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产业升级发展:基于深度布局的实践分析

产业升级发展:基于深度布局的实践分析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杜能农业区位论的中心思想是要阐明:农业土地经营方式与农业部门地域分布随距离市场远近而变化,而这种变化取决于运费的大小。⑥市场的农产品价格、农业劳动者工资、资本利息在孤立国中是均等的,交通费用与市场远近成比例。结合当时德国工业企业区位选择的实际情况,韦伯基于一系列假定条件,从运费指向论、劳动费指向论、集聚指向论三个层面建立了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理论体系。

产业升级发展:基于深度布局的实践分析

(一)产业布局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立足于单一工业或工业中心,着眼于成本和运费最低的古典区位理论;立足于一定区域或城市,着眼于市场扩大和优化的近代区位理论;立足于国民经济整体,着眼于地域经济活动最优组织的现代区位理论。

1.古典区位理论

古典区位论以德国经济学家杜能1826年创立的农业区位论、韦伯1909年创立的工业区位论为代表。

(1)杜能的农业区位论。杜能农业区位论的中心思想是要阐明:农业土地经营方式与农业部门地域分布随距离市场远近而变化,而这种变化取决于运费的大小。

杜能在进行农业区位理论研究时,将复杂的社会假设为一个简单的孤立国,并提出如下假设条件:①孤立国中的唯一城市位于中央,是工业品的唯一供应中心,农产品的唯一贩卖中心。②孤立国位于中纬度大平原上,平原上任何地方具有同样适宜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宜于植物、作物生长。平原外围是荒原与外部世界相隔绝。孤立国完全自给自足。③平原上没有任何可通航河流或运河,马车是唯一交通工具。④农作物的经营以牟取最大利润为目的,故农民是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调整自己的产品类型的。⑤农业经营者能力相同,技术条件一致。⑥市场的农产品价格、农业劳动者工资、资本利息在孤立国中是均等的,交通费用与市场远近成比例。

杜能从这个假设的“孤立国”出发,深入分析了在孤立国内,如何布局农业才能从每单位面积土地上获得最大利润的问题。他认为,在农业布局上,什么地方适合种什么作物,并不完全由自然条件决定,农业经营方式也不是任何地方越集约化越好。在确定农业活动最佳配置点时要把运输因素考虑进来,容易腐烂、集约化程度高的农产品生产要安排在中心城市附近,如生产鲜菜、牛奶等;需粗放经营的可安排在离中心城市较远的地方,如放牧等。并将孤立国划分成6个围绕城市中心呈向心环带状分布的农业圈层,每一圈都有特定的农作制度,这就是著名的“杜能圈”。由城市向外,6个农业圈层分别是自由农作圈、林业圈谷物轮作圈、谷草轮作圈、三圃式轮作圈、畜牧圈。

最后,杜能为使他的区位理论建立在自然条件地域差异的基础之上,他论证了河流、小城市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杜能认为,如果有一条通航河流流经平原中的城市,将使土地合理利用的图形发生变更。如果在孤立国范围内有一较小城市,大小城市虽然会在农产品市场上展开竞争,其结果是小城市也形成类似的规模较小的同心圈层。

(2)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以1909年的《工业区位理论—区位的纯粹理论》和1914年的《工业区位论—区位的一般理论及资本主义的理论》两本专著为代表,德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伯提出了工业区位选择的低成本指向理论。该理论认为,区位因素决定生产场所,理想的工业区位位于生产费用最小地点和节约费用最大的地点。结合当时德国工业企业区位选择的实际情况,韦伯基于一系列假定条件,从运费指向论、劳动费指向论、集聚指向论三个层面建立了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理论体系

①运费指向。运费指向理论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在原料产地和消费地给定的情况下,如何确定运费最小的区位。该理论主要采用原料指数,即局地原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来判断区位指向,它将工业生产中所需的原料分为到处都存在的遍在原料,和只产生于特定地方的局地原料两种类型,由于遍在原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极小,韦伯的研究主要考察局地原料,并将其进一步分为纯原料和失重原料1,前者指在生产过程中重量没有损耗全部转移到产品中的原料,后者则是在生产过程中损失部分或全部重量的原料。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只能选其一的前提下,依据最小运费原理,得到工业区位布局的一般规律:

原料指数时,工业区位为原料地指向;

原料指数时,工业区位为消费地指向;

原料指数时,工业区位在原料地、消费地均可,为自由区位指向。

进一步地,在不同原料和市场情况下,工业区位的指向具有不同的形式。

②劳动费指向。劳动费指向理论认为,劳动费会对工业区位产生影响,当低廉劳动力地区的劳动力成本节约大于最小运费点移动产生的运费增加时,将使运费定向区位产生第一次空间偏离,即工业区位由运费指向转为劳动费指向。

进一步地,韦伯提出了“劳动费指数”和“劳动系数”的概念用以测定工业区位与劳动费指向的关系,其中劳动费指数指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费用,可以用于判断工业受劳动力指向的影响程度,劳动费系数越大,则从最小运费区位转向低廉劳动费区位的可能性越大。劳动系数则是每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费,它可以反映劳动费的吸引力,劳动系数大,则表明劳动费区位的指向较强,反之,则表示最小运费区位的指向强。

此外,韦伯还论述了影响劳动费指向的各种环境条件,如人口密度、运费率等,人口稀疏的地区工业区位倾向于运费指向,人口稠密的地区则倾向于劳动费区位;另外,运输工具的改善、机械化等技术进步也会影响劳动费区位的变化,运输工具的改善将降低运费率,使劳动费供给地的指向变强,而机械化则会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劳动系数,从而导致在劳动供给地布局的工业会因运费的作用转向消费地。技术进步产生的这两种相反倾向的强弱对比决定了区位布局。

③集聚指向。集聚因素也会对运费指向或劳动费指向区位产生影响,当集聚节约额比运费(或劳动费)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节约额大时,便产生集聚效应,集聚效应可以使运费和劳动费决定的区位产生第二次空间偏离,即当集聚(或分散)产生的经济效益大于工业区位转移增加的运费额时,企业可以进行集聚或分散移动。(www.daowen.com)

2.近代区位理论

近代区位论主要以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和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为代表。1933年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在《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中提出了中心地理论,指出中心地必须有合理的服务范围,在孤立中心的情况下,市场为圆形;在多中心的情况下,应符合弥合性原理,市场为六边形。克里斯泰勒的理论首先考虑了市场的范围和区域中心对市场形成的影响,指出要有效地组织生产和流通,必须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由相应的多级市场区构成的市场空间结构,优越的市场结构能对产业配置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1940年法国学者廖什在《区位经济学》中提出了市场区位论,指出在考虑利润的时候需要引进需求和成本两个空间变量,在考虑区位的选择时,也要考虑其他厂商的位置,提出了市场区和市场网络的概念。在利润最大化下选择工业区位,对每一假定离散的生产和消费点,分别建立消费分布和资源分布的距离函数,选取特定范围,即厂商的生产区位和市场区位。廖什继承了市场空间结构思想,将一般空间均衡方法引入区位分析,将贸易流量和运输网络的中心地的服务区位问题也纳入区位论的研究范围,研究市场规模和市场需求结构对区位选择和产业配置的影响。消费需求量的大小是区位选择上优先考虑的主导因素,而市场容量又取决于消费强度、消费倾向、产品价格、市场半径等相关因素。最低成本并不意味着利润最高点,企业家关心的不是成本最低而是利润最高。近代区位论以市场——价格分析揭示出利润最大化是影响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是区位论走向宏观化。

3.现代区位理论

(1)成本-市场学派。成本市场学派的理论核心是关注成本与市场的相互依存关系。该派认为产业区位的确定应以最大利润为目标,以自然环境、运输成本、工资、地区居民购买力工业品销售范围和渠道等因素为条件,综合生产、价格和贸易理论,对区位进行多种成本因素的综合分析,形成竞争配置模型。这一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美国经济学家E.M.胡佛(Hoover)、W.艾萨德等人。早在1931、1948年,胡佛分别写了《区位理论与皮革制鞋工业》和《经济活动的区位》两本书,对韦伯的理论做了修改,提出了终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的理论和转运点区位论,他为大城市工业集中和港口布局工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艾萨德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则开始用数学分析的方法,将韦伯的区位理论公式进一步推导,并以市场区代替消费地作为变量研究市场对区位的影响,这就使成本学派同市场学派结合起来了。他们综合韦伯以来工业区位理论的各种成果,系统地提出了选择工业厂址的七大指向,即原料指向、市场指向、动力燃料指向、劳工供给指向、技术指向、资金供给指向和环境指向。

(2)行为学派。这是一种考虑与分析人的主观因素(对环境的知觉和相应的行为),从而对产业区位进行决策的学派。行为学派认为,随着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和交通工具的现代化,人的地位和作用愈益成为区位分析的重要因素,而运输成本则将降为次要的地位。行为学派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既不存在行为完全合理的“经济人”,也难以做出最优的区位决策,人的区位行为必然受到实际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的限制。

(3)社会学派。社会学派的理论核心是强调政府干预区域经济发展。社会学派认为,政府政策制定、国防和军事原则、人口迁移、市场变化、居民储蓄能力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区位的配置。与其他因素相比,社会经济因素愈益成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20世纪50年代后,发达国家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日益加强,使区域经济政策的实行及其对区位趋势的影响成为区位研究的新课题。就有经济学家曾研究区域经济政策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二)区域产业结构理论

区域产业结构是一个动态概念,是指特定区域内各类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区域产业结构体现的是按产业功能分类的区域产业体系。按功能分类,区域产业结构大体由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产业构成。主导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先导性产业,是形成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的核心。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主要是区域主导产业的演进。主导产业的发展能推动区域经济成长阶段的更替和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关联产业是指与主导产业具有投入一产出关系,在技术等其他方面具有密切联系,或为主导产业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关联产业是指与主导产业具有投入-产出关系,在技术等其他方面具有密切联系,或为主导产业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

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有四种导向。

(1)出口导向。出口导向是区域中的产业群以对外出口为其生产经营宗旨。出口导向型区域产业或借助于特色经济,或借助于特殊政策,或借助于特殊地理位置等等。1945年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实行的是这种产业导向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沿江、沿边的一些地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实行的这种导向。

(2)技术导向技术导向是以高新技术在某个地区产业中所占比重快速提高为主要内容,从而使产业结构实现向高新技术方向的转变。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一般选定这种区域业导向。

(3)资源导向。资源导向是以资源开发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资源导向的产业结构主要存在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它的产业依托条件也较低。

(4)结构导向。结构导向是较为合理的产业结构形成的过程。结构导向要求产业发展依托条件处于中等发展程度。结构导向一般发生在区域经济由欠发达向发达过程过度的阶段。

(三)产业聚集理论

产业集聚理论源自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一百多年前提出的产业空间集聚理论,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波特等学者对这一理论进行深化和发展,特别是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了“钻石模型”,将产业集聚理论发展到一个新高度。这一理论认为,企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出现集聚,当企业集中在特定地区时,会促进专业化投入和服务业的发展,出现熟练劳工的市场,改进铁路交通和其他基础设施,还会引起知识量的增加和技术信息的传播(技术外溢),一个成功的企业(产业)从而能提升并带动相关产业走向国际市场,这些都会进一步促进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的形成,加速产业集聚并自我延续下去。产业集聚是地区产业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其形成需要有相应的条件,主要包括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性产业、企业的战略四个基本因素和合适的机会、政府的作用两个附加因素。这六个因素形成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强化或改变其他因素,并由此产生巨大的合力(Porter钻石模型)。

所谓产业集群是区域产业集聚中的竞合关系的空间表现,是指在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聚发展并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群落。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邻近、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并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结。虽然产业集群是特定的产业集聚现象,但这种集聚的地域规模是有差异的,小到一个专业村镇,大到可能波及多个城市、整个国家甚至跨越国界,这种企业在空间上的群居,并不局限于产业在一个小范围内的地理集中,还有跨产业、跨区域的联结与互补,产业在更大范围的融合提高了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从这种合作效应可看出,产业集群类似于生物有机体的产业群落,是企业自组织或有组织的综合体,通过价值链和各种联系渠道相对集中在特定的地理空间,而不是无组织的混合体。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特定领域内相互关联的企业和机构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集聚增强了产业协作和创新,这种集聚在合作的同时,也有竞争。从竞争角度看,产业集聚一般分为:单一型产业聚集(指单一产业链上从事不同生产过程的企业在一个地区构成的集聚)相关型产业集聚(指分属不同的产业链,但相互之间有支援关系的产业所形成的集聚)、非相关型产业聚集(指产业关联度比较低的企业集聚现象);从合作角度看,合作也提升了产业集聚区的竞争力,使得区内的企业比起那些散落在各个地方的企业,具有更强的区域优势。

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能够有效地促进产业集聚地区的经济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