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服装产业同国内主要服装城市和地区相比主要有着鲜明特点:产品多样化,面料高档化,产业链建设逐步完善。面对国内大众衣着消费向高品质、个性化发展的流行趋势,宁波服装企业在强大的制造能力基础上,发展了服装设计、服装教育、纺织面料、服装展览等相关产业环节。通过在经营谋略、管理方法、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创新,特许加盟、自营连锁店、代理制、战略联盟、重组兼并等被广泛使用,形成了比较健全的销售网络和销售渠道,快速地对生产要索和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整合,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一批企业实施高度的品牌发展战略、综合品牌战略和品牌多元化战略,经历了两次跳跃式发展。由单一品牌转变为综合性品牌,很多名牌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冼后推出多种品牌、二线品牌。另外,服装企业首先站稳国内市场,再借助国外合资企业向海外市场渗透,目前看来已初显成效,已形成较高的国际外向度,建立了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国际分工合作。在宁波奉化江两岸,初步形成了一个“L”型服装产业群,大、中、小企业共存,高、中、低档产品共生,品牌、制造、加工企业共荣,服装辅料、服装机械产业协同的产业体系,并拥有层次分明、优势互补的梯队,该集群区域的产值超过300亿元,拥有中国最大的服装企业和众多著名服装品牌。
宁波服装产业正在挖掘原创内涵,依托新型工业化,率先推进产业创新,创造品牌经济。全市服装行业已从追求数量型发展逐步向品牌经营跨越,企业自主创新强劲,品牌意识和依托品牌获取效益的意识十分高涨。截至2006年末,全市服装行业共拥有“中国驰名商标”5个(雅戈尔、杉杉、罗蒙、唐狮、太平鸟)。雅戈尔、杉杉、罗蒙、培罗成进入“中国最有价值商标500强”排行榜,占我市进入500强商标品牌的44.5%,其中“雅戈尔”商标以42.53亿元价值位居“中国最有价值商标男装西服行业”第一名(500强中国最有价值商标平均价值为19.73亿元)。雅戈尔、杉杉、罗蒙、洛兹4个品牌进入了首批“中国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行列,占全国人选服装品牌的六分之一。罗蒙当选为我国西服行业标志性品牌,雅戈尔当选为我国衬衫行业标志性品牌,分别成为本行业品牌最高荣誉的获得者。全市拥有服装类“中国名牌”产品11个,占全市“中国名牌”产品25%,为2006年我市再次获得“中国品牌之都”称号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品牌正在全面向女装、休闲装等产品拓展和延伸,品牌经营的业绩骄人。“名牌兴企”已成服装企业共识。
宁波服装产业块状经济特色明显,是宁波优势产业和区域经济的主要支撑。服装产业经历了集群化、规模化、集约化、系列化的发展历程,产品创新求变、生产配套成龙。已经形成邺州、奉化的西服、衬衫生产基地;象山、北仑的针织服装生产基地;宁海的羊毛衫、童装生产基地;海曙的女装、时装生产基地等。全市目前拥有规模以上纺织服装生产企业2000多家,已形成以西服、衬衫生产为龙头,集针织服装、羊毛羊绒服装、童装、皮革服装之大成的庞大产业集群,年服装生产能力近15亿件(套)。
宁波服装业有着辉煌的过去,在“十五”期间得到了稳步的发展,但服装产业由于进入门槛低、产品及技术类同,企业间价格竞争日趋白热化。服装外贸市场上,从2001年初起,我市的外贸订单价格就一路下滑;内销市场上,则是降价促销之风愈演愈烈,这种无序的竞相降价,在不断挤压服装企业本不丰厚的利涧空间,宁波服装业出现了量增值降、效益滑坡现象,其利润空间越来越窄。宁波服装对欧美市场过于依赖,许多产品面临反倾销投诉,出口市场风险系数大大提高。
随着产业集群的加速形成,集群内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缺乏风险预警机制,服装产业的抗风险能力不足。产业集群间联系比较松散,相互之间协作配套不紧密,交流与合作不够,甚至还存在相互替代性竞争。主要表现为:区块分割,各自为政;发展战略和规划各自独立,自成一体;产业结构低层次重复,缺乏优势互补;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市场、技术等信息缺少沟通和共享。
众多的中小服装生产企业产品品种单一或实行来样仿制,简单重复多,专业化程度不高,这是全市多数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型服装企业普遍存在的不足。不少企业过分依赖于核心企业或主导产品,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和牵制。中小企业与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服装龙头企业之间还没有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缺乏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
近几年来,宁波市政府制定了工业结构调整“1+7”系列政策文件,其中“优化财政扶持资金使用方向”等7个配套子文件,进一步明确了重点培育5大临港支柱产业和10大重点优势行业的方向,这在国内是走在前列的。但对服装产业而言,尤其是从服装产业的地位和创建“服装名城”的目标来说,需要出台专题政策,明确进一步加强对服装产业的政策性扶持力度。(www.daowen.com)
新世纪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资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宁波现有服装人才队伍还相对薄弱,特别是服装研发、设计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及外贸人才等高层次人才资源严重缺乏,极大地制约着宁波服装企业利产品档次的提升,影响到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创建“服装名城”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繁荣的服装市场、多样的服饰文化、定期的规模化国际化的专业交流活动、繁荣的商业环境等方面构筑的文化氛围。目前,宁波已拥有较强大的服装产业规模,但自古以商业闻名的宁波,服装产业的文化气息还不浓。与绍兴、温州相比,宁波服装专业批发市场的发展相对落后,服装专业市场与生产基地联系不紧密。另外,宁波人每年在服装消费上的支出不算多,即与居民人均收入排全国前列的位次不相称。
(一)明确产业地位,建立推进机制。将宁波服装产业发展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予以明确的性质和功能定位,提升服装产业、服装博览、服装文化的地位,建设服装名城,主要要实现:(1)把服装产业作为宁波城市经济、品牌经济、时尚产业(含创意产业)和都市产业的重要内容和主体部分;(2)把服装产业作为宁波产业创新和产业链延伸的重点领域,引领现代生活产业、城市商业、会展文化旅游产业等重点产业;(3)把服装产业作为宁波巩固品牌之都地位和建设品牌大市的重要基础;⑷把服装产业作为宁波国际贸易的重要队伍和基地支撑;(5)把服装产业作为宁波活跃微观市场经济、发展民营经济、促进普遍化创业、扩大劳动就业、拉动消费需求的重点产业。
(二)制定品牌战略计划,重点落实服装创牌。宁波品牌之都和品牌大市建设战略实施中应以服装创牌为第一板块,制定培育计划,确定重点企业,加大支持力度。(1)积极引导服装企业普遍争创品牌,步入品牌经营和创新的轨道,政府对品牌创建投入给予一定的支持。出台鼓励中小服装企业创业支持政策,设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基金,对中小企业进行培训辅导,鼓励中小企业创建品牌。(2)着手研究宁波服装创世界品牌的培育实施计划,对技术投入大、研发能力强、产品附加值高的明星企业及最具潜质的企业,政府给予技术投入奖励,争取在全国第一个出现服装世界名牌或国际品牌认定,(3)大力营建品牌环境,支持和协同服装企业进行集中性、高度化品牌推广宣传,支持和协调品牌商业联动,建立商场与服装企业之间的良好商业平台,促进服装产业的稳定发展。(4)进一步提升会展品牌,营建时尚高地。利用“宁波国际服装节”被国际组织认定为中国唯一的最佳国际性专业会展的条件和契机,按国家标志、国际标准开展专业的服装和时尚会展及延伸性、深度化活动;争取经认定设立中国男装展览展示中心、固定化的中国时装周、中国品牌周、中国时尚周等专业会展;策划设立中国国际时尚交流中心、中国欧美时尚研究交流中心等。
(三)构建专业体系,强化人才培育。专业化运行是服装业和服装企业转型提升的必由之路,要大力推进服装经营向品牌运营转变,企业化向专业机构化转变。(1)围绕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完成产业升级换代,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快服装设计产业化进程,促进全市服装产业由OEM模式向ODM模式,并进一步向OBM模式转变。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积极支持企业专业化体系构建.在信息、标准、技术等方面提供辅导,且每年确定一批企业和一批项目,予以专项资金和技术支持。(2)建立人才培育机制,提高产业创新能力。积极贯彻宁波市政府关于职业教育促进地方经济的政策意见,专题设置服装、品牌、研发、推广、工艺、品牌营销、品牌管理等专业人才实验培训、创业辅导和就业挂钩实施项目。依托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宁波服装产业培训中心、创新中心与信息中心。落实中国服装协会培训基地设置在宁波的工作。大力引进人才,重点是国内外知名的高级服装设计师、高层次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政府对引进国外著名设计师和品牌营运师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