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鞍山村:江北区水韵乡村美如画,农旅融合推进小康

鞍山村:江北区水韵乡村美如画,农旅融合推进小康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鞍山村位于宁波江北区洪塘街道,是洪塘街道唯一的规划保留村,也是江北区重点建设的美丽乡村之一。2018年春节前,经过两年的筹备和编写,江北区第一本村志——《鞍山村志》正式出版,这是鞍山人一直期盼的一件大事。

鞍山村:江北区水韵乡村美如画,农旅融合推进小康

鞍山村位于宁波江北区洪塘街道,是洪塘街道唯一的规划保留村,也是江北区重点建设的美丽乡村之一。村庄北依马鞍山,南傍慈江水,东接灵山头,西接慈城古县城,青山绿水环抱、秀丽风景环绕,千年古刹保国寺就坐落于该村境内。全村共有15个自然村、区域面积2.2平方公里,有耕地766亩、山林1979亩,有农户491户、人口1208人、外来人口1319人,有党员62名。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几十年来,鞍山村干部群众勇为人先、苦干实干,一个集旅游休闲、运动养生民俗体验为一体的美丽乡村呈现在人们眼前,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浙江省卫生村、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浙江省民宿集聚村、浙江省农房改造建设示范村、宁波市最洁美村庄等。

鞍山村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不甘贫穷的鞍山人勤劳耕作,在有限的土地上取得了丰足的收获,过上了温饱的日子。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地的产出,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鞍山村在保证粮食种植的同时,开始大面积种植蔬菜供应城市居民,成了宁波市重要的“菜篮子”基地。紧接着,鞍山人又紧紧抓住了城市发展的契机,乘上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快车。2012年,村里响应上级号召,广泛发动群众,开始对村庄环境进行全面整治。从村民住房外立面的升级,到生活污水的科学化处理;从烂泥塘改为湿地公园,到全村道路的硬化亮化,等等。通过改善村庄环境,打造洁美村庄,使村子的面貌焕然一新,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游玩。2013年底,保国寺举行千年大典,活动期间及活动后,不断有游客顺路逛到村里。看到这种情况,村领导班子成员的心思活了起来:村子离城区近,周围又有那么多景点,“为何不把我们的村庄也变成个景区”,从而带动村民致富。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村里请了设计师进行村庄整体规划,参照了保国寺的建筑风格,对540处房屋进行了仿古屋顶等改造,马头墙女儿墙,白墙青瓦,成了鞍山村的新名片

(照片由洪塘街道提供)

随着宁波城市发展北拓,鞍山村离建城区越来越近。在这样的背景下,闹中取静的小山村,加上旁边近两年夏秋季红遍网络的荪湖花海,逐渐成为宁波市民休闲的“后花园”。村庄梳妆打扮一新后,吸引的不仅是游客和周边居民,还有在外打工的村民,有的人开始回村开小店,有的人开始开办农家乐和民宿。最为典型的是由老宅子改造而成的民宿——“老樟树”,开业后一炮走红,带动了一大批村民尝到了民宿经济的甜头。目前全村已有农家乐15家、民宿10家、客房近百间,300余名村民实现就地就业。(www.daowen.com)

但鞍山人并没有满足于此,他们开始利用民宿作为载体和平台,延伸民宿产业链,挖掘农副产品内涵,打造成农创产品,让更多人知晓并喜欢鞍山的农特产品。同时,村里结合本地实际,着手发展亲子、养老结合的旅游休闲产业,把酿酒坊、农耕文化园等串联成一条鞍山独有的动态旅游线路,真正做好留客文章,做成一个有亲子特色、有农作体验、大家都喜欢的旅游目的地、民宿集聚村。引进实施的手作文化聚落以及跨村建设的六一儿童亲子小镇已经初具规模,主创手作文化聚落的文化公司还将依托保国寺古建筑资源,在村里建设建筑博物馆,举办大学生搭建节,打造国际古建筑游学目的地,让美丽乡村的“盆景”变成“风景”。在鞍山村,不但能吃到地道的宁波土菜,还能看到传说中康王逃难的留车桥,更能体验这里的传统农耕文化,看看采藕、踩踩水车、参加采摘活动,体验不一般的乡村生活,成为城里人难得的身心享受。这里的民宿作为村民主要的经营致富项目,除了利用周边优渥的人文、生态环境外,就是抓住了农耕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产生的独特魅力,在同类竞争中脱颖而出。“美丽经济”成为村庄发展的新引擎,美丽成果市场化成效显著,鞍山村走出了一条都市近郊农村发展的新路子。

村庄环境有了巨大的变化,村民生活也有了日新月异的改变,而鞍山村对文化的追求,也没有停下脚步。鞍山村历史悠久,有很多的传说和民间故事,这既是老祖宗生活的美好点滴,也是历史传承和文化底蕴。挖掘上千年的历史沿革和故事,不仅可以增强村民的自豪感,而且丰富了本村旅游资源。在全面治理生态环境的同时,村里并没有把文化建设落下,文化礼堂、文化广场、文化公园先后建成,鞍山人有了享受和参与文化活动的温馨场所。根据不同的传统节日,村里都会组织开展传统文化表演、文化娱乐活动等,村民们往往把舞台围得水泄不通。经常性地举办送戏下乡活动,每次都会加演两天,引得附近村的村民都来观看。独具特色的文化礼堂,每月至少举办两场文化活动,有红色文化的学习、传统文化的展示、法治教育的普及等等,成了村民文明熏陶和文化娱乐的好去处。文化礼堂还承办了2017年度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我们的村晚”分会场的演出。村里艺术团基于返乡创业青年真实题材创作的《再回鞍山》获得广泛好评。2018年春节前,经过两年的筹备和编写,江北区第一本村志——《鞍山村志》正式出版,这是鞍山人一直期盼的一件大事。《鞍山村志》图文并茂地介绍了鞍山的村史、村情、村政、村貌,还大篇幅地回顾了村庄的文化发展历程,从历史文化到传统故事、从非物质文化到慈孝典范、从民间文化到乡俗习惯,满满地记载了鞍山村连绵不断的乡愁情怀。

经过多年的努力,特色农业、农家乐、茶室、民宿、酒坊、农耕体验馆等业态,组成了鞍山村完整的休闲产业链。来到鞍山村、住在鞍山村,可以感受到保国寺晨钟暮鼓、体验到田园农耕文化、享受到难得的休闲时光。随着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融合和拓展,“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通道已被打开,村庄经济迎来新的增长点水到渠成。目前,由民宿和文化产业园组成的鞍山手作文化聚落项目已经落成,高端民宿墅家安山社也已开业,融合了创意文化与休闲度假功能,着力打造文化品牌,发挥文化集聚效应。如今的鞍山村,依靠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民宿经济、农家乐产业,走上了可持续发展道路。接下来,鞍山村还将进一步美化村庄的面貌和提升村级景区档次,同时也给村里带来更多的收入和就业岗位,真正把田园变成花园、农村变成景区、农民变成员工,走出一条近郊都市农村农旅融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大家共奔小康的路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