两种性质、目的完全不同的组织,所转换的内容也要实现从公共产品向非公共产品的转换。另一方面,不同于组织内的转换、组织间的转换涉及到由知识产权以及一系列其他问题所带来的涉及人才场、资金场、实践场、物理场等多方面的沟通与协调。

图6.4 组织间知识创造与技术创新转换传统方式

资料来源:作者自己绘制

大多数认为科学组织与技术组织间的沟通交流是通过人才流动、资金流动、信息互换等渠道来进行的。随着实践的发展,交流已经不单纯地局限于一种或者几种形式,各种交流形式之间也存在着相互的影响、互相依赖、互为载体的关系,很难区分出纯粹的一种流通。沟通渠道畅通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拓宽并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场”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两种组织之间人才场、资金场、实践场、物理场等“场”的纵向重叠的部分越多,就越有利于这种转换。例如两种组织间人员交流越多,科学研究成果以及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信息流通就越通畅,知识创造向技术创新转换的灵感产生的机率也就越大。除了信息因素外,两个组织成员的知识结构也需要不断调整,以适应新的形势。斯坦福大学不仅每年向硅谷输入所需要的毕业生,还为硅谷企业员工提供培训。结果不仅使得硅谷在高科技领域具有标志性地位,也使得斯坦福成为世界著名高校。硅谷企业与斯坦福大学的实验室联合研究,使得硅谷的发明、专利层出不穷。其它的资金场、实践场、物理场等也是同样的道理。

两种组织间的横向重叠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由于当今人才、资金、信息等因素的流动已经不再表现为单一的形式,而是处在相互融合的形式中,如何以最少的成本实现最有效的流动就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之一。通过聘请科学组织内成员担任技术组织的顾问、通过企业资助以及技术组织成员与科学组织成员合作研究等方式进行的人才场、资金场以及实践场等各种场的融合,无疑会促进这种转换。而且这种横向的重叠还可以创造出以前所没有过的信息、知识以及各种成果的流动方式。各种“场”纵向以及横向的重叠毫无疑问会有助于知识创造到技术创新的转换。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所要解决的不仅仅是保证转换渠道的畅通,还要不断拓宽各种渠道,构建可以重叠的“场”,并使之重叠的部分不断增加,最后构建起有利于高效转换的平台。

4.创新的产业化过程

(1)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必要性

弗里曼指出,尽管创新是一种复杂的社会过程,但最为关键的步骤是新产品或新系统的首次商业应用。知识被创造以后,就产生了新的知识,新知识经过扩散和交流能够被相关的技术部门应用,当新的知识得到应用以后就会成为创新。创新的产业化过程就是创新的应用及其商业化的过程。创新产业化与企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创新活动可以促使单个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而且可以产生极化效应对当地和周边地区产生重要的影响。在特定的背景下,由于大量的社会需求的支撑,知识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促使创新成果逐步形成较为成熟的产业。这一产业化的过程是源于知识创新的成果,通过发展新产业来达到满足相应的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的目的,也就是说,来源于知识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是以社会需求为自身的出发点,它的根本目的是追求经济价值,同时实现社会价值。这一过程是创新网络作用的过程,它是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和政府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结果。

新知识转化为创新的成果以后,它仅仅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形态,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并获取经济利益是其根本目标。创新成果产业化的首要条件就是对创新成果本身有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它需要具备一定的科技优势,这个优势应该是知识创新成果中的优秀前沿部分;它需要能够满足相应的社会和市场需求;它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能够促成商家对它的开发、生产并形成相应的经济规模效应;政府政策的支持,由于它是新兴的成果,所以需要得到更多的认可才能被市场、大众所接收,并且它的产业化会形成知识密集型的产业,一定程度上需要相应的产业结构得到提升,所以政府政策对其产业化的支持是其成败的关键。具备了以上条件,才能对相应的创新成果进行产业化。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资本作为投资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而将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就需要把它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作为内生因素推动经济的增长,这就需要经济增长的方式发生转变,这是一项巨大的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过程需要创新的形成、创新的转化以及创新的产业化这三个重要步骤的实现,创新的形成和转化已经在本节的前两部分得到了详尽的分析,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就创新的产业化进行分析。本书继续借鉴竹内弘高、野中郁次郎的不同组织层面知识创造的螺旋理论,通过创新网络的自组织理论[8]对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过程进行系统的分析。

(2)创新成果产业化的途径

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取决于能够驱动它的强大的市场和社会需求的动力,以及合理的运行机制。从成功的经验可以看出,整个知识产业化的运行系统,其动力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类型是以市场需求为根本的出发点,也就是说,它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决定创新的方向、创新的类型、创新产业化的策略与产品开发的类型;另外一种类型是以供给为主要的出发点,它不会首先考虑市场的需求情况,而是首先进行创新,再将创新的成果产业化,也就是说,它要根据创新的类型相应地将成果在适当的企业进行开发,经过一定程度产业结构的升级形成高新技术的产业,从而生产出高新技术的产品,满足市场的需求,这种类型的创新成果产业化一般都得到了政府政策的支持,否则,就会具有较大的风险;第三种类型就是既要考虑市场的因素,也要考虑供给的因素。这种类型往往比较常见,它不仅可以促进创新成果快速的产业化,而且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较大程度的降低风险,促进企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并带动经济的增长。以上是从动力角度来对创新成果产业化进行分析。另外创新系统的创新机制也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以市场作为导向的机制,也就是说,根据市场的需求情况进行总结和研究,根据总结和研究的结果再对创新的方向和创新产业化的领域和方向做出策略的选择,从而研究和开发市场所需要的新技术;第二种是以创新作为导向的机制,也就是说,政府通过它自身发展的需求和市场的需要制定了公共研究部门的科技发展战略并且为它们提供了导向,通过创新来引导需求,并且为相应的创新产业化开辟了市场;第三种就是综合了以上两种机制,即重视创新的导向作用,也紧密的结合市场的动向,相比其它两种情况,这种情况是推进创新产业化道路的最佳途径。

(3)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过程

宇宙中的万物包括各个层次的系统,这些系统最初所保持的状态都是无序的,随着自身内在所存在的能量的变化就能产生一种耗散结构。由于系统的存在具有开放性,这样它就可以与外界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从而为自身的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准备。假设有两个子系统,它们的目标是要形成更高级的系统,那么它们所具备的基本要素是,它们自身是开放的系统,有助于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它们之间可以做到相互补充,也就是说,一个子系统的输出物要能够成为另一个子系统的负嫡。

创新本身就具有自组织的特征,创新要求其参与的主体都是开放的组织。创新产业化的自组织特征更为鲜明,它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要求其在社会的整个大系统中能够有效的实现科学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的有机结合,科学和经济两个子系统层次通过相互协调、螺旋互动从而使得它们相互之间高度的渗透,这样它们就具备了较高程度的自组织能力。二者之间不断的螺旋互动会形成更高层次的自组织能力,这样两个系统之间的互补越来越多,负嫡也就积累的越来越多,系统在互补中能力也会加强,同时它的素质和结构得到优化,因此就有能力产生更多的创新成果,从而推动了更高级别的科学经济系统的演化,这不仅有利于更多的知识创新成果的出现,而且推动了知识创新的产业化发展。随着系统素质的不断提高,结构的不断完善,科学系统所能产生成果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创新产业化的成败。这是因为科学系统所能产生的科学创新的成果,可以根据它的功能、用途、数量、质量等因素影响到现实的生产力,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能够决定经济系统所流入的负嫡值,负嫡值的累积能够影响到经济系统素质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科技系统发展的目标导向就是满足经济系统的需求,而经济系统就是为科技系统提供充分的经济需求,这就是这两个子系统的相互关系。由于自组织的过程是不可逆的,所以创新成果产业化也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另外,由于经济和科学系统存在着不同的利益主体,这两个系统内部就会存在的能量、信息、物质的非线性运动,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所以创新成果的产业化,需要科学和经济系统的自组织过程以市场为导向,也就是说,市场作为动力促进了科学和经济系统的运行并且它可以有效的配置各种资源。这里存在着一个矛盾性的现象,就是市场本身具有其需求规模不断扩张的特点,而经济的资源、要素、信息又具有有限性,这种矛盾使得知识的产业化成为必然,也成为一种需要,它可以实现经济的集约增长,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市场需求结构的升级,也需要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这就对依赖于知识的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提出要求,促使它成为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原动力。综上所述,市场有序的程度直接决定了知识创新成果产业化实现的程度,它能够从现实和潜在两个层面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并且通过供求关系可以反应出交易成本的高低。

由于市场本身具有盲目性、自发性等缺陷,所以会出现市场失灵,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就需要利用国家的宏观调控对其进行必要的引导,需要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要对科学系统进行必要的引导,以免浪费人力、物力和资源;第二,在进行创新的同时,注重于应用研究,也要适当地注重基础研究,为更多创新成果的产生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三,要加强各种立法工作和制度保障的工作,例如知识产权法的健全本身就是对创新成果的保护,这样的措施可以进一步地促进创新,它也是在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过程中,对创新成果外溢性损失的弥补;第四,要建立国家的、区域的、城市的等各级创新网络,从而有效地促进经济和科学系统的互动和自组织机制的发挥,创新网络形成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自组织的过程。

以上三个部分分别研究了新知识的创造、新知识的扩散——转移以及创新的产业化过程,图6.5综合了这三个过程对新知识产生到创新产业化的整个过程进行了总结。从新知识的产生到创新的产业化是创新网络内相关创新主体持续学习的过程,它是一个非线性的复杂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知识量的不断扩大。从新知识的产生到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是创新型经济圈从事创新的过程和最终的目的,它可以带动经济圈内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是促进经济圈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图6.5 知识交流机制的作用机理

资料来源:作者自己绘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