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深入推进对外开放

深入推进对外开放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回顾过去40多年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外开放功不可没。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应紧紧围绕创新能力的国际合作,“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助力中国经济质量效益、技术水平和附加价值的提升。当下重申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并将扩大开放提升到新的高度,也是由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所决定。

深入推进对外开放

当今世界各个方面都在发生新的深刻大变动。一是以信息化突飞猛进发展为特点的生产力大变动;二是以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为特点的国际关系大变动;三是以一些大国进入重大调整期为特点的世界主要大国经济政治大变动。正是这些方面的大变动,催生了一个世界近代以来从未有过的全球范围大变动。同时必须强调指出的是,在当今时代大势之下,广大民众和众多国家应更加清醒起来,从而更好把握包括中国和亚洲在内的“战略机遇期”。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逐步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其中一条极为重要的经验,就是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回顾过去40多年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外开放功不可没。同时,中国开放步伐一直没有停滞,从决定对外开放,到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履行各项承诺,对外开放步伐持续加快;再到近年来进一步自主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进行贸易协定谈判,不断扩大高端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可以说,发展与开放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开放造就了发展,继续发展需要扩大开放。

过去中国处在工业化的初中期阶段,因此更加注重增长速度。在当时的条件下,开放主要是服务于国家的工业化,即如何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加速工业化。开放举措就是为了引进外资、技术、短缺的资源,扩大出口。与过去相比,如今中国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现在强调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转换经济发展方式,这也是因应社会发展新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需求。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应紧紧围绕创新能力的国际合作,“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助力中国经济质量效益、技术水平和附加价值的提升。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高水平开放提供动力、激发活力。加快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要“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高的目标要求、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全面开放”。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更好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也作出了重要部署,提出“进一步拓展开放范围和层次,完善开放结构布局和体制机制,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一以贯之的开放胸怀、旗帜鲜明的开放态度。

站在新的起点,更要有自信自强的气魄,敢于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经风雨、见世面,以更大开放促更好发展。十九大报告还提出了中国的具体方案,一是“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二是“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援助力度,促进缩小南北发展差距”;三是“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四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五是“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在参与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改革中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过去的开放经常讲两句话:扩大出口、吸引外资。扩大出口是利用国际市场,吸引外资是利用国际资本。当时我们刚刚改革开放,选择这个战略是对的。因为当时没有国内市场,所以要利用国际市场扩大出口。过去的中国穷困,缺乏资本,所以要吸引外资。当下重申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并将扩大开放提升到新的高度,也是由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所决定。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发展依赖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和以价格换取市场等因素,很明显这类较为粗放的模式难以持续。未来,中国必须更加充分地进入全球市场,通过全球竞争来增强国内各产业的肌体。

把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起来。引进先进技术、关键零部件不是要长期依赖外部,而是通过引进形成和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引进不仅表现在贸易上进口先进技术与设备,也表现在投资上引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以促进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外国投资者可以把更加高端的产业活动放到中国,包括研发活动、地区总部,其“溢出效应”有利于促进我国的创新能力和提升附加价值。(www.daowen.com)

全球化时代,中国要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追求速度变成追求质量和效益,就更需要扩大开放,而且开放的重点也要不同于以往,对资本技术密集产业调整发展战略也更为迫切。长期以来,我国在一些资本技术密集产业实行进口替代战略,部分产业在高度保护之下,导致创新的动力不足,国际竞争力迟迟没得到应有的提升。竞争的压力有两种:一种是国内企业互相竞争,另一种是国际竞争。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很多大企业,但是很多行业的保护程度依旧较高,导致一些企业在国内虽然称雄称霸,却与国际竞争对手的差距明显。引入全球竞争才能倒逼中国企业变成世界上的先进企业。

我国的开放战略要从过去以出口创汇为主要目标,演变为两个目标:一是竞争力升级目标,总体上要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升级;二是要实现我国和国际社会的互利共赢。我国要通过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从而实现我国竞争力的升级,并且作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参与者和贡献者,引导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最终助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在提升国内经济发展结构和质量这一重要领域,“积极扩大进口”可以有效突破国内要素供给的制约,形成良性的整合、集约和传导机制。具体包括:通过进口国内较为稀缺的核心资源,突破要素供给瓶颈;通过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发挥技术“溢出效应”,整合与提升自身原有优势,吸引高质量外商直接投资;通过进口带来技术创新,大幅节约研发成本,有效发挥技术进步的传导机制,激发国内企业创新能力;进口更多高技术中间品,带动产业结构升级,提升生产效率,增强中国制造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从“以出口为导向”向“积极扩大进口”的历史性转变,其深意在于,实现进口与出口平衡发展、“比翼齐飞”,这是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包容性、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落实中国2018年“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的过程中,“积极扩大进口”的着力点应当体现在提高要素收益、促进产业结构战略调整和转型、加强国际合作提升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拉动国内消费升级等不同层面。进口在中国经济从追求规模、速度的粗放型增长转向注重质量、效率的集约型增长过程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实现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加速迈进的关键一步。

与此同时,中国需要充当全球化的积极推进者。近年来,世界经济呈现分化格局,逆全球化愈演愈烈,一向倡导贸易自由主义的美国,一反常态地先后退出TPP、巴黎协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并以“美国优先”为借口,单方面破坏世界贸易规则。此时,世界需要中国这样的大国顺势而为,推动全球化和维护自由贸易体系。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对高水平开放的工作部署,也将进一步巩固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切实推动对外开放上档次、上台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