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经济圈研究的主要内容

经济圈研究的主要内容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这种意义上讲,大都市经济圈概念的建立不仅是有意义的,也是必要的。这一点为经济圈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对大都市经济圈研究的发展,开始对区域之间经济关系进行各方面深入的研究。

经济圈研究的主要内容

1.国外对经济圈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进展

经济圈是从城市群发展而来的,城市群具备了相应的实力和条件,经过持续的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城市群向经济圈发展,所以对于经济圈研究理论的回顾可以从城市群的发展理论着手。

首先,早期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城市群的概念进行了界定。20世纪初,英国生物学家P·格迪斯注意到美国东海岸城市群体及日本东海岸太平洋沿岸地区的区域性特征,于是在1915年,他在《进化中的城市》一书中指出城市的扩展是源于其众多的功能跨越了城市的边界,诸多的城市影响范围相互之间重叠而产生的“城市区域”(City Region),这是一种新的城市空间形式,在此书中,他创造了“集合城市”(Conurbation)一词来描述这种新型的城市化空间组织形式,并且他强调城市规划本身是城市区域的规划,而城市演化的形态应该是:城市地区(City Region)、集合城市(Conurbation)和世界城市(World City)。他的这一综合研究方法为霍华德的城市——区域思想[2]骨架充实了血肉,成为城市群理论的奠基人[3]。二十世纪50年代,日本行政管理厅对“都市圈”进行了界定,即以一天为周期,可以接受城市某一方面功能服务的地域范围,中心城市人口规模需在10万人以上。二十世纪60年代又提出了“大都市圈”规划概念:中心城市为中央指定市,或人口规模在100万人以上,并且临近有50万人以上的城市,外围地区到中心城市的通勤人口不低于本身人口的15%,都市圈之间的货物运输量不得超过总运输量的25%[4]

法国学者戈特曼在1957年首次提出Megalopolis的概念[5],对于戈特曼提出的Megalopolis的概念,国内学者有不同的译法:城市圈、城市带、城市群、大都市圈、大都市区、经济圈等。具备以下五个基本条件的区域称之为Megalopolis:区域内比较密集的城市;具备核心城市与腹地,并且核心城市与腹地有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核心城市之间、核心城市与腹地之间交通便利,联系密切;人口在2500万以上,具备一定的规模;是国家的核心区域,具有国际交通枢纽的作用。加拿大地理学家纳什以及美国学者墨菲、海切尔、希腊学者杜克西亚迪斯、帕佩约阿鲁等都是戈特曼观点的热情支持者。帕佩约阿鲁等支持者认为,世界上很多地方出现的几个都市区沿着发展轴线扩展相连的事实表明,它们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功能上都与单个都市区有显著不同的特征。各个都市区之间具有各种“流”的强烈交互作用,这种作用促成了当代最大尺度的人类居住的地域空间形式的形成。综上所述,系统内部的多核心结构、高密集的人口和城市经济活动以及各个核心城市之间的联系强度等这些基本特征的差异使得大都市经济圈与周围地区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大都市经济圈并非仅仅是一个都市区的过度膨胀形态,除了规模的突变外,同都市区相比,它是一种全新的地域空间组织形态。从这种意义上讲,大都市经济圈概念的建立不仅是有意义的,也是必要的。希腊学者道克萨斯进一步指出一个国家城市体系演变的最终结果会成为一个连结成整体的聚落形式,也就是会进一步的连片成一个包罗世界人口大部分的全球城市网络的形式。这一点为经济圈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对大都市经济圈研究的发展,开始对区域之间经济关系进行各方面深入的研究。这个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可以划分为平衡发展理论和非平衡发展理论。区域平衡发展理论包括新古典增长理论、大推动理论和平衡增长理论等,新古典的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源于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其代表人物有纳克斯、罗森斯坦——罗丹、鲍茨和斯坦等,该理论主要强调均衡的、大规模投资和有效配置稀缺资源的重要性和市场机制的局限性,实行宏观计划经济的必要性,这些为区域开发提供了一种理论模式,但是该理论建立在一系列与现实差距较大的假设条件之上,技术进步及空间距离所产生的交通费用这些重要的因素都没有纳入分析的框架范围之内,所以它在应用于现实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区域非平衡发展理论包括冈内·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赫希曼的不均衡增长理论、弗里德曼的中心——边缘论、佩鲁的增长极理论、雷蒙德·弗农的梯度转移理论以及威廉姆森的倒“U”型假说等。

区域经济不均衡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一定的地区差距是区域发展所必需的,非均衡发展研究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核心区——边缘区”理论。赫希曼对一个国家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不发达国家中的投资政策与“二元性”》一文中提出了极化-涓滴效应学说。罗斯托也提出了“经济增长阶段学说”。70年代格鲁克曼研究日本城市时提出了区域经济块(REC)的概念。1966年在《区域发展政策》一书中,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结合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提出了经济发展与空间演化相关模式,以此反映城市群的发展阶段与过程。同时和阿隆索一起提出了“核心-边缘模式”并进一步模拟了城镇群体发展的过程。

增长极理论。1955年佩鲁提出了“增长极理论”。并且1982年研究了城市体系的等级网络,对城市等级进行了划分,指出城市体系的等级关系将成为跨国公司纵向生产地域分工的体现。哈格特于1977年从相互作用(Interaction)、网络(Networks)、节点(Nodes)、等级(Hierarchies)、面(Surfaces)、扩散(Diffusion)等6个角度研究区域城镇群体的演化过程。

循环累计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认为,地区差距决定着要素流动的走向,进一步的,要素流动的走向也影响到地区之间的差距。所以在非均衡发展理论中就存在着一个“要素流动——地区差距变化——要素流动——地区差距变化”的因果累积效应。在这个过程中,极化效应(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是使地区差距变化的两种主要的作用力。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缪尔达尔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和二元空间结构理论。他认为地区发展的差别性会产生二元经济。某些地区受外部因素的作用,经济增长速度会比其他地区快,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就会出现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进一步发展会导致“马太效应”的产生,从而使地区之间的差距更大。(www.daowen.com)

梯度转移理论。这种理论以产品生命周期为基础,以梯度来表示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认为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是取决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势及其转移;产业结构的更新是区域经济向高梯度发展的根本动力。随着产业结构的更新,在动态上通过极化效应(聚集效应)和涓滴效应(扩散效应)的共同作用,生产会向高梯度区域进一步集中。

以上对于经济圈的国内外研究综述分别是从经济圈的概念和经济圈的发展途径这两个方面展开的,其所运用的理论扎根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特别是进入21世纪,空间经济学成为分析经济圈重要的理论工具。现今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对大城市经济圈的研究关注于其结构与组织,并且企业、公司组织以及跨国公司的发展也成为研究的热点,也就是说,不仅要从宏观上把握大城市经济圈整体区域发展的一般机理,而且微观上的研究视角更为重要,特别是,创新思想的产生,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等各类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重要,区域创新网络的理论把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越来越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理论。

2.国内对于经济圈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进展

在国内经济圈理论的研究中,我国学者基本上继承了国外对经济圈概念的界定,并且在此基础上逐渐衍生出对“大都市圈”、“经济带”的研究。我国学者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推广大都市圈理论的,对都市圈的研究集中于对其概念、内涵、运行机制和实证分析几个方面。

第一,国内对经济圈内涵的研究。城市地理学家周一星对城市群的概念提出得比较早。1983年于洪俊、宁越敏引用戈特曼的大都市带理论阐释了“巨大都市带”的内涵和外延[6];董黎明(1989)认为城市群等同于城市密集区,是指在社会生产力水平比较高、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相应的城镇化水平也比较高的区域内形成有若干个大中小不同等级、不同类型,各具特点的城镇集聚而成的城镇体系[7]。周起业、刘再兴(1989)等人在《区域经济学》一书中认为,大都市经济圈是“按经济中心来组织管理地区经济的,即以大城市为依托,有计划地发展中小城镇,在各大城市周围形成若干以中小城市为主的中小型经济中心。通过它们使大城市同中小城镇和农村相联系,大中小城市与其分别联系着的农村相交织,组成了全国的经济网络。经济网络是以大城市为依托,组成大城市经济圈,按大城市经济圈来安排地区生产布局。”高汝熹则在“论中国的圈域经济”一文中首先明确了“大都市经济圈”的定义,他认为“大都市经济圈是以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为中心,通过经济辐射和经济吸引,带动周围城市和农村,以形成统一的生产和流通经济网络”[8]

第二,经济圈运行机制的分析。姚士谋(2008)等人的著作《中国城市群》中认为城市群(Urban Agglomeration)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不同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他研究了信息化背景下城市群的发展,认为信息革命对城市群空间拓展的效应有:协作效应、替代效应、衍生效应与增强效应,并且他研究了城市群如何通过信息技术在城市空间的多元运用来提高其竞争力[9]。1992年,顾朝林出版了《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一书,被认为是“国内近10年研究与实践里程碑式的总结”。顾朝林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来研究中国城市化,当中对世界城市化新趋势、国际性大都市带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10]。朱英明建立城市流强度模型,在城市群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是卓有成效的,并且他综合分析城市群发展的等级、功能、再分配和增长特征,以及具体城市群发展如何进行空间等级规定与衔接,还包括统一规划、及时调整城市群管理战略、方针及其分配的机制。

第三,国内其他学者也广泛开展了城市区域整合发展方面的研究。从整合发展的条件、内容、途径和对策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并根据有关理论对具体区域开展了实证研究,关注的区域主要是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等发展程度较高的城市区域。目前,有关城市区域整合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已经涉及到多中心城市区域管治等方面。

综上所述,这三方面对经济圈的研究基本是以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经济地理学为基础展开研究的,很少有学者从创新经济学的角度对经济圈的创新机制、创新网络以及经济圈整体的区域协调发展进行研究。本书以经济圈本身具有的特点为研究的基础,以创新经济学为研究的工具,以经济圈的创新机制为研究对象,展开对创新型经济圈的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