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余姚市小路下村:文明和谐促发展,富民谋新篇

余姚市小路下村:文明和谐促发展,富民谋新篇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的大潮,推动小路下村走上了工业强村富民的道路。这个规划,引领小路下村发展了20年。现今,这一创评活动已进行到第八届,已成为小路下村文明创建的重要品牌。村里还建立了爱心联谊会,成立十多年来,对社会公益事业坚持不懈,弘扬社会正能量,共筹集爱心款120多万元,帮助困难群众500余人,已然成为小路下村文明的亮丽名片。接下来,小路下村将继续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

余姚市小路下村:文明和谐促发展,富民谋新篇

小路下村位于余姚市泗门镇,区域面积2.56平方公里,有耕地2500亩,有农户1175户、户籍人口3550人、外来人口3894人,有党员201名。这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富裕村,也是首批全国文明村。全村社会总产值97.46亿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768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56364元。发达的工业经济、深厚的文化内涵、开放的视野、优美的环境、和谐的氛围,使小路下村走在了时代的前列。获评全国绿化千佳村、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浙江省卫生村、浙江省绿化示范村、浙江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

小路下村的历史并不长,10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凉的海滩,当时有逃荒的人来到这里,以捕鱼、晒盐为生,久而久之走出了一条通往大海的小路,村庄故而得名“小路下”。这是一个曾经出了名的贫困村。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大多数村民住的还是简陋的茅草房,是光棍多、倒挂户多、嫁出去多的“三多”村。改革开放的大潮,推动小路下村走上了工业强村富民的道路。1983年,村里通过盘活土地资源、动员村民入股和向保险公司借款等办法,解决了“一无资金、二无场地”的困难,办起了一家小电线厂。工厂很快发展壮大,专业生产电源线、插头插座、小家电等产品,成了知名品牌。一条电线通世界,经过十多年市场风雨的考验,这个毫不起眼的家庭作坊式小厂,脱胎换骨成为集团公司后,帮助村民逐渐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迅速改变了小路下村的状况。村里人大多离开田头,走进企业,完成了从农民到产业工人的角色转变。很快他们又住上了别墅,开上了汽车,实现了从村民到市民的转变。

在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小路下村开始思考村庄的长久发展,并着手制订村庄的发展规划。但要做好规划,必须先调整土地权属,要调整土地权属,就必须取得村民的大力支持。为此,村干部一班人分批召开座谈会,向村民说明情况,取得村民的理解和支持。村里前后共召开了36次各种类型的座谈会,几乎每个村民都参加了。村干部不但听取村民的意见,而且统一他们的思想。土地权属调整后,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小路下村于20世纪90年代初,邀请同济大学专家到村里实地考察,按照建设现代农村社区的理念,为该村量身制订了高标准、高起点、高品质的规划,由此形成了工业、农业、住宅、文教四大区域,为该村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个规划,引领小路下村发展了20年。直到2013年,该村又邀请浙江大学专家对规划进行了完善提升,使规划更加符合发展实际和形势,为美丽村庄再添新风采。

小路下村坚持农工商齐头并进,为建设美丽村庄提供了强大的经济保障。他们依据规划做到“实事紧跟”,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开展道路硬化、零星村整治、节能路灯亮化、精品农业园区及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和环境整治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工程,尤其是在“五水共治”行动中,村里制订了符合村庄实际的“五水共治”水岸一体化实施方案,并成立了4支志愿者队伍,通过开展集中整治和落实长效管理机制,使村庄的水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小路下村还把村庄绿化作为建设美丽家园的重要抓手,取得了显著成效,1996年,该村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千佳村”的称号。目前,全村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基本实现了道路硬化、水面净化、灯光亮化、住宅别墅化、村庄园林化的目标。

1996年,小路下村开启了文明村创建之路,他们率先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在全体村民中逐渐树立起了“争创文明村、争做文明人”的理念和意识。评选活动覆盖全村所有的家庭,通过多年持续不断地开展该项活动,全村涌现出了一大批文明户,并形成了“人人争当文明人、户户争做文明事”的良好氛围。当年,小路下村的“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还成为《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各级新闻媒体采访报道的热点。现今,这一创评活动已进行到第八届,已成为小路下村文明创建的重要品牌。(www.daowen.com)

美好的生活不仅需要物质支撑,还需要文化引领。2003年,小路下村投资300万元,建成了村级文化公园,公园占地50亩,设有文化宫、广场、戏台、门球场、露天舞池、图书室、村史展览室等。这些文化设施面向外界免费开放,为村民、企业职工和外来人员提供了学习休闲娱乐的良好场所。近年来,该村还先后建成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农村学习型社区项目实验点”,浙江省首家村级党校,全省首个打工网站、青年中心和老年活动中心。组建了木偶摔跤、门球、腰鼓、戏曲、舞蹈等10余支群众文体队伍,经常利用重大节日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2016年4月,经过近半年时间的酝酿、创作和反复修改,小路下村的村歌《我的家乡小路下》定稿出炉,歌词朴实无华、催人奋进,较好地反映了小路下村的发展历史,并以此激励村民不断与时俱进、勇于开拓进取。

2019年5月,村里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不断增强广大群众凝聚力,筑牢共同的文明思想。同时依托农村文化礼堂、家园馆等宣传阵地,利用电子屏、《清风月刊》等多种载体,大力宣传、营造淳朴文明的良好乡风,让清风正气吹进每一户人家,让家教家风滋润每一户家庭。该村还十分注重把城市的时尚文化活动引入村里,使城市的时尚与农村的乡土特色互融共促,相得益彰。如今小路下村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空闲的时候村民自发到文化公园跳舞、健身、打球、跑步、吹拉弹唱,已成为一种新常态。

全面小康路上绝不能让一个人掉队,为此小路下村建立了占地30亩的农民安置小区,使住房困难户能分批住上新楼房。村里还建立了爱心联谊会,成立十多年来,对社会公益事业坚持不懈,弘扬社会正能量,共筹集爱心款120多万元,帮助困难群众500余人,已然成为小路下村文明的亮丽名片。村里还组建了“道德银行”网点,营造“做好人有好报、讲道德有回报”的良好社会氛围。为进一步激发乡贤回归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和动力,村里成立了小路下村乡贤联谊会,动员和号召更多的人为小路下村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秉持“物质精神两手抓、口袋脑袋一起富”的发展理念,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欣欣向荣的精神文明,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全国文明村”已成为小路下的重要品牌和特色亮点。接下来,小路下村将继续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落实“党建引领、发展富民”的工作理念,围绕“文明示范线”建设,持续推动村级经济质量提升、村庄生态环境提升、村民生活品位提升,着力打造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管理民主、社会和谐的乡村振兴样板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