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许多机构与学者都在从事经济波动、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相关规律的研究,形成了许多理论与学说。
“经济长波理论”。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通过对英国、法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1789年到1920年130多年的价格、利率、工资、对外贸易等36个统计指标的分析,认为50—60年为一个经济长期波动的周期。从科技与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分析,康德拉季耶夫所说的经济波动周期是生产力发展的周期,科技发展的周期决定了生产力发展的周期。一次新技术革命推动一次产业变革,进而推动一轮经济增长。市场饱和后增速下降,又孕育下一次技术革命。
社会经济“三阶段理论”。法国经济学家克莱门·朱格拉提出社会经济运动会经历“繁荣、危机与萧条三阶段”。三个阶段的反复出现就形成了一个周期,每次周期性波动为10年,即经济运行变化从衰退——低潮——回升——高潮,呈现出有规律性的收缩与扩张交替的周期性波动。
“经济大小周期理论”。英国经济学家约瑟夫·基钦提出经济周期有大小两种。资本主义的经济周期只有3—5年,大周期包括2个或3个小周期,小周期平均长度约为四十个月。基钦把这种2—4年的短期调整称为“存货”周期。
“技术创新理论”。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技术创新理论”,认为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经济周期性波动源于创新过程的非连续性和非均衡性,不同的创新对经济发展会产生不同影响,由此形成经济周期。他认为3个基钦周期构成一个朱格拉周期,18个基钦周期构成一个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建筑周期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提出“建筑周期理论”,提出经济发展中存在着长度为15—25年不等的长期波动。他认为从生产和价格的长期运动角度看,现代经济体系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存在一种持续的、不可逆转的变动。这种波动在美国的许多经济活动中,尤其是建筑业中表现得特别明显。(www.daowen.com)
“政治周期理论”。波兰经济学家卡莱斯基的“政治周期理论”认为经济周期的根源归于政府对通货膨胀采取的周期性制止政策。经济周期与政策的稳定和经济政策的行为紧密相关,政府为了维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往往扩大总需求,从而导致通货膨胀,政府制止通货膨胀的唯一方法是人为地制造一次衰退。当经济出现衰退后,政府在广大民众的压力下不得不再次执行充分就业政策,结果又推动了新的高涨,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第二次人为衰退。
“心理预期理论”。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心理预期理论”,认为经济波动的原因在于公众心理反应的周期性变化。对前途乐观时,投资和生产就会增加,经济走向繁荣;反之,则走向衰退。他认为对经济的长期预期既是不稳定的,又是稳定的。长期预期是受信心影响的,因而是不稳定的;但“当其不稳定时,会有其他因素起稳定作用”。
“产业成长曲线”。美国管理学家迈克·波特提出“产业成长曲线”,认为产业周期通常分为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等四个阶段。外在表现为从弱小到强大、从不成熟到成熟。内在则包括三个方面的变化:产业规模、产业技术和产业组织。产业成长与其生命周期有关,每个产业都有一个从形成到成熟再到衰退的发展历程。
“技术成熟度曲线”。著名的IT公司Gartner认为,一项新科技从诞生、广告宣传、投资生产到稳定商业化,大致分为5个阶段:技术诞生的促动期、过高期望的高峰期、稳步增长的光明期、泡沫化的低谷期、实质生产的高峰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