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奉化区滕头村耕作创新永不止步

奉化区滕头村耕作创新永不止步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滕头村不仅村容整洁美观,而且乡风文明、邻里和谐。现在,这些村规民约已经成了滕头村民的日常行为规范,也使得全村30多年来基本没有发生过赌博、封建迷信和恶性的事件,成了令人羡慕的文明和谐村。早在1989年,滕头村就设立了“育才教育基金”,每年的7月1日,村里都表彰奖励一批优秀学生、教师和家长,还先后投资6300多万元,新建了滕头小学、村史展览室、多功能文化中心、图书馆等教科设施。进入新世纪,滕头村开启了全新的发

奉化区滕头村耕作创新永不止步

滕头村位于奉化区萧王庙街道,区域面积1.2平方公里,有耕地595亩、山林176亩,有农户370户、户籍人口890人、外来人口6500人,有党员281名。多年来,滕头村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良性发展路子,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相继荣膺了全球生态500佳、世界十佳和谐乡村等殊荣,并作为全球唯一的乡村入选2011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还获得首批“全国文明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十大名村”“国家5A级旅游景区”“首批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首批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70多项国家级荣誉。作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板村”,滕头村接待过多位国家领导人和海内外嘉宾。特别是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亲自给时任村党委书记傅企平同志颁发“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奖章,并亲切地寄语滕头村——“常青树不容易,一定要继续走在前列”。

“田成方、屋成行、清清渠水绕村庄”,如今优美如画的滕头村,曾经却是一个“田不平、路不平、亩产只有二百零”的贫困落后小村子,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十分落后。从20世纪60年代初起,凭着“一犁耕到头”的“滕头精神”,滕头人立志改土造田拔穷根。他们在老书记傅嘉良同志的带领下,整整15个春秋,压斜了肩膀、累弯了腰,一鼓作气投入43万元,搬移136座坟堆石墩,填平29个河槽池塘,新挖了万米地下渠道和1400米河道,铺设了8500米机耕路,终于把1200多丘的杂碎田地,改造成了200多块大小划一、方正平整、排灌方便的良田。轰轰烈烈的造田工程一结束,他们又开始了旧村改造工程,对村里的住房用地进行统一规划,将原先破旧的房屋全部拆除,统一建造成黑瓦白墙的两层新房,村庄一下子就变了模样。

在村民的温饱问题和住房问题相继解决后,如何发展经济又摆在了滕头人的面前,他们没有停步,一往直前,开始发展村级经济。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村里兴办起的第一个有规模的企业——滕头服装厂,靠着1000多元的启动资金、十几台家用缝纫机,在一个经过改造的养鸡场里起步,现在已成为滕头村的龙头企业——爱伊美服装公司。随后,滕头村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兴起,全村的产业结构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村内发展,到90年代末的谋求村外发展;从1999年开始筹建滕头经济园区,到2011年上半年对外招商引资,目前已有几十家企业落户滕头村。

20世纪80年代,当中国绝大多数农村还在分田到户的时候,滕头村却出人意料地流转农户土地,交由村里统一管理,发展生态高效农业,探索经济与生态双赢的路子。他们开始组建园林公司、林果特产队等,在村里800多亩土地上开辟出花卉苗木基地、蔬果园、畜牧场等,形成了水里养鱼、岸上养牛、地里种菜的自然循环。而产业转换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随着村庄环境不断改善,前来参观考察的人迅速增多。这激发起了滕头人以生态旅游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的构想,于是在1999年,滕头村专门划出几十亩土地作为旅游区,种上花卉,搭起亭子,用苗木塑造出各种动物造型,对外开放供游客参观游玩。一个“无中生有”的生态旅游区就这样建成了。3年后,旅游区对外收费,当年收益就超过了200万元。随后,旅游区的规模逐步拓展,与村里新建的联排别墅相连相映,形成了“村在景中、景在村中”的美丽乡村景象。

(照片由萧王庙街道提供)(www.daowen.com)

很多人都以为滕头村的发展奇迹源于生态旅游,其实背后靠的是严格的生态保护。早在1993年,滕头村就设立了全国最早的环保委员会,对引进的工业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对可能造成环境破坏的项目坚决否定。这些年来已有50多个这样的项目被否决,包括一些经济效益很可观的项目。这一举措的实施,既保证了能够通过工业化加快村庄的发展,又能够保持完整的生态优势。村里先后投入8000多万元,全面实施了“蓝天、碧水、绿色”三大工程,兴建了农家乐园、滕头凉棚、将军林、院士林、音乐喷泉广场、石刻窗花馆等生态景点20多处,全村呈现出绿树成荫、碧水环流、花果相间、百鸟和鸣的江南田园美景,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形成了生态农业、低碳工业、特色产业等良性联动的发展新格局和别具一格的生态旅游区,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

滕头村不仅村容整洁美观,而且乡风文明、邻里和谐。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村里就注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制定了以“奔小康、育新人、树新风”为目标的创建文明村规划,全力营造健康、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风尚。当时村里制定的村规民约中就明确,不准养狗、养鸡,不准赌博、打架等。虽然村里过几年就会修订一次村规,但这几条基本都铁打不动,多年坚持下来。现在,这些村规民约已经成了滕头村民的日常行为规范,也使得全村30多年来基本没有发生过赌博、封建迷信和恶性的事件,成了令人羡慕的文明和谐村。

1991年,江泽民同志视察滕头村时说,“这里的党组织过得硬,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党组织的威信源于村党委强村富民的本领和全心全意为民谋福利的传统,源于党员干部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滕头村有个“三先”原则:要求村民做到的,党员干部首先做到;要求党员干部做到的,党委成员首先做到;要求党委成员做到的,党委书记首先做到。几十年来,滕头村秉持“一家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的理念,坚持“滕头没有贫困户,没有暴发户,家家都是小康户、富裕户”的原则,坚定地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共同富裕的道路。村里着力兴办集体福利事业,建立了社会养老合作医疗等制度,并为全体村民购买人身财产保险,实现了“少有教、老有靠、病有医、户户有保险”的目标。早在1989年,滕头村就设立了“育才教育基金”,每年的7月1日,村里都表彰奖励一批优秀学生、教师和家长,还先后投资6300多万元,新建了滕头小学、村史展览室、多功能文化中心、图书馆等教科设施。“科技兴村、教育立村”已成为滕头人新的发展理念。村里成立了体育协会、老年协会等群众组织,建立了农民公园、灯光球场、老年活动中心、健身中心等文体场所。每当工余饭后,健身休闲的村民和外来务工人员总是济济一堂,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给滕头人的生活锦上添花。

进入新世纪,滕头村开启了全新的发展历程,重新起航、重新出发、再创辉煌。村里出台了新的规划,用小火车线路将滕头村与周边的塘湾、傅家岙等7个村串联,形成占地16.7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通过组建区域党建联合体,转化形成经济联合体,实现村镇建设、产业布局交通路网、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乡村旅游的“六图合一”,规划建设10个农文旅相融合的庄园,真正把“村庄变成景区、田园变成公园、民居变成民宿、农产品变成旅游产品”。2020年,全村旅游综合收入1.89亿元。滕头村将大力发展精品服务、精品旅游、精品健康和新经济,努力构建绿色发展、优质高效、特色明显的“三精一新”现代化美丽乡村经济体系,进一步打造“青山碧水胜桃源,日丽花香四季春”的金名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