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域分工理论
劳动地域分工,也称为区域分工、地域分工或地理分工,它是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是劳动部门分工在地域上的体现和落实。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按其历史发展,主要经历了古典的区域分工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和以赫克歇尔·俄林等为代表的现代区域分工理论。早在1776年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就曾提出过关于地域分工的学说,他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论证了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国民财富,并提出了按照“绝对优势”进行区域分工的原则。但是“绝对优势理论”在许多方面并不符合现实中的区域分工和贸易状况,此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它通过分析不同国家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提出了基于“比较优势”的区域分工理论,认为无论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状态、发展条件和技术状况如何,都可以通过利用其与其他国家(地区)生产的相对成本差异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以此进行区域分工获取比较利益,同时,比较优势理论还提出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区域分工和贸易原则,这就为区域分工和贸易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基础和较为合理的规则。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批判吸收古典区域分工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分工理论。该理论对劳动地域分工及其与一般社会分工间的关系也有所论及,如马克思认为,“把一定生产部门固定在国家一定地区的地域分工,由于利用各种特点的工厂手工业生产的出现,获得了新的推动力”;列宁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中指出,“同一般分工有直接联系的是地域分工,即各个地区专门生产某种产品,有时是某一类产品,甚至是产品的某一部分”。
20世纪以后,现代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得以丰富完善。以赫克歇尔·俄林等为代表的学者在古典区域分工理论的基础上,以新古典经济学作为地域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以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导致的相对价格差异,代替大卫·李嘉图的相对成本差异,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该理论认为地域分工和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在于各地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导致的要素相对价格差异,各个国家或地区可以通过按照要素禀赋条件进行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来提高区域整体福利水平。另外,20世纪50年代以后出现的协议性区域分工理论、动态优位理论、部门内贸易理论等对区域分工和贸易问题也进行了一定研究,从而促进了现代区域分工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此外,苏联经济地理学家巴朗斯基和萨乌什金也对劳动地理分工理论进行过系统研究。巴朗斯基首次将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引入到经济地理学中,从地理学角度阐述劳动地域分工理论,萨乌什金则在诸多层面上实现了对巴朗斯基理论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他们的基本理论观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地域分工的内涵和类型。巴朗斯基认为,“地理分工是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而生产地与消费地在空间上的分离是地理分工的必要条件;同时,他提出了地理分工的两种分类方法,认为地理分工按其范围可分为国际分工和国内分工;按彼此产品交换的特点可分为绝对地理分工和相对地理分工。萨乌什金则对巴朗斯基的地理分工的概念做了进一步解释,他认为巴朗斯基所采用的“劳动地理分工”术语与马克思和列宁经典作家所采用的“劳动地域分工”术语是同义词。同时,他提出了自己的“劳动地域分工”的定义,将其定义为一种社会经济过程,是“经济专门化不同的地域(国家、区、中心等)在经济上互相补充的过程”,并继承了巴朗斯基关于“地理分工是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的观点,认为“劳动地域分工是社会劳动分工的一种独立的形式”,具有反映社会生产力水平和人们相互社会关系的双重性特征。另外,在劳动地域分工的类型上,萨乌什金将劳动地域分工分成可相互重叠但并不相互排斥的六类,并按照包括的空间范围将其分为六个不同的等级。
(2)劳动地域分工的影响因素。巴朗斯基认为经济利益是地理分工的发展动力,而运输、关税等对地理分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他将地理分工的必要条件用公式表示为:,其中,表示商品在销售地的价格,表示商品在产地的价格,表示商品从产地到销售地的运费。萨乌什金则进一步对上述公式做了补充,将其表示为:,其中,表示除运费以外的支付基本投资、进行资本的再生产、补偿与流通的时间(即把商品送到并在地点v销售所需的时间)有关的开支。同时,他还对生产集中、运输干线化、自然环境因素以及劳动力资源对劳动地域分工的影响进行了具体分析和详细论述。
(3)劳动地域分工的发展与经济区的形成。巴朗斯基分析了地理分工对经济区形成演化的影响,强调经济区和地理分工过程是交互作用的,经济区是在地理分工过程形成和分化出来的。萨乌什金对劳动地域分工与经济区的关系做了进一步阐述,他指出,“区域形成过程比劳动地域分工的过程缓慢而稳定”,当国内劳动地域分工的性质、方向和水平发生变化时,由于经济区经济专门化和经济联系的变化,“必然导致经济区界的改变”;经济区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在实践中的正确性“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劳动地域分工的体系来检验的”;同时,国内的劳动地域分工也应“以有科学依据的、展望性的(远景的)经济区划为依据”。
(二)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增长理论
不平衡增长理论从资源稀缺性的角度分析了平衡增长的不可行性,强调发展中国家或某地区应集中有限的资源,首先发展重点地区和重点部门,以此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1.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的概念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他认为,现实经济中经济因素的作用是在一种非均衡条件下进行的,“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
佩鲁强调增长极的支配效应,即“一个单元对另一个单元所施加的不可逆或部分不可逆影响”,同时,佩鲁指出,增长极的形成应具备三个条件: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群体和企业家群体,具备相当规模的资本、技术和人才存量,以及适宜经济与人才创新发展的外部环境。由于佩鲁增长极概念的出发点是抽象的经济空间,20世纪60年代法国另一位经济学家布代维尔将增长极概念引入到区域经济理论中,他认为,“一个区域增长极是指区位在一个城市区,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的一系列推进性产业”,从而形成了增长极在经济意义(特指推进性主导产业部门)和地理意义(特指区位优越地区)上的两种内涵。
在增长极的作用机理上,以佩鲁为代表的增长极理论主要通过推进型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来加以论述,他们认为,推进型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可以产生以下两种效应:第一,乘数效应。由于增长极中推进型产业与其他产业间存在着前向、后向和旁侧联系,因此,推进型产业的发展能够通过列昂惕夫投入产出关联,而对其他经济部门产生波及和乘数效应。第二,极化与扩散效应。极化效应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内,推进型产业的迅速增长将引起其他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在这一过程中,经济上的极化将产生集聚经济效益,形成内部和外部规模经济,从而导致地理上的极化,而集聚经济又会进一步增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从而加速其增长速度和扩大其吸引范围。佩鲁认为,极化效应促成各种生产要素向增长极的回流和聚集;即出现发达地区越来越发达,不发达地区越来越落后,经济不平衡状态越来越突出,甚至形成一个国家内地理上的二元经济局面。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的推动力通过一系列联动机制不断向周围发散的过程,扩散作用的结果,是以收入增加的形式对周围地区产生较大的乘数作用。增长极的作用取决于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综合影响,如果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大于极化效应,则增长极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2.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循环累积因果理论通过分析经济发达地区优先发展对落后地区的促进作用和不利影响,来系统论述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原因,这一理论在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基础上,经英国经济学家卡尔多等人的进一步发展形成。
缪尔达尔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并采用其“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来说明地理上二元经济产生的原因及消除问题。缪尔达尔的理论首先建立在对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所采用的传统经济均衡分析方法批判的基础上,他认为,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实现地区经济均衡发展的观点并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他提出采用动态非均衡和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来研究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他认为,市场力的作用一般倾向于增加而非减少地区间的不平衡,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使得某些地区发展要快一些,而另一些地区发展则相对较慢,一旦某些地区由于初始优势而超前于别的地区获得发展,那么这种发展优势将保持下去。因此发展快的地区将发展得更快,发展慢的地区将发展得更慢,这就是循环累积因果原理。这一原理的作用就导致“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
缪尔达尔进一步通过循环累积因果关系产生的“回波效应”(backwash effect)和“扩散效应”(spread effect)两种不同作用来说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回波效应指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受收益差异的影响,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它将导致地区间发展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扩散效应则是由于发达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人口稠密、交通拥挤、污染严重、资本过剩,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等城市病现象,造成生产成本上升,外部经济效益减少,这时,发达地区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已不经济,为了追求更高的边际效益,发达地区的资本、劳动力、技术开始向落后地区扩散,带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这一过程称之为扩散效应。(www.daowen.com)
在这两种效应中,“回波效应总是远大于扩散效应”,“市场力量的作用通常倾向于增加而不是减少区际差异”,“如果没有周密的政府干预,区际差异会不断增长”。基于此,缪尔达尔提出了区域不平衡发展的政策主张,即在经济发展初期应优先发展投资效率高、增长势头强劲的地区,利用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政府应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缩小地区经济差距。
卡尔多将缪尔达尔循环累积的思想整合在效率工资的概念中,以此来解释循环累积效应的形成。他认为,相对效率工资,即货币工资与生产率之比,决定区域产出增长率,效率工资低的地区区域产出增长率越高。一国内各地区的效率工资是相同的,但繁荣地区由于经济集聚将引起生产规模报酬递增,产出增长率上升,而产出增长率的提高又会导致高生产率,从而降低相对效率工资,而相对效率工资的下降又导致区域产出增长率的提高,如此循环。卡尔多的累积因果关系理论可用以下函数关系表示:
其中,为区域生产力增长率;为区域产出增长率;为区域的货币工资;为区域的效率工资;为全国货币工资水平。
3.极化-涓滴效应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更明确地提出了区域非均衡增长的发展战略,他在其1958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了“发展是一条不均衡的链条”的命题,倡导将不平衡发展战略作为经济发展的最佳方式。
赫希曼认为,“经济进步不会在所有的地方同时出现,而且它一旦出现,强有力的因素必然是经济增长集中于起始点附近地域”,“增长的不平衡性是增长本身不可避免的伴随情况和条件”,“因此,从地理的角度来说,增长必然是不平衡的”。他提出了“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来解释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极化效应用于说明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的不利影响,这主要源于发达地区有效率的生产者通过竞争抑制落后地区的经济活动,以及选择性移民造成的落后地区关键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的丧失;涓滴效应则指发达地区通过对落后地区购买和投资增加,以及落后地区的隐蔽失业,和向发达地区的移民造成的落后地区边际劳动生产率和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的综合作用,取决于发达地区的发展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落后地区的产品,如果发达地区的发展必须依赖落后地区的产品,则“与极化效应相比,涓滴效应终究会占优势”。相反,如果发达地区的发展主要依赖国外产品供给,涓滴效应将受到抑制,极化将占主导地位,“一个国家分裂为进步与不景气地区的状况会长期存在”。
在对不平衡发展战略上,赫希曼基于引致投资最大化原理和“前向关联效应”和“后向关联效应”两个产业关联效应的概念提出,一个国家或地区应当利用“关联效应”,优先发展发展能够产生最大引致投资的产业,即前向和后向关联效应最大的产业,以此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而关联效应最大的产业也就是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最大的产业。
4.“核心-外围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在其《区域发展政策:委内瑞拉案例研究》和《极化发展理论》两本著作中,基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创立了核心-外围理论,试图解释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由孤立发展到不平衡发展再到平衡发展的演变过程。他认为,发展可以看作为一种由基本创新群最终汇成大规模创新系统的不连续的过程,发展源于区域内的少数“变革中心”(即“核心区”),并由这些中心向创新变革能力较低的周边地区(即“外围区”)扩散。核心区和外围区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空间系统,其中,核心区在空间系统中居支配地位,它对外围区的支配效应通过主导效应、信息效应、心理效应、现代化效应、连锁效应和生产效应六种自我强化的反馈机制不断得以强化。而核心区与外围区差距的扩大则不利于政治社会关系的发展,如果这种关系不能通过核心区扩展效应的加速形成,或外围区对核心区依附性的减弱得以减轻,将阻碍核心区自身的发展。
同时,弗里德曼指出,以核心和外围为基本结构要素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阶段相联系,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①前工业化阶段。这一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在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城镇等级规模体系尚未形成,经济活动和城镇孤立发展,经济空间组织处在一种原始的稳定状态;②工业化阶段。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的影响推动外围区的资源以及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向核心区流动,核心区和外围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出现;③工业化成熟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逐渐增大,核心城市受环境容量以及集聚成本、土地费用提高的制约,经济活动开始向外围扩散,外围区出现小规模经济中心,区域经济空间组织由单纯的核心-外围结构向多核心结构发展;④空间经济一体化阶段。后工业化阶段,资源、技术、信息在区域内充分流动,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消失,形成多中心、等级核心城市间功能互补的联系网络,区域空间结构呈均衡稳定状态。
5.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
德国经济学家赫希曼将“前向关联效应”表述为,“任何在性质上并非唯一满足最终需求的活动,将导致利用其产品作为某种新生产活动投入的意图”;“后向关联效应”则是“每一种非初级经济活动都将导致通过国内生产,提供其所需投入的意图”。
区域经济的梯度推移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区域经济学家克鲁默、海特等人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区域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该理论认为,由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区域梯度是客观存在的。创新活动大多源于高梯度地区,并随着时间和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推移,这种推移过程主要通过区域多层次的城市体系进行,其空间扩展主要有局部范围扩展和大范围扩展两种形式。局部范围扩展指创新活动由发源地大致按距离远近向经济联系比较密切的邻近的城市扩展;大范围扩展则是创新活动由发源地按全国或区域城市系统的等级顺序,蛙跳式地向广大地区扩展。
6.倒“U”型理论
无时间变量的不平衡增长理论从理论上阐明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存在,但这并不能完全预示区域的趋异性,区域经济的趋同和趋异的判定问题尚缺乏实证论据。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逊在其论文《区域不平等和国家的发展进程:一个描述模型》中提出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模型,从而将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和区域差异上升到了实证研究层面,该理论也成为有时间变量的不平衡增长理论的代表。
该文中,威廉姆逊以经济增长阶段理论为基础,利用世界上24个国家的截面和时间序列数据,对经济增长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并分别以人均收入表示经济发展阶段或水平,以区域间人均收入的变异系数表示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程度,绘制出了区域经济增长的倒U型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区域差异将逐渐扩大,区域经济倾向于不平衡增长;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区域间的不平衡程度趋于稳定;当经济发展到成熟阶段以后,区域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区域经济呈均衡增长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