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对自然资源价值决定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对自然资源价值决定的影响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鉴于传统的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在自然资源价值决定应用中的诸多困境,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的自然资源价值不仅应当体现资源对经济系统的支撑和服务价值,也应体现资源对生命支持系统的存在价值,生产中资源的投入和服务均应计入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同时,因资源使用带来的外部性成本也必须得到合理补偿。此四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协调,构成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

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对自然资源价值决定的影响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般公认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在其著作《寂静的春天》中对环境问题的首次关注,此后,以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发表的《人类环境宣言》美国学者沃德和杜博斯的《只有一个地球》、罗马俱乐部米都斯等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为代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渐形成。而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正式提出则是在1987年的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此外,许多学者和机构也分别从经济社会文化的角度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或内涵进行了解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日趋丰富完善。而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对可持续发展40个领域问题的具体阐述以及120个实施项目的推出,则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开始走向实践层面。此后,在各国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进一步得以完善,其代表性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

1.资源永续利用理论

资源永续利用理论致力于探讨使自然资源得以永续利用的理论和方法,他们认为,人类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取决于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资源是否可以被永远的使用下去,并提出了建立自然资源账户和对自然资源定价等方法。

2.财富代际公平分配理论

财富代际公平分配理论则致力于探讨财富(包括自然财富)在代际之间能够得到公平分配的理论和方法,这主要源于该理论认为,人类社会出现不可持续发展现象和趋势的根源在于当代人过多地占有和使用了本应属于后代人的财富,特别是自然财富。

3.可持续发展观下的自然资源价值理论

传统的自然资源价值决定理论主要基于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抽象劳动则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因此基于劳动价值论的自然资源价值理论认为没有人类劳动投入的自然资源没有价值但有价格。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要么因为认为原生自然资源没有价值而导致对自然资源的无偿占用和过度开发,要么因为认为自然资源具有价值,但其价值补偿只是对所耗费劳动的补偿而不涉及对自然资源本身的耗费的补偿,而导致自然资源修复更新困难,最终同样会造成自然资源使用的浪费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而效用价值理论认为,效用是价值的决定因素,价值由边际效用决定,因此,效用价值论基础上的自然资源价值理论认为自然资源具有价值,其原因在于自然资源能够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效用。但由于效用价值理论将自然资源的价值等同于其使用价值或效用,因此是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相违背的,同时,由于效用衡量的主观性和难以计量性,且效用价值论仅能衡量当代人对资源价值的评价无法解决长远的代际资源利用问题,以效应价值论作为自然资源价值决定的基础也同样面临许多难题。

鉴于传统的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在自然资源价值决定应用中的诸多困境,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的自然资源价值不仅应当体现资源对经济系统的支撑和服务价值,也应体现资源对生命支持系统的存在价值,生产中资源的投入和服务均应计入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同时,因资源使用带来的外部性成本也必须得到合理补偿。基于此,完整的自然资源价值应该包括资源开采或获取价值,与开采、获取、使用有关的环境价值(环境损害价值和环境净化价值)和主要用于弥补未来效益损失的使用者成本的可持续利用价值三部分。合理的自然资源定价应从三个层次考虑:①按照投入在资源上的物化劳动和生活劳动的价值确定资源的基础价格,同时利用市场机制调节资源价格;②按社会成本(开采成本+环境成本)进行资源定价;③按可持续成本(开采成本+环境成本+使用者成本)定价。

4.三种生产论

三种生产理论由我国学者叶文虎和陈国谦提出,其核心思想认为,人和环境组成的世界系统,在基本层次上,可以概括为三种生产(物质生产、人的生产和环境生产)的联系。其中,物质生产指人类从环境中索取生产资源并接受人的生产环节产生的消费再生物,并将它们转化为生活资料的总过程,该过程生产出生活资料去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同时产生废弃物返回环境;人的生产指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总过程,该过程消费物质生产提供的生活资料和环境生产提供的生活资源,产生人力资源以支持物质生产和环境生产,同时产生消费废弃物返回环境,产生消费再生物返回物质生产环节;环境生产则是指在自然力和人力共同作用下环境对其自然结构和状态的维持与改善,包括消纳污染(加工废弃物、消费废弃物)和产生资源(生活资源、生产资源)。三种生产的关系呈环状结构,任何一种生产不畅即会危害世界系统的持续和发展。

同时,该理论提出,要使三种生产的运行关系从不和谐转变为和谐,关键在于协调三种生产之间的联系方式和内容,以及协调各个生产环节内部行动的目标和机制,协调的具体操作包括深化环境影响评价、开展环境建设、协调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和公众行为、建立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新伙伴关系等。

可持续发展理论从宏观视角为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框架,同时,可持续发展又是一个广泛的研究领域,涉及多种不同研究角度。其中,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更侧重于区域内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间矛盾的协调以及不同区域可持续发展重点问题和管理策略的具体研究,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则强调海洋生态,以及人海和谐基础上的海洋经济发展模式和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

1.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在资源环境可持续支撑能力基础上的社会经济发展,是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各要素相互协调,有机结合的整体体现。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彼此存在密切的联系,人口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主体和核心;资源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环境是区域周围一切物质、能量和信息要素的总和,是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经济则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动力。此四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协调,构成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

2.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模式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是针对现存的,主要依靠资源和环境的消耗为代价的传统模式而提出的,其主要目标在于改变传统不可持续的社会生产循环,即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流通模式,建立可持续的社会生产循环模式。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作为21世纪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主要强调以下三个方面。

(1)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转变。以往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和现在正处于发展进程之中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显著特征就是“高消耗-高消费-高污染”。一方面,以对资源的高消耗来支撑经济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以生活资料的高消费来刺激经济高速增长。这种发展模式严重危害了区域经济循环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构筑区域经济与生态可持续发展模式,首要问题就是更新经济增长观念,将增长方式由传统粗放的外延型经济增长转变为现代集约的内涵型经济增长,这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和唯一选择。

(2)实现并保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可持续发展。生产、流通和消费是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主要环节,本身就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中进行,并要不断消耗各种资源。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生产模式、流通模式和消费模式都要具有可持续性,从而在自然资源的利用、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生产之间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循环。在此基础上实现整个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www.daowen.com)

(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是主要内容。自然资源的不可持续利用归咎于人们不能充分有效地使用自然承载限度之内的资源,过度地向自然索取而不注意养护和节约。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归根到底是因为人们限于一定的知识水平和经济技术条件,将资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不加利用地排入环境,同时造成了资源浪费。因此,保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相辅相成,构成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主要内容。

3.区域PRED理论

(1)含义。区域PRED理论是关于区域发展中人口(Population)、资源(Resources)、环境(Environment)和发展(Development)问题协调的理论,它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所谓区域PRED系统,是指一定区域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等关系而构成的紧密相连的统一体。不同区域的PRED系统具有不同的特点,某一特定区域的PRED系统又从属于一个范围更大、层次更高的区域PRED系统区域PRED系统是一个具有高度复杂性、不确定性、多层次性的复杂开放巨系统。首先,构成区域PRED系统的诸要素之间既相互作用又相互依存,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既有积极的正面影响又有消极的负面影响,以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分别作为结点,4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6个界面,反映出12种联系。同时,区域PRED系统又是一个开放系统,它与外部PRED系统在资源、环境和经济方面也具有联系,存在外部界面。正是这种内部和外部的界面,决定了系统的演化过程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特征。

(2)区域PRED系统协调发展的滚动模型。黄裕婕等以“系统动力学”(简称SD)为主模型,将指数趋势预测、GM(1,1)灰色预测、一元回归、多元回归和生产拉布拉多函数等方法作为主模型参数确定的辅助模型,并以专家的半经验半理论的数据作为调试检验模型的门槛数据,提出了区域PRED系统发展滚动模型建立的六步程序。

第一步,明确研究目的。明确对PRED系统的研究在于综合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各子系统已有的研究成果,将四者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研究。预测系统中各主要因素的发展变化,为制定区域的经济发展与人口控制、环境保护、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协调发展的长远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第二步,搜集、整理资料。全面搜集所研究系统的历史与现状的定性评述和历年统计数据,以及对该系统未来发展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特别是着重搜集有关专家对系统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研究的半经验、半理论的数据,并将所搜集的历年统计数据建立相应数据库集,并应用SAS统计分析软件对一些数据做初步处理

第三步,建立系统模型群。对一个PRED系统未来发展进行研究的关键是要将专家群体、统计数据和信息资料、计算机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系统模型集。根据现有模型的特点,选择SD模型为主模型。

在建立PRED系统SD模型时,首先依据所搜集的资料,确定系统边界。然后参考有关专家对系统内部因素之间关系的论述和应用SAS等统计分析软件处理数据后的结果,确定系统内部因果关系。具体建模时,则在分层次分别构建子系统的SD模型基础上,综合构建整个系统模型。建立的各子模型,既可以单独运行,又可以和其他模型相连接,构成更高层次的模型。所有的子模型则综合构成PRED模型。这样,在模型建立和调试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分别调试各模型,将模型仿真运行的结果互相反馈,以利于PRED模型的顺利构建和调试。

在各个SD子模型建立的过程中,关键是模型参数的确定。为了弥补参数确定主观性太强的不足,可选择一元回归、多元回归、生产拉布拉多函数、指数趋势预测和GM(1,1)灰预测等模型作为确定参数的辅助模型。并且将有关专家已做预测和有规划目标的要素的结果作为模型的门槛数据,用以确定参数和检验模型仿真结果。

第四步,检验模型。模型是客观事物本质或某些重要侧面的概括与抽象,是现象抽象化、理想化的表面形式。一个好的区域开发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区域开发总体本质特征或某一个主要特征。对于一个已建立的模型应对其进行检验。从所建的PRED系统SD模型来看,它是建立的全面分析系统的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参考有关专家的半经验半理论的数据,并应用先进软件处理历年统计数据等,这就能够初步保证所建模型与真实系统的一致。而在系统SD模型建立运行后,又可以将模型对未来年份的仿真与有关专家的半经验半理论的数据进行比较,从而检验所建模型能否较好地综合反映该系统。

第五步,调试模型,提出协调发展方案。在构建PRED系统SD模型后,则分析影响系统的主要因素,并参考专家们的见解和模型仿真结果,确定调控参数,经过多次调试可控参数,得出系统未来发展的多种方案,从中选择出使PRED系统持续协调发展的战略方案。

第六步,建立滚动模型。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根据资料,进一步完善系统的内部因果关系,确定参数,建立滚动模型。调试可控参数,调整发展方案。

(3)区域PRED系统协调发展的决策支持系统。张志强提出了将有关数据、知识、专家判断和数学模型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一个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五个步骤。

第一步:定性分析。运用有关专家的理论与经验知识,对区域发展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系统的内在运行机制进行解剖和假设,建立区域PRED协调发展的概念模型。

第二步:数据的管理与分析。根据概念模型要求收集有关的时间序列数据与空间数据(图形),将其录入到图形库和数据库中进行管理。通过从库中提取数据进行数学统计和回归等分析,建立反映系统内部相关要素之间关系的数学方程。

第三步:模型仿真。以上述数学方程为基础,建立描述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数学模型,运用它来设计并仿真各种决策方案。数学模型的设计可采用投入—产出模型、系统动力学(SD)模型、ECCO模型或灰色系统模型等,其中,SD模型最适合模拟区域PRED系统内部复杂的信息反馈与动态变化现象。

第四步:多目标决策分析。该步骤又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a.建立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以PRED的协调度为总目标层,逐层分解建立指标体系。b.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经构造穆迪优先图表、专家填表、层次单排序和总排序后得到以各层因素相对于PRED协调度的总排序权值和单排序权值。c.评价决策方案。各指标经归一化处理后化成统一无量纲的数值,再将其乘以指标权重值得到各决策方案的总评分值,从而得出各决策方案的优劣先后排序。

第五步:决策的实施与检验。将经过优选和专家认可后的决策方案付诸实施,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检验其效果,并对产生的新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开始新一轮的决策制定过程。

(三)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

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理论同样经历了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博尔丁在其《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中针对传统“牧童经济”的不可持续性,提出了“宇宙飞船经济”。该宇宙飞船经济理论的基本观点是认为,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地球,而地球只不过是茫茫无垠的太空中一艘小小的宇宙飞船,人口和经济不断发展,最终将耗尽这艘“小飞船”内的有限资源,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的废物最后也会使“飞船”舱内的一切被污染,最终导致整个人类社会崩溃基于此,人类应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即由传统的“增长型”经济向“储备型”经济、由“消耗型”经济向“休养生息”经济、由注重“生产量”的经济向注重“福利量”的经济、由“单程式经济”(资源-产品-环境污染)向“循环式经济”(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转变。由于这一“即将到来的宇宙飞船经济学”理论指明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空间以及所能提供的资源和能承受污染的有限性,人口和经济的增长必然会使人类将眼光投注到新的发展空间,而陆地资源危机和海洋资源的相对充足使经济增长新空间理论在海洋开发利用中得到利用和发展,因此这一理论直接推动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将海洋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正式写入《21世纪议程》,该议程强调,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基础组成部分,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财富,并在其第17部分关于海洋21世纪议程部分,对海岸带、近海、国家管辖海域以至公海和深海大洋的环境保护作了详尽规定,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措施,这标志着海洋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正式形成。此后,1998年的第49届联合国大会和1999年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会议,又对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层次探讨,并将1998年定为“海洋年”,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进一步发展完善。

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引下,学术界和各国政府也纷纷对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理论问题,以及国家或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问题给予广泛关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海洋强国纷纷制定了本国的海洋发展规划,以此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增强本国国际竞争实力,如美国的《全球海洋科学规划》(1986)、新西兰的《资源管理法》(1991)、《英国海洋科学技术发展战略(19942000)》(1995)、日本的面向21世纪的《海洋开发推进计划》(1997),以及澳大利亚的《澳大利亚海洋产业发展战略》《澳大利亚海洋政策》和《澳大利亚海洋科技计划》(1997,1998)等。国内方面,1994年我国政府制订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将“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作为一个重要领域,从健全国家海洋资源综合管理机制、保护海洋生物资源、保护海洋环境、海岸带和海岛资源开发和保护、海洋科学技术与示范工程建设和国际合作六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行动方案;此后,1996年的《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又将中国海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明确提上日程。2003年,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则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指导原则与发展目标、主要海洋产业发展方向及布局、发展各具特色的海洋经济区域,加强海洋资源与环境保护以及需要采取的措施等进行了具体规定,这是我国政府在探讨本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程中制定的第一个具有宏观指导性的文件。2016年,《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2016-2020年)》重点规划了优化海洋经济发展布局、推进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拓展海洋经济合作发展空间和深化海洋经济体制改革等六方面的重点任务,并就加强海洋经济宏观指导、完善制度体系、强化政策调节、开展监测评估、健全实施机制等提出详细要求,对“十三五”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与此同时,国内众多学者也分别围绕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评价指标体系、系统动力机制、发展措施以及人海关系和谐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