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江南古村十七房村:甬商之源的崭新面貌

江南古村十七房村:甬商之源的崭新面貌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十七房村系郑氏一支南迁后的世居之地,传六世之后,分居十七房,后繁衍成族,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10多年前,十七房村还是一个典型的“脏乱差”穷村,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各项公共事业发展落后。随着集文创艺术、休闲农业、亲子娱乐、自然教育等功能的农业田园综合体全新亮相,十七房村在农旅融合、乡村旅游中走出一条突出地方特色、具有江南水乡风韵的新路子。不仅有“车子灯”,农民画更是受到了十七房村民的欢迎。

江南古村十七房村:甬商之源的崭新面貌

十七房村位于镇海区澥浦镇中南部,由原来的3个村合并而成,区域面积2.7平方公里,有耕地302余亩,有农户1104户、户籍人口2442人、外来人口5400余人,有党员124名。这个拥有江南水乡独特风韵的古村,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创新发展之路,获评全国文明村、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浙江省卫生村、浙江省“双强百佳”行政村、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等。

十七房村系郑氏一支南迁后的世居之地,传六世之后,分居十七房,后繁衍成族,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原有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占地面积达8万平方米,随着岁月的变迁,如今仍有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占地面积6万余平方米。现存有恒德房、恒洋房、三房堂房、大祖堂房、后堂楼房等砖木结构的大院10余幢,马头墙石雕、牌坊等保存完整,为国内现存规模最大且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落之一。村落设计成棋盘形,整体建筑以幢为单元连成庭院,既融合了北方合院的大气,又体现了南方楼榭的玲珑,别具特色,蕴涵深厚。据史书记载,十七房有三宝:旗杆最多最高,宁波都能看得到;马头墙最多,台风吹不倒;三年不下雨,河水不会干涸。更值得一提的是,从这里走出了老凤祥银楼,走出了号称当时最大的民间邮局——全盛邮局,还有英雄墨水的前身——民生墨水厂,以及蝴蝶缝纫机等,见证着中国近代宁波帮商业的奇迹。

10多年前,十七房村还是一个典型的“脏乱差”穷村,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各项公共事业发展落后。2008年,新一届村领导班子确定了“盘活资产、借力园区、发展物业经济”的思路,并与宁波大学建筑设计院合作,制定村庄未来5年的建设规划预算资金1亿元。这在今天看来都是大胆和超前的。当时村领导班子扛下了所有的质疑和压力,坚持村庄建设是村产业发展的基础的理念,分两头行动,一头负责拆迁工作,一头完善规划书,前后用了两年时间,反复实地勘察,走访企业经营者和老干部,征求村民意见,修改了10余遍,规划方案才最终定稿。

村庄建设的第一步,从整治村内河道和村庄环境卫生开始。由于村子处于河网的下游,河道泥沙容易淤积,河床堆满了垃圾,散发阵阵的臭气,治理难度非常大。村领导班子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清理掉河底垃圾和淤泥,打通了村内河道,并栽种水生植物,提升河边绿化。仅一年时间,村内河道就完全变了样。在房屋外立面的改造上,村领导班子决定保留原有的古村落元素,风格与明清古建筑群相一致,江南水乡的韵味逐渐体现出来,村庄的模样也逐步像个历史文化名村。在产业发展上,一面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一面着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并依托郑氏十七房明清古建筑群的文化优势,与开元集团合作,引进民间资金1.5亿元,发展休闲旅游产业,打造十七房·开元度假村。短短的10余年间,将不可能变成了现实,村庄经济总产值增长10倍多,村级可用收入增长近7倍。这个偏安一隅名不见经传的穷村,成为村强民富、村和事兴、欣欣向荣的新农村

郑氏十七房一期保护工程占地100余亩,尽最大可能地保留了旧时房子的格局和面貌,与老旧房屋相邻的,是村里后建的新村。通过特色节点院落打造、沿线房屋立面提升、架空线落地、景观小品点缀等项目的实施,传统建筑和新式小区实现了完美的结合。以景区为核心,带动了周边草莓基地、蔬菜基地、花卉基地以及家庭农场的发展,十七房村的冻米糖、年糕米酒乡土特色产品,更是引起了游客对乡愁的共鸣。(www.daowen.com)

2018年3月,郑氏十七房二期项目开工,总用地面积近300亩,总投资近2亿元,包括新建十七房·开元酒店二期、游客服务中心和室内青少年农耕文化体验中心,融合了农、旅、文、学四大产业要素,补充现有仿古客房,延伸明清街、创意集市等业态,拓展乡村旅游板块、民俗文化商业街区。随着集文创艺术、休闲农业、亲子娱乐、自然教育等功能的农业田园综合体全新亮相,十七房村在农旅融合、乡村旅游中走出一条突出地方特色、具有江南水乡风韵的新路子。

近年来,村党组织始终坚持“两手抓、两促进”,紧扣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党建“五+”工程,积极开展“红岗连心、党群联动”活动,通过认领党员“六大员”岗位、推行“一站双岗”模式、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实施党员联户群众行动、设置网格党建监督员和网格协理员等,使党员服务群众有目标、发挥作用有平台、履职尽责有岗位,真正做到了让党员动起来,在联系服务群众、参与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村里注重发挥地方特色,建立农民画教育基地、德治文化墙绘和法治文化长廊,并在景区设立流动法治舞台等,营造了良好的“三治”氛围。

十七房村的家训是“崇商尊儒、明礼诚信、乐善好施、慈孝睦邻”,历代相传至今,现在就镌刻在村庄入口处的展示墙上,为村庄增添了几分历史厚重感。正是好的家风家教,滋养了十七房淳朴的民风,净化社会风气。随着村民生活日益富裕,村里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日渐丰富多彩,充满了新时代的气息。在十七房的文化活动中,最具特色的就数民俗文化“车子灯”,端午、冬至等重大节日和其他活动期间都要进行表演,已成为民间文艺中重要的表现形式。不仅有“车子灯”,农民画更是受到了十七房村民的欢迎。村里在镇海区率先建成首座农村文化礼堂,已成为集农民画展厅、文化展厅、文化讲坛、文化活动室为一体的文化根据地,农民画传播基地也应运而生,通过创作展陈农民画作品,弘扬主流价值,展示村史村情、乡风民俗、崇德尚贤、新农村建设成果等内容,营造了群众乐学精进的浓厚氛围。

在十七房村,“有事阿拉坐下来好好说”,已成为村民们的口头禅。通过深化党员议事、村民说事机制,创新实施信访代办制,深入挖掘并充分提升议事站的作用和能力,扎实做好便民服务工作,使矛盾纠纷不出网格、不出村,化解在萌芽状态。在“村民说事”中,大家围绕村庄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党群关系等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你一言我一语,“话”出了十七房村的发展前景、解题思路、和谐稳定,美丽乡村在这样的场景中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一个农旅融合、文明富裕的景区化新农村也应运而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