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未来展望:研究开拓新空间

未来展望:研究开拓新空间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后发大国而言,建立自主产业技术标准有极其特殊的意义。一方面,在复杂动态的系统化经济中,产业标准生产者在产业竞争中居于垄断和支配地位,而后发者作为被动接受者居于被支配地位,无法享受到应有利益和基本发展权利;另一方面,中国如仅将优势集中在低端制造环节,不仅利润空间有限,而且必然阻滞粗放式增长方式转变。这些实践提供了在后发大国情境下,分析总结后发国家技术标准战略的研究空间。

标准是产业发展的秩序和规则。由于信息技术的先导性、基础性和渗透性,信息交换、处理技术正影响着个人、组织及社会之间的关系,使整个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故网络技术标准成为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动力,也是各国争夺产业发展“控制权”和“话语权”的焦点所在。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后发大国而言,建立自主产业技术标准有极其特殊的意义。一方面,在复杂动态的系统化经济中,产业标准生产者在产业竞争中居于垄断和支配地位,而后发者作为被动接受者居于被支配地位,无法享受到应有利益和基本发展权利;另一方面,中国如仅将优势集中在低端制造环节,不仅利润空间有限,而且必然阻滞粗放式增长方式转变。然而,目前的主流研究大多以先发国家为研究对象,很少有对后发国家标准崛起的研究。从近年我国信息产业3G标准、新能源电动汽车、安全软件兼容战(3Q之争)等问题中都可发现全球产业链的标准控制机制以及事实标准的产业自我规制功能之端倪。这些实践提供了在后发大国情境(即市场一体化程度和规范化程度低、自主创新能力弱等因素)下,分析总结后发国家技术标准战略的研究空间。

立足后发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的现实情境,不仅可拓展一个重要理论空间,即全球价值链中后进者构建兼容性乃至替代性自主标准的战略行为机理及策略选择;而且为中国当前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新途径,即通过企业、政府等协同参与标准的国际竞争,突破国际技术控制,掌握产业话语权和制高点,推动产业升级和国际竞争力。全球价值网(GVN)中有四种升级方式[9]:工艺流程升级(Process Upgrading)、产品升级(Product Upgrading)、功能升级(Functional Upgrading)、跨产业升级(Inter-sector Upgrading),如图5-1[10]。应基于资源—能力—知识基础,挖掘中国本土情境和制度环境下四类升级路径中企业参与国际标准竞争的有效战略行为机制、经营战略,识别后发国家企业参与标准竞争的主要权变策略,如策略性R&D(设计规则、技术储备等)、市场先行开发策略(新产品扩散、预期干预策略、联盟)、技术兼容/替代策略(接口—界面规则)、柔性敏捷制造策略(模块化设计和制造、大规模定制)、突破临界点的渗透定价及促销策略等。

总之,针对全球价值网(GVN)中技术标准的形成—演化机制及其对后进入者的控制机制,从战略管理视角研究其对偶问题,即后进企业构建兼容性乃至替代性自有标准的战略机制及经营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特别是,后发国家的制度环境(市场一体化程度和规范化程度)和技术条件(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创新系统)如何对企业知识—资源基础与企业标准战略绩效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并通过企业参与标准竞争的策略性行为促进产业升级转型。有意义的研究主题尚待进一步开拓,如事实标准的产业自我规制功能及技术兼容作为一种多边声誉机制和多边惩罚机制的运作机理;标准拥有者在产业链中的市场势力及其纵向控制能力;技术标准导致的进入壁垒与动态租(Dynamic Rents)[11];标准联盟的治理结构与机制及其系统效率;政府介入标准形成的时机和方式选择等。(www.daowen.com)

图5-1 企业升级的四大路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