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社会中,信息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必须通过信息的不断传递,一方面进行纵向的上下信息传递,把不同层次的经济行为协调起来;另一方面进行横向的信息传递,把各部门、各岗位的经济行为协调起来,通过信息技术处理人、财、物和产、供、销之间的复杂关系。供应链作为一种扩展企业,信息管理同样重要,但其信息流动和获取方式不同于单个企业的情况。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供应链上各企业间传递的信息在透明度、及时性、准确度方面都存在着不确定性。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以订单方式传递的需求信息在供应链中存在失真的现象,即顾客需求信息在由供应链下游企业传递到上游企业的过程中会被有意、无意地逐级放大。这种现象称为牛鞭效应,如图192所示。
图19-2 牛鞭效应
最早发现牛鞭效应的是宝洁公司。宝洁公司的物流主管对他们最热销的产品Pamper牌尿布进行了一次订货模式的调查,发现Pamper牌尿布在零售商店的销量虽有波动变化,但波动并不算大,可是分销商在向宝洁公司订货时,订货量的变化幅度变大了,且与零售量波动的差别较大。他们又进一步调查了宝洁公司供应商发出的物料订单,发现这一次的订货波动更大。该例子中的顾客——婴儿是以一种稳定的速度消费Pamper牌尿布的,可是需求订货的不平稳性还是随着供应链的向上延伸被一级一级地放大。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李效良(Hau Lee)教授将这种需求信息扭曲在供应链中传递的现象称为“需求变异加速放大原理”,并指出了影响供应链牛鞭效应的六个具体原因。
(1)需求预测修正。需求预测修正是指供应链各节点企业根据下游企业订单来确定需求信息,并以此对未来一个时期的需求作出预测,最终设定企业的安全库存和订货批量。在这个过程中,供应链系统出现了市场需求预测被重复处理的问题,其结果就是上游企业的订单是下游企业订单加上额外的增加量即自身的安全库存,预测波动伴随着层级的增加而不断放大,牛鞭效应也就随之产生。
(2)批量订购。出于对订货成本和运输成本的考虑,目前大多数企业还不能采取零库存策略,而是通过定期订购或者批量订购的方式,对一个时期内的市场需求量进行预测累计,再统一订货。这种订货策略将市场需求预测的扭曲放大了。
(3)价格波动。造成价格波动的因素很多,诸如环境变动、季节交替、厂商的价格优惠、数量折扣、市场供求的变化、通货膨胀、社会动荡、自然灾害等。当价格向下波动时,许多零售商和推销人员就会向厂商发出大于实际的市场需求量的订购量,只要库存成本小于从价格折扣所获得的收益,订购者就愿意预先购买。所以,超前订货方式导致生产企业无法确定真实的市场消费需求,如果把订购需求增加等同于市场需求增加,那么需求信息就会沿着供应链向上逐级放大,从而加剧牛鞭效应。
(4)短缺博弈。当产品供不应求时,供应商会根据下游企业订购的数量,依照一定的比例对订购产品进行限量分配,这时订购企业为争取获得更多的紧缺商品,往往会夸大实际需求量。随着供不应求的状况得到缓和,在库存还“盈余”的情况下,下游企业会突然减少订购量,甚至取消订单。在整个过程中,博弈的结果是导致供应商无法确定市场需求的真实变化,订单需求与市场真实需求相背离,并最终产生牛鞭效应。
(5)库存责任失衡。在营销模式上,通常的做法是供应商先发货,待销售商销售完成后再结算。这种模式导致供应商要承担主要的库存责任,包括外库建设、运费、货物调换、退货等。因此销售商会加大订货并持有,一方面可作为资产使用,另一方面当资金周转不畅时可低价出货,加速资金回笼。
(6)应付环境变异。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强会促使销售商加大库存持有,并进一步加大订货,将不确定性风险转移给供应商,这样也会导致牛鞭效应。
斯隆管理学院曾通过“啤酒游戏”对牛鞭效应进行了系统动力学解释,将之归结为供应链结构组成层次多、供需时间延滞和信息共享不足等几大原因。(www.daowen.com)
供应链层次结构问题在委托—代理理论中有众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基本观点是在传统的供应链结构下,由于上游和下游的委托代理关系是结构内生的,而且委托方和代理商之间、委托方之间和代理商之间的利益又不协调,加之信息的不完善和契约的局限性,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双方利益目标和博弈结果之间的次优选择,这是产生牛鞭效应的基于结构的经济学原因。随着供应链水平层次和垂直规模的增多,委托代理关系的梯次也就增加,利益目标和博弈决策之间的二次选择也就被多次重复,而每一次重复都意味着次优选择的进一步优化,这是牛鞭效应随供应链长度、宽度增加而逐渐放大的原因,因此,供应链中的成员个数越多,信息被加工的次数越多,其被扭曲的现象也越严重。
信息共享不足是因为供应链上的信息不完全、不对称。为获得更多的利益以及更有利的竞争地位,供应链节点企业往往会保留一些信息,使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并不完全。同时,受供应链结构固有属性的影响,传递信息很难同时同步,从而造成一段时间内的信息不对称。信息共享不足造成信息扭曲随供应链层级增多而放大,形成牛鞭效应。
供应链系统实现高效的信息共享,能够有效地遏制需求信息放大,从而缓解牛鞭效应,有以下几个原因:
(1)供应链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后,信息传递线路由单一的线形结构转变为网状结构。也就是说,供应链中的生产企业不仅可以得到下游企业传来的订单需求,同时也能从零售商那里获得最终顾客的市场需求,及时了解其下游企业的订购、销售以及库存情况。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都可以利用系统中的各种信息对需求进行预测,并决定其订货数量,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由于多头预测而引起的信息失真。
(2)信息共享可以加快信息的传递速度,保证企业的订货信息能够及时有效地传送到供应商以及供应商的供应商,提高供应链系统的响应速度,缩短提前期。
(3)实现信息共享后,供应商能够进一步掌握商品所处的状态,有利于企业制定更加适宜的订货点和订货提前期,实施更快、更有效的订货策略,从而避免库存积压或短缺的尴尬局面。
总结以上供应链信息特点,在供应链管理中,信息管理应具有以下特征:
(1)供应链管理应该提供完整、正确的各种信息。供应链中的信息往往比较复杂,既包括商品的数量、质量等物流信息,也包括订货信息、客户信息等商流信息,还包括发票、应收、应付、催款等财务信息。
(2)供应链信息应该形成一个集成的、开放的系统。在供应链中,信息在上下游各企业之间双向传递,首先要求实现企业内部独立的信息处理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即内部的信息集成,然后通过供应链管理软件把内外部信息集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3)供应链信息传递应该确保实时性、及时性。提高客户反应速度已成为当前市场竞争中企业所考虑的重点,而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也依赖于信息的及时传递。
(4)供应链信息应保证安全性。在电子商务条件下,这点尤为突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