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质量发展:创新的根本目标

高质量发展:创新的根本目标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及我国现代化和中国梦的全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和根本要求。今天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驱动、创新引领。

高质量发展:创新的根本目标

创新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人类社会已进入空前密集创新时代,只有拥有强大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力量。没有创新就没有真正意义的发展,就没有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有活力的发展。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及我国现代化和中国梦的全局。

如何高质量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给出了系统的答案。其中,很关键的一条就是创新驱动。只有矢志不移地谋创新抓创新,我国经济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开辟一个繁荣发展的新周期。创新在新发展理念中位居首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就是要以创新培育发展动力、拓展发展空间、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产业新体系,为“十三五”时期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核心动力和根本支撑。

高质量发展意味着从数量扩张走向单产提高、从粗放增长走向效率提升。要在经济数量和规模增速放缓的前提下创造新的更大社会财富,必然要求我们为产业经济引入新要素,着力增加单产效益和价值,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必然要求我们实现各类要素的更好配置更优组合,着力降低组织成本和交易成本,以更小投入实现更大产出。

(一)创新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经济高速增长,被誉为经济发展史上难得一见的增长奇观。但总体而言,我国过去的经济高速增长是建立在要素大量投入、粗放使用的基础之上,为此所付出的环境、资源、生态、社会代价十分沉重,可持续性堪忧。在我国总体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情况下,支撑实体经济快速发展的传统要素优势正逐步减弱,要素价格持续上升,对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提出了迫切需求。当前,人工智能、物联网、3D打印、生物技术新材料等诸多领域的新兴突破性技术集中出现,并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共同推进第四次工业革命进程,对经济发展与产业变革产生一系列颠覆性影响。总的来看,数字、物理和生物技术将成为未来创新的重点领域,代表了未来科技创新的大趋势。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大背景下,形成创新驱动新格局,使创新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就是要在补齐基础领域创新短板的同时,以数字、物理和生物科技创新为重点,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目标,在更多领域实现由“跟跑”变为“并跑”,有的甚至争取“领跑”,以在新一轮全球创新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推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就是要进一步树立“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力量”的理念,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破除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员流动的障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全社会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努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特别是要抓住未来二三十年间互联网对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进行全方位改造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爆发性增长可能性,推动我国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和根本要求。只有深刻理解这个根本要求,才能牢牢把握这个根本要求,加快推进建设创新型国家,坚定不移地推动高质量发展。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科技发展成就显著,一些重大科技成果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但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实力还不相称,与经济建设主战场和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还不适应,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创新机制、创新实力和创新能力方面都还有一定的差距。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和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从全球范围看,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源自创新。体制机制变革释放出的活力和创造力,科技进步造就的新产品和新产业,是历次经济危机后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实现复苏的根本途径。当前,世界范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欧美等发达国家都在积极部署和推进科技创新并高起点推进“再工业化”,世界主要国家也争相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发展先机。显然,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既是面对严峻经济形势的理性选择,也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长久之计;企业也只有对技术革新进行投资,才能避免危机。

从我国经济来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把握发展自主权、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也是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天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驱动、创新引领。然而,我国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解决这些问题,只有依靠创新发展,以科技进步推动增长,把科技创新潜力充分释放出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有效破解产能严重过剩、资源环境约束等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在新常态中再上一个新台阶。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上实现根本性转变,才能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要把握世界科技发展趋势,构建全方位、多维度、系统性的创新体系,规划科技创新发展路径,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真正用好科技这个有力杠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核心引领作用,加快各领域创新,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从发展需求看,我国已形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绿色发展和绿色消费、协调发展和共享消费、品质生活和中高端消费等加速兴起,消费结构加快创新升级。特别是随着我国逐步接近库兹涅茨曲线[2]拐点,中国的创新消费有望迎来一个大高峰。这为我国经济转向创新驱动、走向更高质量开辟了不可限量的广阔空间。

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为我国中长期发展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创新已成为新时代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谁在创新上占据了优势,谁就将在新一轮发展“洗牌”中胜出;反之,以前的领先优势也可能一夜清零。这迫切要求各地方各行业真正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进行谋划推动。

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做好国家战略科技和创新链的整体布局优化,强化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推动创新成果加快转化应用。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格局重塑中,创新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必须牢牢抓住创新这个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性发展,依靠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挖掘发展内生动力。启动一批科技创新重大项目,高标准建设国家实验室。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能力、善于集成创新资源的创新型领军企业,以最佳的比率和最快的速度实现技术创新的转化应用。推进科技创新,关键是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修改废止有悖于激励创新的陈规旧章,下决心去掉有碍于释放创新活力的繁文缛节。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水平,把各类创新主体的潜能充分释放出来,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

企业作为社会财富的关键创造主体,必须紧扣科技经济新周期的脉搏,在创新型企业建设上狠下力气,始终在创新上保持忧患意识和领先态势,否则,被新时代淘汰将是极大概率事件。我国的国有企业应在创新发展上走在前列,民营企业应让创新发展更多地内化为企业基因,高校和科研机构应在夯实科研基础、强化科技供给、服务创新发展上发挥更大作用,各级政府应进一步改革完善创新体制机制,着力破除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障碍,让中国大地更好地成为全世界创新创业的热土。

把人才作为支撑科技发展的第一资源,壮大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人力资源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最宝贵的资源。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力人才资源,这是创新发展最大的“富矿”。要提供全方位创新创业服务,推进“双创”示范基地建设,鼓励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放创新资源,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水平。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创新激励政策,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推进创新教育,进一步优化全社会创新创业的环境,加快推进高端科技创新人才的队伍建设,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加快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集众智汇众力,推动形成中国创新的蓬勃之势。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加快推进,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在新工业革命与我国高质量发展形成历史性交汇的大背景下,加快形成创新驱动新格局已成为动力变革的首要任务。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全面提升综合国力,根本途径是让创新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二)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

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只要全要素生产率有较快提高,经济增速即使达不到以往的高速,企业盈利仍可达到或接近过去高速增长时期的水平,各级财政收入仍可实现较快增长,就业仍可保持稳定,民生仍可不断改善,以此实现高质量发展,这其中的关键是要选好创新发展的战略支点。

创新发展理念是根本点。创新发展理念是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前提。协调发展需要政策、体制及调控方式创新,产业协调需要技术创新、机制创新,城乡协调需要现代农业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创新、农业生产模式与营销方式创新。绿色发展需要环保技术,而技术的开发需要自主创新,技术的引进需要路径和方式创新。开放发展需要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创新、金融管控和贸易方式创新以及全球治理方式创新等。实现对资源、机会、收益、福利等的全社会共享需要社会管理机制、财富分配方式、劳动工资制度等诸多方面的创新。新发展理念就是要追求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其中主线是发展、灵魂是创新。

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这意味着创新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基点、核心和第一动力,我国的发展将在创新驱动下更多地向引领型发展转变。

制度创新是支撑点。完善的制度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支撑。科技创新是多种创新的“集合”和“综合”,涉及创意、创意的技术化、技术的产品化、产品的市场化,技术创新和研发还包括创新服务的跟进、商业模式的创造以及与市场开发的对接等一系列环节和方面。这些都需要完善的制度来保障。例如,新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最关键的是如何化解风险,这需要有序的市场、对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稳定的经济政策、透明开放的产业政策与信息等。因而,构建创新发展体系,需要形成有利于创新驱动的制度,从而促进创新与产业相结合、科技与经济相融合。以制度优势促进创新进而形成发展优势,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客观要求。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技创新要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只有建立起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才有利于实现科研与经济社会发展无缝对接。当前我国产学研离深度融合还存在很大差距,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还有很多制度障碍,如科研人才的流动、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等。这有赖于通过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来解决。

近年来我国打击仿冒侵权的力度逐年加大,但由于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不合理、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依然不完善,创新型企业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有效保护。针对这一情况,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只有通过保护知识产权,激发社会创新活力,让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有效集聚,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提升社会生产力的“乘数效应”,实现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劳动者是企业的分子。呵护企业的知识产权就是呵护劳动者的劳动和创造。(www.daowen.com)

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力量,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可建立起知识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更密切的联系。将生产实践中的科技创新需求及时反馈给大学和科研院所,有利于持续产出并迅速推广新的科研成果,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培养和使用人才。支持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行业领军企业强化应用基础研究,有效吸纳全球特别是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创新资源。

技术创新是立足点。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科技进步是最有效的动力源。科技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力量。以创新驱动发展,核心是以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摆脱传统的以要素投入为主的粗放型增长模式,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是广泛应用各种先进技术培育新动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使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主要依靠创新转变,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从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从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转型升级中,实现发展动力的转换。提升中国制造服务的附加值、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关键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科技政策、产业政策、财税政策的完善,促进各类技术要素和生产要素集聚融合,形成若干战略性技术和战略性产品,开辟新的产业发展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形成了跟跑和并跑并存、一些领域领跑的新格局。但与世界科技强国相比,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总量排在世界前列,但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经费的比例一直处于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我国科技基础仍然薄弱,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还有很大差距,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基础研究是创新的源头,中国正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风口上,要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期,健全基础研究的支撑体系,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扎根中国创新发展的战略需求,提出更多原创理论,做出更多原创发现,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实现从跟随到引领的转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生,以及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的形成,都源于前沿、关键和颠覆性技术的创立。这些技术将催生出一系列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际科技发展的强劲动力和追求卓越的制高点,将有助于推动国家尖端科技水平的提高、全新工业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强化基础研究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才为核心。无论是国家实验室建设还是财政性科技投入,都必须服务人的需求、提高人的创新能力和素养,充分体现科研人员在基础研究中的决定性价值。

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非常关键。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法规,大幅提高了科研人员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的收益比例,但仍然有不少束之高阁,“锁”在实验室的科技成果难以转化。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打通“创新链”的过程,历经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技术开发、工程化、产业化不同阶段,每个阶段和接续环节都存在不同的运行规律、制约协同创新的瓶颈和要素配置的障碍。通过支持大学和科研机构发展创新型衍生公司,加强技术转移及商业化能力建设。同时疏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特别是创新型中小微企业的管道。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加强创新能力和技术转移的开放合作。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同步发力,消除“孤岛现象”[3]

万众创新是着力点。创新活动可以为社会创造新产品、新价值,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创新者或创新参与者,都有可能成为众创的一员,万众创新就是要释放全社会的创新潜能,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出来。万众创新蕴藏着无穷创意和无限财富,是取之不竭的资源;推动万众创新,既是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途径。从实际发展态势来看,万众创新能在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服务业,以及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跨界融合的领域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催生出新的产业形态,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如果把全社会每一个细胞都激活,就会使整个经济肌体充满生机,进而汇聚成巨大的推动力量。因而,要以万众创新促进创新驱动发展,以激发创新活力、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兴起和发展,使其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我国的创新主体呈现系统性、多样性特征。既要支持“顶天立地”的大型创新领军企业加强基础前沿研究,也要鼓励“铺天盖地”的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源源不断地探索创新创业,主动试错。当前许多科技型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具有很强的创新活力,但也在研发投入、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都面临风险,如融资难、创新能力不足等,需要全方位的引导和支持,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建立健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让中小企业获得更多的金融支持。这将大大提升创新创业的总体成功概率,促进重大创新和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

持续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科技创新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培育发展新动能的支撑引领作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实体经济的重点难点都在于制造业,要实现中国制造的历史跨越,必须以科技创新引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升级。要重视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协同,顺应信息化大潮,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通过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争取向智能制造转型;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培育世界级制造业集群等核心品牌力量,促使我国产品在全球价值链重塑过程中实现整体跃升。

(三)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选择

进入21世纪,我国科研创新成果取得重大进展,新技术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超级计算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新产品不断涌现,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产量高速增长。新产业蓬勃发展,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10%以上增长。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共享经济、平台经济、数字经济以及网购、快递、跨境电子商务规模迅速扩大。新动能、新主体加快成长,新登记企业平均每天达到1.6万—1.7万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瞄准世界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争取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我国提出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厚植创新引领发展的根基。总体看,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2016年,我国国内专利申请授权数为175.4万件,其中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为40.4万件,占比仅为23%。此外,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实质性改变。我国在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上对外依存度高达50%,与发达国家30%以下的水平差距巨大;虽然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量世界第一,但自主品牌出口不足10%。为此,要加大研发投入,争取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R&D)支出占GDP的比重提高到3%以上;加快推进重大科技决策制度化、科学化,着力改变简单套用行政管理方式管理创新活动;优化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类研究的支持方式,提高创新活动效率。

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为重点,增强创新引领发展的技术支撑。2018年,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30%,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为60%至70%左右;从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2016年我国为56.2%,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差距较大。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一是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协调机制;二是以移动互联网、云平台等新兴技术整合创新资源,降低创新学习沟通成本,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三是强化科技转化过程中的金融支撑。

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为重点,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的主体作用。企业创新活力不足、创新质量不高,既有企业长期模仿跟进策略形成的“路径依赖”因素,更有现有体制不完善而导致企业创新效益不显著的影响。释放企业创新活力、提高企业创新质量,仍需要在知识产权保护、人才资金等要素支持以及优化产业创新的配套基础设施等方面破题发力。

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要把科技创新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从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着手,规划创新驱动发展的顶层设计,建立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和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形成依靠创新驱动、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科技创新需要制度创新来保驾护航,以制度创新激发活力。制度创新要从深化体制改革入手,构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高法治化水平,完善研发投入机制和技术中介服务体系,建立科技创新利益补偿机制,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要完善政绩考核体系和激励政策,改进科研活动评价机制,强化政产学研合作,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创新机制,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发挥创新型企业的优势,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加大科研投入和成果转化力度,让科技创新的价值充分发挥。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构建促进创新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对创新活动的宏观引导,鼓励创新资源向企业流动,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形成技术成果向企业转移的机制,推动企业创新发展。要统筹推进科技、管理、产品、品牌、组织、商业模式创新,统筹推进军民融合创新,统筹推进“引进来”与“走出去”合作创新,实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的有机统一,依靠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协同发挥作用,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创新是面向市场、受市场检验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市场竞争是创新的活力源泉。要强化市场意识,以市场为导向,尊重和顺应市场规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力量,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同时,又要根据创新发展各环节的特点和需求,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优化市场环境,打破制约创新发展的市场分割和行业垄断,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健全多层次市场体系,完善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资源配置方式,形成根据市场需求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创新发展的机制,为创新开拓广阔的市场空间。运用市场化手段来推动创新,敏锐把握市场的变化以及对创新的需求,准确把握创新发展的方向,促使创新满足市场需要,形成市场化要素价格倒逼机制,促使企业从依靠过度消耗资源能源、低性能低成本竞争,向依靠创新、实施差别化竞争转变,从而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解决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制约,让创新真正落实到推动发展上来。

随着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等高新技术的集成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正在成为新的基础设施,知识、信息和大数据等成为创新资源。从信息传输到销售、运营和制造等多个产业链环节连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的无缝对接,打破了信息不对称,减少了中间环节,突破了时空和语言界限,促进了产业链的开放融合,创造了电子商务、网络金融、网络教育、网络智造、云服务等一系列新业态,形成了新的产业生态系统,这些科技创新的成果反过来能为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产业创新营造前所未有的有利环境。因此,要推进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搭建以“互联网+”和大数据为平台的新型创新平台,加强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以促进创新,更好满足以个性化和特色化为特征的现代生产和服务模式。

创新是“颠覆性”和“革命性”变化,要遵循科技研究与探索发现规律,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社会环境。完善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法治保护体系,加强创新成果的保护,让法治成为激励创新的根本保障。发挥金融创新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向科技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引入风险投资基金、天使投资基金等,以金融创新支撑科技创新。增强政策稳定性和透明度,建立公开透明、长期稳定的激励机制,大力营造勇于探索、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和社会氛围,为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技术突破创造良好社会环境。重点加强研究开发、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采取税收减免、政府采购服务等多种方式,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各种创新服务和孵化平台,完善创新服务体系,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率。

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关键是人才,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懂专业、会操作、能创新的人才队伍。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积极引进海外优秀人才,围绕重点领域和创新方向,造就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领军人才以及高水平创新团队。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改革股权激励制度和评价奖励制度,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给予科技人员更多的利益回报和精神鼓励。推进人才领域供给侧改革,构建市场化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对人才发展的引导作用,真正让市场来决定人才的价值与配置。遵循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治保障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在创新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创新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首要动力,它立足于理念、制度、科技、管理,要深化体制改革、完善制度、健全市场机制营造良好环境,发挥好人才和“互联网+”的作用,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和发展路径,落实创新驱动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