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立足农业产业化 创新发展策略——丽水市走向成功案例

立足农业产业化 创新发展策略——丽水市走向成功案例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断完善产业首席专家制度,密切与相关科研院所合作,利用好浙江大学、浙江省农科院丽水农技推广中心等平台,加强产学研协作,加强创新与引进示范。完善产地市场体系建设,新建丽水生态农林产品物流中心、龙泉黑木耳市场,提升完善松阳浙南茶叶市场、庆元香菇市场等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设施和功能,辐射带动生态精品农业产业发展。着力推进在全国省会城市建立丽水农产品营销旗舰店工作。

立足农业产业化 创新发展策略——丽水市走向成功案例

1.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群提升

坚持走“优一产、强二产、兴三产”之路,继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培育一批标准化、基地化、产业化的生态精品现代农业产业带、产业群。加快区域性特色产业集聚发展,推进特色精品农业产业强县、强镇建设。

——粮食产业着力发展功能性、专用性、鲜食性及传统性杂粮等特色粮食产业;

——食用菌产业强化木腐菌全国优势地位,着力发展珍稀菇类、药用菌类,加快从“香菇王国”向“食用菌王国”转变;

——茶叶产业强化中国生态绿茶优势区域地位,着力发展特色“一县一品”名优绿茶,开发红茶等多茶类产品,加快形成丽水香茶区域公共品牌产业体系,争创世界绿茶特色产区;

——水(干)果产业着力发展特色精品水果,加快改造提升传统果业,优化品种结构,以柑橘、杨梅、桃、梨为主导品种,建设莲都白枇杷云和雪梨、云和山地硬肉桃、遂昌红提、莲都瓯柑、庆元锥栗等具有丽水地方特色的精品果业;

——蔬菜产业着力发展高山蔬菜、设施蔬菜、补淡蔬菜等特色基地,建设长三角地区重要生态精品蔬菜基地;

——中药材产业着力发展药食两用品种,开发稀有品种,稳固发展道地药材品种;

——笋竹产业着力发展毛竹、冬笋、春笋和符合竹制品加工业要求的功能性竹材,结合森林旅游业发展开发毛竹鞭笋和特色小径竹笋;

——以山油茶为重点的木本油料产业(含香榧、薄壳山核桃等)着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高标准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企业,提高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综合效益;

——养殖业畜牧产业着力发展种草养畜、园地养殖等生态、原生态特色畜牧产业;水产产业着力发展水库洁水的有机鱼养殖、稻(茭、莲)田生态种养结合的生态鱼养殖,保护开发江河渔业资源和溪鱼等水产资源,注重石蛙、娃娃鱼等特色珍稀品种的开发和提升。

在坚持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的基础上,以工业的理念,因地制宜开发丽水特色生态精品农产品。注重传统特色产品开发,引进发展新兴产品,全面开展生态精品品种挖掘、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施稻(茭、莲)田养鱼、农牧结合、“千斤粮万元钱”等新型农作制度,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标准化覆盖率。积极探索生态精品农产品包装与初深加工(休闲食品加工),突出精美、独特、实用原则,高标准做好生态农产品的包装,加快发展农产品贮藏保鲜和冷藏运输,加快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2.积极打造生态精品农业(www.daowen.com)

生态精品农业提升要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为抓手,积极推行农产品安全生产适用技术,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加强基地规范化建设,探索创新产地管理模式,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机制和承诺机制,加强培训教育,提高生产主体质量安全意识,落实生产者主体责任,逐步实现农产品“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责任可界定”的工作机制。加快建立与产地准出制度相配套的市场准入制度,把好农产品入市关,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严格农业投入品的市场准入管理,推行农资监管与服务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信息数据化、购销实名化、监管实时化、服务网络化”,健全农资质量追溯体系。

3.积极开展生态农业技术创新

以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等“三新”技术和模式创新为抓手,积极开展生态精品农业科技提升行动。不断完善产业首席专家制度,密切与相关科研院所合作,利用好浙江大学、浙江省农科院丽水农技推广中心等平台,加强产学研协作,加强创新与引进示范。加强本土农业科技队伍培养建设。积极做好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实施种子种苗工程,大力推进农作物精确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和农业地理信息系统等精准农业、信息化技术、智能化智慧农业技术推广,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以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位一体”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为载体,扎实开展“百名高级专家千名农技人员服务进乡村”“农业科技促进年”等活动,以主导产业提升为重点,强化技术成果转化,推广应用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高效生产模式,建立完善生态精品农业技术支撑体系。创新投融资机制,推进丽水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细化规划,抓好项目实施,努力把示范园建成先进科技转化的核心区、生态循环农业的样板区和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围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及示范区创建活动,利用生态系统自我调节机制防控病虫草害的发生,重点实施作物合理轮作(间作、套作)、稻(茭、莲)田养鱼、农牧结合、“千斤粮万元钱”等新型农作制度,开展“千斤粮万元钱”十佳模式评选活动。大力推广测土配方、统防统治、绿色防控、农业生产废弃物、排泄物综合利用等生态循环技术和清洁化标准化模式,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积极探索和创新“政府推动、市场拉动、企业带动”的农业标准化生产推广机制,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标准化覆盖率。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逐步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努力构建生态循环农业体系。

4.积极培育现代化农产品交易市场

市场营销是生态精品现代农产品实现价值的灵魂。完善产地市场体系建设,新建丽水生态农林产品物流中心、龙泉黑木耳市场,提升完善松阳浙南茶叶市场、庆元香菇市场等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设施和功能,辐射带动生态精品农业产业发展。着力推进在全国省会城市建立丽水农产品营销旗舰店工作。销区市场营销方式上注重内外互动,对外走高端市场,通过在大城市举办生态精品农产品推介会,建立展示营销中心,开设专卖店等拓展市场;对内与乡村休闲旅游实现良性互动,吸引外来游客直接品尝、体验生态农产品,实现在产地销售。积极做好国外市场拓展,着力向外拓展食用菌、竹木制品等优势农林产品。积极推行现代交易方式,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鼓励发展连锁经营、直供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农产品流通业态,探索生态农产品配送、专供模式,提高流通效率。积极培育生态精品农产品农民经纪人营销队伍和网络营销

5.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

发展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必须依靠新型农业主体和一大批现代职业农民。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职业农民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浙商、丽商、华侨台商大学生投资开发农业,创办农业企业、合作社、生产基地。提升农业主体素质,着力培养农民良好生产习惯和现代生产经营理念。深入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吸纳、承接和转化应用能力,提高农民生产水平和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能力。培育一批有知识、懂技术、讲诚信、会经营的现代职业农民和家庭农场主。开展“百企百社千家”生态精品农业示范创建活动,提高农业主体生产经营整体水平。

6.做好农耕文化传承与创新

充分利用丽水农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条件,做好农耕文化传承与创新。丰富生态精品农产品文化内涵,延伸农业产业功能,提高生态精品农产品创意创新水平。积极做好世界农业重要文化遗产保护地稻鱼共生文化(青田田鱼、稻鱼共生米)、香菇文化(龙庆景香菇)、处州白莲文化、畲乡文化、云和梯田文化(云和梯田米)、龙泉茶瓷水文化(龙泉金观音茶)、遂昌劝农节文化(汤公系列农产品)、青田鱼灯文化(青田田鱼)等富有文化内涵的生态精品农产品开发。积极拓展丽水生态精品现代农业文化功能,充分利用乡村自然文化和生态风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积极发展集农产品生产、体验、消费、休闲观光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农家乐综合体,探索发展创意农业,推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开展农业节庆活动,围绕产业发展形成一批具有丽水特色的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农业节庆品牌,鼓励建设与产业一体的农博园、博览馆,培育农业文化产品。

【注释】

[1]兰宁.丽水市农业产业化现状评价与发展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