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探访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城杨村艺术振兴之路

探访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城杨村艺术振兴之路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令人庆幸的是,在上级部门的牵头协调下,从2020年开始,城杨村依托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丛志强教授团队,通过艺术赋能村民,激发村民内生动力,让村民回归成为乡村振兴的积极主体,从此全面开启了艺术振兴乡村的全新实践。城杨村全面开启“星火点亮微网格、党员引领微治理、干部助推微发展、艺术引爆微振兴、群众共享微幸福”的乡村振兴“五微模式”。

探访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城杨村艺术振兴之路

城杨村位于宁波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东钱湖南翼,区域面积0.6平方公里,有耕地598亩、山林4200亩,有农户360户、人口910人,有党员35名。进入21世纪,这个昔日的鄞东千年古村,经过高标准建设,特别是以艺术振兴乡村的策略,人居环境及治理水平不断提升,村风民风显著好转,党群干群关系更为融洽,获评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生态村、浙江省3A级旅游景区村庄、宁波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宁波市最美乡村等。

城杨村历史悠久,唐朝末年,乐安侯到这里选址建墓,并委派陈氏家族居住于此守墓,因此,村庄便取名为陈家岙村。随着时间流逝和人口迁徙,杨姓人口渐渐占了一半以上,便改名为城杨村。村子四面环山,两条小溪穿村而过,拥有古村、古寺、古树、古桥、古道等众多自然和人文资源,可概括为“七个一”:“一山”,几千亩的原生态森林;“一寺”,千年古寺白云寺;“一道”,宁波市十大古道之一的亭溪岭古道;“一溪”,长年流过城杨村的亭溪;“一桥”,中华民国时修建的永安桥;“一庙”,沿湖十八裴之一的裴君庙;“一树”,千年古树银杏。

作为一座千年古村落,村中乡风民俗甚多:秋收以后家家要用传统工艺做年糕以备冬春作点心食用;岁末年初谢神祭祖,春节拜年祝酒互祝好运、共庆团聚;元宵节上演大头娃娃、跑马灯、踩高跷等项目;立夏节家家户户煮茶叶蛋、吃红枣粥、称体重,以求身强力壮;端午节在门楣上悬挂菖蒲蕲艾,贴“端午老虎”、喝雄黄烧酒、做香袋,新婚女婿挑着烟、酒、鱼、肉、粽子等节货双双回门孝敬岳父母;立秋村民有吃炒货、瓜果之习俗,初庆五谷丰登之意;冬至夜是一年中最长之夜,俗话说:“做做夏至日,困困冬至夜”,冬至清晨家家吃番薯汤果,寓意美好,等等。

虽然城杨村有很好的区位优势以及独特的自然禀赋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缺乏一个有效的载体而没有被激活,从而真正转化成“金山银山”。令人庆幸的是,在上级部门的牵头协调下,从2020年开始,城杨村依托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丛志强教授团队,通过艺术赋能村民,激发村民内生动力,让村民回归成为乡村振兴的积极主体,从此全面开启了艺术振兴乡村的全新实践。

丛教授团队曾入驻宁海县葛家村,使原本偏僻的小山村一跃成为“网红村”。这次他们转战到城杨村,第一期目标主要是沿村里的亭溪布点,将古树、古寺、古桥等资源利用起来,建设一个具有研学和疗休养功能的旅游目的地。通过实施村民赋能行动,努力破解“政府干、村民看”的现实困境,让村民自己动手建设自己的家园。同时通过微景观建设和重要节点打造,将乡村景观线路和片区化服务集聚,打造多元公共空间,引入研学、疗休养、民宿等产业,并将村民的院子转化成景点,景点融入商业,帮助村民实现在家门口赚钱的目标。

村里成立了“村民+研究生团队+镇驻村干部”的艺工队组织,按照条块结合的原则,探索实施项目牵头人负责制的管理模式,下设木匠、泥匠、漆匠、篾匠等4个专业组,同时配备技术顾问、现场督导、艺术总监及活动策划等专业人员。项目牵头人根据各节点需要,统筹调配专业组人员,各组组长在项目经理的统一安排下,在各种区域内开展有关工作。为了调动村民开办民宿、农家乐等经济实体的积极性,村里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第一时间出台了支持民宿、农家乐、奶茶店等商业实体的扶持补助政策。并成立了东钱湖丛艺术振兴研究院城杨基地和宁波市委党校现场教学基地,吸引全国各地的农村干部、政府机关人员以及游客等来此参观交流。(www.daowen.com)

在丛志强教授设计团队的带领下,城杨村干部群众上下同心、全力以赴,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激情与能力得到了有效激发,奋力跑出了艺术振兴乡村的加速度。全村共组织了6支近80人的艺工队,除下雨不能施工,基本上每天都奋战在施工一线。在不到两个月时间里,3位村民用1500斤毛竹编织出了一顶直径6米、高1.7米的巨型“农夫的草帽”,之后又编织出了一个高7米、底部直径为2米的巨型酒瓶,这两件作品已经成为村中地标景观。在实施村民赋能行动中,村民的思想意识、眼界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友好,涌现出了99岁老奶奶送西瓜和村民无偿捐花美化村庄、主动拆除陈年违章建筑、将别墅无偿提供给村里作为公共空间等一大批非常感人的好人好事。

目前,村民自己动手打造的帽语展艺坊、开物水车坊、自珍笤帚馆、木心精工馆、盎然知竹馆及杏缘手工坊等已建成,由归国博士与村民合作创办的竹筒饭实体门店即将开业,由“益马当鲜”大学生创业团队、中国人寿保险及城杨村三方合作共建的“益马当鲜”智慧共享农场基础设施正在加紧施工中。由东钱湖文旅集团打造的钱湖居民宿也已试营业。通过因地制宜,就地取财,变废为宝,原先不起眼的瓦缸变成了如今的溪畔灯箱,原本堆放建筑垃圾的角落变成了游客拍照打卡点,原来废弃的猪舍变身咖啡馆等等。村里的公共空间及部分村民的院子变得更加整洁干净有序,而且充满了艺术气息。

城杨村全面开启“星火点亮微网格、党员引领微治理、干部助推微发展、艺术引爆微振兴、群众共享微幸福”的乡村振兴“五微模式”。在实施“书记一点通”的基础上,按照“地域相邻、人文相亲”的原则,实行“党建+网格化”管理,将全村细分为5个微网格,把门前三包、民生服务事项代办、垃圾分类普及、违章搭建管控、邻里纠纷调解等与基层治理相关的工作统一纳入网格任务。坚持常态化走访摸排,做到房屋户数、人员信息、群众诉求、困难群体“四清楚”,帮助困难群众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及时掌握村情民意,倾听村民呼声,反映村民诉求,分层分类予以处置,及时把矛盾化解在网格内;把民心凝聚在网格中,实现“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网格”的目标。

随着艺术振兴乡村和村民赋能行动的深入推进,村里的许多公共空间正在发生美丽“渐变”,城杨村掀起了一股从未有过的创业热潮。接下来,村里将以“微改造”“巧更新”“陪伴式发展”为特色,继续进行从生活空间、生产空间的环境提升到乡村公共文化休闲空间的打造,助力村民产业提升和收入增长,促进传统产业转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把城杨村打造为国际知名旅游村,争做艺术振兴乡村的“模范生”,探索一条“创智钱湖”建设、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新路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